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xué):電子教材 第三章 血液:第三章血液體液:細胞外液;細胞內(nèi)液第一節(jié)血液的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基本組成和血量:血量:人體內(nèi)血漿和血細胞的總和,即血液的總量.血細胞比容:細胞在血中所占容積百分比。成年男性:40%-50%,成年女性:37%-48%,新生兒55%二、血漿的化學(xué)成分血漿:水、血漿蛋白、低分子物質(zhì)等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纖維蛋白原凝固血清:血小板釋放物、激活的凝血因子血漿蛋白的功能1.第三章 血液
體液:細胞外液;細胞內(nèi)液
第一節(jié) 血液的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基本組成和血量:
血量:人體內(nèi)血漿和血細胞的總和,即血液的總量.
血細胞比容:細胞在血中所占容積百分比。
成年男性:40%-50%,
成年女性:37%-48%,
新生兒55%
二、血漿的化學(xué)成分
血漿:水、血漿蛋白、 低分子物質(zhì)等
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血漿:纖維蛋白原 凝固
血清:血小板釋放物、激活的凝血因子
血漿蛋白的功能
1.營養(yǎng)功能
2.運輸功能
3.緩沖功能
5.參與機體的免疫功能
6.參與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的比重:1.050-1.060 (RBC)
plasma:1.025-1.030 (Pr)
血液的粘滯性:4-5 (RBC)
plasma: 1.6-2.4 (Pr)
血漿滲透壓:300mmol/L
晶體滲透壓:770kPa
晶體物質(zhì)®維持細胞內(nèi)外水平衡
膠體滲透壓:3.3kPa
主要為白蛋白®維持血管內(nèi)外水平衡
血漿的pH值:
7.35~7.45 主要是NaHCO3/H2CO3
第二節(jié) 血細胞生理
一、造血過程的調(diào)節(jié):造血微環(huán)境
二、紅細胞生理
(一)紅細胞的數(shù)量、形態(tài)
RBC: 男 5.0´1012/L 女4.2´1012/L
Hb: 120-160g/L 110-150g/L
(二)紅細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1. 通透性:低溫久貯血液血漿中K+濃度升高?
2. 可塑變形性
3. 懸浮穩(wěn)定性:紅細胞沉降率 ESR
4. 滲透脆性
(三)紅細胞生成的調(diào)節(jié)
1.原料
VitB12和葉酸:缺乏 ®巨幼紅細胞貧血
內(nèi)因子-胃腺壁細胞分泌
鐵:不足®缺鐵性貧血;鐵的再利用
2.調(diào)節(jié):
爆式紅系形成單位——爆式促進因子
紅系集落形成單位——促紅細胞生成素(EPO) :
PO2 ¯ ®EPO ®紅細胞
RBC破壞 120天
三、白細胞生理
白細胞分類及功能
名稱 百分比 主要功能
中性粒細胞 50~70% 吞噬與消化
噬酸性粒細胞 2~4% 參與過敏反應(yīng)
噬堿性粒細胞0.5~1% 參與變態(tài)反應(yīng)
淋巴細胞 20~40% T細胞® 細胞免疫
B細胞 ® 體液免疫
單核細胞 4~8% 吞噬、免疫
四、血小板生理(Platelets)
(一)數(shù)量:
150~350×109/L,¯ ®出血、紫癜
(二)血小板的生成和調(diào)節(jié):
調(diào)節(jié)因子:
巨核系集落刺激因子(Meg-CSF)
作用:調(diào)節(jié)巨核系祖細胞增殖
(三)血小板的破壞 7-14天
(四)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1.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粘附與聚集
ADP的作用:
物質(zhì)®cAMP¯®Ca2+®ADP釋放 ® ADP+ADP-R® (-)ATP酶活性
磷脂表面暴露 ® 粘附聚集
Ca2+搭橋
纖維蛋白原
膠原
凝血酶
前列腺素類物質(zhì)的作用和生成: PGI2¯ 、TXA2
細胞膜磷脂
¯磷脂酶A2
花生四烯酸
¯環(huán)氧化酶
PGG2
¯
PGH2
前列腺環(huán)素合成酶 ¯血栓素合成酶
PGI2 TXA2 PGE2
¯ ¯ ¯
6-酮-PGF1aTXB2 PGF2
2.血小板與生理性止血:全程參與
第四節(jié) 血型與輸血原則
一、血型:紅細胞膜上特異抗原的類型。
紅細胞凝集:將血型不相容的兩個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紅細胞即凝集成簇。
二、紅細胞血型
(一)ABO血型系統(tǒng)
ABO血型系統(tǒng)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血型 凝集原凝集素(IgM 完全型抗體)
A型 A 抗B
AB型 A+B 無
O型 無 抗A+抗B
(二)Rh血型
Rh血型 (C、c、D、E、e)
Rh陽性®有D抗原
Rh陰性®無D抗原
Rh血型特點及意義: 不存在天然抗體
不完全抗體IgG
三、白細胞與血小板血型
HLA(A、B、C、D)
HLA意義:移植、輸血、親子鑒定和人類學(xué)研究
四、輸血的原則: 配血相合
交叉配血試驗 主側(cè) 次側(cè)(盧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