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石棗兒、天蒜、地蘭、山大蒜、鮮白頭、地棗、獨(dú)葉芹、催生草、藥狗蒜、老鴉蔥 |
漢語拼音 | mian zao er |
英文名 | Common Squill Bulb |
藥材基原 | 為百合科植物綿棗兒的鱗莖或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綿棗兒,多年生草本。鱗莖卵形或近球形,高2-5cm,寬1-3cm,鱗莖皮黑褐色;~2-5枚;葉片狹帶狀,長15-40cm,寬2-9mm,平滑;ㄝ阃ǔ1热~長,總狀花序長2-20cm;花小,直徑4-5mm,紫紅色、粉紅色至白色,在花梗頂端脫落;花梗長5-12mm,基部有1-2枚較小苞片;花被片6,近橢圓形,長2.5-4mm,寬約1.2mm,基部稍合生而成盤狀;雄蕊6,稍短于花被,花絲近披針形,邊緣和背面常具小乳突,基部稍合生,子房卵狀球形,基部有短柄,表面有小乳突,3室,花柱長約為子房的一半。蒴果近倒卵形,長3-6mm,寬2-4mm。種子1-3顆,黑色,長圓狀狹倒卵形,長2.5-5mm;、果期7-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臺(tái)灣、廣東、四川、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或林緣。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6-7月采收,洗凈,鮮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鱗莖含綿棗兒糖甙(scillascilloside)D-1、E-1、E-2、E-3、E-4、E-5、G--1,15-去氧尤可甾醇(15-deoxoeucosterol),15-去氧-22-羥基尤可甾醇(15-deoxo-22-hydroxyeucosterol),15-去氧-30-羥基尤可甾醇(15-deoxo-30-hydroxyeucosterol),15-去氧尤可甾酮(15-deoxoeucosterone)及2種三萜螺環(huán) 內(nèi)酯化合物,還含2-羥基-7-O-甲基綿棗兒素(2-hydroxy-7-O-methylscilla-scillin),綿棗兒素(scillascillin)和海蔥原甙(proscillaridin)A。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1.對(duì)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具有洋地黃樣強(qiáng)心作用。根莖酒精提取物的水溶液對(duì)離體與在體蟾蜍心臟均有顯著的強(qiáng)心作用,表現(xiàn)為心收縮力加強(qiáng),心肌緊張度升高,最后停止于收縮期,對(duì)心跳頻率無顯著影響。葉提取液的作用較根強(qiáng)。給麻醉犬靜脈注射 1g/kg,對(duì)血壓及呼吸無明顯影響。 2.其他作用:麻醉犬在應(yīng)用垂體后葉素使尿量顯著減少的情況下,靜脈注射根提取液,立即使尿量顯著增加,有明顯利尿作用。對(duì)離體小鼠子宮有顯著的興并可引起痙攣,與麥角相似。 |
藥理學(xué) | 妊娠兔兩只灌服根提取物6g/kg,其中一只再加葉提取物2g/kg,一日后又灌服全草煎劑40g,均未見異常。另一兔靜脈注射葉提取物4g/kg,則見呼吸迫促,掙扎,瞳孔散大,眼球突出,明顯缺氧,很快窒息而死,解剖見心臟仍跳。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甘;性寒;小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活血止痛;解毒消腫;強(qiáng)心利尿 |
功效分類 | 解毒藥;涼血藥 |
主治 | 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瘡癰腫痛乳癰;心臟病水腫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孕婦禁服。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嶺南采藥錄》:取頭搗爛,能敷治乳瘡、毒瘡。 2.《東北藥植志》:葉及根莖的酒精提取液,有強(qiáng)心利尿作用。全草煎服作止痛藥,用于牙疼、筋骨疼、腰腿疼及槍打、碰破等;亦有催生之效。 3.《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縮腳腸癰,肺癰吐血。 4. 蘇醫(yī)《中草藥手冊(cè)》:活血,消腫,解毒,止痛。治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筋骨痛;鮮鱗莖搗爛外敷治癰疽,乳腺炎。 |
考證 | 出自《救荒本草》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Scilla scilloides (Lindl.) Druce[Barnardia scilloides Lindl.;Scilla sinensis (Lour.)Merr.] |
科屬分類 | 百合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