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頭顱
為了系統(tǒng)分析頭顱平片,應按以下順序,逐項觀察(圖2-9及圖2-10)。
圖2-9 頭顱側位
圖2-10 頭顱-后前位(中心X線垂直)
。ㄒ)頭顱(Vertex)
它由額骨、頂骨、顳骨及枕骨組成。
1.頭皮(Scalp)
在常規(guī)照片上呈密度和厚度一致的淡影。頭皮內若有金屬異物和軟組織腫塊均可顯影。
2.顱板(Tables of skull)
成年人顱骨可分為內、外板(Inner outer tables)板障(Diploe)。骨板相當長骨的骨皮質。外板較內板厚,厚度約1~2mm。板障為松質骨,居內、外板之間,呈顆粒狀,厚度變異大,厚者可達2~3cm。嬰兒板障尚未發(fā)育,老年人板障則因骨化,分層皆不清。
3.顱縫(Cranial sutures)
為兩塊顱骨銜接處,呈鋸齒狀。額、頂骨間為冠狀縫,頂、枕骨間為人字縫,都可在側位片中顯示清楚。顳、頂間為鱗狀縫,側位片中能見度較差。顱縫間多余的骨塊,為縫間骨(Wormian bone),多見于人字縫,不可誤認為骨折。顱縫寬度不超過2mm,隨年齡增長而逐漸變窄。冠狀縫、人字縫和矢字縫約30歲閉合。
4.腦回壓跡(Convolutional markings)
是腦回在顱骨內板上壓近形成的邊緣不清的凹陷,X線表現(xiàn)為圓形或卵圓形的透光影,形如手指印,故又名為指狀壓跡。
5. 血管壓跡(Vascular markings)
。1)腦膜中動脈壓跡(Vascular markings)
是腦膜中動脈壓迫內板形成的樹支狀溝槽,X線表現(xiàn)為較清晰條狀透光影。主干由蝶骨嵴外端向上行于冠狀縫之后,分支漸細,呈枯樹支狀,邊緣清楚,后支較細,由顳骨鱗部內面向后呈平直走行。注意和骨折線鑒別(見表2-2)
。2)板障靜脈壓跡(Middle meningeal artery channel)
位于板障內故名。多見于額及頂部,輪廓不如動脈壓跡清楚,數(shù)目多少、走向及粗細變異較大,可互相吻合呈星芒狀。
。3)靜脈竇壓跡(Diploic vein markings)
在側位片上,?梢姍M竇及與其相連續(xù)的乙狀竇壓跡,呈邊緣不清楚的窄條狀透光帶由枕內粗隆沿枕骨前行抵達巖骨后轉向下。
(4)蛛網(wǎng)膜粒壓跡(Venous sinuses markings)
多位于矢狀縫兩旁,X表現(xiàn)為邊緣清楚的小圓形透光區(qū),直徑約0.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