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貧血
一、發(fā)病機制:
1.紅細胞易于破壞壽命縮短
(1)紅細胞膜的異常
。2)血紅蛋白的異常
。3)機械性因素
2.異常紅細胞破壞的場所:
(1)血管內:血型不合、PNH。
。2)血管外: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自身免疫性溶貧。
二、臨床表現(xiàn):
短期大量溶血:嚴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頭痛、嘔吐、寒戰(zhàn)、高熱、面色蒼白、血紅蛋白尿、黃疸,周圍循環(huán)衰竭,急性腎衰,慢性溶血:貧血、黃疸、肝脾大。
三、實驗室:
1.提示紅細胞破壞:
(1)血管外溶血:
a.高膽紅素血癥
b. 糞膽原排出增多
c.尿膽原排出增多
。2)血管內溶血:
a. 血紅蛋白血癥
b. 血清結合珠蛋白降低
c. 血紅蛋白尿
d. 含鐵血紅素尿
2.提示骨髓幼紅細胞代償性增生的實驗室檢查:
a. 網(wǎng)織紅細胞增多
b. 周圍血中出現(xiàn)幼紅細胞
3.提示紅細胞壽命縮短的實驗室檢查:
a. 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
b 吞噬紅細胞現(xiàn)象及自身凝集反應
c. Heinz小體
醫(yī) 學 全 在線 payment-defi.com d. 紅細胞滲透脆性增加
自身免疫性溶貧
一、實驗室:
正常細胞性貧血, 周圍血可見球形細胞,網(wǎng)織紅細胞增高,急性溶血白細胞增多,血小板多正常(如伴血小板減少為Evans綜合癥),骨髓呈增生性反應,以幼紅細胞為主。
coombs試驗陽性,免疫球蛋白增多,抗核抗體陽性,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增多,c3低于正常。
二、治療:
1.病因治療
2.糖皮質激素
3.脾切除
4.免疫抑制劑:
指征:糖皮質激素和脾切除都不緩解者;脾切除有禁忌;潑尼松量需10mg/d以上才能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