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傷寒論》。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清熱,養(yǎng)陰,益氣。
|
主治 |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水1斗,煮取6升,去滓,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每服1升,日3次。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1.陽明暑瘧:已亥夏,予舅母患瘧,服柴胡藥2-3帖后,汗出昏厥,妄語遺溺,或謂其體質(zhì)素虛,慮有脫變,勸服獨參湯,幸表弟壽者,不敢遽進,乃邀孟英商焉,切其脈洪大滑數(shù),曰陽明暑瘧也,與傷寒三陽合病同符,處竹葉石膏湯,清熱兼益氣,兩劑而瘳。 2.消渴:一女性患者,56歲,農(nóng)民;继悄虿《嗄辏鼇碜杂X神疲乏力,口渴引飲,溲多,診得脈細(xì)數(shù),舌紅少津,身形消瘦。憑癥參脈,系胃熱內(nèi)盛,氣津俱損,宜清胃熱,益氣陰,方用竹葉石膏湯加味,竹葉12g,生石膏30g、麥冬12g、法半夏6g、甘草3g、北沙參12g、天花粉12g、淮山藥18g、粳米一撮。三劑后,口渴顯著減輕,續(xù)服原方三劑,后未再復(fù)診。 3.余熱未凈,氣陰兩傷:王某,女,6歲,1978年12月初診。患兒三天前發(fā)燒38.5℃,伴有咳嗽,少痰、頭痛、納差、X線胸透未見異常。先用四環(huán)素、甘草片、克感敏等藥物治療,因無效而改用靜脈點滴紅霉素兩天,體溫仍在38℃以上,故邀中醫(yī)診治,乏力懶動,舌尖紅苔薄黃、中心略厚,脈弦細(xì)。辨證為余熱未凈、氣陰兩傷,用本方治療,黨參3g、半夏9g、粳米12g、麥冬24g、竹葉9g、生石膏48g、甘草6g,水煎,分三次服。服上藥二劑后,熱退癥消,體溫降至36℃。停藥觀察三日,再未見發(fā)熱,飲食漸增,開始下地玩耍。 4.流行性出血熱:竹葉石膏湯加減治療流行性出血熱32例,男28例,女4例,年齡20~40歲,病程1~2天者25例,3天以上者7例。根據(jù)病程分為發(fā)熱期、低血壓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fù)期等,以本方適當(dāng)加減,療程7~18天,全部治愈,其中18例隨訪3一12個月,未見復(fù)發(fā)。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注解傷寒論》:辛甘發(fā)散而除熱,竹葉、石膏、甘草之甘辛以發(fā)散余熱;甘緩脾而益氣,麥門冬、人參,梗米之甘以補不足;辛者,散也,氣逆者,欲其散,半夏之辛,以散逆氣。 2.《醫(yī)方集解》:此手太陰、足陽明藥也。竹葉、石膏之辛寒,以散余熱;人參、甘草、麥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補虛生津;半夏之辛溫,以豁痰止嘔。故去熱而不損其真,導(dǎo)逆而能益其氣也。 3.《傷寒溯源集》:竹葉性寒而止煩熱,石膏入陽明而清胃熱,半夏蠲飲而止嘔吐,人參補病后之虛,同麥冬而大添胃中之津液,又恐寒涼損胃,故用甘草和之,而又以粳米助其胃氣也。 4.《古方選注》:竹葉石膏湯分走手足二經(jīng),而不悖于理者,以胃居中焦,分行津液于各臟,補胃瀉肺,有補母瀉子之義也。竹葉、石膏、麥冬瀉肺之熱,人參、半夏、炙草平胃之逆,復(fù)以粳米緩于中,使諸藥得成清化之功,是亦白虎、越婢、麥冬三湯變方也。 5.《金鑒》:是方也,即白虎湯去知母,加人參、麥冬、半夏、竹葉也。以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此仲景白虎變方也。《經(jīng)》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故用人參、粳米,補形氣也;佐竹葉、石膏、清胃熱也;加麥冬生津,半夏降逆,更逐痰飲,甘草補中,且以調(diào)和諸藥也。 6.《血證論》:方取竹葉、石膏、麥冬以清熱,人參、甘草、粳米以生津。妙在半夏之降逆,俾熱氣隨之而伏;妙在生姜之升散,俾津液隨之而布,此二藥在口渴者,本屬忌藥,而在此方中,則能止渴,非二藥之功,乃善用二藥之功也。 7.《成方便讀》:方中以竹葉、石膏清肺胃之熱,然熱則生痰,恐留戀于中,痰不去熱終不除,故以半夏辛溫體滑之品,化痰逐濕,而通陰陽,且其性善散逆氣,故又為止嘔之圣藥,況生姜之辛散,以助半夏之不及,一散一清,邪自不能留戀。人參、甘草、粳米以養(yǎng)胃,麥冬以保肺,此方雖云清熱,而卻不用苦寒,雖養(yǎng)陰又仍能益氣,不傷中和之意耳。 |
備注 | 人參竹葉湯(《三因》卷五)、石膏竹葉湯(《易簡》)。本方方名,《張文仲方》引作“竹葉湯”(見《外臺》)!痘钊藭)有生姜,《醫(yī)學(xué)入門》有生姜汁。本方加生姜,名“竹葉加生姜湯”(見《圣濟總錄》)。
|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luò)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海》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fēng)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zé)嵴摗?/a>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dá)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dǎo)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shù)》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xué)》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