《諸病源候論》——腰背病諸候(凡十論)
趙東奇
一、腰痛候
腎主腰腳。腎經(jīng)虛損,風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
診其尺脈沉,主腰背痛。寸口脈弱,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為督脈腰強痛。
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陰,少陰申也,七月萬物陽氣傷,是以腰痛。二曰風痹,風寒著腰,是以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痛。四曰 腰,墜墮傷腰,是以痛。五曰寢臥濕地,是以痛。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yǎng)宣導,今附于后。
《養(yǎng)生方》云:飯了勿即臥,久成氣病,令腰疼痛。
又曰:大便勿強努,令人腰疼目澀。
又云:笑多,即腎轉腰痛。
又云:人汗次,勿企床懸腳,久成血痹,兩足重及腰痛。
《養(yǎng)生方·導引法》云:一手向上極勢,手掌四方轉回,一手向下努之,合手掌努指,側身欹形,轉身向似看,手掌向上,心氣向下,散適,知氣下緣上,始極勢,左右上下四七亦然。去膊井、肋、腰脊痛悶。
又云:互跪,長伸兩手,拓席向前,待腰脊須轉,遍身骨解氣散,長引腰極勢,然始卻跪使急,如似脊內冷氣出許,令臂膊痛,痛欲似悶痛,還坐,來去二七。去五臟不和、背痛悶。
又云:凡人常覺脊強,不問時節(jié),縮咽膊內,仰面努搏井向上也。頭左右兩向挪之,左右三七,一住,待血行氣動定,然始更用,初緩后急,不得先急后緩。若無病患,常欲得旦起、午時、日沒三辰如用,辰別三七。除寒熱,脊、腰、頸痛。
又云:長舒兩足,足指努向上,兩手長舒,手掌相向,手指直舒,仰頭努脊,一時極勢,滿三通。動足相去一尺,手不移處,手掌向外七通。更動足二尺,手向下拓席,極勢,三通。去遍身內筋脈虛勞,骨髓痛悶。長舒兩足,向身角上,兩手捉兩足指急搦,心不用力,心氣并在足下,手足一時努縱,極勢三七。去 、臂、腰疼、解溪蹙氣、日日漸損。
又云:凡學將息人,先須正坐,并膝頭足,初坐,先足指指向對,足跟外扒,坐上少欲安穩(wěn),須兩足跟向內相對,坐上,足指外扒,覺悶痛,漸漸舉身似款便,坐坐上,待共兩坐相似,不痛,始雙豎足跟向上,坐上足指并反而向外,每坐常學。去膀胱內冷,面冷風、膝冷、足疼、上氣、腰痛,盡自消適也。
二、腰痛不得俯仰候
腎主腰腳,而三陰三陽、十二經(jīng)、八脈,有貫腎絡于腰脊者。勞損于腎,動傷經(jīng)絡,又為風冷所侵,血氣擊搏,故腰痛也。陽病者,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陰陽俱受邪氣者,故令腰痛而不能俯仰。
《養(yǎng)生方·導引法》云:伸兩腳,兩手指著足五指上。愈腰折不能低著,唾血、久疼愈又云:長伸兩腳,以兩手捉足五指七通。愈折腰不能低仰也。
三、風濕腰痛候
勞傷腎氣,經(jīng)絡既虛,或因臥濕當風,而風濕乘虛搏于腎經(jīng),與血氣相擊而腰痛,故云風濕腰痛。
四、卒腰痛候
夫勞傷之人,腎氣虛損,而腎主腰腳,其經(jīng)貫腎絡脊,風邪乘虛卒入腎經(jīng),故卒然而患腰痛。
五、久腰痛候
夫腰痛,皆由傷腎氣所為。腎虛受于風邪,風邪停積于腎經(jīng),與血氣相擊,久而不散,故久腰痛。
六、腎著腰痛候
腎主腰腳,腎經(jīng)虛則受風冷,內有積水,風水相搏,浸積于腎,腎氣內著,不能宣通,故令腰痛。其病狀,身重腰冷,腹重如帶五千錢,如坐于水,形狀如水,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久久變?yōu)樗。I濕故也。
七、腰候
腰者,謂卒然傷損于腰而致痛也。此由損血搏于背脊所為,久不已,令人氣息乏少,面無顏色,損腎故也。
八、腰腳疼痛候
腎氣不足,受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虛則受于風冷,風冷與真氣交爭,故腰腳疼
九、背僂候
肝主筋而藏血。血為陰,氣為陽。陽氣,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陰陽和同,則氣血調適,共相榮養(yǎng)也,邪不能傷。若虛則受風,風寒搏于脊膂之筋,冷則攣急,故令背僂。
十、脅痛候
邪客于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咳,汗出。陰氣擊于肝,寒氣客于脈中,則血泣脈急,引脅與小腹。
診其脈弦而急,脅下如刀剌,狀如飛尸,至困不死。左手脈大,右手脈小,病右脅下痛。寸口脈雙弦,則脅下拘急,其人澀澀而寒。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yǎng)宣導,今附于后。
《養(yǎng)生方·導引法》云:卒左脅痛,念肝為青龍,左目中魂神,將五營兵千乘萬騎、從甲寅直符吏,入右脅下取病去。
又云:右脅痛,念肺為白虎,右目中魄神,將五營兵千乘萬騎,從甲申、直符吏,入右脅下取病去。
脅側臥,伸臂直腳,以鼻納氣,以口出之,除脅皮膚痛,七息止。
又云:端坐伸腰,右顧視目,口納氣,咽之三十。除左脅痛,開目。
又云:舉手交項上,相握自極。治脅下痛。坐地,交兩手著不周遍握,當挽。久行,實身如金剛,令息調長,如風云,如雷。-----------《備急千金要方》—— 腰痛
趙東奇
論曰: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陰,少陰腎也,十月萬物陽氣皆衰,是以腰痛。二曰風痹,風寒著腰,是以腰痛。三曰腎虛,役用傷腎,是以腰痛。四曰 腰,墜墮傷腰,是以腰痛。五曰取寒眠地,為地氣所傷,是以腰痛,痛不止引牽腰脊皆痛。
杜仲酒
治腎脈逆小于寸口,
膀胱虛寒,腰痛胸中動,四時通用之方。
杜仲 干
姜(各四兩,一作干
地黃) 萆
羌活 細辛 防風 川芎 秦艽 烏頭天雄 桂心 川椒(各三兩)
五加皮 石斛(各五兩) 栝蔞根
地骨皮 續(xù)斷 桔梗 甘草(各三兩)。
上十九味 咀,以酒四斗,漬四宿,初服五合,加至七八合,日再。通治五種腰痛。
又方
桑寄生 牡丹皮
鹿茸 桂心(等分)
上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單服鹿茸與角亦愈。
治腎虛腰痛方:
萆
白術 桂心(各三分)
牡丹皮(二分)
上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作湯,服之甚良。
又方
附子(二分) 桂心 牡丹皮(各一兩)
上三味治下篩,酒服一刀圭,日再。甚驗。
腎著湯
腎著之為病,其人身體重,腰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食飲如故,是其證也。從作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帶五千錢者方(《古今錄驗》名甘草湯)
甘草(二兩)
干姜(三兩)
茯苓 白術(各四兩)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腰中即溫。
腎著散方:
杜仲 桂心(各三兩) 甘草 干姜
牛膝 澤瀉(各二兩) 茯苓 白術(各四兩)
上八味治下篩為粗散,一服三方寸匕,酒一升,煮五六沸,去滓,頓服,日再。
治腰疼不得立方:
甘遂 桂心(一作附子) 杜仲
人參(各二兩)
上四味治下篩,以方寸匕納
羊腎中,炙令熟,服之。
治腰痛方:
萆 杜仲 枸
杞根(各一斤)
上三味 咀,好酒三斗,漬之納罌中密封頭,于銅器中煮一日,服之無節(jié)度,取醉。
杜仲丸
補之之方。
杜仲(二兩) 石斛(二分) 干姜
干地黃(各三分)
上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再。
丹參丸
治腰痛并冷痹方。
凡參 杜仲 牛膝 續(xù)斷(各三兩) 桂心 干姜(各二兩)
上六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日再夜一,禁如藥法。
獨活寄生湯
腰背痛者,皆是腎氣虛弱,臥冷濕當風得之。不時速治,喜流入腳膝,或為偏枯冷痹緩弱疼重。若有腰痛攣,腳重痹急,宜服之。(方見前八卷偏風門)。
治腰脊苦痛不遂方:
大豆三斗(熬一斗,煮一斗,蒸一斗),酒六斗,甕一口,蒸令極熟,豆亦熟納甕中封口,秋冬二七日,于甕下作孔,出取,服五合,日夜二三服。
又方 地黃花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三月三日收
桃花,
取一斗一升,井花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炊之,一時釀熟,去糟,酒服一升,日三服。若作食飲,用河水。禁如藥法,神良。
又方
鹿角去上皮取白者,熬令黃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特禁生魚,余不禁。角新者,良。陳者,不任服。角心中黃處亦不中服。大神良。
又方 羊腎為末,酒服二方寸匕,日三。
治丈夫腰腳冷不遂,不能行方:
上醇酒三斗。水三斗合著甕中,溫漬腳至膝,三日止。冷則甕下常著灰火勿使冷。若手足煩者,以小便三升盆中,溫漬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