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陽龍表
|
年份 | wiangh longz biouv
|
別名 | |
來源 | 茜草科植物桅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根、果實或全株。
|
形態(tài)特征 | 常綠灌木,高1~2米。單葉對生或3葉輪生,常為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至卵形,長5~14厘米,寬2~7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全緣,光滑無毛;托葉鞘狀。花白色,單生于枝項,或葉腋。果卵狀,至長橢圓形,有棱,熟時黃色;ㄆ4~6月,果期8~10月。
|
生態(tài)分布 | |
采集加工 | 秋季采果,全年可采全株,鮮用或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苦,性寒。
|
功效 | 清熱利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根或全株30~60克,果實3~9克水煎服;外用果實研粉冷汗水調(diào)敷。
|
方例 | 1.衄血 陽龍表(梔子)根30克,桿中(白茅根)10克,連別亮(側(cè)柏)葉15克,水煎服,或陽龍表(梔子)適量燒灰研末吹入鼻內(nèi)。
2.感冒高熱 陽龍表(梔子)根60克,葉撒(山芝麻)15克,鴨腳風(fēng)(鴨腳木)二層皮60克,干緊咪(地桃花)根30克,水煎服。
3.白濁 陽龍表(梔子)根30克,葉凡秋(龍葵)、囊中咪(銅錘玉帶草)15克,葉艾(山黃菊)根30克,水煎服。
4.血尿 陽龍表(梔子)根30克,勤人旁(金銀花)藤30克,結(jié)公旁(雞冠花)15克,水煎服。
5.小兒陰莖過敏 陽龍表(梔子)30克,搗爛米雙酒適量浸泡30分鐘,取汁外涂。
6.黃腫病 陽龍表(梔子)60克,黃牛肉250克,水煎3小時,于晚上臨睡前吃牛肉及藥汁。
|
化學(xué)成分 | 果實含環(huán)烯醚萜類成分:梔子甙,都桷子甙,都桷子素-1-龍膽雙糖甙,山梔甙,梔子酮甙,雞屎藤次甙甲酯,都桷子甙酸,去乙;嚾~草甙酸,去乙酰車葉草甙酸甲酯,10-乙;艰鲎舆癧1],6"-對-香豆;艰鲎铀佚埬戨p糖甙[2]。又含酸類成分:綠原酸,3,4-二-O-咖啡酰基奎寧酸,3-O-咖啡;-4-O-芥子;鼘幩,3,5-二-O-咖啡酰基-4-O-戊二;鼘幩醄3,5-di-O-caffroyl-4-O-(3-h(huán)ydroxy-3-metgyl)flutaroyl quinic acid][2],3,4-二咖啡酰基-5-奎寧酸[3,4-dicaffeoyl-5-(3-h(huán)ydroxy-3-methylglutaroyl)quinicacid][3],藏紅花酸[4],藏紅花素[3],酸果酸[5],藏紅花素葡萄糖甙[6]等。還含黃酮類成分:蕓香甙[3]以及D-甘露醇,β-谷甾醇,膽堿,二十九烷[4,7],葉黃素[8]等。果皮及種子中也含梔子甙、都桷子甙、都桷子甙酸、都桷子素-1-龍膽雙糖甙[9];ê瞥煞:梔子花酸A、B和梔子酸[10,11]。葉含梔子甙,都桷子甙[12],梔子醛[13],二氫茉莉酮酸甲酯,乙酸芐酯,桂皮酸-α-香樹脂醉酯,檸檬烯,芳樟醇[14]等。根莖含D-甘露醇,齊墩果酸,豆甾醇[15]。
|
藥理 | 1.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 (1)對肝臟功能的影響 梔子能降低血清膽紅素含量,但與葡萄醛;D(zhuǎn)移酶無關(guān)。因此可認為梔子提取物對肝細胞無毒性作用,梔子提取物可降低動物血清膽紅素水平,但其退黃機制較為復(fù)雜[1]。由異硫氰酸β-萘酯誘發(fā)的急性黃疸大鼠灌服都桷子甙28.70mg/ks能顯著降低血清膽紅素含量、ALT和AST活性,對肝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2]。大鼠腹腔注射梔子提取物1.0g/kg能減輕CCl4所致的肝損傷[3]。 (2)對膽汁分泌的影響 梔子的水提取物及酸提取物(0.5g/kg~1g/kg)給家兔口飼,在給藥3h內(nèi)對膽汁分泌無影響;同樣制劑靜脈給藥,見膽汁分泌量增加[4]。其醇提取物和藏紅花素、藏紅花酸及都桷子素均可使膽汁分泌量增加[5,6]。 (3)促進胰腺分泌和對胰腺功能的影響 用膽胰插管研究梔子及其不同提取物對大鼠膽胰流量及胰酶活性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梔子及其幾種提取物有明顯的利胰、利膽及降胰酶效應(yīng)。都梔子甙有最顯著的降低胰淀粉酶作用,而其酶解產(chǎn)物都桷子素的增加胰膽流量作用最強,持續(xù)時間較短[7]。 (4)對胃功能的作用 都桷子素以25mg/kg十二指腸給藥,對幽門結(jié)扎大鼠呈胃液分泌抑制。胃液總酸度減小、胃液pH上升作用;在應(yīng)用胃內(nèi)灌流法的胃酸分泌試驗中,對卡巴膽堿、四肽胃泌素、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亢進中,只對卡巴膽堿的作用呈抑制效果。都桷子素以相同用量靜脈絡(luò)藥,對大鼠在體胃呈一過性抑制其自發(fā)運動及毛果蕓香堿所致的運動亢進,并能使胃張力減小。對于離體腸管,都桷子素對乙酰膽堿及毛果蕓香堿所致的收縮呈弱的競爭性措抗作用。因此認為都桷子素對胃機能產(chǎn)生抗膽堿能性的抑制作用。都桷子及山梔子提取物對體胃的運動的作用:以100mg/kg(靜注)僅產(chǎn)生一過性的抑制作用;兩者分別以500mg/kg、1g/kg劑量十二指腸給藥,均不呈現(xiàn)都桷子素所呈現(xiàn)的作用。但這些結(jié)果都是給藥后75min~4h內(nèi)觀察到的,若經(jīng)長時間觀察例如體內(nèi)生成的都桷子素的血中濃度達有效濃度的時刻,便可能產(chǎn)生都桷子素所呈現(xiàn)的作用[4]。 (5)瀉下作用 去乙酰基車葉草甙酸甲酯有瀉下作用,小鼠的ED50為0.53g/kg,服用6h開始腹瀉。都桷子甙亦有導(dǎo)瀉作用,小鼠口服的ED50為1.2g/kg,梔子甙的導(dǎo)瀉作用ED50為300mg/kg,兩者均為服藥后3h起作用;梔子甙酸的導(dǎo)瀉作用ED50>800mg/kg[8]。 2.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梔子醇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5.69g/kg,能減少小鼠自發(fā)活動,具鎮(zhèn)靜作用,且與環(huán)已巴比妥鈉有協(xié)同作用,能延長睡眠時間近12倍。但它不能拮抗苯丙胺誘發(fā)的活動和戊四氮、硝酸士的寧、電擊等方法所致的驚厥,也無鎮(zhèn)痛作用[9]。 3.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梔子煎劑和醇提取物對麻醉或不麻醉貓、兔、大鼠,不論口服、腹腔或靜脈給藥均有降壓作用,靜脈絡(luò)藥降壓迅速,維持時間亦短暫,梔子的降壓作用對腎上腺素升壓作用及阻斷頸動脈血流的加壓反射無影響,也沒有加強乙酰膽堿的降壓作用。給予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明,對梔子的降壓作用無影響,其降壓作用不是由于釋放組胺所引起的。靜注普魯卡因也不改變梔子的降壓效果,說明其降壓作用與傳入神經(jīng)纖維無關(guān)。對神經(jīng)節(jié)無阻斷作用。當(dāng)切斷兩側(cè)迷走神經(jīng)后,梔子的降血壓作用顯著減弱或完全消失,阿托品也可取消其降壓作用。故認為梔子的降血壓作用部位在中樞,主要是加強了延腦副交感中樞緊張度所致[10]。 4.抗菌和抗炎作用 平板打洞法證明梔子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雙球菌、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3]。梔子水浸劑在體外對許蘭黃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等多種真菌有抑制作用[11,12]。水煎劑具有殺死鉤端螺旋體[13]及血吸蟲成蟲的作用[14]。梔子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和都桷子甙外敷對二甲苯和巴豆油所致小鼠耳殼腫脹及對甲醛致大鼠亞急性足跖腫脹均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動物軟組織損傷的實驗有較好的治療作用[15]。 5.毒性 都桷子甙和梔子水提取物的急性毒性甚小,小鼠口服、腹腔及靜脈注射3g/kg,大鼠腹注射5g/kg無動物死亡。給予都桷子素后72h觀察對小鼠的毒性(LD50),靜注為153mg/kg,腹腔注射為190mg/kg,口服為237mg/kg[16]。大鼠灌服梔子醇提取物4g/(kg·d)或250mg/(kg·d)都桷子甙,連續(xù)4d,其肝微粒體P450含量和對硝基苯甲醚脫甲基酶活性,分別降至對照值的30%和35%,或67%或72%。給藥組大鼠肝臟均呈發(fā)綠色。大劑量梔子或其“有效”成分都桷子甙,可能會誘發(fā)以P450丟失為特征的肝臟毒性[17]。以每日1次5mg/kg及30mg/kg經(jīng)口給予都桷子素,在1、3.5星期間作毒性試驗,見大劑量給藥組動物尿著藍色,剖檢所見,前胃部、肝臟、腎臟、脾臟亦染藍色,一般癥狀、體重、血液形態(tài)學(xué)、血液生物化學(xué)、血清生物化學(xué)、器官重量、病理組織學(xué)未見都桷子素所致的重大變化。實驗結(jié)果提示了有效量都桷子素的安個性[4]。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 | [1]Lida J,et al.Chem Pharm Bull,1991,39(8):2057. [2]Nishizawa M,et al.Chem Pharm Bull,1988,36(1):87. [3]Nishizawa M,et al.Chem Pharm Bull,1986,34(3):1419. [4]秦永琪:《藥學(xué)學(xué)報》,1964,11(5):342。 [5]南京藥學(xué)院中麻研究組:《藥學(xué)資料》,1971,(1):2。 [6]Hayashi K,et al.C A,1953,47∶6660g. [7]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化學(xué)室:《藥學(xué)通報》,1979,14(2):81。 [8]周兆祥等:《林產(chǎn)化學(xué)與工業(yè)》,1988,8(3):50。 [9]Toshivuki O,et al.C A,1989,110:121511r. [10]徐任生等:《化學(xué)學(xué)報》,1987,45(3):301。 [11]秦國偉等:《有機化學(xué)》,1989,9(3):263。 [12]Hiroyuki Inouye,et al.Tetra Lett,1969,(28):2347. [13]Hiroshi O,et al.Agric Biol Chem,1986,5(10):2655. [14]Hideaki M,et al.Saengyaka Hokhoechi,1989,20(4):205. [15]王雪芬等:《中藥通報》,1986,11(10):620。 |
藥理參考文獻 | [1]Kong Yc,et al、《國外醫(yī)學(xué)·中醫(yī)中藥分冊》,1980,2(2)∶90。
[2]鄭若玄等:《中國藥理學(xué)報》,1986,7(1):69。
[3]溫州地區(qū)衛(wèi)生局:《浙南本草新編》,1975:336。
[4]油田正樹:《國外醫(yī)學(xué)·中醫(yī)中藥分冊),1983,5(4):215。
[5]原田正敏:《漢方研究》(日),1975,(1):28。
[6]三輪東耳:《日本藥理學(xué)雜志》,1954,50(1):25。
[7]楊稚珍等:《大連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89,11(3):53。
[8]Inouye H,et al.Plana Med,1974,25(3)∶285.
[9]南京藥學(xué)院藥理教研究組中麻研究組:《江蘇醫(yī)藥》,1976,(1):27。
[10]張世芳:《藥學(xué)學(xué)報》,1965,12(10):636。
[11]曹仁烈等:《中華皮膚科雜志》,1957,5(4):286。
[12]鄭武飛:《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1952,38(4):315。
[13]徐州醫(yī)學(xué)院:《新醫(yī)學(xué)資料》,1971,(1):27。
[14]張昌紹:《中華醫(yī)學(xué)雜志》,1956,42(5):409。
[15]姚全勝等:《中國中藥雜志》,1991,16(8):489。
[16]原田正敏等:《藥學(xué)雜志)(日),1974,94(2):157。
[17]劉志強等:《浙江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1988,17(5):221。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