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金匱要略淺注 卷四 上課筆記
    

金匱要略淺注教程:卷四

卷四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  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此分別四飲之名目也。今人于四飲外。加留飲伏飲。而不知四飲證之病因。多起于水留而不行。甚者伏而不出。亦何必另立病名乎。問曰:四飲何以為異?  師曰:其人素盛。今瘦。…

卷四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
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此分別四飲之名目也。今人于四飲外。加留飲伏飲。而不知四飲證之病因。多起于水留而不行。甚者伏而不出。亦何必另立病名乎。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
師曰:其人素盛。今瘦。(其精津化為痰飲。不復外充形體。而第覺)水走腸間。(水順流,則無聲。有所滯礙,則)瀝瀝有聲。謂之痰飲。(即稠痰稀飲而俱見也。)飲后水流在脅下。(不上不下。懸結(jié)不散。)咳唾引痛。謂之懸飲。(懸。即懸掛之義也。)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流壅經(jīng)表。)身體疼重。謂之溢飲。(溢。即流溢之義也。)咳逆倚息不得臥。(肺氣壅而不行。)其形如腫。謂之支飲。(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附近于臟。而不正中也。)此分別四飲之病證也。(前言四飲;螂蹰g;蚰c間;蛎{下;蛑w。或胸中。皆不能盡飲之為病也。

凡五臟有偏虛之處,則飲乘之。可以歷指其所在)水(飲)在心。心下(悸動有力。狀如)堅筑。(火為水制。而氣不伸,則)短氣。惡水不欲飲。水(飲)在肺。吐涎沫。(吐過多,則渴)欲飲水。水(飲)在脾。(中氣傷,則)少氣(濕氣盛,則)身重。水(飲)在肝。(肝脈布脅肋,則)脅下支滿。(嚏出于肺。而肝脈上注肺。故)嚏而(牽引作)痛。水(飲)在腎。(水盛而凌心。起于臍下。跳動甚,則為)心下悸。此承上四飲而推及五臟。而其義始備也。言臟而不及腑。以腑為陽。在腑則行矣。與水氣篇不同。(然以五臟言之,則為在。以病因言之,則為留。)夫心下有留飲。(背為胸之府。水留心下。溢于胸中。而偏著于背。)其人背寒。冷如掌大。(飲留之處。陽氣所不入也。)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以飲留于肝。而應于肺也。)咳嗽則輒已。(以飲被氣擊。而欲移也。) 胸中有留飲。其人(飲盛者。氣不伸,則)短氣(飲結(jié)者。津液不輸)而(口)渴。四肢歷節(jié)痛。(以痰飲橫流于肢節(jié)也。然不與歷節(jié)黃汗同者,以其)脈沉者(責其)有留飲。此言飲之留而不去之為病也。

魏念庭云:背為太陽。在易為艮止之象。一身皆動。背獨常靜。靜處陰邪?椭。所以陰寒自外入。多中于背。陰寒自內(nèi)生。亦多踞于背也。(飲留而不去。謂之留飲。伏而難攻。謂之伏飲)膈上(伏飲之)病。(時見)痰滿喘咳(病根已伏其中。一值外邪暴中。其內(nèi)飲與外邪相援。一時)吐(露迅)發(fā),則(以外邪之為)寒熱背痛腰疼。(激出內(nèi)飲之痰滿喘咳大作。以致)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諸)劇。(因以斷之曰。)必有伏飲。

此言飲之伏而驟發(fā)也。俗謂哮喘。即是此證。當表里并治。如小青龍湯。及防己湯去石膏芒硝茯苓為主治。余著有公余醫(yī)錄。(即時方歌括。及時方妙用。)及醫(yī)學實在易。二書中論之頗詳。茲不再贅。(飲病當求其所因。不必盡由于飲水。而即飲水可以例其余也。謂)夫病患飲水多。(水停胸膈。)必暴喘滿。(此其易見而易知也。推而言之。)凡食少(則脾虛不能制水。)飲多。(則水邪又因而增益。)水停心下。甚者(助腎凌心。)則(為)悸。微者(妨礙氣道。而)短氣。(若)脈雙(手俱)弦者。寒(氣周體)也。皆(因)大下后(傷中氣而)善虛。(若)脈偏(于一手。見)弦者。飲(氣偏注)也。(醫(yī)者求其病因。當于虛寒二字加意焉可。)(此言飲病之因。指其大略。以為一隅之舉也。)

(上言脈弦。弦為陰象。陰則為寒。弦則為減。減則為虛。不易之理也。然有不可以弦概之者。自當分別。)肺飲(則脈)不弦。但苦喘短氣。 支飲(上附于肺。即同肺飲。故)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亦)平(而不弦)也。(余求其所以然之故。蓋以弦者。借木之象也。肺屬金而克木。故肺之自病不弦。肺之初病亦不弦。病勢之未甚則然也。二者自當別論。)此言飲脈之不弦者。大抵飲之未甚也。舉此二者。跌出下節(jié)溫藥之正治。此作撇筆看。不然與后第十四條矛盾。(請言其治法。)病痰飲者。(偏寒偏熱。皆未中綮。)當以溫藥和之。(此不煩之要語也。上節(jié)言病痰飲。猶未言痰飲之見出何證也。緣其)心下有痰飲。(陰邪冒于陽位。陽虛不運,則)胸脅支滿。(陰氣上干,則)目眩。(此痰飲病之的證也。上第言以溫藥和之。猶未言溫藥之當用何方也。溫能化氣。甘能健脾。燥能勝濕。淡能利水。以)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此痰飲病之的方也。)此為痰飲病而出其方也。

苓桂術(shù)甘湯方
茯苓 桂枝 白術(shù)(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和以溫藥。不獨治痰飲然也。即微飲亦然。微者不顯之謂也。飲而曰微。非氣非水。如陰霾四布。阻塞升降之路,則為短氣。謂)夫短氣(之由。皆由于)有微飲。(法)當從小便(而)去之。(蓋以膀胱為水腑。太陽之氣通于天。以)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令膀胱氣化,則天高日晶。陰霾自散。而升降之氣順矣。若)
腎氣丸(是從腑而求之臟。二方相為表里。故)亦主之。此為短氣有微飲。而出利小便二方也。喻氏謂微飲阻礙呼吸而短氣。當辨之幾微。若呼之氣短,是心肺之陽有礙。宜苓桂術(shù)甘湯通其陽。陽氣通則膀胱之竅利矣。若吸之氣短,是肝腎之陰有礙。宜腎氣丸通其陰。陰通則小便之關(guān)開矣。兩方并重。與金匱原文意未甚深透。于此說不可不姑存之。為中人以下說法。

苓桂術(shù)甘湯方
(見上)

腎氣丸方
(見婦人雜病)

病者脈伏。(可知其有留飲矣。)其人欲自利。利(后,則所留之飲。從利而減。一時)反(見爽)快。(然)雖利。(而病根未除。)心下續(xù)(即)堅滿。(是去者自去。續(xù)者自續(xù)。)此為留飲欲去(而不能盡去)故也。(治者。宜乘其欲去之勢而導之。以)甘遂半夏湯主之。此言留飲有欲去之勢。因出其乘勢利導之方也。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 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脈浮(本中虛也。浮中)而(見)細滑。(則為)傷飲。(謂飲水過多所傷。乃客飲而非內(nèi)飲也。弦為陰主寒。數(shù)為陽主熱。前寒疝篇言數(shù)弦者。當下其寒。正可觸類而旁通。今按其)脈(則)弦數(shù)。(察其證)有寒飲。(是脈與脈相左。脈與證又相左。相左者勢必相持。至)冬(之大寒)夏(之大熱。偏寒偏熱之藥。不能兩全。故為)難治。脈沉而弦者。(沉主里而弦主飲。其為)懸飲內(nèi)痛。(無疑。)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此一節(jié)分三小節(jié)。首節(jié)言傷于客飲。以跌起內(nèi)飲。次節(jié)以數(shù)弦跌起沉弦。蓋懸飲原為驟得之證。若不用此猛劑。而喘急腫脹諸證隨作?肿搪y圖也。三因方以三味為末。棗肉和丸,名十棗丸。頗善變通。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匕。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匕。得快利后。糜粥自養(yǎng)。

(上言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重痛。謂之溢飲。夫四肢。陽也。水在陰者宜利。在陽者宜汗。凡)病溢飲者。當發(fā)其汗。(然汗亦有寒熱之別。熱者以辛涼發(fā)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寒者以辛溫發(fā)其汗。)小青龍湯亦主之。此言溢飲之治法也。小青龍湯不專發(fā)汗。而利水之功居多。二方平列。用者當知所輕重焉。

大青龍湯
麻黃(六兩) 桂枝 甘草(各二兩) 生(三兩) 杏仁(四十個) 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一枚)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撲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jié)) 芍藥 干姜 甘草(炙) 細辛 桂枝(各三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膈在上。比心下稍高。)膈間(有)支飲。(迫近于肺。故)其人喘(膈間清虛。如天之空。飲氣乘之。故其人)滿。(滿極,則連及)心下痞堅。(胃之精華在面。陰邪奪其正氣。故不榮于)面(而)色黧黑。其脈(因水而)沉(因寒而)緊。得之數(shù)十日。醫(yī)(或疑其在上而)吐(之。或疑其在下而)下之。(俱)不(能)愈。(宜開三焦水結(jié)。通上中下之氣。以)木防己湯主之。(方用人參。以吐下后水邪因脾)虛(而結(jié))者(服之)即愈。(若胃中有)實者。(雖愈而)三日復發(fā)。復與(前方。而病)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之寒。)加茯苓(以直輸水道。加)芒硝(以峻開堅結(jié)。作)湯主之。此言支飲重證。而兩出其方也。

男(元犀)按、膈間支飲喘滿者。支飲充滿于膈間。似有可吐之義。然既曰支飲,則偏旁而不正中。豈一吐所能盡乎。云心下痞堅者。似有可下之義。然心下之旁。為脾之部。以病得數(shù)十日之久。雖成堅滿。而中氣已虛。下之恐蹈虛虛之弊。豈常法所可下乎。故曰醫(yī)吐下之不愈也。面色黧黑者,是黑而黯黃。主脾虛胃腸實也。胃腸實則不能敷布精華于上。此面色黧黑之所由來也。脈沉緊者。沉為病在里。緊為寒為飲。飲邪充滿。內(nèi)阻三焦之氣。喘滿痞堅之證作矣。主以木防己湯者,以防己紋如車輻。運上焦之氣。使氣行而水亦行。石膏色白體重。降天氣以下行。天氣降則喘滿自平。得桂枝為助;瘹舛魟铀础J箾Q瀆無壅塞之患。妙在重用人參。補五臟。益中焦。俾輸轉(zhuǎn)有權(quán)。以成其攻堅破結(jié)之用。故曰虛者即愈。實者胃腸成聚。實而有物。故三日復發(fā)也。復與不愈者。宜前方去石膏之凝寒。加茯苓以行其水氣。芒硝以攻其結(jié)聚。斯支飲順流而下出矣。魏氏云:后方去石膏加芒硝者,以其既散復聚,則有堅定之物。留作包囊。故以堅投堅而不破者,以軟投堅而即破也。加茯苓者。亦引飲下行之用耳。此解亦超。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 桂枝(各三兩) 人參(四兩) 石膏(如雞子大二枚一本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 桂枝(各三兩) 茯苓(四兩) 人參(四兩)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心下有支飲。(雖不正中。而迫近于心,是飲邪上乘清陽之位。故)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
澤瀉(五兩) 白術(shù)(二兩)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支飲胸滿者。濃樸大黃湯主之。

上節(jié)言心下支飲。用補土鎮(zhèn)水法。不使水氣凌心,則眩冒自平。此節(jié)指支飲在胸。進一層立論。云胸滿者。胸為陽位。飲停于下。下焦不通。逆行漸高。充滿于胸故也。主以濃樸大黃湯者,是調(diào)其氣分。開其下口。使上焦之飲順流而下。濃樸性溫味苦?嘀鹘。溫主散。枳實形圓味香。香主舒。圓主轉(zhuǎn)。二味皆氣分之藥。能調(diào)上焦之氣。使氣行而水亦行也。繼以大黃之推蕩。直通地道。領(lǐng)支飲以下行。有何胸滿之足患哉。此方藥品與小承氣同。其分兩主治不同。學人宜潛心體認。方知古人用藥之妙。

濃樸大黃湯方
濃樸(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支飲不得息。(肺滿而氣閉也。閉者宜開。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此為支飲氣閉者而出其方治也。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
(見肺)

(凡)嘔家(必傷津液。)本(應口)渴?收撸ú膰I出。)為欲解。今反不渴。(是胃中之客邪可盡。而邊旁之水飲常存。飲氣能制燥。)心下有支飲故也。(以)小半夏湯主之。此言支飲偏而不中。故不能與吐俱出也。小半夏湯。散結(jié)蠲飲。且能降逆。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一本五錢) 生姜(半斤一本四錢)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中焦以下為腹。)腹?jié)M。(責在下焦。何以上焦為)口舌干燥。此(為)腸間有水氣。(水盡趨于下,則不能復潤于上矣。以)己椒藶黃丸主之。(前后分攻水結(jié)。水結(jié)開豁,則腹?jié)M可除。水化津生,則口燥可滋矣。)

此下三節(jié)。俱言水病。水即飲也。飲之未聚為水。水之既聚為飲。師又統(tǒng)言之。以補上文所未備。此言腸間有水之治法。

己椒藶黃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藶 大黃(各一兩)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小服而頻示緩治之意。)稍增。(大抵可漸增至五丸及十丸。)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渴。不應有津液。今津液多而久渴。故知胃有實熱也。加芒硝以下之。所以救胃也。)(無物曰嘔。有物曰吐。病患)卒(然)嘔吐。(邪從上越,則心下宜空曠無礙。乃仍然)心下痞。(是)膈間(停蓄)有水。(水阻陽氣不升,則)眩(水凌心主不安,則)悸者。(宜辛溫以開上焦之痞。淡滲以通決瀆之壅。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此言膈間有水之治法。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四兩)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假令瘦人。(則不應有水。今乃)臍下有悸。(是水動于下也。)吐涎沫(是水逆于中也。)而(且頭目)顛眩。(是水犯于上也。形體雖瘦。而病實有水。)此水(之變機)也。(以)五苓散主之。

此言水之犯于上中下之治法。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六銖) 豬苓 茯苓 白術(shù)(各十八銖) 桂枝(半兩)
上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服暖水。汗出愈。(蓋欲使表里分消其水。非挾有表邪而欲兩解之謂。)

附方

外臺茯苓飲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茯苓 人參 白術(shù)(各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姜(四兩)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

此痰飲善后最穩(wěn)當之方。

(咳嗽癥。表里寒熱虛實七情勞傷俱致之。最為虛損大關(guān)頭。然泛而求之。條緒紛繁。連編累牘。不能盡也。切而求之。可以不煩言而喻。蓋)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此提出咳家之大源頭。治咳之大手法。儼如云端指示也。后人畏其峻而不敢用。自二陳湯六安煎治嗽散。以及于寧嗽湯八仙長壽丸六八味丸杏仁燕窩粥之類。皆姑息養(yǎng)奸。引入虛損之門而死。余愿若輩發(fā)天良而自問。其亦當知變計矣。

許仁則云:飲食咳者。由所飲之物。停滯在胸。水氣上沖。肺得此氣。便成咳嗽。經(jīng)久不已。漸成水病。其狀不限四時晝夜。遇諸動嗽物。即劇。乃至雙眼突出。氣如欲斷。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飲涎沫無限。上氣喘急。肩息。每旦眼腫。不得平眠。此即咳家有水之證也。自著有干棗三味丸方亦佳。大棗六十枚。葶藶一升。杏仁一升。合搗作丸。桑白皮飲下七八丸。日再稍稍加之。以大便通利為度。

按許氏代方。一則膽識不及。一則趨時行道。輕證可以取用。若重住院醫(yī)師證不如三因十棗丸。猶存古人遺軌。

十棗湯方
(見上)

夫有支飲家。(飲氣擾亂清道。動肺則)咳(動心則)煩(搏擊陽氣則)胸中痛者。

(已有死道。猶)不卒死。(延)至一百日;蛞粴q。(雖虛而元氣未竭。醫(yī)者不可逡巡畏縮。)宜以十棗湯。(單刀直入以救之。此不恤名不避怨。自盡其道然也。若未至于一百日及一歲。更不必言矣。)此承上節(jié)而言。十棗湯雖峻。舍此并無良法也。

喻嘉言云:咳嗽必因之痰飲。而五飲之中。獨膈上支飲。最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無外邪。而支飲漬入肺中。自令人咳嗽不已。況支飲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氣。逆沖而上者。尤易上下合邪也。以支飲之故。而令外邪可內(nèi)。下邪可上。不去支飲。其咳終無寧宇矣。去支飲用十棗湯。不嫌其峻。豈但受病之初。即病蓄已久。亦不能舍此別求良法。其曰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正謂弦急之脈。必以治飲為急也。猶易治也。其曰夫有支飲家?葻┬刂型。不卒死。至一百日一歲。宜十棗湯。此則可以死而不死者。仍不外是方去其支飲。不幾令人駭且疑乎。凡人胸膈孰無支飲。其害何以若此之大。其去害何必若此之力。蓋膈上為陽氣所治。心肺所居。支飲橫據(jù)其中。動肺則咳。動心則煩。搏擊陽氣則痛。逼處其中。榮衛(wèi)不行。神魄無依,則卒死耳。至一百日一年而不死。陽氣未散。神魄未離可知。惟急去其邪,則可安其正。所以不嫌于峻攻也。掃除陰濁。俾清明在躬。較悠悠姑待其死。何得何失耶。久咳數(shù)歲。(緣支飲積肺而咳。飲久不已,則咳亦久而不已也。)其脈payment-defi.com/zhicheng/弱者。(知邪不進。為)可治。實大數(shù)者(知邪日進。故)死。其脈虛者。(知正衰邪亦衰也。然邪雖衰。而正不能御之。亦足以上蔽清陽之氣。故)必苦冒。(蓋以)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十棗湯固為正法。而病家往往惑于時醫(yī)之言而棄之。究竟當知其不易之治法。)治屬飲家。此復申言治咳必先治飲。即未定十棗湯之方?偛煌馐畻棞。寓蠲飲于補養(yǎng)之中也。(然十棗湯雖為攻飲之良方。但其專主內(nèi)飲。而不主外寒也。若)咳(而氣)逆倚(幾而)息(能俯憑而)不得(仰)臥。(咳逆之甚。何以至此。大抵久病多屬水飲。新病每兼形寒。以)小青龍湯主之。(內(nèi)飲外寒。兼驅(qū)為得。)

此節(jié)之上。以水飲為主。而出十棗湯一方。此節(jié)之下。以內(nèi)飲外寒為主。而出小青龍湯一方。后從青龍而加減之。為咳證立兩大法門。

小青龍湯方
(見上)

青龍湯(溫散。惟有余之人宜之。若誤施于下虛之人。其湯)下(咽)已。(即動其沖氣。沖脈起于下焦。挾腎脈上行至喉嚨。故)多唾口燥。(厥氣上行。而陽氣不治。故)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然多唾口燥。尚未顯上沖之形也。甚者)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厥逆。尚未至于痹也。甚者)手足(不用而)痹。(且)其面(色)翕熱如醉狀。(自腹而胸而咽而口而面。高之至也。然猶未至于脫。其上浮之陽。)因復下流陰股。(而不歸其源。以行氣化。以致)小便(甚)難。(然既已下流。而)時復(上)冒者。(其故何也?蓋以腎邪挾沖大動。而龍雷之火無歸。如電光之閃爍無定也。宜)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此言誤服青龍。動其沖氣。特出救逆之方治也。

苓桂五味甘草湯方
桂枝 茯苓(各四兩) 五味(半升) 甘草(三兩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今借苓桂味甘之方。服后)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是下焦沖逆之氣既平。而肺中之寒飲續(xù)出也。)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干姜細辛。以治其咳滿。

此為肺中伏匿之寒飲。而出其方治也。桂氣勝而主氣。姜味勝而主形。以沖氣既降。而寒飲在胸。寒飲為有形之病。重在形不重在氣也?芍湃擞盟幹畤。

苓甘五味姜辛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服前方。)咳滿即止。而更復(作)渴。沖氣復發(fā)者,以細辛干姜為熱藥(以逼之)也。服之當遂渴。(若渴而不已。自當另籌甘潤咸寒降逆之劑。今者渴病甫增。未治其渴。)而渴反止者。(火不勝水。)為(有)支飲(故)也。(但有)支飲者。(必有的據(jù)。)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有水也。)復(用前湯。)內(nèi)半夏以去其水。

此言咳滿得細辛干姜而止。而沖氣又因細辛干姜而發(fā)者。宜于渴與不渴辨之。若渴不止者。另治其沖。若渴即止而冒與嘔者。惟治其水飲。半夏一味。去水止嘔降逆。俱在其中。審其不渴,則用無不當矣。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二兩) 細辛(二兩) 干姜(二兩) 半夏(半升) 五味(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水在胃者。為冒為嘔。水在肺者。為喘為腫。今)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胃氣和而肺氣未通也。用前方)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nèi)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nèi)之。若逆而內(nèi)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陽氣無偶。發(fā)之最易厥脫。此方以杏仁代麻黃。因)麻黃發(fā)其陽故也。

此為咳家形腫而出其方治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 干姜 細辛(各三兩) 五味 半夏 杏仁(各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若(兼見)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即于前方)加大黃以利之。此為前證面熱如醉者。出其方治也。面熱如醉。篇中兩見。而義各不同。前因沖氣。病發(fā)于下。此不過肺氣不利。滯于外而形腫。滯于內(nèi)而胃熱。但以杏仁利其胸中之氣。大黃利其胃中之熱,則得耳。

尤在涇云:水飲有挾陰之寒者。亦有挾陽之熱者。若面熱如醉,則為胃熱隨經(jīng)上沖之證。胃之脈上行于面故也。即于消飲藥中。加大黃以下其熱。與沖氣上逆。其面翕熱如醉者不同。沖氣上行者,病屬下焦陰中之陽。故以酸溫止之。此屬中焦陽明之陽,故以苦寒下之也。

愚按咳嗽證。金匱兩見。一在肺癰肺痿之下。大抵以潤燥為主。一在痰飲之下。大抵以治飲為先。此仲師咳嗽各證。以此二法。立經(jīng)權(quán)常變之鈐法也。然其義蘊。過于深奧。難與中人以下語之。時傳方書。繁雜不可為訓。而張隱 高士宗二家。雖未精粹,尚不支離,姑錄之以備參考。

張隱 云:咳者肺病也。有邪在皮毛而為肺咳者,有五臟受邪。各傳之于肺而為咳者。此外因之咳也。有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而咳者,有臟腑之郁熱。上蒸于肺而為咳者。此內(nèi)因之咳也。蓋肺者。五臟之長也。輕清而華蓋于上,是以臟腑之病。皆能相傳于肺而為咳。然其未見于肺。而其本在于臟腑之間。故當以本末之法。兼而行之。治無不應矣?日撛唬悍慰戎疇?榷⒂幸。甚則咯血。心咳之狀?葎t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之狀?葎t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zhuǎn)。轉(zhuǎn)則兩 下滿。脾咳之狀?葎t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肩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胃咳之狀?榷鴩I。嘔甚則長蟲出。膽咳之狀?葒I苦汁。大腸咳狀?榷z矢。小腸咳狀?榷笟。氣與咳俱矢。膀胱咳狀?榷z溺。三焦咳狀。咳而腹?jié)M。不欲飲食。

高士宗云:語云:諸病易治?人噪y醫(yī)。夫所以難醫(yī)者。緣咳嗽根由甚多。不止于肺。今世遇有咳嗽。即曰肺病。隨用發(fā)散消痰清涼潤肺之藥。藥日投而咳日甚。有病之經(jīng)脈。未蒙其治。無病之經(jīng)脈。徒受其殃。至一月不愈,則弱證將成。二月不愈,則弱證已成。延至百日。身命雖未告殂。而此人已歸不治之證矣。余因推本而約言之。素問咳論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是以咳病初起。有起于腎者,有起于肝者,有起于脾者,有起于心包者,有起于胃者,有起于中上二焦者,有起于肺者。治當察其原。察原之法。在乎審證。若喉癢而咳,是火熱之氣上沖也;鹩l(fā)而煙先起。煙氣沖喉。故癢而咳。又有傷風初起,喉中一點作癢。咽熱飲則少蘇。此寒凝上焦。咽喉不利而咳也;蚝驘。治當和其上焦。其有胸中作癢。癢則為咳。此中焦津血內(nèi)虛。或寒或熱而為咳。法當和其中焦。此喉癢之咳。而屬于上中二焦也。若氣上沖而咳,是肝腎虛也。夫心肺居上。肝腎居下,腎為水臟。合膀胱水腑。隨太陽之氣。出皮毛以合肺。肺者天也。水天一氣。營運不息。今腎臟內(nèi)虛。不能合水腑而行皮毛,則腎氣從中土以上沖。上沖則咳。此上沖之咳而屬于腎也。又肝藏血。而沖任血海之血。肝所主也。其血則熱肉充膚。澹滲皮毛。臥則內(nèi)歸于肝。今肝臟內(nèi)虛。不合沖任之血。出于膚腠,則肝氣從心包以上沖。上沖則咳。

此上沖之咳而屬于肝也。又有先吐血。后咳嗽者。吐血則足厥陰肝臟內(nèi)傷。而手厥陰心包亦虛。致心包之火。上克肺金。心包主血脈。血脈虛。夜則發(fā)熱。日則咳嗽。甚則日夜皆熱皆咳。此為虛勞咳嗽。先傷其血。后傷其氣。陰陽并竭。血氣皆虧。服滋陰之藥則相宜。服溫補之藥則不宜。如是之咳。百無一生。此咳之屬于心包也。又手太陰屬肺金。天也。足太陰屬脾土。地也。在運氣則土生金。在臟腑則地天交。今脾土內(nèi)虛。土不勝水。致痰涎上涌。先脾病。而地氣不升。因而肺病。為天氣不降。咳必兼喘。此咳之屬于脾與肺也。又胃為水谷之海。氣屬陽明。足陽明主胃。手陽明主大腸。陽明之上。燥氣治之。其氣下行。今陽明之氣。不從下行;蜻^于燥而火炎。或失其燥而停飲?瘸鳇S痰。胃燥熱也。痰飲內(nèi)積。胃虛寒也。此為腸胃之咳。咳雖不愈。不即殞軀。治宜消痰散飲。此咳之屬于胃也。夫痰聚于胃。必從咳出。故咳論云:聚胃關(guān)肺。使不知咳嗽之原。而但以清肺清痰疏風利氣為治。適害己也。外有傷風咳嗽初起。便服清散藥。不能取效者。此為虛傷風也。最忌寒涼發(fā)散。投劑得宜?梢詽u愈。又有冬時腎氣不足。水不生木。致肝氣內(nèi)虛。洞涕不收。鼻竅不利。亦為虛傷風。亦忌發(fā)散。投劑得宜。至春天和凍解。洞涕始收。鼻竅始利?人源舐。其義如是。得其意而引伸之。其庶幾乎。 又云:咳嗽俗名曰嗆。連嗽不已。謂之頓嗆。頓嗆者、一氣連嗆二三十聲。少則十數(shù)聲。嗆則頭傾胸曲。甚則手足拘攣。痰從口出。涕泣相隨。從膺胸而下。應于少腹。大人患此。如同哮喘。小兒患此。謂之時行頓嗆。不服藥至一個月亦愈。所以然者。周身八萬四千毛竅。

太陽膀胱之氣應之。以合于肺。毛竅之內(nèi)。即有絡(luò)脈之血。胞中血海之血應之。以合于肝。若毛竅受寒。致胞血凝澀。其血不能澹滲于皮毛絡(luò)脈之間。氣不煦而血不濡,則患頓嗆。至一月,則胞中之血一周環(huán)復。故一月可愈。若一月不愈。必至兩月。不與之藥。亦不喪身。若人過愛其子。頻頻服藥。醫(yī)者但治其氣。不治其血。但理其肺。不理其肝。頓嗆未已。又增他痛;蚝疀鲞^多。而嘔吐不食。或攻下過多。而腹?jié)M瀉泄;虮砩⑦^多。而浮腫喘急。不應死而死者。不可勝計矣。

苓甘五味加姜辛夏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二兩) 干姜 細辛(各三兩) 五味 半夏 杏仁(各半升) 大黃(三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水停心下。當知其先后之分。何以為)先渴(水能格火;皙毿卸蠣q喉舌,則為渴?捎谖磭I之前。追溯其為水停心下。何以為)后嘔。(渴必多飲。飲多上逆則必嘔?捎诩瓤手。實指其)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醫(yī)者不管其已過之渴。只據(jù)其現(xiàn)下之嘔而治之。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此于咳嗽后。忽又言及水飲。以水飲為咳嗽之根。故言之不厭其復也。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見上)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治第十三

厥陰(為風木之臟。中見少陽相火。若風郁火燔。)之為病。(臟燥求救于水,則為)消渴。(消渴者。水入不足以制火。而反為火所消也。又須旁參他證。方知其為真厥陰之病。其)氣上沖心。心中疼熱。(火生于木。肝氣通于心也。胃受木克。而求救于食,則)饑(然既受克而致虛。虛未回,則雖饑)而(仍)不飲食。(即強)食(之。)則(隨肝氣上沖而作)吐。(此厥陰消渴證外兼見之證也。雖內(nèi)經(jīng)有云。二陽結(jié)。謂之消。二陽。陽明也。陽明之消。得下則止。而此屬之厥陰。)下之不肯止。

此節(jié)與傷寒論厥陰首條。末句二句三字不同。其義迥別。蓋以消證后人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分。而其病源總屬厥陰。夫厥陰風木。中見少陽相火。風郁火燔,則病消渴。內(nèi)經(jīng)亦有風消二字。消必兼風言之。亦即此意。且上消系太陰者。心熱移肺也。中消系陽明者;痨芡猎镆病O孪瞪訇幷。水虛不能制火實;鹛摬荒芑。時醫(yī)俱不言及厥陰。而不知風勝則干;饛哪境。消證不外乎此。師故于開宗處。指出總綱。次節(jié)言寸口脈。即心營肺衛(wèi)之部位也。厥陰橫之為病,則太陰受之。言趺陽脈。陽明之部位也。厥陰縱之為病,則陽明受之。三節(jié)言男子消渴。男子兩字,是指房勞傷腎而言。厥陰病。乘其所生,則足太陰受之。以厥陰為主。分看合看互看。頭頭是道。師未出方。然無不可于烏梅丸、及傷寒中各條悟出對證之方。

寸口脈浮而遲。。ú灰虮。)即(氣不斂而)為虛。遲(不因寒。)即(營不充而)為勞。(氣既不斂而)虛則衛(wèi)(行脈外之)氣不足。(營既不充而)勞則營(行脈中之)氣(亦)竭。(心營肺衛(wèi)。膈消之治法可悟也。然營者水谷之精氣。衛(wèi)者水谷之悍氣。虛而且遲。水谷之氣。不上充而內(nèi)郁,則胃熱矣。此上消中消。可分而可合之旨。更診其)趺陽脈浮而數(shù)。浮即為氣。(經(jīng)所謂熱氣蒸胸中是也。)數(shù)即(為氣盛。氣有余。便是火;鹗t)消谷而大堅。(堅則不能消水。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也。且夫)氣(之)盛(即火之盛也;馃岜咀阆病K氡咀憔瓤室。今胃中堅燥。全不受水之浸潤。轉(zhuǎn)從火熱之勢。急奔膀胱。)則溲數(shù)。溲數(shù)則堅。(愈數(shù)愈堅。愈堅愈數(shù)。)堅數(shù)相搏。即為消渴。

此以寸口診營衛(wèi)。而上消之證含于其中。趺陽診陽明。而中消之證詳而不漏。然二證實相因而起也。師未出方。今補擬其略。大抵上消證。心火亢盛。移熱于肺。為膈消者。用竹葉石膏湯去半夏加栝蔞根之類;虿蝗グ胂。喻嘉言最得其秘。心火不足。移寒于肺。為肺消者。用炙甘草湯;柴胡桂姜東加人參五味子麥門冬之類。中消證。責在二陽。以人參白虎湯送下脾約丸頗妙。然亦須隨證變通。不可膠柱也。(飲水多而小便少者。水消于上,名上消。食谷多而大便堅者。食消于中,名中消。飲水少而小便反多者。水消于下,名下消。上中二消屬熱。惟下消寒熱兼之。以腎為水火之臟也。)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亦一斗。(中無火化可知。以)腎氣丸主之。(從陰中溫養(yǎng)其陽。使腎陰攝水,則不直趨下源。腎氣上蒸,則能生化津液。何消渴之有耶。)

此提出男子兩字,是指房勞傷腎。為下消立法。而以腎氣丸為主治也。尤在涇謂水液屬陰。非氣不至。氣雖屬陽。中實含水。水與氣未嘗相離也。腎氣丸內(nèi)有桂附。所以斡旋腎中頹墜之氣。而使上行心肺之分。不然則滋陰潤燥之品。同于飲水無濟。但益下趨之勢而已。馴至有降無升。飲一溲二。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甘氣。此腎敗而土氣下泄也。更有浮在溺面如脂者。此腎敗而精不禁也。皆為不治。趙養(yǎng)葵謂治消之法。無分上中下。惟以六八味。專主水火津液之源而救之。然亦在治之于早。而大劑以進;蛉;虬肓。加人參兩許。煮汁。一日夜服盡為妙。此后人近理之言。亦可取以并參也。

腎氣丸方
(見婦人雜病)

(更有似消渴而非真消渴者。姑附之以備參考。若病發(fā)于表。為)脈浮。(水停于中。為)小便不利。(因表邪不去。而發(fā))微熱。(因停水不能化,而為)消渴。(此與真消渴懸殊。治者)宜利小便發(fā)汗。(以)五苓散主之。此言外邪內(nèi)水之渴。與真消渴不同也。

五苓散方
(見痰飲)

(熱)渴欲飲水。(飲過多。熱雖消而水不行。以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

(此因渴而生出嘔病。更與真消渴證無涉。亦以)五苓散主之。此言因渴而生嘔。更與真消渴不同也。

(太陽病應發(fā)汗。而以水 之。外寒制其內(nèi)熱。以致)渴欲飲水不止者。(非味咸質(zhì)燥。不能滲散其水氣。以)文蛤散主之。(此更與真消渴證相隔霄壤也。)此言外寒制其內(nèi)熱而為渴。又與真消渴不同也。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上一味。杵為散。以沸湯五合。和服方寸匕。

淋之為病。小便(短而頻數(shù)。尿出)如粟。(米)狀。(病在下焦。及肝則)小腹弦急。(及腎則)痛引臍中。此言淋證之病狀也。后人有石淋砂淋血淋氣淋膏淋之分。此則統(tǒng)言之也。(淋病為下焦之熱。而下焦則大于中焦。趺陽者。胃也。)趺陽脈數(shù)。胃中有熱,即消谷引飲。大便必堅。小便則數(shù)。(數(shù)而無度。莖中不痛,是熱氣燔爍。消渴之漸也。頻數(shù)而短。莖中作痛,是熱氣下注。淋病之根也。)此言淋病由于胃熱下注。與消渴異流而同源也。師篇中凡復言疊敘之證。皆有深意。

淋家(熱結(jié)在下。)不可發(fā)汗。(若)發(fā)汗則(陰液重傷。水府告匱。熱逼于下。必小)便(出)血。此言淋家不可發(fā)汗也。(膀胱為通身之水道。今)小便不利者。(為膀胱之氣不化。便知其)有(停而不行之)水氣。(設(shè)令不渴,則病止在于膀胱也。)其人若渴。(是中焦土弱。津液不能布散于上。而轉(zhuǎn)輸于下。且上焦有熱而干涸。其氣化不達于州都也。以)栝蔞瞿麥丸主之。

此言小便不利。求之膀胱。然膀胱之所以能出者。氣化也。氣之所以化者。不在膀胱而在腎。故清上焦之熱。補中焦之虛。行下焦之水。各藥中加附子一味。振作腎氣。以為諸藥之先鋒。方后自注腹中溫三字。為大眼目。即腎氣丸之變方也。

栝蔞瞿麥丸方
薯蕷(三兩) 茯苓(三兩) 栝蔞根(二兩) 附子(一枚炮) 瞿麥(一兩)
上五味,末之。煉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

(若無水氣而渴。止是)小便不利。(其證不雜。其方亦不必求深。審系濕熱。)蒲灰散主之。(若系血分。即用)滑石白魚散。(若欲驅(qū)除陰分之水濕。)茯苓戎鹽湯并主之。此為小便不利。并出三方。聽人之隨證擇用也。

蒲灰散方
蒲灰(半分) 滑石(二分)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魚散方
滑石 亂發(fā)(燒) 白魚(各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戎鹽湯方
茯苓(半斤) 白術(shù)(三兩) 戎鹽(彈丸大一枚)
上三味,先將茯苓白術(shù)煎成。入戎鹽再煎,分溫三服。

(雖然。治病之道。循其所當然者。更當求其所以然。淋證小便不利。病在水也。然金為水母。肺熱則涸其源。胃為燥土。胃熱則塞其流。今)渴欲飲水?诟稍镎。(肺胃熱盛也。治求其本。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此肺胃熱傷之方治也。

白虎加人參湯方
(見 病)

(且胃熱為脈浮。為熱。為渴。為小便不利。與太陽之五苓證不同。陽明之)脈(大而)。∪馍险粽)發(fā)熱?剩▌t)欲飲(冷)水。小便(因熱盛液干而)不利者。(與太陽五苓證。發(fā)汗利水。兩解其表里者迥別。故不用五苓散。而以)豬苓湯主之。

此因脈浮發(fā)熱小便不利二句。與五苓節(jié)文同。故又分別其為豬苓湯之方治。蓋二證二湯。毫厘千里。學人不可不細心研究。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 茯苓 阿膠 滑石 澤瀉(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nèi)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點擊查看:<<金匱要略淺注>>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