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蕎葉七、蕎麥七 |
漢語拼音 | ku qiao tou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蓼科植物苦蕎麥的根及根莖。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高50-90cm。莖直立,分枝,綠色或帶綠色,有細(xì)條紋。葉互生;有長(zhǎng)柄;托葉鞘膜質(zhì),黃褐色;葉片寬三角形,長(zhǎng)2-7cm,寬2.5-8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緣?偁罨ㄐ颍换ü<(xì)長(zhǎng);花排列稀疏,白色或淡紅色;花被5深裂,裂片橢圓形,長(zhǎng)約2mm;雄蕊8,短于花被;花柱3,較短,柱頭頭狀。瘦果錐狀卵形,有三棱,棱上部銳利,下部圓鈍,黑褐色,有3條深溝;ā⒐6-9月。 |
資源分布 | 我國(guó)東北、西北、西南山區(qū)有 栽培。亦有野生。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濕潤(rùn)的溝谷、村邊、草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8~10月采收,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硝酸鹽還原酶(nitrate reductase)[1], 蕓香甙(rutin)[2]。葉中含3′,4′5,7-四-O-甲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1→6)-O-β-D-吡喃葡萄糖甙〔3’,4′, 5,7-tetra-O- methyl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3]。果實(shí)含蛋白質(zhì)(protein)[4]。種子含槲皮素(querce- tin),山柰酚(kaempferol),蕓香甙,山柰酚-旬-3-蕓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槲皮素-3-蕓香糖甙-7-半乳糖甙(quercetin-3-rutinoside-7-galactoside)[5]。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1.抗乙肝表面抗原作用 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cè)(ELISA)技術(shù)測(cè)定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試驗(yàn)表明,苦蕎頭水煎劑對(duì)HBsAg有明顯滅活作用[1]。 2.降血糖、血脂作用 給糖尿病患者服用苦蕎麥面條200g/d,連用3個(gè)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均有明顯降低,血三酸甘油和膽固醇也有下降,并能明顯減少降糖藥物的用量[2]。給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每日服用苦蕎麥粉10g,連續(xù)6星期,有顯著降血糖作用;連續(xù)5星期對(duì)高脂飼料所致高血脂大鼠,有明顯降低血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作用[3]。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性平;小毒 |
歸經(jīng) | 脾;胃;大腸經(jīng) |
功效 | 健脾行滯;理氣止痛;解毒消腫 |
功效分類 | 消食藥;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胃脘脹痛;消化不良;痢疾;腰腿痛;跌打損傷;癰腫惡瘡;狂犬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研末或浸酒。外用:適 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本草綱目》:多食傷胃,發(fā)風(fēng)動(dòng)氣,能發(fā)諸病,黃疾人尤當(dāng)禁之。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貴州民間方藥集》:健胃順氣,祛風(fēng)除痰。治狂犬咬傷;外治惡瘡,蟲、蚊咬傷。 2.《內(nèi)蒙古中草藥》:除濕止痛,解毒消腫,健胃。治跌打損傷,腰腿疼痛,瘡癰腫毒,消化不良。 |
考證 | 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本草綱目》:苦蕎,出南方,春社前后種之。莖青多枝葉,似蕎麥而尖,開花帶綠色,結(jié)實(shí)亦似蕎麥,稍尖而棱角不峭,其味苦惡。農(nóng)家磨搗為粉,蒸使氣餾,滴去黃汁,乃可作為糕餌食之,色如豬肝,谷之下者。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 [polygonum tataricum L.」 |
科屬分類 | 蓼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