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十一第七十五《刺節(jié)真邪篇》。自“黃帝曰:刺節(jié)言振!敝痢把兌埂,見《甲乙經(jīng)》卷九第三。自“黃帝曰:刺節(jié)言發(fā)朦”至www.med126.com“必應(yīng)其針”,見《甲乙經(jīng)》卷十二第五。自“黃帝曰:刺節(jié)言去爪”至“故命曰去爪”,見《甲乙經(jīng)》卷九第十二。自“黃帝曰:刺節(jié)言徹衣”至“疾于徹衣”,見《甲乙經(jīng)》卷七第一。自“黃帝曰:刺節(jié)言解惑”至“疾如解惑”,見《甲乙經(jīng)》卷十第二。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刺有五節(jié),奈何?岐伯對曰:固有五節(jié):一曰振埃,二曰發(fā)蒙,三曰去爪,四曰徹衣,五曰解惑。
節(jié),約也,謂刺道節(jié)約也。此言其名也。
平按:“固有五節(jié)”,“固字”袁刻作“刺”。
黃帝曰:子言五節(jié),余未知其意。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經(jīng),去陽病也;
以下言刺道五節(jié)之意也。外經(jīng)者,十二經(jīng)脈入腑臟者,以為內(nèi)經(jīng);行于四肢及皮膚者,以為外經(jīng)也。
平按:“外經(jīng)”,“經(jīng)”字《靈樞》無。
發(fā)蒙者,刺腑輸,去腑病也;
六腑三十六輸,皆為腑輸也。
去爪者,刺關(guān)②節(jié)之支絡(luò)也;
關(guān),四肢也,四關(guān)諸節(jié),人③余大節(jié)也。支絡(luò),孫絡(luò)也。
②“關(guān)”,盛文堂本誤作“□”。注“關(guān)”字同。
③“人”,仁和寺本同。盛文堂本作“及”
徹衣者,盡刺諸陽之奇輸也;
諸陽奇輸,謂五十九刺payment-defi.com/yaoshi/,故曰盡也。
解惑者,盡知調(diào)陰陽,補瀉有余不足,相傾移也。
瀉陰補陽,瀉陽補陰,使平,故曰相傾移也。
黃帝曰:刺節(jié)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經(jīng),去陽病,余不知其所謂也。愿卒聞之。岐伯曰:振埃者,陽氣大逆,滿于胸中,煩①瞋肩息,大氣逆上,喘喝坐伏,病惡埃煙,□不得息,
以下問答解釋五刺節(jié)義。埃,塵微也,謂此三種陽疾,惡于埃塵煙氣。其病令人氣滿閉塞,得②喘息,言其埃也。□,音噎也。
平按:《靈樞》、《甲乙》“大逆”下有“上”字;“煩瞋”作“憤瞋”。“病惡埃煙”《甲乙》作“病咽噎不得息”。
①“煩”,仁和寺本及盛文堂本均作“憤”。
②“得”,人衛(wèi)本注曰:此前應(yīng)據(jù)《甲乙》補“不”字。
請言振埃而③疾于振埃也。
以下言其振埃也。刺之去病④,疾于振埃,故曰振埃也。
平按:“而”《靈樞》作“尚”。
③“而”,盛文堂本及仁和寺本均作“尚”。
④“病”,盛文堂本作“痛”。
黃帝曰:善。取之何如?岐伯曰:取之天容也。
天容,在耳下曲頰后,足少陽脈氣所發(fā)也。
黃帝曰:其咳上氣,窮詘胸痛者,取之奈何?岐伯曰:取之溓⑤泉也。
詘,音屈。窮詘,氣不申也。溓泉,在頷下結(jié)喉上也。溓,斂鹽反。
⑤“溓”,蕭本原作“廉”。今據(jù)仁和寺本、盛文堂本改。
黃帝曰:取之有數(shù)乎?岐伯曰:取天容者,無過一里而止,取溓泉者,血變而止。黃帝曰:善。
一里,一寸也。故《明堂》刺天容□⑥一寸也。
平按:“無過一里而止”《靈樞》作“無過一里”,《甲乙》作“深無一里”。
⑥此字仁和寺本亦缺。盛文堂本作“深”;人衛(wèi)本注:據(jù)《靈樞》卷二第十二,似是“入”字。
黃帝曰:刺節(jié)言發(fā)蒙,余未得其意。夫發(fā)蒙者,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夫子乃言刺腑輸,何使然?愿聞其故。
蒙,莫東反。謂⑦目不明也。
平按:“輸”《甲乙》作“俞”!案敗毕,《靈樞》有“去府病”三字;“何”下有“輸”字,《甲乙》同。
⑦“謂”字,仁和寺本及盛文堂本均“耳謂”字。疑為“謂耳”之誤。
岐伯曰:妙乎哉問也。此刺之約,針之極也,神明之類也,
刺節(jié)發(fā)蒙①,謂□②刺去蒙者也。神明,謂是耳目去蒙得明,故曰神明類也。
①“刺節(jié)發(fā)蒙”,盛文堂本作“深節(jié)所發(fā)明”;仁和寺本殘缺,為“□節(jié)□□□”。
②此字盛文堂本不缺,為“外”字。
口說書卷,猶不敢③及也,
發(fā)蒙愈疾之速,得于神,言、書所不及也。
平按:“敢”《靈樞》作“能”。
③“敢”,盛文堂本作“能”;仁和寺本殘,略似“能”字。
請言發(fā)蒙,尚疾于發(fā)蒙也。
岐伯望請自言發(fā)蒙之速也。
黃帝曰:善。愿手受之。[平按:《靈樞》作“愿卒聞之”。]岐伯曰: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聽宮,中其眸子,聲聞于耳,此其輸也。[平按:《甲乙》“日中”作“白日中”;“聽宮”作“耳聽”,注:“一作聽宮”!奥暵動诙保岸弊鳌巴狻。]黃帝曰:善。何謂聲聞于耳?岐伯曰:邪刺以手堅按其兩鼻竅而疾偃,其聲必應(yīng)于針也。[平按:《甲乙》“邪刺”作“已刺”;“而疾偃其聲”作“令疾偃其聲”;“必應(yīng)于針”作“必應(yīng)于中”。]黃帝曰:善。此所謂弗見為之,而無目視;見而取之,神明得者矣。
日中正陽,故開耳目,取日中也。手太陽脈支者,至目兌眥,卻入耳中;手足④少陽脈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兌眥,故此三脈皆會耳目聽宮,俱連目中眸子。眸子,目中瞳子也。刺聽宮輸時,蒙朧速愈,故得聲聞于耳也。針聽宮時按鼻仰臥者,感氣合出于耳目,即⑤耳通目明矣。此之妙者,得之于神明,非由有目而見者也。
④“足”字,盛文堂本脫。
⑤“即”字前,盛文堂本空一格。
黃帝曰:刺節(jié)言去爪,夫子乃言刺關(guān)節(jié)之支絡(luò),愿卒聞之。岐伯曰:腰脊⑥者,身之大關(guān)節(jié)也;股胻者,人之所以趨翔也;莖垂者,中身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爪,謂人之爪甲,肝之應(yīng)也。肝足厥陰脈循于陰器,故陰器有病,如爪之余,須去之也;颉八弊皱e為“爪”字耳。腰脊于手足關(guān)節(jié)為大,故曰大關(guān)節(jié)也。陰莖在腰,故中身。陰莖垂動有造化,故曰機也。精從莖中⑦出,故為陰精□□⑧為津液道也。
平按:“去爪”《甲乙》作“去衣”!肮擅t者”,《靈樞》作“肢脛?wù)摺薄!扒o垂者”《甲乙》作“莖睪者”!爸猩碇畽C”《靈樞》、《甲乙》作“身中之機”。注“陰精”下所缺二字,據(jù)經(jīng)文應(yīng)作“之候”二字。
⑥“脊”,盛文堂本誤作“背”。
⑦“中”字,仁和寺本及盛文堂本均無。
⑧此處所缺二字,盛文堂本為“候□府中道”;仁和寺本殘缺,為“□□□中□”。
故飲食不節(jié),喜怒不時,
飲食不節(jié),言飲食過度。言其喜怒不時,反春夏也。
津液內(nèi)溢,乃下溜于皋⑨,
言飲食多,水溢,流入陰器囊中也。皋,音高也。
平按:《甲乙》作“津液內(nèi)流,而下溢于睪”!鹅`樞》“溜”作“留”。
⑨“皋”,仁和寺本同。盛文堂本作“睪”。注同。
水道不通,日大不休,俛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滎然有水,不上不下,
水道既閉,日日①長大也。滎然,水聚也。不上者,上氣不通;不下者,小便及氣下不泄也。
平按:“日大不休”《甲乙》作“炅不休息”。注“小便”,袁刻“小”誤作“水”。
①“日日”,盛文堂本作“曰日”。
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曰去爪。黃帝曰:善。
以下言去爪也。蔽,塞也。言下□針,使水形不得匿而不通,不常閉塞。
平按:“□”《靈樞》作“鈹”。《甲乙》“!弊鳌吧选;“故命曰”作“名曰”。
黃帝曰:刺節(jié)言徹衣,夫子乃言盡刺諸陽之奇輸,未有常處也。愿卒聞之。岐伯曰:是陽氣有余,而陰氣不足,陰氣②不足則內(nèi)熱;陽氣有余則外熱,與熱相薄,熱于懷炭,外重絲帛衣,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③。腠理閉塞不汗,舌焦唇槁臘,嗌干欲飲,不讓美惡也。
臟之陰氣在內(nèi),腑之陽氣在外。陰氣在外,陰氣不足,陽乘之,故內(nèi)熱薄停也。重絲帛衣,複衣也。臘,肉干也。內(nèi)熱甚渴,故飲不擇美惡也。臘,性亦反。
平按:“與熱相薄”《靈樞》作“內(nèi)熱相薄”,《甲乙》作“兩熱相薄”!巴庵亟z帛”《靈樞》作“外畏綿帛”,《甲乙》無此句!都滓摇贰耙隆毕掠小盁帷弊郑弧坝植豢山弊鳌吧頍岵豢山。《靈樞》“不汗”作“則汗不出”,《甲乙》作“而不汗”!伴屡D”《甲乙》作“稿□”,注云:“《黃帝古針經(jīng)》作稿臘!薄班筛捎嫛薄鹅`樞》作“干嗌燥”!帮嫛毕拢都滓摇窡o“不讓美惡也”五字。
②“陰氣”二字,盛文堂本無。
③“又不可近席”,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又可不近席”。
黃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取之其腑大杼三痏,有刺中膂以去其熱,
大杼、內(nèi)輸,皆是足太陽脈氣所發(fā),瀉陽氣之要穴也。
平按:“其府”《靈樞》、《甲乙》作“天府”!坝写獭薄鹅`樞》作“又刺”。
補手足太陰以出其汗,熱去汗希,疾于徹衣。黃帝曰:善。
手太陰主氣,足太陰主谷氣。此二陰氣不足,為陽所乘,陰氣不泄,以為熱病。故瀉盛陽,補此二陰,陽去,二陰得實,陰氣得通流液,故汗出熱去得愈,疾于徹衣,故曰徹衣也。
平按:“以出其汗”《靈樞》、《甲乙》作“以去其汗”!跋!薄鹅`樞》作“稀”,《甲乙》作“晞”。
黃帝曰:刺節(jié)言解惑,夫子乃言盡知調(diào)陰陽,補瀉有余不足,相傾移也,惑何以解之?岐伯曰:大風(fēng)在身,血脈偏虛,虛者不足,實者有余,
大風(fēng),謂是痱風(fēng)等風(fēng)病也。
輕重不得,傾側(cè)宛伏,
手足及身不能傾側(cè)也①。宛,謂宛轉(zhuǎn)也。
①“不能傾側(cè)也”,仁和寺本作“不能也”;盛文堂本作“不能傾也”。
不知東西,又不知南北,
心無知也。
平按:《甲乙》作“不知東西南北”。
乍上乍下,乍反覆,顛倒無常,甚于迷惑。
志昏②性失也。
平按:“乍反覆”《靈樞》作“乍反乍覆”,《甲乙》無“乍”字。
②“昏”,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言”。
黃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瀉其有余,補其不足,陰陽平復(fù)。用針若此,疾于解惑。
盡知陰陽虛實,行于補瀉,使和也。
黃帝曰:善。請藏之靈蘭之室,不敢妄出也。
靈蘭之室,黃帝藏書之府,今是蘭臺,故□者③也。
③“者”字前所缺一字,盛文堂本作“名”;仁和寺本殘,僅存一“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