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宣明論》卷十。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一切消渴,飲水不止者。
|
制備方法 | 用井水1桶,將前藥同煮3-5時(shí),如稠糨水,少候大豆軟,盛大盆中,放冷。
|
用法用量 | 令病人食豆,渴食豆湯,不拘時(shí)候。臟腑自然清潤(rùn)。如渴尚不止,再服前藥,不3-5日自愈。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醫(yī)方考》:此治中、上二焦消渴之方也。大黃能去胃中實(shí)熱,甘草能緩燥急之勢(shì),大豆能解諸家熱毒,而必冷服者,寒因寒用也。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