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ye ding xia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木犀科植物花葉丁香的花蕾。 |
動植物形態(tài) | 小灌木,高1-2m。枝細弱,開展,直立或稍弓曲,灰棕色無毛,具皮孔,小枝無毛。單葉對生;葉柄長0.5-1.3cm,無毛;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6cm,寬0.8-2cm,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全緣,稀具1-2小裂片,無毛;▋尚;花序由側芽抽生,長3-10cm,通常多對排列在枝條上部呈頂生圓錐花序狀;花梗長約1.5-3mm;花芳香;花萼無毛,長約2mm,具淺而銳尖的齒,或萼齒呈三角形;花冠淡紫,花冠管細長,近圓柱形,長0.6-1cm,花冠裂片呈直角開展,寬卵形、卵形或橢圓形,長4-7mm,兜狀,先端尖或鈍;花藥小,不孕,淡黃綠色,著生于花冠管喉部之下;ㄆ5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我國甘肅、四川、西藏等地,北方部分地區(qū)庭園亦有 栽培。原產中亞至歐洲。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5月花未開放時采收,陰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性溫 |
歸經 | 胃經 |
功效 | 溫胃止嘔主 |
功效分類 | 止咳祛痰藥 |
主治 | 胃寒嘔逆;嘔吐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5~4.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治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野丁香花、果一兩。水煎以蜂蜜兌服。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紅河中草藥》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yringa persica L. |
科屬分類 | 菌草料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