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fu jian ba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柏科植物福建柏的心材。 |
動植物形態(tài) | 喬木,高達20m,胸徑達80cm。樹皮紫褐色,淺縱裂。鱗葉2對,交互對生,成節(jié)狀;長4-7mm,寬1-1.2mm,上面時葉藍綠色,下面的葉中脈隆起,兩側具凹陷的白色氣孔帶。幼樹或萌芽枝的鱗葉長可徑達10mm。雌雄同株。雄球花近球形,長約4mm;球果近球形,熟時褐色。種子長約4mm,上部有2個膜質翅,大翅近卵形,小翅窄小;ㄆ3-4月,球果翌年10-11月成熟。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溫暖濕潤的山地森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剝去樹皮,取心材切段或切片,曬干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心材含揮發(fā)油。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辛;性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行氣止痛;降逆止嘔 |
功效分類 | 行氣藥 |
主治 | 脘腹疼痛;噎膈;反胃;呃逆;惡心嘔吐 |
用法用量 | 內服: 煎湯,6-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心材治脘腹疼痛、噎膈、氣逆、嘔吐等。 |
考證 | 始載于《經(jīng)濟植物手冊》。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Fokienia hodginsii ( Dunn ) Henry et Thomas.[Cupressus hodginsii Dunn] |
科屬分類 | 柏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