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四川中醫(yī)1989,7(6):31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補骨脂(酒炒)180g,吳茱萸80g,炒五味子120g,肉豆蔻120g,川椒(微焙)30g,精制硫磺18g,大棗80枚,生姜(切片)180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虛寒便秘。 |
制備方法 | 上藥制成丸劑,每丸重10g。 |
用法用量 | 每次1丸,日3次飯后服。上藥1料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虛寒便秘62例中,男34例,女28例;年齡最小40歲,大者60歲以上。結(jié)果:痊愈(大便質(zhì)、量如常,追訪1年未復(fù)發(fā))10例;好轉(zhuǎn)(便秘時間縮短,余癥及體征改善)32例;無效(服用二料后,無改善)20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