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級公共營養(yǎng)師考試名詞解釋專項習題2
名詞解釋
1.動脂:脂肪在體內主要分布在皮下、腹腔、肌肉間隙和臟器周圍,其儲量容易受進食情況好壞影響,因此稱為動脂。
2.定脂:磷脂類和固醇類稱為類脂,主要存在于細胞原生質和細胞膜中,其儲量不易受進食情況的影響,故稱定脂。
3.LDL:即低密度脂蛋白,是利用超速離心技術能分離出的一種血液脂蛋白5兔芏戎鞍資怯啥嘀治鎦首槌,染iü檀肌⒏視腿、磷脂和蛋白謱嵢?
4.食物熱效應(TEF):即食物特殊動力作用,是人體的代謝因進食而引起額外的能量消耗,即用于營養(yǎng)素消化、吸收需要的能量。
5.水溶性維生素:溶于水不溶于脂肪,在消化道中很快被吸收,在體內排泄率高,不在體內蓄積,缺乏癥狀出現(xiàn)快。
6.混溶鈣池: 正常的情況下成人體內含鈣約為1200克,其中約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主要以羥磷灰石結晶的形式存在,維持骨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和支架,另外約 1%的鈣常以游離的或結合的離子狀態(tài)存在于軟組織細胞外液及血液中,發(fā)揮重要的調節(jié)生理功能的作用,統(tǒng)稱為混溶鈣池。
7.Menke綜合征: 亦稱Menke卷發(fā)綜合征或Menke鋼絲樣發(fā)綜合癥,是另一種先天性銅代謝異常的疾病。它以X鏈急性遺傳。
8. INQ:營養(yǎng)質量指數(shù),是評價食品(菜點)中某種營養(yǎng)素與熱能含量對人體供給量的比例,這個相對關系分別稱為該食品(菜點)的某種營養(yǎng)素密度和熱能密度。計算公式如下:
INQ=某營養(yǎng)素密度/熱能密度
=某營養(yǎng)素含量/該營養(yǎng)素供給量標準
所產(chǎn)生的熱能/熱能供給量標準
9.功能鐵:是參與O2 、CO2 運轉、交換和組織呼吸、傳遞電子,促進生物氧化還原反應的鐵,占總鐵量的5%左右,是不能被立即動用的貯存鐵。
10.Bitot’s spots:畢特氏斑(Bitot’s spots)是因為同時缺乏維生素A和蛋白質產(chǎn)生的眼疾醫(yī),學.全在線網(wǎng)站.搜集,如果每天補充50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和奶蛋白,則療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