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侶山堂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辨太陰病脈證并治全篇
    

醫(yī)宗金鑒:辨太陰病脈證并治全篇

六氣之邪,感人雖同,人受之而生病各異者,何也?蓋以人之形有厚薄,氣有盛衰,藏有寒熱,所受之邪,每從其人之藏氣而化,故生病各異也。是以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或從寒化,或從熱化。譬諸水火,水盛則火滅,火盛則水耗,物盛從化,理固然也。誠知乎此,又何疑乎?陽邪…

六氣之邪,感人雖同,人受之而生病各異者,何也?蓋以人之形有厚薄,氣有盛衰,藏有寒熱,所受之邪,每從其人之藏氣而化,故生病各異也。是以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或從寒化,或從熱化。譬諸水火,水盛則火滅,火盛則水耗,物盛從化,理固然也。誠知乎此,又何疑乎?陽邪傳陰,變寒化熱,而遂以為奇耶?自后漢迄今,千載以來,皆謂三陰寒邪不傳,且以傷寒傳經(jīng)陰邪,謂為直中,抑知直中乃中寒之證,非傳經(jīng)之邪耶!是皆未曾熟讀仲景之書,故有此誤耳!如論中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此三陽陽邪,傳入太陰,邪從陰化之寒證也。如少陰payment-defi.com/xiangzhen/病下利,白通湯主之,此太陰寒邪,傳少陰之寒證也。如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此少陰寒邪傳厥陰之寒證也。皆歷歷可據(jù),豈得謂傷寒陰不相傳,無陽從陰之化理乎?夫太陰濕土,純陰之藏也,故病一入太陰,則邪從陰化者多,從陽化者少;從陰化者,如論中腹?jié)M,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溫,時腹自痛,宜服理中四逆輩者是也;從陽化者,如論中發(fā)汗后不解,腹?jié)M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腹?jié)M大實痛者,宜桂枝加大黃湯主之者是也。蓋脾與胃同處腹中,故腹?jié)M、腹痛兩皆有之。然腹?jié)M為太陰主病,心下滿為陽明主病,其陽明亦有腹?jié)M者,以陽明腹?jié)M與熱同化,故必有潮熱、自汗、不大便之證,而不似太陰與濕同化,有發(fā)黃、暴煩、下利穢腐之證也。誠能更于腹之時痛,大實痛,腹?jié)M痛處,詳審虛實,斟酌溫下,則了無余義矣。故以此括之,自知太陰之要法也。

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jié)□。

【按】

吳人駒曰:「自利益甚」四字,當在「必胸下結(jié)□」句之下,其說甚是。若在「吐食不下」句之下,則是已吐食不下,而自利益甚矣。仲景復曰:若下之無所謂也。

【注】

太陰,脾經(jīng)也,其脈布胃中,絡于嗌。寒邪傳于太陰,故腹?jié)M時腹自痛。寒邪循脈犯胃,故吐食不下,此太陰里虛,邪從寒化之證也,當以理中四逆輩溫之。若腹?jié)M嗌干,不大便,大實痛,始為太陰里實,邪從熱化之證,當以桂枝加大黃湯下之矣。若以太陰虛寒之滿痛,而誤認為太陰實熱之滿痛而下之,則寒虛相摶,必變?yōu)椴亟Y(jié)痞□,及自利益甚矣。此太陰病全篇之提綱,后凡稱太陰病者,皆指此證而言也。

【集注】

程應旄曰:陽邪亦有腹?jié)M,得吐則滿去而食可下者,今腹?jié)M而吐,食不下,則滿為寒脹,吐為寒格也。陽邪亦有下利腹痛,得利則痛隨利減者,今下利而時腹自痛,則利為寒利,痛為寒痛也。曰胸下陰邪結(jié)于胸下之陰分,異于陽邪結(jié)胸之在胸,且按之而痛也。曰結(jié)□,無陽以化氣則為堅陰,異于痞之濡而耎也。彼皆陽從上陷而阻留,此則陰從下逆而不歸,寒熱大別也。

吳人駒曰:自利有時,而腹自痛,非若積蓄而常痛者,若以諸痛為實,從而下之,其滿益甚,必令胸下皆為結(jié)□,而自利益甚矣。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zhuǎn)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注】

傷寒四、五日,邪入太陰之時也。腹中痛,若不轉(zhuǎn)氣下趨者,屬陽明也。今腹中痛,轉(zhuǎn)氣下趨少腹者,乃太陰欲作自利之候也。此仲景示人不可以諸痛為實,而妄議下之意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腹中痛轉(zhuǎn)氣下趨者,里虛不能守,而寒邪下迫也。

張璐曰:腹痛亦有屬火者,其痛必自下而上攻。若痛自上而下趨者,定屬寒痛無疑矣。

魏荔彤曰:此重在預防下利,而非辨寒熱也。玩「若」字、「欲」字,可見其辨寒邪者,自有別法。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注】

凡自利而渴者,里有熱,屬陽也。若自利不渴,則為里有寒,屬陰也。今自利不渴,知為太陰本藏有寒也,故當溫之。四逆輩者,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湯而言也。

【集注】

程知曰:言太陰自利為寒,宜溫者也。少陰屬腎水,熱入而耗其水,故自利而渴。太陰屬脾土,寒入而從其濕,則不渴而利,故太陰自利當溫也。

程應旄曰:三陰同屬藏寒,少陰厥陰有渴證,太陰獨無渴證者,以其寒在中焦,總與龍雷之火無涉。少陰中有龍火,底寒甚則龍升,故自利而渴;厥陰中有雷火,故有消渴。太陽一照雷雨收聲,故發(fā)熱則利止,見厥而復利也。

魏荔彤曰:「自利」二字,乃未經(jīng)誤下、誤汗、誤吐而成者,故知其藏本有寒也。

理中圓方

人參白術(shù)甘草(炙)干各三兩

右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shù)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根據(jù)兩數(shù)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加減法: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術(shù)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shù)加生姜三兩。下多者,還用術(shù);悸者,加茯苓二兩?视盟撸有g(shù),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兩半。腹?jié)M者,去術(shù)加附子一枚。服湯

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

【集解】

程應旄曰:陽之動,始于溫,溫氣得而谷精運,谷氣升而中氣贍,故名曰理中,實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陽也。蓋謂陽虛即中氣失守,膻中無發(fā)宣之用,六府無灑陳之功,猶如斧薪失焰,故下至清谷,上失滋味,五藏凌奪,諸證所由來也。參、術(shù)、炙草,所以守中州,干姜辛以溫中,必假之以燃斧薪而騰陽氣,是以谷入于陰,長氣于陽,上輸華蓋,下攝州都,五藏六府皆受氣矣,此理中之旨也。若水寒互勝,即當脾腎雙溫,加之以附子,則命門益而土母溫矣。白術(shù)補脾,得人參則壅氣,故臍下動氣,吐多腹?jié)M,皆去術(shù)也。加桂以伐腎邪,加生姜以止嘔也,加附子以消陰也。下多者,濕勝也,還用術(shù)燥濕也?视嬎嬁室,加術(shù)使飲化津生也。心下悸,停水也,加茯苓導水也。腹中痛,倍人參,虛痛也。寒者,加干姜,寒甚也。

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黃芩人參湯主之。

【按】

經(jīng)論中并無寒下之病,亦無寒下之文。玩本條下文,寒格更逆吐下,可知寒下之「下」字,當是「格」字,文義始相屬。注家皆釋胃寒下利,不但文義不屬,且與芩、連之藥不合。

【注】

經(jīng)曰:格則吐逆,格者吐逆之病名也。朝食暮吐,脾寒格也;食入即吐,胃熱格也。

本自寒格,謂其人本自有朝食暮吐寒格之病也。今病傷寒,醫(yī)見可吐、可下之證,遂執(zhí)成法,復行吐、下,是寒格更逆于吐下也,當以理中湯溫其太陰,加丁香降其寒逆可也。若食入口即吐,則非寒格乃熱格也,當用干姜、人參安胃,黃連、黃芩降胃火也。

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干姜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調(diào)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注】

傷寒,醫(yī)不分表里、寒熱、虛實,而誤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者,寒其里也。雖有通身疼痛之表未除,但下利清谷不止,里寒已盛,法當急救其里;俟便利自調(diào),仍身疼痛不止,再救其表可也。救里宜四逆湯,溫中勝寒;救表宜桂枝湯,調(diào)榮和衛(wèi)也。

【集注】

王三陽曰:此證當照顧協(xié)熱利,須審其利之色何如?與勢之緩急,不可輕投四逆、桂枝也。

喻昌曰:攻里必須先表后里,始無倒行逆施之患。惟在里之陰寒極盛,不得不急救其里,俟里證稍定,仍救其表,蓋謂救里后再行救表也。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注】

此詳上條不先救里而發(fā)其表,以明太陰、少陰同病之證也。下利清谷,太陰寒邪已傳少陰,即有身痛不可攻表。若誤攻其表,即使汗出,太陽表解而太陰寒凝,必脹滿矣。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注】

此承上條互發(fā)其證,以明先里后表之治也。下利腹脹滿者,里寒邪也;身體疼痛者,表寒邪也。凡表里寒邪之證同見,總以溫里為急。故當先溫其里,后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集注】

方有執(zhí)曰:里虛表實,惟其虛也payment-defi.com/kuaiji/,故必先之,惟其實也,故可后焉。

發(fā)汗后,腹脹滿者,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注】

發(fā)汗后表已解而腹?jié)M者,太陰里虛之脹滿也。故以厚樸生姜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消脹散滿,補中降逆也。

【集注】

成無己曰:吐后脹滿,與下后脹滿,皆為實者,言邪氣乘虛入里而為實也。發(fā)汗后則外已解,腹脹滿知非里實,由太陰不足,脾氣不通,故壅而為滿也。與此湯和脾胃而降逆氣宜矣。

汪琥曰:此條乃汗后氣虛腹脹滿,其人雖作脹滿而內(nèi)無實形,所以用人參、炙甘草等甘溫補藥無疑也。

張錫駒曰:此言發(fā)汗而傷其脾氣也。脾主腹,故腹?jié)M為太陰主病。發(fā)汗后而腹脹滿,則知其人脾氣素虛,今脾氣愈虛,則不能轉(zhuǎn)輸,濁氣不降,清氣不升,而脹滿作矣。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厚樸(炙,去皮)半筋生姜(洗)半筋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二兩人參一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發(fā)汗不解,腹?jié)M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注】

此詳申上條,互發(fā)其義,以別其治也。發(fā)汗后表已解,腹?jié)M不痛者,乃腹?jié)M時減,減復如故之虛滿也,當溫之,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證也。今發(fā)汗后表不解,腹?jié)M大痛者,乃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之實滿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蓋以里急,故攻里后和表也。

【集注】

喻昌曰:「減不足言」四字,形容腹?jié)M如繪。見滿至十分,即減去一、二分,不足殺其勢也。此所以縱有外邪未解,而當下無疑耳!

程應旄曰:下之而腹?jié)M如故,即減去一、二分,算不得減。下之不妨再下,必當以減盡為度也。

劉宏璧曰:太陰無可下之法也,設在經(jīng)則各經(jīng)已無可下之理,在藏則太陰尤無受下之處,桂枝加大黃湯安能無疑乎?不知脾與胃相表里也,太陽誤下,太陰受邪,適胃有宿食,則脾因胃之實而實,亦即因太陽之邪而痛矣。既大滿大痛,已成胃實,又非此湯之所能治,故宜大承氣湯也。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fā)汗,宜桂枝湯。

【注】

太陰經(jīng)病,脈當浮緩;太陰藏病,脈當沉緩。今邪至太陰,脈浮不緩者,知太陽表邪猶未全罷也。故即有吐利不食,腹?jié)M時痛一、二證,其脈不沉而浮,便可以桂枝發(fā)汗,先解其外,俟外解已再調(diào)其內(nèi)可也。于此又可知論中身痛腹?jié)M下利,急先救里者,脈必不浮矣。

【集注】

王肯堂曰:病在太陽脈浮無汗,宜麻黃湯。此脈浮當亦無汗,而不言者,謂陰不得有汗,不必言也,不用麻黃湯而用桂枝湯。蓋以三陰兼表病者。具不當大發(fā)汗也,須識無汗亦有用桂枝者。

程知曰:此言太陰宜散者也。太陰病,謂有腹痛下利證也。太陽脈,尺寸俱浮,今脈浮則邪還于表可知矣,故宜用桂枝解散。不用麻黃者,陰病不得大發(fā)其汗也,桂枝湯

有和里之意焉。

程應旄曰:此太陰中之太陽也,雖有里病,仍從太陽表治,方不引邪入藏。

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而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注】

本太陽中風病,醫(yī)不以桂枝湯發(fā)之而反下之,因而邪陷入里,余無他證,惟腹?jié)M時痛者,此屬太陰里虛痛也,故宜桂枝加芍藥湯以外解太陽之表,而內(nèi)調(diào)太陰之里虛也。

若大滿實痛,則屬太陰熱化,胃實痛也,故宜桂枝加大黃湯以外解太陽之表,而內(nèi)攻太陰之里實也。

【集注】

趙嗣真曰:太陰腹?jié)M證有三:有次第傳經(jīng)之邪,有直入中寒之邪,有下后內(nèi)陷之邪,不可不辨。

喻昌曰:太陽病之誤下,其變皆在胸□以上。此之誤下而腹?jié)M時痛,無胸□等證,則其邪已入陰位,所以屬在太陰也。仍用桂枝解肌之法,以升發(fā)太陽之邪,倍芍藥者以調(diào)太陰之氣,本方不增一藥,斯為神耳!大實、大滿宜從急下,然陽分之邪初陷太陰,未可峻攻,但于桂枝湯中少加大黃,七表三里,以分殺其邪,與大柴胡湯同其義也。

程應旄曰:誤下太陽而成腹?jié)M時痛,太陰之證見矣。然表邪內(nèi)陷,留滯于太陰,非藏寒病也。仍用桂枝湯升發(fā)陽邪,但倍芍藥以調(diào)和之。倘大實而痛,于證似可急下,然陰實而非陽實,仍從桂枝例升發(fā)陽邪,但加大黃以破結(jié)滯之物,使表里兩邪各有去路,則寒隨實去,不溫而自溫矣。然此二證雖屬之太陰,實從太陽傳來,則脈必尚浮可知。

桂枝加芍藥湯

于桂枝湯方內(nèi),更加芍藥三兩,隨前共六兩,余根據(jù)桂枝湯法。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三兩大黃二兩芍藥六兩甘草(炙)二兩生姜(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集解】

柯琴曰:腹?jié)M為太陰、陽明俱有之證,然位同而職異。太陰主出,太陰病則腐穢氣凝不利,故滿而時痛;陽明主內(nèi),陽明病則腐穢燥結(jié)不行,故大實而痛,是知大實痛是陽明病,而非太陰病矣。仲景因表證未解,陽邪已陷入太陰,故倍芍藥以益脾調(diào)中,而除腹?jié)M之時痛,此用陰和陽法也。若表邪未解,而陽邪陷入陽明,則加大黃以潤胃通結(jié),而除其大實之痛,此雙解表里法也。凡妄下必傷胃之氣液,胃氣虛則陽邪襲陰,故轉(zhuǎn)屬太陰;胃液涸則兩陽相搏,故轉(zhuǎn)屬陽明。屬太陰則腹?jié)M時痛而不實,陰道虛也;屬陽明則腹?jié)M大實而痛,陽道實也。滿而時痛,是下利之兆;大實而痛,是燥屎之征,故倍加芍藥,小變建中之劑,少加大黃,微示調(diào)胃之方也。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xù)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注】

太陰為病,必腹?jié)M而痛,治之之法,當以脈消息之。若其人脈弱,則其中不實,雖不轉(zhuǎn)氣下趨少腹,然必續(xù)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胃氣弱難堪峻攻,其便易動故也。由此推之,可知大便□者,不論在陰在陽,凡脈弱皆不可輕下也。

【集注】

程知曰:此言太陰脈弱,恐續(xù)自利,雖有腹痛,不宜用攻,與建中湯相發(fā)明也。

喻昌曰:此段叮嚀與陽明篇中互相發(fā)明。陽明曰:不轉(zhuǎn)矢氣,曰:先□后溏,曰:未定成□,皆是恐傷太陰脾氣。此太陰證而脈弱,恐續(xù)自利,雖有腹痛,減用大黃芍藥,又是恐傷陽明胃氣也。

汪琥曰:或問大黃能傷胃氣,故宜減芍藥能調(diào)脾陰,何以亦減之?答曰:脈弱則氣餒不充,仲景以溫甘之藥能生氣,芍藥之味酸寒,雖不若大黃之峻,要非氣弱者所宜多用,故亦減之。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fā)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fā)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注】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熱者,為系在太陽,今手足溫,故知系在太陰也。太陰屬濕,濕與熱瘀,當發(fā)身黃,小便自利者,則濕不蓄,熱不瘀,故不能發(fā)黃也。若至七、八日,大便□,則為轉(zhuǎn)屬陽明,今既不□,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當自止,何也?以脈浮緩手足溫,知太陰脾家素實,邪不自容,腐穢當去故也。

【集注】

程知曰:言自利之證,脈浮緩,手足溫,則為脾實也。太陰脈本緩,故浮緩雖類太陽中風,而手足自溫,則不似太陽之發(fā)熱,更不似少陰、厥陰之厥逆,所以為系在太陰也。太陰濕熱相蒸,勢必發(fā)黃,然小便利,則濕下泄而不發(fā)黃矣。此雖暴煩頻利,有似少陰之證,然其利當自止。所以然者,以脈浮緩,手足溫,知其人脾氣實,而非虛寒之比,其濕熱所積之腐穢,自當逐之而下也。若不辨晰而以四逆法治之,則誤矣。

程應旄曰:太陰得浮緩、手足溫之脈證,則胃陽用事,自無藏寒之痛,陰郁或有之。

小便不利必發(fā)黃,雖發(fā)黃不為陰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fā)黃,陰欲郁而陽必驅(qū),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所以然者,脈不沉且弱而浮緩,手足不涼而自溫,陰得陽以周護則不寒,不寒則不虛,是為脾家實也。經(jīng)曰:陽道實陰道虛,陰行陽道,豈肯容邪久住,此則腐穢當去故耳。

汪琥曰:下利煩燥者死,此為先利而后煩,是正氣脫而邪氣擾也。茲則先煩后利,是脾家之正氣實,故不受邪而與之爭,因暴發(fā)煩熱也。

太陰中風,四肢煩痛,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注】

太陰中風者,謂此太陰病是從太陽中風傳來者,故有四肢煩疼之證也。陰陽以浮沉言,夫以浮微沉澀之太陰脈,而兼見陽明之長脈,則為陰病陽脈,藏邪傳府,故為欲愈也。

【集注】

程知曰:傷寒,陰邪也,故自利,宜用四逆。傷風,陽邪也,故煩痛見于四肢。凡太陰病脈浮者,多是太陰中風。

喻昌曰:微澀之中,更察其脈之長而不短,知元氣未漓,其病當自愈也。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注】

邪之解也,必于所旺之時,亥、子、丑乃太陰所旺之時也。當此旺時,故邪不能勝而自解矣。

音切趨七句切揭音訐腐音府穢于廢切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