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名人會相繼遭到玷污
李善舉
在日前出版的《中國最虛偽的男人:梅朝榮品諸葛亮》一書中,諸葛亮被描述成了一個很有心計和野心,并且極度虛偽的人,他輔佐劉備不但不是忠義之舉,還是一場陰謀。圖書經(jīng)理人梅朝榮的敘述表明,諸葛亮是“中國最虛偽的男人”。(見2007年8月10日東方網(wǎng))
相信所有看到或聽到這一新觀點的人都會感到震驚,因為諸葛亮在世人的心目中一直是軍事家、謀略家,是智慧的化身。今天卻有人以書的形式言之鑿鑿,要把諸葛亮定義成“中國最虛偽的男人”。也許很多人震驚的程度已經(jīng)不是很強烈,因為在這之前,司馬相如已成為劫財劫色的大流氓,孔子也成了喪家狗,李白更是吃軟飯想打架斗毆的混混。在諸葛亮沒成為“中國最虛偽的男人”之前,在司馬相如沒成為劫財劫色的流氓之前,在孔子沒成為喪家狗之前,在李白沒成為吃軟飯的混混之前,多少人知道梅朝榮、李零、檀作文等人的大名呢?至少我不知道他們,世人“十年寒窗無人問”,這些人 “一番胡說天下知”。
玷污古代名人在今天已經(jīng)不是個案,而古代名人被相繼玷污的理由是什么呢?
有人說,理由很簡單,玷污古代名人是成名獲利的捷徑。這話極有道理,他們一夜成名的效果有目共睹,他們賣書獲利的回報也可以推測。現(xiàn)在的出版社都是市場機制,一切圍著經(jīng)濟利潤轉(zhuǎn),如果沒有豐厚的利潤,他們難道會前赴后繼的為這些“胡說”出書?也許,第一個人胡說的時候,內(nèi)心深處還有些惴惴不安。然而這些不安,很快就被“盛名”和經(jīng)濟回報給淡化。他們由不安到淡定從容,是因為名利比良心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由于前面的人因為“胡說”得到了豐厚回報,于是開始有更多的人出來著書胡說。因此諸葛亮、孔子、李白、司馬相如等人相繼倒了霉。
有人說了,在這個言論自由的年代,人家的這些行為只不過是經(jīng)濟時代的產(chǎn)物,有需要就有人化成商品的形式給予,旁人有什么權(quán)利和資格來說三道四,是不是看人家出名掙錢了眼紅,有本事自己也試試。我相信,持有這一觀點的人不在少數(shù)。大家都知道,販毒獲利最快也最豐厚。毒品對人的危害顯而易見,不僅讓人身體健康受到損害,還擾亂社會秩序。對古人進行玷污的本質(zhì)也是一種毒,一種精神之毒,然而這種毒罩著“學術(shù)新發(fā)現(xiàn)”“個人見解”的外衣,并且由一些所謂的“文化人”說出來,其危害性被隱蔽的很深。販賣毒品會受到公安的嚴打,販賣這種隱性的文化毒品,危害很深,卻讓普通民眾難以察覺!耙詢(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應該是每個從事文字工作者最基本的良心,因為“唯精神永存”。當一種不良的思想見解被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來,其危害之深難以用言語來估量。為了下一輩人的健康成長,每個有正義感的人都應站出來對這些不良文人給予嚴厲的批評。
一個人追逐名利沒有錯,但因為想出名獲利,就任意玷污古代名人卻是一種恥辱。古代名人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他們催人上進讓人引以自豪,對他們不但不加倍珍惜還肆意玷污,是不是有失厚道?在言論自由的今天,也許沒有人或部門出面對這些不良行為進行干預,但決不能因為沒人干預就讓這種不良傾向泛濫成災。因此,在目前玷污古代名人成風的社會背景下,全國高校有必要展開一場浩大的辯論:學者該具備什么樣學術(shù)良心和名利觀。也許唯有如此,才能讓一些人下筆時有所顧忌,從而避免下一位古代名人遭到玷污的惡運。
-----------如果是他爹,難道他也會罵媽?簡直逆子,應掃地出門,開除國籍。
-----------樓主文中提到的李零先生是位大學者,請務和其他人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