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證護理/腎臟病患者護理是護士應(yīng)該掌握的內(nèi)容,同時也是主管護師考試要求掌握的重點,醫(yī)學(xué)全在線對護士/護師資格考試資料進行了相關(guān)整理供考生參考
淋癥是指小便頻數(shù)短澀,淋瀝刺痛,欲出未盡,或兼小腹拘急引痛溲有砂石的病證。 中醫(yī)對本證的論述頗多,《諸病源候論》指出:“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腎虛則小便數(shù),膀胱熱則水下澀,數(shù)而且澀,則淋瀝不宣,故謂之淋!敝赋隽吮静〉奶攸c并闡明了發(fā)病因素及病理機制,為治療提供了依據(jù);歷代醫(yī)家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將淋證分為熱 、石、血、膏、勞五種證型。 醫(yī)學(xué)全在線搜集整,理payment-defi.com西醫(yī)之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結(jié)石、腫瘤以及乳糜尿等,均可參照本證辯證治療及護理。
1、 病因病機 《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認為淋證的病因是“熱在下焦”,《丹溪心法·淋》篇認為:“淋有五,皆屬于熱”。但從臨床上看,尚有實熱與虛熱之分。
(1) 膀胱濕熱:外感濕熱之邪;或過食辛辣醇酒味之品,釀成濕熱,下注膀胱;或下陰不法,穢濁之邪侵入膀胱,釀成濕熱,發(fā)而為淋。小便灼熱刺痛者,稱為熱淋;濕熱蘊積,尿液受其煎熬,日久尿中雜質(zhì)結(jié)為砂石者,則為石淋。;濕熱郁結(jié)于下,氣化不利,清濁相混,脂液從小便而出,尿如膏脂者,謂之膏淋;熱盛傷絡(luò),迫血妄行,小便澀痛有血者,則為血淋。
(2) 脾腎虧虛:淋久不愈,耗傷正氣,或年老體衰久病體虛,勞累過度,房室不節(jié),均可導(dǎo)致脾腎虧虛。腎虧則下元不固,脂液下泄,發(fā)為膏淋;脾虛則中氣下陷,則為氣淋;腎陰虧虛,虛火灼絡(luò),尿中帶血,則為血淋。
(3) 肝郁氣滯:怒傷肝,肝郁而氣機不暢,郁久化火,影響膀胱氣化,則少腹作脹,尿時艱澀且痛,余瀝不盡,而發(fā)為氣淋。若中氣下陷引起的氣淋為虛證,肝郁氣滯引起的氣淋為實證。
2、 辯證論治 淋證初起或在急性發(fā)作期,多為實證、熱證,治以清熱利濕、涼血止血、通淋排石和疏利氣機的原則;經(jīng)久不愈者,多為虛證,當以健脾補腎益氣為原則。
(1) 熱淋:證候:小便頻數(shù),灼熱刺痛,淋瀝不暢,尿夜黃濁,少腹拘急脹痛,或有惡寒發(fā)熱,頭身痛,口苦,大便秘結(jié),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瀉火,利濕通淋。
主方:八正散。
(2) 石淋:證候:小便澀痛,尿中夾石帶血,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刺痛,窘迫難忍,或腰腹絞痛,少腹拘急。舌紅,苔正;虮↑S而膩,脈弦或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排石通淋。
主方:石葦湯。
(3) 血淋:① 實證:證候:小便熱澀刺痛,尿色紫紅,或挾有血塊,小腹疼痛滿急,可見心煩,舌苔薄黃,脈數(shù)有力。
治法:清熱通淋,涼血止血。
② 虛證:證候:尿色淡紅,尿時疼痛澀滯癥輕,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舌淡紅,脈細數(shù)。
治法:滋陰清熱,補虛止血。
主方:知柏地黃丸。
(4) 氣淋:① 實證:證候:小便澀滯,淋瀝不暢,少腹?jié)M痛,苔薄白,脈沉弦。
治法:利氣疏導(dǎo)。
主方:沉香散。
② 虛證:證候:少腹墜脹,尿有余瀝,面色白,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虛細無力。
治法:補中益氣。
主方:補中益氣湯。
(5) 膏淋:① 實證:證候:小便混濁如米泔,置之沉淀如絮狀,上有浮油如脂,或夾有凝塊及血液。尿道疼痛熱澀,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分清泌濁。
主方:程氏萆薢分清飲。
② 虛證:證候:久病不愈,反復(fù)發(fā)作,淋如膏脂,尿時輕度澀痛,但形體日漸消弱,頭昏無力,腰膝酸軟,舌淡苔膩,脈細弱無力。
治法:補虛固澀。
主方:膏淋湯。
3、 辯證施護(1) 實證(包括熱淋、血淋、膏淋實證):① 病室宜干燥、涼爽、安靜、舒適。
② 觀察排尿次數(shù),難易及疼痛程度和尿的性質(zhì)。熱淋尿色黃赤,血淋尿色深色,膏淋尿如膏脂,混濁如米泔;做好尿量及數(shù)量記錄,發(fā)現(xiàn)尿液異常,及時留取標本送驗。若排尿疼痛加劇,或出現(xiàn)面色蒼白,窘迫難忍、汗出肢冷等,應(yīng)立即通知醫(yī)生看視患者。
③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如尿中有血而排尿進無不適者,則為血尿,非淋證患者,應(yīng)予以鑒別。
④ 注意情志護理,消除腎張及悲觀情緒,讓患者在排尿時精神放松,可用其他方法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病痛,增加治愈信心。
⑤ 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量至少應(yīng)保持1500~2000ml左右,以達清熱利濕之效。
⑥ 飲食宜偏涼,有滑利滲濕作用之品,以助膀胱氣化,清利濕熱。如菠菜、空心菜、芹菜、黃花菜、慈菇、茭白、冬瓜等,并可選用蓮藕、荸薺、菱角、雪梨、西瓜等水果。禁忌煙酒,辛辣刺激食品及肥甘厚味。
⑦ 如惡寒發(fā)熱者,應(yīng)注意保暖,定時測試體溫,注意休息,并觀察患者有無其它病情變化。
⑧ 避免過勞,外感及可能外起淋證復(fù)發(fā)的因素。
(2) 虛證(包括氣淋、膏淋之虛證):① 此證多為脾腎虧虛、運化固攝無力。故病室應(yīng)溫暖向陽,衣被適度,避免風寒。
② 鼓勵患者酌情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加體質(zhì),但不可因過勞而相起病情加重。
③ 飲食應(yīng)以補益肝腎,易消化為原則,如牛奶、山藥、枸杞子粥、胡桃粥、苡仁大棗粥、芡實茯苓粥、蓮子桂圓粥等。禁忌生冷、油膩、硬固、炙煿之品。
執(zhí)業(yè)護士導(dǎo)航 | ||||||
考試動態(tài) | 考試大綱 | 政策解析 | 報名時間 | 成績查詢 | 準考證 | 分數(shù)線 |
考試時間 | 成績單 | 注冊查詢 | 考試查分 | 報名時間 | 成績單 | 護士注冊 |
初級護師 | 主管護師 | 考試題庫 | 內(nèi)科護理 | 外科護理 | 婦科護理 | 兒科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