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臨床表現(xiàn) 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群,但低發(fā)區(qū)青年人大腸癌較常見。兩性中患病概率相似。我國直腸癌遠高于結腸癌,可見80%左右,50%可通過直腸指檢發(fā)現(xiàn),75%-80%可通過普通乙狀結腸鏡檢發(fā)現(xiàn)。大腸癌有多原發(fā)灶傾向。由于種種原因,病程長短變化極大。
癥狀與體征:腫瘤出血——
便血、貧血;腫瘤阻塞、刺激—腸鳴、
腹痛、腹脹、
便秘、
腹瀉、大便變形、變細、困難、里急后重、肛門下墜感等,腫瘤本身還可引起黏液便,腹部腫塊,穿孔等;腫瘤外侵,轉移,血行播散,種植,淋巴結轉移時可出現(xiàn)相應的其他病狀和體征。檢
五、診斷
- 直腸指檢,大便隱血,有條件時加纖維結腸鏡可作為大腸癌篩查的有效手段。直腸指檢:至少可捫清距肛門7cm以內的直腸情況。
- 乙狀結腸鏡檢:可檢查至距肛門25em處,至少可仔細觀察15em內處,可取活檢;鋇灌腸造影:低張氣鋇造影可發(fā)現(xiàn)直徑lcm以下的腫瘤,明顯腸梗阻者慎用。
- 纖維結腸鏡檢:距肛門15cm以上者用此法最可靠。較鋇灌腸更為優(yōu)越。
- 大便隱血檢查:只要消化道內有2mi左右的出血就可出現(xiàn)“陽性”。可作為無癥狀人群的普查手段之一,結果可作為參考。
- CT、MRI、腔內B超,了解直腸癌的浸潤狀況,遠處轉移情況,對有無淋巴結轉移意義有限,但可了解術后有無局部復發(fā)等。
- CEA等腫瘤標記物對診斷意義較小,僅作考慮用;但不用于術后復發(fā)或轉移的監(jiān)測,
- 大腸癌可誤診為闌尾炎、上消化道出血、缺鐵性貧血、膽石癥、胃癌、慢性結腸炎、慢性菌痢、血吸蟲病、痔瘡、便秘等;孛げ拷Y核、淋巴瘤、血吸蟲性肉芽種、局限性腸炎、憒瘍性結腸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可能被誤診為大腸癌。
六、治療
(一)外科治療
- 結腸癌根治性切除術:右半結腸切除,橫結腸切除,左半結腸切除,乙狀結腸切除術。
- 直腸癌保肛手術:安全切緣,一般情況腫瘤下緣至下切緣的距離大于2cm已可。保肛手術后局部復發(fā)的原因。全直腸系膜切除治療直腸癌。保肛手術時應注意的問題。一般腫瘤距肛門7em以上者應可保肛,距肛門5~7em者,如低惡性,病灶小,未浸潤出腸壁等,可行保肛手術,距肛門5cm以下者,應行Miles術,常用保肛手術為前切除術。
- 直腸癌經腹會陰聯(lián)合切除術(Miles術)用于無法保肛的直腸癌病人和肛管癌癥人。有時部分女性患者尚需作“后盆腔清除術”。
- 大腸癌肝轉移的處理
(二) 放射治療
由于小腸等重要器官的限制,結腸癌一般不予放療。放療主要用于直腸癌。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