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黑絲草、人頭七、黑絲帶 |
漢語拼音 | tou fa q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松蘿科植物亞洲樹發(fā)、雙色樹發(fā)、樹發(fā)、溝樹發(fā)的地衣體。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1.地衣體懸掛下垂或近下垂,淡綠褐色、橄欖褐色,枝多回分枝,除長枝外,枝表并有刺狀短分枝,全株長10-20cm。具粉芽,子囊盤側(cè)生于分枝上,圓盤形。 2.地衣體懸垂型,多次分枝近等粗,體5-10cm。全體具兩種色澤,灰綠色為初期嫩枝色澤,老后則呈赭褐色,枝尖呈灰綠色。枝上端具芽堆,呈顆泣狀。 3.地衣體懸垂型,細(xì)絲狀,多次分枝,體長15-30cm,主枝粗0.5mm,小枝粗0.1mm,圓柱狀,基部黃褐色、赭褐色,枝部的中上部呈灰綠色、石青色,枝頂端逐漸窄細(xì),呈頭狀,有時(shí)扭曲;無假杯點(diǎn),有時(shí)有白色粉芽;髓部白色,疏松,遇5%-10%氫氧化鉀溶液微呈紅色。 4.地衣體灌叢狀,近直立,高5-10cm。枝體基部明顯扁平,而頂端則為圓柱形,有顯著縱條溝;枝表灰白色、灰褐色,頂端黑褐色或暗褐色,平滑,無粉芽和假杯點(diǎn)。子囊盤頂部側(cè)生,圓盤狀,直徑3-8mm。盤面淡褐色,有灰白色粉霜,緣部有緣毛。 |
資源分布 | 1.分布于東北及陜西、甘肅、臺(tái)灣、湖北、四川等地。 2.分布于黑龍江、內(nèi)蒙古、陜西、甘肅、臺(tái)灣、云南等地。 3.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陜西、甘肅、臺(tái)灣、云南等地。 4.分布于陜西、安微、臺(tái)灣、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1.生于多種闊葉樹或云杉的枝干上。 2.生于多種樹的枝干上。 3.生于針葉樹的樹干或樹枝上。 4.生于樹枝干。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全年可采,去凈雜質(zhì),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亞洲樹發(fā)的地衣絲狀體含松蘿酸(usnic acid).溝樹發(fā)的地衣絲狀體含綠樹發(fā)酸(virensic acid),赤星衣酸乙酯(ethyl haematommate),瑞藏酸(rhizoniacid),赤星衣酸(haematommic acid).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淡;性平 |
歸經(jīng) | 肝;腎;膀胱經(jīng) |
功效 | 滋腎養(yǎng)肝;澀精止汗;利水消腫;收濕斂瘡。 |
功效分類 | 滋腎養(yǎng)肝藥;澀精止汗藥;利水消腫藥;收濕斂瘡藥 |
主治 | 腎虛體弱;頭目眩暈;心悸;遺精;盜汗;淋癥;水腫;黃水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水煎,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撒布。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陜西中草藥志》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1.Alectoria asatica Du Rietz [Bryo-ria asiatica(Du Rietz)Brodo er Hawksw.] 2.Alecto-ria bicolor(Ehrh.)Nyl.[Bryoria bicolor (Ehrh.)Brodo et Hawksw.] 3.Alectoria jubata(L.)Ach. 4.Alectoria sulcata Nyl.[Sulcaria sulcata(Levl.)Bystr.ex Brodo er Hawksw.] |
科屬分類 | 松蘿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