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痘疹
    

古今醫(yī)鑒:痘疹

夫痘疹之原,乃胎毒所致。嬰兒在胎之時,必資胎養(yǎng)以長其形焉,緣母失于節(jié)慎,縱欲恣食,感其穢毒之氣,藏于肺腑之中,近自孩提,遠走童年,若值寒暄不常之候,痘疹由是而發(fā),因其所受淺深,而為稀稠焉。大抵初HT 之時,孩兒口內(nèi)亦有余穢之毒,急用棉裹指頭,拭去口中污汁…

夫痘疹之原,乃胎毒所致。嬰兒在胎之時,必資胎養(yǎng)以長其形焉,緣母失于節(jié)慎,縱欲恣食,感其穢毒之氣,藏于肺腑之中,近自孩提,遠走童年,若值寒暄不常之候,痘疹由是而發(fā),因其所受淺深,而為稀稠焉。大抵初HT 之時,孩兒口內(nèi)亦有余穢之毒,急用棉裹指頭,拭去口中污汁,免咽入腹。事倘不及,宜以拭穢等法,并預解胎毒諸方,擇便用之,亦能免痘疹諸癥,真良法。然痘疹雖是素稟胎毒;未必不由諸病相傳而成,其始發(fā)之時,有因傷寒傷風而得者,有因時氣傳染而得者,有因傷食發(fā)熱,有因跌撲驚恐蓄血而得者;驗槟 口噤,驚搐如風之證,或口舌、咽喉、腹肚疼痛,或煩躁狂悶,昏睡譫語,或自汗,或下利,或發(fā)熱,或不發(fā)熱,證候多端,卒未易辨,必須以耳冷、 冷,足冷驗之。蓋瘡疹屬陽,腎臟無證,耳與 、足俱屬于腎,故腎之部獨冷,然疑似之間,或中或否,不若視其耳后有紅脈、赤縷為真,于此可以稽驗矣。治療之法,痘疹未出之先,預解胎毒;發(fā)熱未出之際,急須微汗;已出未收之時,當用溫和之劑。又曰∶始出之前,宜開和解之門;既出之后,當塞走泄之路;痂落以后,清涼漸進;毒已去盡,補益宜疏。大凡初起,未見紅點,證與傷寒相類,發(fā)熱煩躁,臉赤唇紅,身熱頭痛,乍寒乍熱,噴嚏呵欠,喘嗽痰涎等證,身熱未明,疑似之間,急須表汗發(fā)散,可服升麻葛根湯、參蘇飲之類。其或氣實煩躁熱熾,大便閉結(jié),則與犀角地黃湯、敗毒散之類,或多服紫草飲,亦能利之。如小便赤澀者,分利小便,宜以四苓散、導赤散之類,則熱氣有所滲而出。凡熱不可驟遏,但輕解之。若無熱,則瘡又不起發(fā)也。蓋發(fā)熱之初,紅點未見之前,非微汗則表不解,乃痘瘡未出,表熱壅實之時也;非微下則里不解,在紅點未見,里熱壅盛之際也。若正出未收之時,妄汗則成斑爛,妄下則成陷伏。痘瘡一發(fā),出于心肝脾肺四臟,而腎無留邪者為吉,若初發(fā)便作腰痛,見點則紫黑色者,多死,乃毒瓦斯留于腎間,而不發(fā)越故耳。向者瘡隨五臟,有證未發(fā),則五臟之證悉具。已發(fā)則歸于一臟,受毒多者見之。故肝臟發(fā)為水泡,色青而;肺臟發(fā)為膿泡,色白而大;心臟發(fā)為斑色,赤血泡;脾臟發(fā)為疹色,黃小斑瘡;惟歸腎則變黑,青紫干陷。故瘡疹屬陽,本無腎證,腎在下不受穢氣,陽取火也,陰取水也,以火為水所制,豈不氣殆哉?大抵痘瘡之法,多歸重于脾肺二經(jīng),蓋脾主肌肉,而肺主皮毛,故遍身為之斑爛也。其為證也,宜發(fā)越不宜郁滯;宜紅活凸綻,不宜紫黑陷伏,瘡出之后,醫(yī)者當察色詳證,以辨表里虛實用藥,其吐瀉不能食,為里虛;灰白色,陷頂多汗,為表虛;紅活凸綻為表實。又諸痛為實,諸癢為虛。外快內(nèi)痛為內(nèi)實外虛,外痛內(nèi)快為內(nèi)虛外實。內(nèi)實而補,則結(jié)壅毒∶表實而復用實表之藥,則潰爛而不結(jié)痂矣。如表虛者,瘡易出而難靨;表實者,瘡難出而易收。里實則出快而輕,里虛則發(fā)遲而重。

表實里虛,則發(fā)慢收遲。調(diào)養(yǎng)之法,切不可妄用硝黃巴豆大寒大熱之藥。解表不致于冷,調(diào)養(yǎng)不致于熱,小兒難任非常之熱,亦不堪非常之冷,稍有偏焉,病從此生。故熱藥之助熱者,以火濟火,而熱勢太盛,榮衛(wèi)壅遏,輕為咽喉目疾,吐衄瘡,重則熱極生風,斑爛不出;冷藥之乘寒者,以水滋水,使脾胃虛寒,氣血凝滯,輕為吐利腹脹,重則陷伏倒靨。又宜謹避風寒,嚴戒房事,禁止雜人月婦,清除穢氣觸忤,調(diào)節(jié)乳食,勿食過飽失饑,忌餐冷熱,毋使傷脾損胃。大法活血調(diào)氣,安表和中,輕清消毒,溫涼之劑,二者得兼而已。又曰∶首尾宜以保元湯增損為主治焉。醫(yī)斯疾者,當看時令寒熱,審兒之虛實,辨痘之榮枯,參考各門方法,庶無執(zhí)泥之弊。故曰∶虛者益之,實者損之,冷者溫之,熱者清之,是為隨機應變。

若膠柱鼓瑟,則何足以妙圓神,不滯之機乎?

豫解胎毒免痘論

痘疹乃胎毒所致,人生無不患者,若欲免之,亦有法也。故《千金方》以小兒初生,啼聲未發(fā),急用棉裹指頭,拭去口中污汁,免咽入腹,免生痘疹,固是良法。然倉卒之際,或有不及如法者,古人有甘草、朱砂等法,用之殊佳。如或又有不及如此者,宜以延生第一等方,擇便用之,可免痘疹,或出亦稀少也。詳考《全書幼幼》云∶凡值天時不正,鄉(xiāng)鄰痘疹盛發(fā),宜服后禁方,則可免,永不出痘疹矣。

豫解胎毒免痘方

延生第一方 小兒初生,臍帶脫落后,取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圍,燒至煙將盡,放土地上,用瓦盞之類蓋之,存性研為末,預將朱砂透明者,為極細末,水飛過,臍帶若有五分重,朱砂用二分五厘,生地黃、當歸身煎濃汁一二蜆殼,調(diào)和前兩味,抹兒上 間、乳母乳頭上,一日之內(nèi)用盡,次日大便遺下穢污濁垢之物,終身末無瘡疹及諸疾,生一子,得一子,十分妙法也。

大極丸

臘月八日,取采生一只,取血以蕎麥面和之,少加雄黃四五分,候干成餅。凡初生小兒。三日后如綠豆大者,與二三丸,乳汁送下,遍身發(fā)出紅點,是其征驗。有終身不出痘疹者,雖出亦不稠密也。嬰兒已長,會飲食者,就以兔血啖之,尤妙。或云不必八日,但臘月兔亦可,然終不若八日佳。

保嬰丹 凡小兒未出痘疹者,每遇交春分、秋分,時服一丸,其痘毒能漸消化。若只服一二次者,亦得減少。若服三年六次,其毒盡能消化,必保無虞。此方神秘,本不輕傳,但慈幼之心自不能已,愿與四方好生君子共之。

纏豆藤(一兩五錢,其藤八月間收,取青豆梗、土藤細紅絲者是,采取陰干,炒,在此藥為主) 黑豆(三十粒) 赤豆(七十粒) 山楂肉(一兩) 荊芥(五錢) 防風(五錢)當歸(五錢) 新升麻(七錢半) 赤芍(五錢) 黃連(五錢) 桔梗(五錢) 連翹(七錢半)甘草(五錢) 生地黃(一兩) 川獨活(五錢) 辰砂(一兩,水飛,另研) 苦絲瓜(二個,長五寸者,隔年經(jīng)霜方妙,燒灰存性) 牛蒡子(一兩,紙裹炒過為度)

上各為極細末,和勻,凈糖拌丸,李核大。每服一丸,濃煎甘草湯化下。

諸藥須預先精辦,遇春分、秋分,或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修合務要精誠,忌婦人、、犬見,合時向太陽,咒藥曰∶神仙妙藥,體合自然,嬰兒吞服,天地齊年,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勒令,一氣七遍。

滌穢免痘湯

五六月間,取絲瓜小小蔓藤絲、陰干,約二兩半重,收起。至正月初一子時,父母只令一人知,將前絲瓜藤煎湯,待溫,洗兒全身頭面上下,以去其胎毒,洗后亦不出痘也,如出亦輕,只三五顆而已。一方用胡蘆藤蔓,如上法洗,亦妙。扶溝王大中每用楝樹子升許,如上法洗,已經(jīng)驗數(shù)人,皆長大而不出痘,尤妙。

鄉(xiāng)鄰出痘預服禁方

三豆湯 治天行痘疹。鄉(xiāng)鄰有此證,預服之,能活血解毒,則不染。

赤豆(即紅小豆,一升) 大黑豆(一升) 綠豆(一升) 北草(三兩)

上以三豆淘令凈,用水八升,煮令豆熟為度。日逐空心,任意食豆飲汁七日,永不出。

龍鳳膏

烏雞卵(一個) 地龍(活而細小者,用一條,此田間蚯蚓也)

上以雞卵開一小竅,入地龍在內(nèi),夾皮紙糊其竅,甑上蒸熟,去地龍,與兒食之。每歲立春日食一枚,終身不出痘疹。覺鄰有此證流行時,食一二枚亦好。

獨圣丹

絲瓜老者,近蒂取三寸,固濟于砂瓶內(nèi),桑柴火燒存性,為末,以如數(shù)配,砂糖搗成餅,時時與吃盡為佳。小兒痘疹服此則少,或全然,只燒蒸三兩日,不出者,或每遇作熱時,即與食之,出痘必少。

永不出痘二五散

用有雄雞蛋七枚,內(nèi)取一枚,開一孔,去青黃凈,將入鮮明好朱砂四錢九分,其孔以紙糊,用雞抱去,雞雛將朱砂采,日精月華,各七日夜,收貯所用。再用起頭結(jié)絲瓜一個,候老成種干燥,燒灰存性,為末。每服朱砂五分,絲瓜灰五分,為細末,蜂蜜水調(diào)服,服過三次,亦不出痘疹,鄰家出痘,就宜服之。

發(fā)熱三朝證治例

凡發(fā)熱之初,急宜表汗,使臟腑胎毒及外感不正之氣,盡從汗散,則痘出稀少。然表藥必在紅點未見之前也,如發(fā)熱壯盛者,痘出必重,急煎加味敗毒散調(diào)三酥餅,熱服表之,須令遍身出臭汗,則毒瓦斯表散,痘出必稀。若得真犀角磨汁和入尤妙。如無三酥餅,煎敗毒散調(diào)辰砂末表之,更研辰砂末調(diào)涂眼四圍,或黃柏膏之類,可免眼目之患。

凡發(fā)熱之初,證類傷寒,疑似之間,或耳尻冷,呵欠咳嗽,面赤,必是出痘之候,宜服升麻葛根湯加山楂、大力子,其瘡必出,稀少而易愈。

凡發(fā)熱之初,憎寒壯熱,鼻流清涕,咳嗽痰涎,此因傷風傷寒而得,以參蘇飲,或調(diào)紫草膏表之。

凡熱盛發(fā)狂,譫語煩渴者,急煎敗毒散調(diào)辰砂末解之。

凡發(fā)熱之初,或作腹痛及膨脹者,由毒瓦斯與外邪相搏,欲出不得出也,用參蘇飲去參、苓,加砂仁、陳皮表之。

凡熱盛吐衄,面黃糞黑,瘀血相續(xù),及一切失血之證,并宜犀角地黃湯。

凡熱盛發(fā)驚搐為吉候,用紅線散調(diào)辰砂六一散表之。痰涎壅盛,不省人事者,薄荷湯化下抱龍丸。

凡發(fā)熱欲出痘,作腰痛者,急服神解湯,出汗,腰痛止為度,不止再進一服,免出腎經(jīng)之痘。

凡因積冷腹痛,或胃寒泄瀉嘔吐者,用理中湯加砂仁、陳皮、香附,溫而出之。

熱毒本盛者,表藥出汗,熱退為佳,其有一切雜證,皆由毒瓦斯欲出不能故也,但宜表散,使毒瓦斯得泄,則諸癥自退,痘亦稀矣,此治初熱,預防要法。

發(fā)熱三朝決生死例

一、發(fā)熱時,用紅紙條蘸麻油,點照心頭皮肉里。若有一塊紅者,或遍身有成塊紅者,八九日后決死,勿治。

一、發(fā)熱時,身無大熱,腹痛腰不痛,過三日后才生紅點,堅硬礙手者,勿藥有生,所謂吉證。

一、發(fā)熱時,渾身溫暖,不時發(fā)驚者,痘在心經(jīng)而生也,乃為吉兆。

一、發(fā)熱時,一日遍身即生紅點,稠密如蠶種樣,摸過不礙手者,決死。

一、發(fā)熱時,腹中大痛,腰如被杖,乃至出痘干燥,而前痛猶不止者,決死。

一、發(fā)熱時,頭面上有一片色,如胭脂者,八九日以后,決死。

發(fā)熱三朝方藥例

加味敗毒散

柴胡 前胡 羌活 獨活 防風 荊芥 薄荷 枳殼 桔梗 川芎 天麻 地骨皮(各等分)

上古方除參、苓,恐補早助火也,宜加紫草、蟬蛻、紫蘇、麻黃僵蠶、蔥白帶根,熱服。表汗泄瀉,加豬苓、澤瀉,去紫草,水煎熱服,出汗為佳;如熱盛,譫語煩渴,用此調(diào)六一散,尤妙。

升麻葛根湯

川升麻(一錢) 白芍藥(一錢) 甘草(一錢) 白粉葛(一錢半)

上銼,作一劑,生煎,熱服,加山楂、大力子,其瘡稀疏而易愈。

參蘇飲 治小兒傷風、傷寒,發(fā)熱咳嗽,痰涎喘急,未明痘疹,疑似之間,此藥最穩(wěn)。

紫蘇(三分) 陳皮(二分) 桔梗(二分) 半夏(姜汁炒,三分) 前胡(三分) 干葛(三分) 甘草(二分) 枳殼(去穣,二分)

上銼,生姜煎,熱服;蛘{(diào)紫草膏熱服,表汗更佳。

犀角地黃湯 治小兒痘疹,初熱太盛,大便黑糞瘀血,或有鼻衄,大小便血。

真犀角(如無此,以升麻代之亦可,一錢) 生地黃(一錢半) 赤芍藥(一錢) 牡丹皮(一錢)

上銼,水煎服。熱甚,加黃芩

紅線散 治感風寒,發(fā)熱驚搐,煎調(diào)六一散表之。痰盛者,抱龍丸亦妙。

全蝎 麻黃 紫草 荊芥穗 蟬蛻 天麻 甘草 加薄荷(各等分)

上銼,水煎,調(diào)藥服。

三酥餅 初熱,用以表汗解毒,痘出稀少。

辰砂(絹囊盛之,用升麻、麻黃、紫草、荔枝殼煮,過一日夜,研細,仍將前四味煎湯飛過,曬干再研極細,用蟾酥另捻作餅) 紫草(為細末,用蟾酥另捻作餅) 麻黃(去節(jié),泡燙過曬干,為細末,用蟾酥另捻作餅) 蟾酥(端午日作蟾取之,捻前三藥為餅,每餅加麝香少許更妙)

上方辰砂解胎毒,涼心火,制過又能發(fā)痘,紫草解毒發(fā)痘,麻黃表汗發(fā)痘,蟾酥最能祛臟腑毒瓦斯,俱從毛竅中作臭汗出,誠解毒稀痘之神方也,如遇天行惡痘,須于發(fā)熱之初,每三歲兒,將三餅各取一分,或分半,隨大小加減,熱酒化下,濃蓋出汗。不能飲酒者,將敗毒散化下,尤妙。若痘已出,滿頂紅紫,屬熱毒者,煎紫草紅花湯,或化毒湯將餅化下解之。又小兒初生,用蜜調(diào)辰砂餅一分,以解胎毒,痘出必稀,皆妙法也,麻黃餅痘出后忌服。

稀痘散 發(fā)熱未出時服之,最能稀痘。

辰砂(將升麻、麻黃、紫草、荔枝殼四味各煮一日夜,研細,仍將四味煎湯飛過,曬干,研極細,六錢) 天靈蓋(用小兒者佳,凈,將麝香涂上,火炙令黃,為末,三錢)

上二味和勻,再研極細,于發(fā)熱未出時,煎紫草、升麻、紫蘇、蔥白湯,或敗毒散調(diào)下,每一歲,以一分為度。

六一散 治熱毒太盛,狂言引飲,痘瘡紅紫黑陷。

滑石(白膩者,研細水飛,曬干再研,六兩) 冰片(三分,后和研勻) 粉草(取頭末,研極細,六錢) 辰砂(光明者,水飛,三錢)

上將滑石、甘草末一半研勻,然后加冰片,研勻,作六一散,治痘瘡紅紫黑陷熱渴。余一半,入辰砂六一散,治驚狂 語。前方發(fā)熱之初,用敗毒散調(diào)下,亦能解毒稀痘。若出痘后,紅紫屬熱毒者,春秋各用燈草煎渴,候冷調(diào)服;夏月新汲泉水調(diào)服。三五歲服一錢,十歲服二錢。

神解湯 治小兒發(fā)熱,欲出痘腰痛。

柴胡(一錢半) 干葛(一錢) 川芎(八分) 白茯苓(八分) 麻黃(去節(jié),八分)

升麻(八分) 防風(八分) 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水一鐘半,先將麻黃滾去白沫,后煎至八分,熱飲,覆被臥取汗,腰痛止為度,不止再進一劑,免出腎經(jīng)之痘,此法甚奇。

神功散(何知府傳) 此方初覺熱,服之不出,若見標者,服之毒瓦斯即散;陷者,服之即起。

川芎(六兩) 當歸(六兩) 升麻(六兩) 甘草(六兩)

上為細末,一起取東流水煎三次,每次用水三碗,文武火煎至一碗半,濾下,又煎二次,共藥水四碗半聽用,又用好朱砂四兩,以絹袋懸入瓷罐,加前藥水封固,水煮盡為度,取出焙干為末,以紙羅過聽用。再以引經(jīng)散,用糯米二三合,以紙包緊,外用黃泥固濟,入火煉紅冷定,打碎,取米黃色者用之,白色者不用。每服以朱砂末一錢,米末一錢,煉蜜二匙,好酒二匙,白沸湯一小鐘,共一處調(diào)勻,用茶匙喂盡取效。

黃柏膏 治痘瘡初出,先用此膏涂面,若用之早,則痘瘡不生于面;用之遲,雖出亦稀少。

黃柏(一兩) 紅花(二兩) 甘草(生,四兩) 綠豆粉(四兩)

上為末,香油調(diào)成膏,從耳前眼唇面上,并涂之,日三五度。

出痘三朝證治例

凡三日痘漸出齊,然毒瓦斯尚在內(nèi),忌用大寒大熱之劑。寒藥滯毒不散,難出;熱藥愈熾火邪。故熱毒盛者,盒飯解毒,毒解之后,略與溫補,否則反變虛寒之證矣;虛寒甚者,先當溫補,補后略與解毒,否則反生熱毒之證矣。善治者,調(diào)適中和而已。

夫發(fā)熱一日即出痘者,太重;二日即出者,亦重;微微發(fā)熱,三日后乃出痘者,為輕;四五日身涼,乃見痘者,尤輕。自出痘一日至二三日方齊,大小不等,紅潤圓頂,光澤明凈如珠者,吉,不須服藥。若有他證,照后所論,加減調(diào)治。

凡小兒發(fā)熱一日,遍身紅點,如蚊蚤咬者,決非痘瘡,乃熱毒為風寒所遏,不能發(fā)越故也。宜照發(fā)熱門內(nèi),煎敗毒散熱服表之,汗后身涼,紅點自退,再越二日,出痘返稀矣。

凡發(fā)熱一日,遍身出痘稠密如蠶種,根雖紅潤,然頂白平軟不得指,中有清水者,此由熱毒熏蒸皮膚而生痱瘡,亦名疹子,俗曰麻子,其始發(fā)熱,亦類傷寒之狀,但麻證始終可表,宜照發(fā)熱門內(nèi),煎敗毒散表之,退肌膚之熱,則麻子自沒矣。夫發(fā)熱門內(nèi)云∶既見紅點,切戒再表者,謂痘瘡也。此復云∶表退者,謂麻疹痱瘡,非正痘也,宜慎辨之。然痘疹初出,與麻疹痱瘡略相似,若根窠紅,頂圓突,堅實礙手者,痘也;若根或不紅,頂虛軟,略有清水,摸過不礙指者,麻疹痱瘡也。疑似之間,可以辨明,而用藥得無誤乎!

凡發(fā)熱一日,即見紅點,根紅頂圓,堅實礙指者,正痘瘡也,此由毒瓦斯太盛,故出速,宜敗毒散,或化毒湯加紫草、紅花、蟬蛻之類,涼血解毒可也;若一日出齊,稠密紅赤成片,此毒盛太過,不久,紫黑發(fā)斑而死。

凡壯熱驚搐,煩渴譫語,如見鬼神者,宜辰砂六一散;痰盛者,宜抱龍丸。

凡痘出不快者,加味四圣散、紫草飲、絲瓜湯之類。

凡痘出灰白不紅綻,或灰黑陷頂,表寒而虛,二便清,身涼,口氣冷,不渴不食,食不化,里寒而虛,此表里虛寒也,急宜溫脾胃,補血氣,以助貫膿收靨,保元湯加白術(shù)、川芎、當歸、木香之類,蓋脾土一溫,則胃氣隨暢,而無內(nèi)虛陷伏之憂;氣血既成,則送毒得出,無癢塌之患。失此不治,必不能貫膿收靨,過十一二日后,發(fā)癢抓破而死矣。若溫補之后,痘肥滿紅潤,能食,二便如常,此表里皆平矣,再勿溫補,恐變熱毒;若痘紅紫,又當解毒以調(diào)血氣,否則變成黑陷,譬又傷寒變證不常,非雜病可徑直而取效也。

凡痘色紅紫,根窠成片近黑,黑如烏羽,色潤者為血活,尚可醫(yī);若黑如炭者血死,不可治。凡看色仿此推之。焦陷,表熱而實;大便閉結(jié),小便赤澀,身熱,口氣熱,口干引飲,里熱而實,此表里皆熱盛也,急宜涼血解毒,祛出化毒湯加紅花、黃芩、地骨皮,或紫草湯調(diào)四圣散。蓋涼血不致紅紫,解毒則免黑陷,失此不治。過六日后,毒盛不能盡出,反攻臟腑,變黑歸腎,死矣。悔何及哉?若解毒之后,痘頂不紅,根窠紅潤,小便清利,大便如常,能食不渴,此表里皆清矣,再勿解毒。若色轉(zhuǎn)白,證變虛寒,又當溫補氣血,以助貫膿收靨,否則反成癢塌,猶傷寒過服涼藥,陽證變陰,又當服保元湯加干姜、白術(shù)之類,不可拘泥。

凡痘瘡初出之際,須看胸前,若稠密,急煎消毒飲,加山楂、黃芩(酒洗)、紫草,減食加人參。

凡痘色淡白,頂不堅實,不礙指者,氣虛也;根窠不紅,或略紅,手摸過處轉(zhuǎn)白者,血虛也。盒飯大補氣血,以保元湯加川芎、當歸。

凡痘熱盛,發(fā)紅斑,如錦紋在皮肉者,化毒湯加紅花、黃芩、升麻。喉痛加玄參,磨犀角和服,此傷寒陽毒發(fā)斑,用玄參升麻湯加減之法。若見黑斑,不終日而死矣。

凡出痘時,或有紅丹,如云頭突起者,敗毒散加紫草、紅花、黃芩解之。

凡出痘后,或發(fā)麻疹稠密如蠶種者,化毒湯加柴胡、紅花解之。若色好,不可過用涼藥傷脾,以致陷伏。

凡出痘時,或泄瀉,大便黃,小便赤,口氣熱如渴,此為熱瀉,宜去桂五苓散木通車前、燈草;如溏泄清利,口氣冷不渴,此為寒瀉,宜五苓散加肉豆蔻,甚者保元湯加白術(shù)、干姜。

凡痘正出,或因吐瀉陷伏,宜胃苓湯;寒甚吐瀉不止,宜理中湯加丁香、肉豆蔻,附子。

凡因食積生冷,膨脹疼痛者,平胃散加山楂、麥芽、香附、砂仁之類。

凡痘瘡初起發(fā)時,自汗不妨,蓋濕熱熏蒸故也,甚者,保元湯實表,以防其難靨也。

凡痘出紅赤,掀摸過皮軟不礙指者,此賊痘也,過三日變成水泡,此危證也。急少下保元湯,大加紫草、蟬蛻、紅花解之;或煎燈草木通湯調(diào)六一散,利出心經(jīng)蘊熱而紅自退;如已成水泡,則保元湯中倍加四苓散利之,此千金秘方也。不然則遍身抓破赤爛而死。(愚見賊痘者,是諸痘未漿,此痘先以成熟者,亦是賊痘也,又名假虛。泛發(fā)太陽脈門、喉掩、心等處,三日見者,六日死;四日見者,七日亡;五六日見者,十一二日必死也。)

凡痘一出即變黑者,乃腎證也,此為惡候,如有起興,少用保元湯,大下紫草、紅花服下,外用四圣散點之。然早能涼血解毒,必無此患,亦多因脾胃衰弱,土不能制水故也。經(jīng)曰∶紅變白,白變黃者,生;紅變紫,紫變黑者,死。

自出痘三日內(nèi),毒瓦斯半于表里,此時妄汗,則成斑爛,妄下則成陷伏。峻塞之藥傷胃,峻熱之藥助火。虛寒不補,則陷伏癢塌;盛熱不解,則變黑歸腎,然則醫(yī)者,可不審證?

出痘三朝決生死例

一、出痘之時,須面稀少,胸前背上,皆無根窠,紅潤頂突礙手,如水珠光澤者,上吉也,不須用藥而愈。

一、出痘之時,腰腹疼痛不止,口氣大臭,其自出紫黑色黯者,決死。

一、出痘之時,白色皮薄,而光根全無紅色,或根帶一點紅,三五粒如綠豆樣,此痘決不能貫膿,久后成泡清水,擦破即死,不可因其好者而妄與下藥。

一、出痘之時,全不起,頂如湯泡,及燈草火灰者,十日后,決主癢塌而死。

一、出痘之時,口鼻及耳烊紅,血不止者,決死。

一、出痘之時,起紅斑如紋者,六七日后,決死。

一、出痘之時,起黑斑如痣狀,肌肉有成塊黑者,即死。

一、出痘雖稀,根窠全白無血色,三四日便起脹,痘大按之虛軟,此名賊痘。血氣太虛,至貫膿時變成水泡,大若葡萄,內(nèi)是清水,無膿皮薄,白如紙,擦破即死。好痘相間,可治。

凡痘初出,每三五點相連者,必密;單見形者,稀。有小紅點先見,名血痘,不起不退者不治。

凡痘出后見紅點,太陽脈門,胸心喉掩無者,可治。若太陽兩頰、胸心如蠶種,不治。干澀如 尬者,不治。舌縮者不治。初出即虛泛,不治。燈照恍惚,見黑蔭者,不治。見赤點,如綠豆大,于兩腋小腹數(shù)點者,不治。

出痘三朝方藥例

胡荽 治痘疹,已發(fā)未發(fā),噴之立出。

胡荽三兩細切,以酒二鐘煎沸,用紙密封,不令氣出,候冷去渣,從頂至頤頷微微涂之,更噴背膂胸腹及兩腿皆遍,再用滿房門戶遍灑之,尤妙。

化毒湯 治痘已出,以此消毒,或出不快,皆宜服之。一云∶痘瘡欲出,渾身壯熱,不思飲食,若服此一劑,即內(nèi)消已;有一兩顆出,即解其半;若全出,即當日頭焦,只三服愈。

紫草茸(五錢) 川升麻(二錢半) 甘草(炙,二錢半)

上銼,每二錢,糯米五十粒,同煎服。

消毒飲 治痘瘡初出,胸前稠密者,急進此藥三四服,決透,消毒應手,神效。

鼠粘子(四錢) 荊芥(二錢) 甘草(一錢,生用) 防風(去蘆,五分)

本方加山楂、黃芩酒洗、紫草煎服。減食,加人參,細銼一劑,水煎,加生犀角尤妙。

加味四圣散 治痘瘡出不快,及變黑陷者。

紫草茸 木通 黃 川芎 南木香(各等分) 甘草(炙,減一半)

上銼,水煎服。如大便閉,加枳殼;大便如常,加糯米百粒解毒,能釀而發(fā)之。楊氏曰∶糯米能解毒發(fā)瘡。

紫草飲子 治痘出不快,三四日隱隱將出未出。紫草二兩,細銼,百沸湯一大碗,沃之蓋定,勿令氣出,逐旋溫服。紫草能動大便,發(fā)出亦輕。大便利者,不可用。

絲瓜散 治痘出不快最妙。

絲瓜不拘幾個,連皮、子燒存性為末。每服一抄,時時用米湯調(diào)服,此物發(fā)痘最妙;蛞宰喜、甘草煎湯,調(diào)服尤佳。

紫草膏

全蝎(二十個) 僵蠶(八個,炒) 麻黃(五錢) 甘草(五錢) 紫草(五錢) 蟾酥(一錢) 白附子(五錢)

上為細末,另將紫草一兩,銼、煎,去渣,熬成膏,紫草湯化下。又用蜜二兩,入好酒半盞,煉過,同紫草膏攪勻,調(diào)前末藥,丸如皂角子大,每三四歲兒服一丸。紅紫黑陷屬熱毒者,紫草湯化下;淡白灰陷屬虛寒者,好酒化開,熱服。發(fā)熱之初,煎敗毒散化下,表汗亦能稀痘;證似風寒者,參蘇飲化下;發(fā)驚者,薄荷、燈心、蔥白湯化下。

保元湯

人參(去蘆,二錢) 甘草(一錢) 嫩黃 (一錢)

上銼一劑,生姜一片,水煎溫服。

一二日初出,圓暈成形,干紅少潤,毒雖犯上,其氣血未離,可治,以俟其氣血交會也。然毒尚淺,急以保元湯加官桂,兼活血勻氣之劑;如毒若盛,兼解毒之藥活血,加當歸五分,白芍一錢;勻氣,加陳皮五分;解毒,加玄參七分,牛蒡子炒七分,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二三日根窠雖圓,而頂陷者,血亦難聚,為氣虛弱,不能領袖其血,以保元湯加川芎、官桂扶陽抑陰,豈有不痊者哉?

四五日根窠雖起,色不光澤,生意猶存,為氣弱血盛,以保元湯加芍藥、官桂、糯米助衛(wèi)制榮,斯為調(diào)燮之妙也。

五六日氣盈血弱,色昏紅紫,以保元湯加木香、當歸、川芎助血歸附氣位,以全中和之道也。

五六七日,氣交不旺,血雖歸附,不能成漿,為氣血少,寒不能制,急投保元湯加官桂、糯米助其成漿,而收濟惠之偉功,斯為治矣。

七八日,毒雖化漿而不滿,為血氣有疑,不能大振,以保元湯加官桂、糯米發(fā)陽助漿,斯可以保全生命矣。

(一至此專主貫膿,膿已滿,雖有他證,亦不壞事。若痘無膿灰暗,雖無他證,亦死。)

八九日,漿不沖滿,血附線紅,氣弱而危也,以保元湯加糯米,以助其氣而駕其血,斯?jié){成矣,于此可見施治者之妙道也。

十一二日,氣血沖滿,血盡漿足。濕潤不斂者,內(nèi)虛也,以保元湯,血亦有力,加白術(shù)、茯苓助其收斂而結(jié)痂也。

十三四日,毒雖盡解,漿老結(jié)痂之際,或有雜證相仍,以保元湯隨證加減,不可峻用寒涼大熱之劑,恐致內(nèi)損之患故也。

十四五六日,痂落,潮熱唇紅,口渴不食,以使君子湯加陳皮、山楂、黃連。如渴甚,以參苓白術(shù)散;如熱不解,以大連翹飲去黃芩主之。證去之后,多有內(nèi)損,或余毒未解,此則尤為難治也。

凡痘疹發(fā)渴者,為氣弱而津液枯竭也,以保元湯加麥門冬、五味子即止;如不止,以參苓白術(shù)術(shù)散一二劑即止。

凡痘瘡不起發(fā),膿漿不濃,以保元湯加川芎五分,丁香四分,夏月二分,糯米二百粒,煎熟,加好酒、人乳各半盞同服。

若頭額不起脹,加川芎六分為引。若面部不起脹,加桔梗四分為引。若腰膝不起脹,加牛膝四分為引。若兩手不起脹,加桂枝二分為引。

起脹三朝證治例

夫出痘歷此四日,當漸起脹,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至五六日,毒瓦斯盡出已定,若根窠紅活,肥滿光澤明凈者,不須服藥。若有他證,照后論治。

凡痘不起脹,灰白頂陷者,氣血不足,虛寒證也,宜服內(nèi)托散加丁香,或酒調(diào)紫草膏;若灰黑陷伏,酒調(diào)無價散,或就加酒少許,煎內(nèi)托散調(diào)下無價散,最妙。

凡紫紅不起脹者,火盛血熱,宜服內(nèi)托散,去官桂,加紫草、紅花,熱盛加黃芩;若紫黑陷伏,調(diào)獨圣散,即穿山甲;熱極黑陷有痰者,先服抱龍丸降痰,后煎紫草湯調(diào)無價散,或少加蟬蛻末。蓋異證屬腎,四牙亦屬腎,故能發(fā)腎毒,內(nèi)有貓牙解毒,故熱證亦宜,如無此,無價散、至寶丹皆治熱毒紫黑焦陷之要藥也,可選而用之。

凡痘起脹時,毒盡在表,須賴乘實則無虞,茍略有瀉,則內(nèi)氣虛脫,毒乘虛反攻,而瘡陷伏矣。熱瀉所下黃黑赤色便時,肛門熱痛如火下者,臭滯殊甚,氣強盛而能食,或小便黃赤澀痛,宜四苓散加木香、車前子、赤芍、烏梅煎服;若所下白色,或淡白色,氣怯弱而不能食,或兼小便清滑,此虛瀉也,宜服固真湯;若泄瀉腹脹,口渴氣促,痘色灰白者,可服木香散送下肉豆蔻丸;腹脹愈作者,酒調(diào)人牙散。

凡血氣不足發(fā)癢者,輕則保元湯加減,重則內(nèi)托散去桂,倍白芷、黃 、人參、當歸、木香。癢塌者,木香散加丁香攻里、官桂治表,表里皆實則易愈。

凡癢塌者,皆因血上行氣分,血味本咸,腌螫皮肉作癢,然氣愈虛,而癢愈甚,必氣陷而毒倒塌矣,以保元湯倍黃 而助表,少加芍藥以制血,其毒即止。

凡起脹時,中有痘大而黑者,名曰痘疔。失治則遍身皆變而死。若疔少根窠紅活者,可治,用根簪挑破疔口,吮去紫黑惡血,將四圣散點入瘡內(nèi),即變紅活,仍服涼血解毒藥一二帖。若疔多根血不活,背心前多者,不治。

凡有熱壅盛脹滿,便閉不可通利者,宜蜜皂丸導之。

自出痘至此六日,仍前紅紫滿頂者,不治;頭面雖腫,痘不起脹者,不治。

起脹三朝決生死例

一、痘三日之后,當逐漸起脹,若紅綻,頂肥滿光澤者,不必用藥,皆吉證也。

一、痘當起脹之時,根窠全然不起,頭面皮肉紅腫,瓠瓜之狀者,決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遍身痘疔皆黑,其中有眼如針孔,紫黑者,決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遍身痘陷伏不起者,腹中膨脹,不能飲食,氣促神昏者,決死;如六日內(nèi),痘尚紅紫滿頂者,即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腰腹或痛,遍身尚是紫點如蚊蟲咬,全不發(fā)換者,決死。

一、痘當起脹之時,黑陷悶亂,神氣昏懵者,決死。

起脹三朝方藥例

內(nèi)托散氣血虛損,或風邪穢毒沖觸,使瘡毒內(nèi)陷,伏而不出,或出而不勻快,此藥活血勻氣,調(diào)胃補虛,內(nèi)托瘡毒,使之盡出,易收易靨。

人參(二錢) 黃 (二錢) 當歸(二錢) 川芎(□□) 防風(一錢) 桔梗(一錢)白芷(一錢) 濃樸(姜汁炒,一錢) 甘草(生,一錢) 木香(三分) 肉桂(三分)

上方于紅紫黑陷,屬熱毒者,去桂,加紫草、紅花、黃芩;若淡白灰黑payment-defi.com/kuaiji/陷伏,屬虛寒者,加丁香救里,官桂救表;當貫膿而不貫膿者,倍參、 、當歸,煎熟,入人乳,好酒溫服。泄瀉,加丁香、干姜、肉豆蔻。

木香散 性溫平,能和表里,通行津液,清上實下,扶陰助陽之藥,專治小兒痘瘡,膿脹渴瀉,其效如神。

木香 丁香 官桂 半夏(姜制) 陳皮 前胡 大腹皮 赤茯苓 人參 甘草(炙) 訶子肉(煨,去核,各三分)

上銼,每三錢,生姜煎服,量兒大小加減。服藥后,忌蜜水。

異功散 治小兒痘瘡欲靨之際,頭溫足指冷,或腹脹泄瀉,口渴氣促,或身不熱,寒戰(zhàn),悶亂不寧,臥則哽氣,煩渴切牙,急服此。切不可與蜜水、紅柿、西瓜、梨果食之。

人參 白術(shù) 陳皮 白茯苓 丁香 當歸 木香 濃樸(姜制) 官桂 大腹子(泡,去皮、臍) 半夏(姜炒) 肉豆蔻(面裹煨,槌去油,各三分)

上銼,每三錢,生姜三片,棗一枚,水煎熱服。

固真湯 治小兒痘瘡虛payment-defi.com/sanji/瀉,神效。

黃 人參 甘草(炙) 陳皮 白術(shù) 木香 白芍(炒) 白茯苓訶子(煨,去核) 肉豆蔻(面裹煨,紙包,槌去油,各等分)

上銼,粳米三十粒,水煎,溫服。

肉豆蔻丸 專治痘瘡,里虛泄瀉。

木香(二錢) 砂仁(二錢) 訶子肉(五錢) 肉豆蔻(煨,五錢) 白龍骨(五錢)枯白礬(七錢半) 赤石脂(七錢半)

上為末,糕糊為丸,如黍米大。周歲兒,五十丸;三歲,百丸。溫米湯下。瀉甚者,異功散吞下,瀉止住服,不止多服。

無價散 治痘黑陷而焦。

人牙 貓牙 犬牙 豬牙上等分,各將炭火燒留煙,瓦碗蓋蔽,存性,為末。每五六歲,服三四分,好熱酒調(diào)下;癢塌寒戰(zhàn),泄瀉者,煎異功散調(diào)下。若無貓牙,用人牙一味亦妙,但不如四牙全方。

人牙散 治痘瘡初起,光壯,忽然黑陷,心中煩躁,氣急喘滿,狂言妄語,如見鬼神,急宜治之,不然毒瓦斯入臟,必死。

人牙燒存性,為末,每一個作一服,酒調(diào)下。

獨圣散 治痘六七日陷而不發(fā),及不貫膿,有瀉不宜服,陷入黑色,氣欲絕者,神效。

穿山甲(泡,洗,冷凈,用炭火拌炒,成珠焦黃為度)

上為末,每服五分,或六七分,木香湯或紫草湯,入酒更妙,糯米清湯亦可。

秘傳復生散 治痘瘡黑陷不起發(fā)。

珍珠(一錢) 琥珀(一錢) 雄黃(一錢) 穿山甲(一錢) 朱砂(一錢) 兩頭尖(一錢) 香附子(一錢) 真蟾酥(五分)

上先將蟾酥切片,以人乳汁浸少時,入眾藥搓勻。一歲兒服八厘,三二歲兒服一分二厘,用熟蜜水調(diào)下。

兔血丸 治痘瘡不起發(fā)。

十二月收下兔血 白雄烏雞血好朱砂 廣木香 小兒退下乳牙( 黃色) 雄黃上六味,各一錢,共為細末。每服五分,黃酒送下,汗出即起發(fā)。

歸茸酒 凡痘瘡已成,出齊而難脹,或已脹齊而難靨者,由內(nèi)虛故耳,蓋痘既出,灰白色,及頂平不起,或陷伏者,氣血大虛也。嫩鹿茸酥炙,當歸身酒洗,每銼五錢,好酒煎,溫服。

無比散 治痘焦枯黑陷,極熱毒熾惡候。

牛黃(五錢) 片腦(五錢) 朱砂(三錢) 膩粉(五錢) 麝香(一錢)

上為末,每五六七歲者,服五分,新汲井泉水調(diào)下,或加小豬尾血三五滴調(diào)下,尤妙。

人中黃 治痘六七日不肥滿,及陷入,及不貫膿,服此神效,瀉亦無妨,解毒排膿。

人中黃,即糞缸內(nèi)濃垢,采來,或成塊者,炭火中 過通紅,取出火毒,研細為末。每服一茶匙,酒調(diào)服,糯米清湯亦可。

秘方 治痘不起發(fā)。

雄黃(三錢) 天靈蓋(一兩,火 ,小兒者佳) 寒水石(八錢,火 )

上為末,糯米濃飲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用熱酒化下,出汗即長效。

萬金散 治瘢瘡不出,黑陷至死者。

人貓豬犬臘辰燒,少許微將蜜水調(diào),百者救生無一死,黃金萬錠也難消。

上將四物糞,于臘日早晨,日未初時,貯于銀鍋內(nèi),炭火 ,令煙盡,白色為度。但是瘡發(fā)不快,倒靨黑陷者,及一切惡瘡,每用一字,蜜水調(diào)服,其效如神。

蜜皂丸

蜜皂專醫(yī)糞不通,發(fā)狂譫語小便紅,煉蜜微和牙皂末,捻梃令安谷道中。

上用蜜二三兩,熬如飴,加皂角末二錢,攪勻,捻作梃子三四條,將一條納谷道中,如不通,再易一條,必通矣。自出痘至收靨時,理不宜下者,用此導之。若既靨之后,有前證者,又當下也。

四圣丹 治痘瘡,中有長大紫黑者,為疔毒,把住痘不起發(fā),急用銀簪挑破, 入此丹。

珍珠(三五粒,鐵器土爆微黃色) 豌豆(四十九粒,燒灰存性) 頭發(fā)(燒灰存性,不拘多少)

上為細末,用擦面油胭脂調(diào)成膏子,將兒在溫燠處安存,忌風寒穢氣。先用簪尖平撥開疔,將藥入疔內(nèi),即變紅色,全瘡皆起,但挑破出黑血,或用棉裹指掏去黑血,即愈,蓋疔破而毒瓦斯得散也。

國老 治痘瘡、瘢瘡、疔腫、癰疽、諸般惡毒,及中砒毒,用毒傷寒發(fā)狂言,并治。

五月初四日,預選大甘草不拘多少,研細末,卻用大竹一段,兩頭留節(jié),鉆一頭作小孔,裝入甘草末于內(nèi),其孔用木塞固,勿令泄氣,用繩縛竹,候至端午日,置糞缸中以磚墜竹至底,四十九日,取出長流水洗凈候干,取藥曬燥,再研細,貯瓷器內(nèi)。如遇小兒出痘見苗,每服一錢,淡砂糖湯調(diào)服,及諸般惡毒,并用砂糖湯調(diào)服,大能解毒,神效。

祛毒散 治痘瘡作毒,發(fā)癰疽。

豬苓 澤瀉 白術(shù) 赤茯苓 官桂 防風 羌活 牛蒡子(炒) 黃連 柴胡 甘草(各等分)

上銼,生姜、燈草、薄荷,水煎服。

貫膿三朝證治類

凡痘七八九日,漸貫膿,膿水之盈虛,視血氣之盛衰也,故須調(diào)和脾胃,滋補血氣,令易膿,易靨。

夫出痘歷七日當貫膿,八日九日肥滿光澤,蒼蠟色,如果黃熟者,不須服藥,貫膿三日,有他證,照后論治。

七日前后,見五陷者,氣不足也,血不足不能收血,而毒不能成漿,蓋氣不盛毒故也,以保元湯加川芎、官桂、糯米溫胃助氣。

七日前后,倒陷者,氣血衰也,以保元湯加白術(shù)、茯苓、肉豆蔻?,以參苓白術(shù)散主之。

七日前后,見寒戰(zhàn)者,表虛也;切牙者,內(nèi)虛也。七日后,見寒戰(zhàn)者,氣虛也;切牙者,血虛也。氣虛以保元湯加桂以溫陽;血虛加川芎、當歸以益陰分。

凡痘瘡七八日不貫膿,灰白陷頂,寒戰(zhàn)切牙,腹脹口渴?史且驘,津液少也。內(nèi)托散倍加丁、桂、參、 。腹痛加丁香、干姜;瀉,以木香散下豆蔻丸。

凡痘當貫膿之時,雖若起脹,而中空干燥并無膿血者,死。若略有清水,或根窠起脹,血紅而活,猶有生意者,內(nèi)托散倍加參、 、歸,又將人乳、好酒各半盞,和入溫服,此貫膿之巧法也。

凡貫膿肥滿,庶易結(jié)靨,若痘雖脹滿,光澤可觀,然摸過軟而皮皺者,雖有膿,不甚滿足,后必不能收靨,或痘皆貫膿,中間幾顆不貫者,終變虛寒癢塌之證,宜內(nèi)托散倍加補血氣排膿之藥。

凡痘陷無膿,雖因服內(nèi)托藥而暫起,不久又陷者,貫膿不滿故也,宜內(nèi)托散倍參、 、歸、人乳、好酒之類。蓋貫膿既滿,必無陷伏之患矣。

凡因虛發(fā)癢,遍身抓破,膿血淋漓,不能坐臥者,宜內(nèi)托散去桂,倍白芷止癢,當歸和血,木香調(diào)氣,氣行血運,其癢自止,外用敗草散敷之,庶免破處感風變證,以致上痰咳嗽聲啞。若變遍身抓破,并無膿血清水,皮白干如豆殼者,死。

凡穢氣沖觸,發(fā)癢抓破者,宜內(nèi)托散照前加減,外用祛穢散焚熏。如黑陷不起,煎內(nèi)托散調(diào)下無價散服之。

此當八九日貫膿之時,最不宜寒藥解毒,以傷脾胃,凝氣血不能貫膿,尤忌食魚以助痰氣。

貫膿三朝決生死例

一、痘當起脹三日之后,根窠紅潤,貫膿充滿,如黃蠟色,二便如常,飲食不減,吉候也,不必下藥;如紅紫黑色,外剝聲啞者,死。

一、痘當貫膿之時,純是清水,皮白如薄,與水泡相似,三四日遍身抓破而死。

一、痘當貫膿之時,痘中干枯,全無血水,此名空瘡痘,決死。

一、痘當貫膿之時,吐痢不止,或二便下血,乳食不化,痘爛無膿者,決死。

一、痘當貫膿之時,二便不通,目閉聲啞,腹中脹滿,肌肉黑者,死。

收靨三朝證治例

凡痘十日,十一二日,痘漸收靨,自上而下為順,自下而上為逆,其遍身皆靨,雖數(shù)顆不靨,尚能殺人,猶蛇蛻皮,雖一節(jié)被傷,不能退者,是亦死也。

夫出痘十一二日,從口唇頭面逐漸收靨至足者,不須服藥,若有他證,然后論治。

凡痘當靨不靨,泄瀉寒戰(zhàn),切牙抓破,此虛寒者,服異功散;觸穢冒寒,黑陷不靨,煎異功散調(diào)下無價散。外癢者,外用去穢散熏之。

凡過服熱藥,以致熱毒猖狂,氣血彌盛,痘爛不靨者,內(nèi)服小柴胡湯、豬尾膏解之,外用敗草散敷之。

凡痘在前發(fā)越已透,貫膿已滿,茲解毒已清,至收靨時,或因觸冒,致陷伏,斑爛癢塌不靨者,但服異功散自愈,瘡雖不起,不必憂也。

凡痘皆收靨,惟數(shù)顆臭爛,深坎不收口者,用硝膽膏涂之。

凡痘不收靨,氣急上痰,聲啞目閉無神者,死;靨后瘢紅者,吉。白者、血色者,毒瓦斯歸內(nèi)也,恐生余證。

凡痘收靨后,氣血大虛,肌肉柔嫩,不耐風寒,慎戒觸冒風寒,乘涼不謹,輕則余毒內(nèi)攻,重則中風癱瘓,危矣,戒之戒之。

凡痘既收靨,欲落不落而燥癢者,或瘡痂雖落,其色黯,或凸或凹,或瘡愈痂未落,用白沙蜜不拘多少,涂于瘡上,其痂易落,亦不令瘢痕紫黑,又不腥穢,甚妙。

凡痘瘡已靨未愈之間,五臟未定,肌肉尚虛,血氣未得平復,忽被風寒搏于膚腠之間,則津液澀滯,故成疳蝕瘡,宜雄黃散、綿繭等藥治之,久而不愈者,潰骨傷筋,以害人也。

小兒痘自出至收靨要十二日可保平安,首尾不可與水吃,少與滾熟水則可,若誤與之,瘡靨之后,其痂遲落,或身上癰腫,若針之則成疳蝕瘡,膿水不絕,甚則面黃唇白,以致難愈者何也?蓋脾胃屬土,外主身之肌肉,只緣飲水過多,濕損脾胃,搏于肌肉,其脾胃肌肉虛,則津流衰少,而榮衛(wèi)滯澀,氣血不能周流,凝結(jié)不散,故瘡痂遲落而生癰腫也。

黃帝曰∶飲有陰陽何也?好飲冷者,冰雪不知冷;好飲熱者,沸湯不知熱。岐伯對曰∶陽盛陰虛,飲冷不知寒;陰盛陽虛,飲湯不知熱。治之何如?故陽盛則補陰虛,木香散加丁香、肉桂治之;陰盛則補陽虛,異功散加木香、當歸,每一兩藥共加一錢。異功散能除風寒濕痹,調(diào)和陰陽,滋養(yǎng)血氣,使痘瘡易出,易靨,不致癢塌;木香散性溫平,能和表里,通行津液,清上實下,扶陰助陽之藥也,善治小兒腹脹瀉渴,其效如神,不能盡述。大抵天地萬物,遇春而生發(fā),至夏而長成,乃陽氣熏蒸,故得生長者也。今瘡疹之病,臟腑調(diào)和,則血氣充實,自然易出易靨,蓋因外常和暖,內(nèi)無冷氣之所由也。

收靨三朝決生死例

一、痘當靨之時,色轉(zhuǎn)蒼羸,成紫葡萄色者,一二日,決從口鼻四邊靨起,腹中收至兩腿,然額上和腳一齊收靨,落皮而愈,此乃吉證也,不必驚疑下藥。

一、痘當靨之時,遍身臭爛,如拼搭不可近,目中無神者,決死。

一、痘當靨之時,遍身發(fā)癢,抓搭無膿者,皮卷如豆殼干者,決死。

一、痘當靨之時,寒戰(zhàn),手足顫掉,切牙噤口,即死。

一、痘當靨之時,目閉無神,腹脹,足冷過膝者,決死。

一、痘當靨之時,聲啞氣急,痰響,小便少,大便頻者,決死。

一、痘當靨之時,痘瘢雪白,全無血色,過后亦死,急用消毒散二帖,后用助氣血藥以養(yǎng)脾胃,或可得也,宜預先治之。

收靨三朝方藥例

敗草散 治痘瘡抓搔成膿,血淋漓。

用蓋房多年爛草,或蓋墻爛草亦可,其草經(jīng)霜露,感天地陰陽之氣,善解瘡毒,其功不能盡述,取草不拘多少,曬干,或焙干,為末,干貼瘡上,若渾身瘡破,膿水不絕,粘貼衣裳,難以坐臥,可用二三升攤于席上,令兒坐臥,其效如神,仍服木香散,加丁香、官桂同煎服。

硝膽膏

硝膽膏醫(yī)口不收,瘡瘢臭爛血膿流,宜研豬膽芒硝細末,患處涂之病自瘳。

豬膽汁、芒硝二味研勻,如膏,涂之。

脫甲散 治瘡甲不落,不能靨者。

雄黃 蟬蛻皮(去土) 人頂骨(燒灰,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分,米湯下。

雄黃散 治小兒牙斷,生疳蝕瘡。

雄黃(一錢) 銅綠(二錢)

二味共研極細末,量兒大小,干摻上。

綿繭散 治痘瘡,身體肢節(jié)上有疳蝕瘡,膿水不絕。

蠶繭(須是出蠶蛾了者)

一味不拘多少,用生白礬研細入內(nèi),繭內(nèi)令滿,以炭火燒,令白礬汁干盡,取出研極細,每用干貼瘡口上。

豬尾膏

龍腦(半字許,研細,旋滴豬心血為丸,辰砂為衣,紫草湯化下)

痘后余毒證治例

夫小兒痘瘡,自首至尾,脾胃溫暖,表里中和,痘后亦無余證。若熱毒太盛,失解,或過服桂、附熱藥,則收靨之后,余毒猶作,輕則咽喉齒目吐衄癰瘡,重則熱極生風,變成驚搐而死者多矣,當照后調(diào)治。

一、痘初毒盛,或因服附子毒藥者,靨落之后,便服消毒飲一二帖,或飲三豆湯,解毒之良法也。若余熱不退,輕則小柴胡湯;虛煩不眠者,竹葉石膏湯加棗仁;渾身壯熱不退者,黃連解毒湯;煩渴譫語者,辰砂六一散;熱盛大便閉,腹脹內(nèi)實者,小承氣湯下之。

一、痘后余毒,或先服附子,熱毒失解,聚而不散,以至頭頂胸背、手足肢節(jié)亦腫,成癰毒者,宜消毒飲、小柴胡湯,倍加羌活、獨活、連翹、銀花天花粉,有膿須刺破;如生痘風瘡,止用消毒飲、敗毒散之類。

一、余熱發(fā)驚搐者,抱龍丸主之。過二三后,證惡者,死。

一、熱毒上攻眼目,熱脹疼腫,血絲遮睛者,洗肝散。壯熱甚者,加黃連、黃芩、黃柏、梔子;腫脹不能開者,仍用雞子清調(diào)黃連末,涂兩太陽足底心,以引熱毒下行。

一、咽喉腫痛,甘桔湯加防風、玄參、射干、牛蒡子,熱盛加黃芩,小便澀加木通。

一、牙疳腫痛,失血牙齦宣露者,甘露引子;牙疳腐爛者,用老茶韭菜根濃煎洗凈,仍敷搽牙散。

一、觸冒風寒咳嗽者,發(fā)散藥內(nèi)加栝蔞、桔梗、杏仁、韭菜根、桑白皮、八白草根,痰盛加枳實、半夏、石膏。若毒攻肺,喘急咳臭膿血者,死。

一、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少進平胃散,加山楂、神曲、麥芽、香附;吐瀉者,胃苓湯;寒甚嘔逆泄瀉,理中湯。大抵痘后證多余熱,因寒者少。

痘后余毒方藥例

犀角化毒丹(方見諸熱)治痘后余毒未解,頭面身體多生瘡,上焦熱壅,唇口腫破生瘡,牙齦出血口臭。

黃連解毒湯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各等分)

水煎服。小便赤,加車前子、木通。

洗肝散

歸尾 川芎 羌活 薄荷 梔子 防風 大黃 甘草(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熱盛便閉,加芩、連、柏煎滾,泡大黃、芒硝下之。睛疼昏暗,加滑石、石膏、谷精草菊花、綠豆皮。上翳膜者,加蟬蛻、僵蠶、石決明、白蒺,或谷精草、生蛤粉、黑豆皮煮豬膽食之,亦妙;若未靨之前,痘瘡入眼者,本方去大黃。瞳腫不開,以雞子清調(diào)黃連末,涂兩太陽穴及足底心。

通明散 治痘后余毒,眼生翳障。

當歸 川芎 芍藥 生地黃 防風 干葛 菊花 谷精草(倍) 蟬蛻 花粉(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眼赤腫,加黃連、梔子;翳濃,加木賊。

吹云散 治痘瘡眼生翳障,或紅或白,腫痛。

黃丹(水飛,一錢) 輕粉(三分) 片腦(一厘)

上為末,鵝毛管吹耳內(nèi)。如左眼患,吹入右耳;右眼患,吹入左耳,一旦三次,兼服通明散。須得早治,遲則必難矣。

一方 用黃丹、輕粉各一錢,如前吹耳,內(nèi)有雌、雄檳榔磨水服之,殊效。

回光散 治痘疹傷眼。

荊芥 黃連 赤芍 谷精草 菊花 木賊 桔梗 牛蒡子 前胡 獨活 甘草(各等分)

上銼,生姜、燈草煎服。

一方 治痘瘡入眼,或病后生翳障。

蟬蛻(洗凈,去土) 白菊花(各等分)

每服二錢,入蜜少許,水煎服。

一方 治痘疹,眼生翳障。

用綿胭脂以口嚼,即水入蒸過,熟蜜和勻,燈草蘸翳上。

甘桔湯 治咽喉腫痛。

桔梗 甘草 防風 牛蒡子 玄參 麻黃 射干

上銼,水煎服。熱盛,加黃芩;小便赤澀,加木通。

甘露飲 治牙疳去血,口臭,牙齦腫痛腐爛。

枳殼 石斛 黃芩 生地黃 茵陳 天門冬 甘草 熟地黃 麥門冬 枇杷葉(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牙齦腐爛,仍用搽牙散擦之。

搽牙散 治走馬牙疳,牙齦腐爛。

人中白(取樟子,尿桶中濁瓦上焙干,五錢) 枯礬(一錢) 白梅(燒瓦碗蓋,存性)

上共為末,先用韭菜根老茶濃煎,雞毛洗刷,去腐爛惡肉,洗見鮮血,乃用藥敷之三次,爛至喉中者,用小竹筒吹入,雖遍牙齒爛落,口唇穿破者,敷藥皆愈,但山根發(fā)紅點,不治。忌油膩雞魚發(fā)氣熱物。

天黃散 治痘疹后,多食甜物,及食積疳熱,口內(nèi)并唇口生瘡,牙床腫爛,甚至牙齒脫落,臭不可聞,神效。

南星(一兩,水泡令軟,細切片) 雄黃(二錢)

上和南星片在一處,用濕紙包裹,慢火煨,令面焦,取出候干為末。每以指蘸藥敷口內(nèi),一日三四次,臨臥再敷,不可吐壤。

痘后發(fā)水泡,用燈心、蘿卜煎湯服。

治痘后不問癰毒發(fā)于何經(jīng),初起紅腫時,卻用黑、綠、赤三豆,以酸醋浸研漿,時時以雞翎刷上,隨手退去,如神。

痘瘡首尾戒忌例

夫小兒痘既出,不可表汗。蓋初發(fā)時,內(nèi)蓄胎毒,外感邪熱,故用發(fā)散表汗之藥,使毛竅開通,則在表之邪得以發(fā)散,而在黑之毒亦易于發(fā)越矣。若痘痕既有痘發(fā)于表,必賴表里,庶易貫膿收靨,如再汗之,表氣一虛,風邪易入陷伏,斑爛作矣。

一、自痘出收靨,雖有大便閉證,止用蜜皂丸導之,不可妄下。至收靨后,有實證方可下也。蓋未靨之前,毒雖在表,必賴里實,以滋養(yǎng)之,則在表者,方得貫膿收靨,譬之種豆,土肥根固,則易秀易實也。妄下則脾胃一虛,氣血隨耗,陷伏之證隨作,豈能貫膿收靨哉?既靨之后,則在表毒瓦斯已盡,茍有實熱膨脹糞結(jié)之證,一用下藥,疏臟腑而病愈矣,又何遺患之有?

一、始終忌食熱毒之物,如辛熱煎炒,蔥蒜好酒,發(fā)氣發(fā)毒之物,無虛寒之證,不可妄用熱藥,以火濟火,致熱毒太盛,氣血麋爛,為患不小。

一、始終忌生冷之物,如冷水、紅柿、瓜、蜜之類。無熱毒證,不可妄用寒藥。蓋溫暖和暢,痘方發(fā)出,寒冷傷胃滯氣,為患不小。

一、自發(fā)熱至收靨,諸般血肉,皆不易食,蓋血肉皆助火邪,遂至熱毒壅滯,或為斑爛,或靨后重復發(fā)瘓,經(jīng)月不愈,況起脹貫膿之時,毒瓦斯壅盛,稍食肥豬肉,則實時氣急上痰,若脾胃虛弱,不能進食者,止用鲞魚、精肉、煮啖少許,以助滋味。

一、當調(diào)節(jié)飲食,失于饑則脾胃虛損,氣血不能充滿,過于飽則胃氣填塞,榮衛(wèi)不能調(diào)暢。惟得中為無患。

一、當謹避風寒,蓋痘瘡內(nèi)外熱蒸,毛孔俱開,況小兒肌膚嫩弱,易于感襲,一有觸冒,諸證隨作,靨落之后,氣血大虛,髓肉柔嫩,尤當謹于防避也。

一、首尾切忌房事,月婦外人,醉酒暈腥,硫黃蚊藥,蔥蒜韭薤,燒灰溝糞,殺生腋臭,諸般穢氣,務宜防避。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