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論治(上)
    

痧疹輯要:論治(上)

《圣濟總錄》云∶小兒瘡疹審得其證,速疏利臟腑,然亦須詳審。若大便已利,瘡已出者,皆不可疏,亦不可汗。若發(fā)其表,則瘡空開泄,更增斑斕。倉公、扁鵲常用油劑、草劑,其法最妙。大率湯劑之用,所以透肌和里,開通中外,使疹毒通快,不致壅瘀,去其邪毒,乃得痊差。然…

《圣濟總錄》云∶小兒瘡疹審得其證,速疏利臟腑,然亦須詳審。若大便已利,瘡已出者,皆不可疏,亦不可汗。若發(fā)其表,則瘡空開泄,更增斑斕。倉公、扁常用油劑、草劑,其法最妙。大率湯劑之用,所以透肌和里,開通中外,使疹毒通快,不致壅瘀,去其邪毒,乃得痊差。然食乳嬰孩與童子瘡疹,治法不同。嬰孩之病,唯宜調(diào)節(jié)乳母,令氣血清和,乳汁通利,最為要法。若初斷乳兒,則以湯劑和其陰陽,調(diào)其榮衛(wèi)。既差之后,尤宜利其臟腑,以去其余毒。此治瘡疹大法。

紫草湯方

治斷乳兒并童兒患疹痘候,初覺多似傷寒,面與四肢俱赤,壯熱頭痛,腰脊疼,足厥冷,眼黃赤,脈浮洪,至數(shù)數(shù)大不定,小便赤少,大便多秘,才覺四肢、色候及脈俱是疹痘疾,未攻皮毛穴出者,便可以服餌和勻臟腑,疏泄逐下藥。按倉公論云∶可服油劑,不可用燥藥并冷藥。若疹已結(jié)在皮毛穴處,微微出,即不可疏泄。

或疹出太盛,竇穴膿水者,卻可疏利也;蛭磁c疏轉(zhuǎn),即急服紫草湯。

紫草二兩,以百沸浸草,用物蓋,勿令泄氣。凡二月至百日孩服半藥注子,五七月兒服一藥注子,一二歲兒服半合,三四歲兒服一合。疹雖出,其勢亦輕,常服無妨。

生油湯劑

治兒臟腑伏熱,未成疹子,四肢微覺有熱,食物似減,頭發(fā)干直,額上微熱用此方。

麻油一鐘,令如人體溫,以熱水一小鐘放入油內(nèi),不住手攪,令水盡如蜜。夜臥時,二三歲服二蜆殼,五七歲三蜆殼,十歲以上兒三大蜆殼,大人服三合。食良久與服,服了臥時。如三五服后,大小便利,肌熱退,則疹痘不復發(fā)也。

霖按∶近世所傳,治痧疹發(fā)不透而氣喘者,急用芝麻五合,滾水泡之,乘熱熏頭面,即復出,謂有起死回生之功。蓋一由臟腑利毒下行,一由皮毛發(fā)毒外出,用法不同,其義則一。

萬密齋曰∶痘疹皆胎毒所發(fā),毒者火也,故痘子大而 腫者,少陽三焦火也。陽道常饒,故大而腫。疹子小而碎密者,少陰心火也,陰道常乏,故小而密。三焦水谷之道路,脾胃主納水谷,治痘專以脾胃為主。心肺屬陽而位乎上,心火旺則肺受之,治疹專以肺為主,觀其咳嗽者,火炎則肺葉焦舉也。鼻流清涕者,鼻為肺之竅,以火鑠金,而液自流也。目中淚出者,肺熱則移于肝,肝之竅在目也。或手掐眉目唇鼻及面者,肺熱證也。

瘡疹之證,其初發(fā)熱,與傷寒相似,但疹子則面頰赤,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目中淚出,呵欠喜睡,或吐瀉,或手掐眉目鼻面。宜用升麻葛根湯,不可作傷寒妄用汗下也。汗之則增其熱,為衄血,為咳血,為口瘡咽痛,為目赤痛,為煩躁,為大小便不通;下之則虛其里,為滑泄,為滯下。經(jīng)曰∶必先歲氣,毋伐天和。言不可妄汗下也。如手足梢微冷,惡寒而無汗,面色青慘而不舒,左額有青紋者,傷寒之熱也;手足梢微溫,發(fā)熱有汗,面赤而光者,傷風之熱也,并宜惺惺散發(fā)散之。目胞腫而右頰有青筋,發(fā)熱而頭額腹肚最甚,或兼嘔吐腹疼者,傷食之熱也,備急丸下之。面色青紅,額正中有紋,手掌心有汗,時作驚惕,手絡脈微動而發(fā)熱者,此驚熱也,瀉青丸、牛黃清心丸主之。身熱而倍能食,唇紅頰赤,大小便秘,脅下汗者,此風熱也,宣風散主之。已上諸熱,久而不去,內(nèi)外感發(fā),則所蘊瘡疹之毒,亦能乘間而出矣。

升麻葛根湯 解發(fā)痘疹之良方。

葛根 升麻 甘草芍藥(各等分)

上銼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惺惺散 解發(fā)痘疹良方。

人參 桔梗 甘草(炙) 白茯苓 栝蔞根 白術(各等分) 細辛(少許)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薄荷葉五片,煎七分,溫服,不拘時候。(一方有防風、川芎。)

備急丸

木香(二錢五分) 大黃 牽牛末(各五錢)

上為細末,神曲糊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山楂煎湯下。

瀉青丸 治肝熱作搐良方。

羌活 大黃(煨) 川芎 當歸 防風 山梔龍膽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雞頭子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竹葉湯同沙糖水化下。

牛黃清心丸 治心熱神昏。

牛黃(二分半) 辰砂(一錢五分) 黃連(五錢,生) 郁金(二錢) 黃芩(三錢) 山梔仁(三錢)

共研細末,臘雪水調(diào)面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燈芯湯送下。

宣風散 治黑陷里實,以代百祥丸、牛李膏。

檳榔(二個) 陳皮(五錢) 甘草(五錢) 牽牛(四兩,用半生半炒,取頭末一兩)

上為末,三二歲蜜湯調(diào)下半錢,以上一錢,食前服。

疹喜清涼,痘喜溫暖,此法人皆知之。然疹子初出,亦須和暖則易出。所以發(fā)苗之初,只要發(fā)出得盡,則毒便解。非若痘必苗而秀,秀而實,而后毒解也。痘子成實之時,若大溫熱,則反潰爛不收,是痘之后亦喜清涼也。故治痘疹者,無過熱,無過寒,溫涼適宜,陰陽自和,是為得之。

payment-defi.com/rencai/疹子只怕不能得出,若出盡則便毒解。故治疹子者,發(fā)熱之時,當察時令寒暄,以藥發(fā)之如時。大寒以桂枝葛根湯發(fā)之;大熱以升麻葛根湯(方見前)。合人參白虎湯發(fā)之;不寒不熱,以荊防敗毒散發(fā)之。如兼疫癘之氣,以人參敗毒散發(fā)之。如盡一劑不出,再作本湯發(fā)之。外用胡荽灑,以苧麻蘸酒遍身戛之,務令亟出。如三四作更不出,加腹中脹痛,氣上喘促,昏悶譫妄者,必死證也。

桂枝葛根湯

桂枝 葛根 升麻 防風 赤芍藥 甘草(各一錢)

上銼細,加生三片,淡豆豉一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無時。

人參白虎湯(又名化斑湯) 解斑疹良方。

人參(一錢) 知母(三錢) 甘草(一錢) 石膏(五錢) 糯米(一合)

上銼細,水二盞,煎待米熟去渣,溫服無時。

荊防敗毒散 疹痘之發(fā)散藥也。

荊芥柴胡 甘草 人參 桔梗 川芎 青防風 茯苓 枳殼 前胡 羌活 獨活上銼細,加薄荷五葉,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

人參敗毒散 解疫癘、發(fā)痘疹之良方,又主腰痛,四時通用。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殼 茯苓 桔梗 人參(各等分) 甘草(減半)

上銼細,加生姜三葉,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一方加薄荷少許)

胡荽酒 治倒陷。

胡荽四兩切,以好酒二盞,煎一兩沸,入胡荽,用物蓋定再煎,勿令泄氣。放冷,每吸一兩口微噴,從背至足遍,勿噴頭面。病患常令聞荽氣。

發(fā)熱六七日以后,明是疹子,卻不見出,此皮膚堅濃,腠理閉密。又或為風寒襲之,曾有吐利,乃伏也。急用托里發(fā)表之劑,麻黃湯去杏仁,加蟬蛻、升麻。外用胡荽酒(方見前),散麻刮之。如一向未更衣者,毒甚于里,伏而不出,河間涼膈散牛蒡子主之,發(fā)之解之。再不出者,死證也。

麻黃湯

麻黃 杏仁 甘草(各等分) 石膏(倍用)

上銼細,加臘茶葉一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不拘時服。(一方無石膏,有桑白皮。)

河間涼膈散 解痘疹表里俱熱,純陽無陰之豆。

大黃 樸硝 甘草(各五分) 連翹(一分) 梔子 黃芩 薄荷(各一分半) 淡竹葉(五片)

上銼細,作一服。水一盞,煎八分,去滓,入蜜一匙,和勻服。

疹子初發(fā)熱時,未見出現(xiàn),咳嗽百十聲不已,上氣喘氣,面浮目胞腫,時臥時起,此毒火內(nèi)蒸,肺葉焦舉,宜甘桔湯合人參白虎湯(方見前)去人參加牛蒡子、薄荷葉主之。

甘桔湯 解咽喉之良方。

甘草(二錢) 桔梗(一錢)

上銼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渣,食后溫服。

疹子發(fā)熱,或自汗出,或鼻衄者,不須止之,亦發(fā)散之義。故汗者,毒從汗散;衄者,毒從衄解。但不可太過。如汗太多,人參白虎湯(方見前)合黃連解毒湯主之;衄太多,玄參地黃湯主之。

黃連解毒湯 此解火毒痘疹通用方。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各等分)

上銼細,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熱服。

玄參地黃湯 治痘疹衄血。

玄參 生地牡丹皮 梔子仁(各一錢半) 甘草 升麻(各五分) 白芍藥(一錢)

上銼細,加炒蒲黃半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

疹子發(fā)熱吐利,純是熱證,不可作寒論,乃火邪內(nèi)迫。上焦多吐,下焦多利,中焦吐利并多。自利宜黃芩湯。吐利宜黃芩加半夏湯。自利里急后重者,宜黃連解毒湯(方見前)合天水散主之。

黃芩湯 治協(xié)熱而利。

黃芩(一錢半) 甘草(炙,一錢) 白芍藥(六錢)

上銼細,加大棗二枚,水一盞,煎七分,食前溫服。

黃芩加半夏湯

即前黃芩湯加半夏二錢,生姜一錢。

天水散 治痘干燥而痛。

滑石(四兩) 甘草(一兩)

共為細末,白湯調(diào)服。或用涂痘子甚佳,以蜜水調(diào)刷之。

痘疹咽痛,亦是常候,乃毒火上熏而痛也,勿作喉痹同論,妄用針刺。喉痹內(nèi)作腫,故宜針決去惡血。

痘疹只是咽干作痛,宜甘桔湯(方見前),加牛蒡子,或射干鼠粘子湯,細細咽之。

射干鼠粘子湯 治咽喉痛。

射干(一兩) 鼠粘子(四兩,炒香) 甘草 升麻(各一兩)

上銼細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服。

疹子渴喜飲水,純是火邪,肺焦胃干,心火內(nèi)亢故也。初發(fā)熱渴者,升麻葛根湯(方見前)加天花粉、麥門冬?噬跽呷藚谆ǚ揭娗)合黃連解毒湯(方見前)主之。

痘瘡貴三四次出,謂出勻。 疹貴一齊涌出,謂出盡。疹子只要得出便輕減。以火照之,遍身如涂朱之狀,此將出之兆。出形細密與痘瘡密者相似,但疹子隨出隨沒,非若痘子之以漸長大也。出形鮮紅與傷寒發(fā)斑相似,但疹子粒粒成瘡,非若斑子皮紅成片如蚊蚤之跡也。

痘疹之色不可同論。大抵痘子怕太紅,皮嫩易破,必生瘙癢;疹子喜通紅,疹發(fā)于心,紅者火之正色也。

若疹色淡白者,心血不足,養(yǎng)血化斑湯主之。色太紅焰,或微紫者,血熱也;或出太甚者,并宜大青湯主之。

黑者死證也。

養(yǎng)血化斑湯 治白疹。

歸身 生地黃 紅花 蟬蛻 人參(各等分)

共銼細,水一盞,姜一片,煎六分,去渣,溫服無時。

大青湯 治斑疹火毒良方。

大青 生地黃 玄參 石膏 知母 甘草 木通 地骨皮芥穗(各等分)

共銼細,水一盞,淡竹葉十二片,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疹子出沒常以六時為準。假如子后出,午時即收;午時出者,子時即收。乃陽生陰成,陰生陽成,造化自然之數(shù)也。凡此旋出旋收者輕。若一出連綿三四日不收者,乃陽毒太甚,宜大青湯(方見前)解之。逡巡不出者,乃風寒外束,皮膚閉密也,宜荊防敗毒散(方見前)主之。

瘡疹非熱不出。疹子欲出,則遍身發(fā)熱,或煩躁,或頭眩,或身拘急。及既出,則身便涼,諸病悉解,此一層疹子隨收矣。如疹子即出,熱甚不減,此毒壅遏,宜大青湯(方見前)解其表。便澀者,以黃連解毒湯(方見前)

合人參白虎湯(方見前),或大連翹湯解其里。大便不通者,河間涼膈散(方見前)加牛蒡子。

大連翹湯 此解里熱之良方,痘疹通用。

連翹 防風 瞿麥 荊芥穗 車前子 當歸 柴胡 蟬蛻 赤芍藥 白滑石 木通 黃芩 甘草 山梔子(各五分)

上銼細,加紫草五分,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食前溫服。(《博愛心鑒》有牛蒡子,名大連翹飲。)

凡疹子只要出得盡,則毒邪解散,正氣和平。如拂拂發(fā)熱,煩悶不寧,如蛇在灰,如蚓在塵之狀,或嘔吐,或注泄,此毒邪壅遏,尚未出盡。煩熱者,宜黃連解毒湯(方見前);嘔泄者,柴胡橘皮湯。并外用胡荽酒(方見前),以苧麻蘸酒遍身戛之。待疹子出盡,則煩熱自去,嘔泄自止矣。

柴胡橘皮湯

柴胡 橘皮 黃芩 半夏 人參 白茯苓(各等分)

上銼細,加竹茹一團,生姜一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疹子欲出未出之時,宜早發(fā)散,以解其毒,則無余災。若不預解,使之盡出,以致毒蓄于中,或為壯熱,日久枯瘁,或成驚癇,或為泄利,或咳血喘促,或作疳 而死。此雖一時戾氣之染,未有不由于人事之未盡者也。

疹子收后,身有微熱者,此虛熱也。不須施治,待氣血和暢,自然退去。若熱太甚,或日久不減,以柴胡麥門冬散。甚則以黃連解毒湯(方見前)合人參白虎湯(方見前),與前方相間服之。如發(fā)枯毛豎,肉消骨立,漸漸羸瘦者,柴胡四物湯主之。

柴胡麥門冬散

柴胡(五分) 甘草(二分) 麥門冬(八分) 龍膽草(三分) 人參(半錢) 玄參(半錢)

上銼細,水煎服。

柴胡四物湯 治疹后余熱。

柴胡 麥門冬 淡竹葉 當歸身 川芎 生地黃 白芍藥 地骨皮 人參 黃芩 知母上銼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疹后熱不除,忽作搐者,不可與急驚風同論,用導赤散加人參、麥門冬送服安神丸。小便清者可治,短少者不可治,宜服抱龍丸。

導赤散 治心熱發(fā)搐。

生地黃 木通 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細,加淡竹葉七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一方加人參、麥門冬)

安神丸

當歸身 麥門冬 白茯苓 黃芩 甘草(各半兩) 朱砂(一兩) 龍腦(二分半)

上為末,湯浸蒸餅和 豬心血搗勻,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燈芯湯下。

抱龍丸(又名琥珀抱龍丸) 治痘驚。

真琥珀 天竺黃 白檀香 白茯苓 人參(各一兩半) 粉草(去節(jié),三錢) 枳殼(麩炒,一兩) 枳實(麩炒,一兩) 辰砂(水飛,五兩) 金箔(一百片,篩) 山藥(炒熟,一兩) 膽星(一兩)

上各取細末,再篩和勻,每藥一兩,取新汲水一兩,重入乳缽內(nèi)杵勻,丸如彈子大,陰干,勿用日曬,(曬)

則燥裂矣。每服一丸,薄荷葉煎湯化下。

凡疹后牙根黑爛,肉腐血出,臭息沖人者,曰走馬疳,馬鳴散主之。若面頰浮腫,環(huán)口青黑,頰漏齒脫,唇崩鼻壞者,死證也。如唇口多瘡,其聲嗄啞者,曰惑,以化 丸主之。更煩躁昏悶失聲者,死證也。

馬鳴散 治走馬疳良方。

人中白(即溺桶底白垢也,以物刮取,用新瓦盛之,火 過如白鹽乃佳,半兩) 馬鳴退(即蠶蛻紙也,火燒過,二分半) 五倍子(生,一分。另用一分,同礬 枯) 白礬(二分,捶碎。另取五倍子一分,入礬干內(nèi),以火 枯)

共為細末,用濃米泔浸,洗凈拭干,以此藥敷之。

化 丸

蜀椒(取開口者,炒去汗,二分) 黃連(半兩) 苦楝根白皮(陰干,二分)

共為末,用烏梅肥者七個,艾湯浸,去核,搗爛和丸,艾湯下。

疹后泄利日久不已者,曰休息痢。不可妄施澀劑,以成霸功。宜黃芩湯(方見前)合天水散(方見前),與香橘丸相間治之。若嘔吐不能食者,名噤口。更腸滑不止,或下鮮血,或如塵水者,皆死證也。

香橘丸

木香(半兩) 黃連(一兩,以吳茱萸五錢同炒,去吳茱萸不用) 石蓮子(取肉二錢半) 陳皮(半兩)

上為末,醋調(diào)神曲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陳倉米湯送下。

疹子收后微咳者,此肺氣未平也,不須調(diào)治。若咳轉(zhuǎn)甚,喘氣逆氣,發(fā)則連綿不已者,此肺中伏火,金虛葉焦,故咳也,宜人參清膈散主之。身熱者,麥冬清肺湯主之。若咳久不止,面浮目胞腫,胸高而喘,息則聳肩,血自口鼻出,面色青或赤,鼻燥昏悶,搖頭擺手者,皆死證也。

人參清膈散 治肺熱鼻干,涕唾稠粘。

人參 柴胡 當歸 白芍藥 知母 白術 黃 (炙) 地骨皮 紫菀 茯苓 甘草 桑白皮 桔梗(各五分)黃芩(二分半) 滑石(七分半) 石膏(七分)

上銼細,加姜如錢大三片,水一盞,煎七八分,去渣,食后溫服。

麥冬清肺湯 治疹后咳嗽不止。

天門冬 麥門冬(各去心) 知母 貝母 杏仁(去皮尖,炒,研) 地骨皮(各等分)

共銼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疹家通禁雞、魚、炙、 、鹽、醋之類。直過七七之后,方可食之。惟宜食淡,不可縱口,致生他疾也。

曾見痘疹收后,動止出入,飲食如常,忽然心腹絞痛而死者,還是元氣怯弱,乘以疫癘之氣,正不能勝邪,邪伏于中,外若無病,內(nèi)已虧損,故一中而死,謂之中惡。

凡小兒初生未盈月者,遍身紅點,俗呼奶疹者是也。此由胎中受熱,故生下發(fā)見于皮膚,不可作時行疹子論,妄用湯劑。蓋臟腑嬌脆,氣血怯弱,不能勝湯丸也,宜用溯源解毒湯與乳母服之。

溯源解毒湯 解胎毒之良方。

當歸身 川芎 連翹 人參 白芍藥 生地黃 黃連 甘草(生) 陳皮 木通(各等分)

上銼細,加淡竹葉十片,水一盞,煎半盞,去渣,溫服無時。

凡天行,若病大便硬結(jié),熱留胃中,故發(fā)斑,不可以疹子同治,妄用發(fā)表之劑,反增危劇。宜用人參白虎湯(方見前)去人參,加大青、玄參、生地黃主之。大便秘者,以三黃丸微利之。

三黃丸 解毒,里實者可用。

黃芩(五錢) 黃連 大黃(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雪水搗丸,綠豆大,朱砂為衣,每服五七丸,食前燈芯湯下。

張景岳曰∶萬氏治疹,發(fā)表之法極盡隨時制宜之善。然發(fā)表之義,亦最不易。如營衛(wèi)不足而疹有不能出者,其證甚多,若徒知發(fā)之,而不知滋之,非惟不能發(fā),且恐窮其源矣。如傷寒三表之法,實亦有關于此。

又曰∶治疹諸條,皆極詳妥。其中惟瀉喘二證則最多疑似,蓋二證之由疹毒,固當如其治矣。然有不因疹毒,或以脾氣本弱,而過用寒藥,或以誤食生冷,致傷脾胃而為泄瀉者,雖曰由疹而發(fā),然實非疹毒之病。但察其別無熱證熱脈,而兼色白氣餒者,便須速救脾氣。若執(zhí)謂疹毒,則無不危矣。又如氣喘一證,大有虛實。蓋十喘九虛,若察其本,非火證,又非外邪,或以大瀉,或以大汗而致喘者,必皆氣脫之候。凡此二者,不可不加細察也。

霖按∶痧疹一證,宋元以來,雜入痘門。所謂氣血不分,陰陽淆混。萬氏獨辟蠶叢,別開蹊逕,指后學之津梁,拯嬰兒于衽席,厥功甚偉。其論治之精,已無異議。惟相隔幾及四百年,天運轉(zhuǎn)移,風氣日薄,因時制變,未可拘牽。當師其法,勿泥其方,斯深得其心者矣。

朱濟川曰∶夫疹亦胎毒也,比痘稍輕。然中有臟腑之分,發(fā)因時氣之擊。(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此四時之正氣也。冬宜寒而反溫,則陽氣發(fā)泄太早,至春必發(fā)疹也。故經(jīng)曰∶冬居溫暖,春必痘疹。又曰∶少陽客臟,則丹疹外發(fā)。)證分虛實之異,治有補瀉之殊。然其證之發(fā)也,類于傷寒,寒熱頭疼,目淚汪汪,鼻流清涕,嘔吐泄瀉,喘嗽噴嚏,譫妄溺澀,飲食不進,煩躁悶亂,睡臥不寧。此因陽火攻擊,以致毒乘于脾,熱流于心,而干于肺。蓋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疹之出賴二臟以行其毒,惟利于發(fā)得透徹,則毒盡出皮膚,內(nèi)熱自清,則無患矣。所以疹之出,必咳嚏衄血,嘔吐泄瀉也。若其初發(fā),自頭面先見,而至足為齊。頭面淡紅,愈多為佳,其形若芥子細密,其色若花紅活,隱見二三番,三四日漸沒。人事安寧,飲食如常,二便清調(diào),此其順也。若亢熱喘急,發(fā)不能出,或一出即沒,或冒風沒早,或雖出而紫黑無神,或淡白干枯,或身肢雖見而頭面不出,及加喘脹胸高肩息,狂言譫語,或口鼻出血,搦手搖頭,尋衣摸床,飲食不進,噦惡便秘,口出尸氣,此皆不治。若喘嗽煩悶,睡臥不安,二便堅閉,飲食不進,疹雖出而紫滯,乃毒火熾盛,治宜清解為主。若疹雖透而色淡白,干咳不續(xù),減食便溏,精神疲倦,乃中氣不足,宜固中氣而兼清肺為主。一有正氣不足,不能逐邪外出,致毒伏于內(nèi),喘脹而死,俗名悶疹也。間有風寒外襲,閉其腠理,或飲食停滯而氣道窒塞,以致疹不易出。治宜疏利為主。

論曰∶微汗而邪無蓄,便清而毒無壅。且如腸胃結(jié)而疏利弗緩,腠理窒而發(fā)散毋遲。衄血而邪從衄解,利下而毒以利松。咽喉腫痛,降火為急;煩渴不已,解毒為先。飲食減常須救胃,語言譫妄必清心。

時令冷兮投辛熱,時令涼兮用辛溫。時令既溫,辛涼無阻;時方炎熱,辛寒可施。故曰∶必先歲氣,毋伐天和。

治疹之要,先宜解散為主。解散則皮膚通暢,腠理開豁,則毒盡透解,則無余邪之為后災。若不知解散,或藥誤溫寒,或坐視犯禁,使邪不盡泄,留蓄于中,變證百出;驘┰陳瀬y,瀉利失血,目赤口疳,不食便秘,喉痛聲啞,喘嗽痰涎,疔癰瘡腫等證見矣。古人曰∶治別虛實,法宜變通。所謂活潑潑地,是神術也。

今人以疹為輕,不能調(diào)護,乃為風寒外束,及為生冷內(nèi)傷,郁遏毒瓦斯而不得外達,欲出不出,或一出即沒,反毒內(nèi)攻,噬臍何及。醫(yī)者亦以為易治,孟浪用藥而不知禁,往往誤人,不為已咎也,可痛可惜。

疹之出有中腑之正疹,有風寒發(fā)疹,有厲毒發(fā)疹,有內(nèi)傷發(fā)疹,不可不辨。然中腑之正疹者,辛涼而發(fā)之。

風寒發(fā)疹者,辛溫而汗之。厲毒發(fā)疹者,辛寒而清之。內(nèi)傷發(fā)疹者,苦平而利之也。

凡疹之出,雖先以發(fā)散為貴,若表實不易透,或風寒壅遏者,發(fā)解可也;若表虛自汗,疹毒易出而妄投之,豈免虛虛之禍乎?臨疹當辨虛實,不同一治。

出疹首尾,慎不可用燥悍之藥者,蓋疹從肺始,肺屬金而西兌勝燥之方,性勇悍而少柔,喜清潤而畏燥烈,故曰疹要清涼。投清涼則升,用燥烈則HT (HT 音吉,氣急也)。倘不得已,而用麻黃、桑皮等性燥之藥,必蜜炒,再加性潤之藥佐之,以折其悍氣則可矣。若誤用之,則金愈燥烈,譬猶滔天之焰,復添以油,豈有不斃之理哉?

孫東宿曰∶痧疹咳嗽喘急,每用痘門中大、小無比散,每服五七分,大者一錢,即刻喘定,而睡醒后神安氣和而愈。屢用屢驗。乃引熱毒從小便出也。

大無比散 治熱毒大甚,驚狂譫語引飲,豆瘡紅紫黑陷。

桂府滑石(飛過,六兩) 粉草(一兩) 辰砂(飛,三錢) 雄黃(飛,一錢)

上末,每三五歲服一錢,十歲服二錢。發(fā)熱之初用敗毒散調(diào)下亦能稀豆。若報豆后,用燈芯湯下。

小無比散 治痘壯熱口渴,小水澀,大便秘,口氣熱,煩躁不寧,或焦紫或紅斑。自發(fā)熱至起壯時有熱者,皆可用。痘后余熱亦可用。

桂府滑石(飛過,六兩) 石膏(飛過,一兩) 粉草 寒水石(各五錢) 郁金(蟬肚小者,甘草湯煮,干為末,七錢)

上俱制凈末和勻,每五歲者服二錢,大人再加。冬月燈芯湯下。夏月井水調(diào)下。熱甚不解者,井水磨犀角汁調(diào)下。若紅紫頂陷不起,加穿山甲末一分,麝香半分,紫草煎湯,加酒一二匙調(diào)下即起。

王肯堂曰∶萬氏云,疹屬少陰心火,心火旺則刑肺金,治疹專以肺為主。按∶既是心火刑肺金,即是賊邪,其證當重,何反輕于痘?余每治痧疹,但據(jù)見證,以瀉白散加減,大劑投之即至,危困之證無不愈者。其他時師用苦寒降火,辛溫發(fā)表,而頻于危亡者,不可勝數(shù),安在其為心火刑肺也。

瀉白消毒散

桔梗 甘草(各一錢) 浮萍(曬干,二錢) 牛蒡子(炒研) 荊芥穗(各一錢半) 桑白皮 地骨皮(二味自采鮮者,各三錢)

上為粗末,每服三五錢,水一盞,煎六分,濾清服。

霖按∶疹因伏氣熱邪干肺者,此方有散瀉肺熱,保定肺氣之功。若疹因外感風寒所閉,誠有如吳鞠通所論戀定邪氣之禍,臨證之士不可不慎也。

聶久吾曰∶痧疹形如沙,痘疹形如豆,皆象其形而名之也。

沙痘俱胎毒,而痘出五臟,臟屬陰,陰主閉藏,其毒深而難皆;痧出六腑payment-defi.com,腑屬陽,陽主發(fā)散,其毒淺而易散。

臟陰多虛寒,故痘可溫補;腑陽多實熱,故痧宜解散。然痧雖屬腑,而其熱毒之氣上蒸于肺,肺主皮毛,實受其毒,是以發(fā)熱之初雖似傷寒,而肺家見證獨多∶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眼胞腫,眼淚汪汪,面腫腮赤是也。治之之法,惟在宣發(fā)其毒,以盡出之于外。雖紅腫之甚,狀如漆瘡,亦不足慮,以其既發(fā)于外,即可免內(nèi)攻,不若痘家之必顧其收結(jié)也。此證若調(diào)治得法,十可十全;而調(diào)治失宜,則殺人亦如反掌。

痧疹初發(fā)熱,欲出未出時,宜用宣毒發(fā)表湯。

宣毒發(fā)表湯

升麻(八分) 葛根(八分) 桔梗 防風(去蘆。各五分) 荊芥 薄荷 甘草(各三分) 牛蒡子(炒香研細) 前胡 枳殼(炒) 木通 連翹(去心蒂,研碎) 淡竹葉(各六分)

天氣大熱加炒黃芩八分,大寒加蜜炙麻黃八分。

霖按∶前論天氣大寒,只宜置之燠室,謹避風寒,且天氣雖寒,而人身之熱毒未必減云云。此因天氣大寒,即加麻黃,何矛盾之甚耶?愚意審因寒閉,麻黃不可不加。若體質(zhì)素弱,不能送毒外達,非獨麻黃不可誤用,即升散太過,肺氣大泄,而煩喘危殆者,余見多矣。宜于升散劑中重加玄參,滋水解毒,以啟發(fā)腎氣,庶免虛虛之禍。斯臨證之工,最當詳察者也。

痧已出而紅腫大甚;宜用化毒清表湯。

化毒清表湯

連翹 黃連 地骨皮 葛根 牛蒡(炒香,研細) 黃芩 知母 花粉 山梔(炒) 玄參(各八分)桔梗 前胡 木通(各六分) 甘草 薄荷 防風(各三分)

口渴加麥門冬(去心一錢),白石膏( 研三錢),大便澀加酒炒大黃一錢(二分)。

有毒瓦斯流注而成痢者,宜用清熱導滯湯。

清熱導滯湯

黃連 條芩 白芍 枳殼(炒) 山楂肉(各一錢) 濃樸(去皮,姜汁炒) 青皮 檳榔(各六分)牛蒡子 當歸 甘草 連翹(各五分)

紅多者加紅花三分、地榆五分,秘澀甚者加酒炒大黃一錢二分。

孟介石曰∶痧疹屬肺屬火,系稟胎毒蘊積本經(jīng),亦因感歲氣而出,發(fā)熱五七日方得見形。初時咳嗽涕淚,目如含水之狀,身體微汗潮潤,則出最輕,若氣喘鼻干作嘔驚狂者最重。初見如芥子如米尖,再后成片,紅色者輕,紫色者險,黑色者逆,不可視為泛常。死生雖由天命,豈可用藥失序,致令夭亡。務宜辨寒虛實,察毒瓦斯淺深,庶人事始盡也。大抵初發(fā)熱時,必當微表,見形即宜清涼。一種初起眼白赤紅,聲啞唇腫作渴,腰痛腹脹,人事不清,口鼻出血,煩亂狂叫不安,閉塞不出,即大兇候也。服大劑清涼解毒藥后,若能現(xiàn)出者,或可得生。鼻內(nèi)流血者重,口內(nèi)流血者毒尤重。又一種初時失于清解,過于發(fā)熱,以致后來元氣虛弱,毒瓦斯停內(nèi),口鼻出血腥臭,骨瘦不堪,或生牙疳,身熱不退,終成壞證,不可不慎。此證日出三次,三日九次為順?傄顺鐾福就咚沟脙,即無他患。一種奶痧風疹,此類感風熱而出,乃皮膚小疾,服疏風清熱之藥即愈,不在此痧疹中論也。

痧疹與痘瘡不同,未見形并初見形時微表或可,如太過則胃氣受傷,反令停毒攻肺,生痰作喘,以致閉塞難現(xiàn)。若服發(fā)表藥而不出者,此熱結(jié)在內(nèi),速宜清涼行利,則肺竅清而毛孔易開,痧疹乃現(xiàn)。今之愚夫愚婦,表痧痘多用櫻桃、荔枝核、蔥頭等物。不知此數(shù)種性熱,大不相宜。輕者服之轉(zhuǎn)重,重者變逆。惟發(fā)表時只宜羌活、荊芥少加一二味,兼佐以連翹、牛蒡子、觀音柳、紫草、石膏。此種實為專司發(fā)痧之藥,其性雖涼,而能通肺達表,故不可少。

一種痧疹初起,四肢逆冷,乃火極似水之故,不可妄投熱藥。宜當利下清涼,痧現(xiàn)自然漸和也。

痧疹吐蟲解蟲,皆系熱盛。大約吐者重,而解者輕。用藥以清熱為主,如黃芩、梔子、丹皮。若吐蟲解蟲在出痧之后者,可加烏梅一二,痧前則忌。

痧疹前后瀉利,不宜用藥速止。如瀉黃紅色,乃內(nèi)有伏熱,加黃連、黃芩、車前子可也。

痧疹后眼目赤紅者,當用生地、菊花、決明子、蒺、歸尾、柴胡、紅花等味。一種痧后面色青白,骨瘦不堪,元氣損傷,肝脾血少成痞,眼懶睜畏明,似害非害,宜服健脾肥兒丸,或服六味地黃丸,庶可漸愈。一切疏風治眼之藥,萬不可妄投。不但痧后當如此,凡小兒病后失調(diào)成疳疾痞眼者,俱當如此醫(yī)治,養(yǎng)血健脾為主。倘大便泄瀉稀白水者,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對證要藥也。若瀉黃水者,則又在熱論,即不宜服此。

痧疹發(fā)熱二三日或四五日末見形,疑似之間,用防風發(fā)表湯。

防風發(fā)表湯

防風(五分) 干葛(八分) 紅花(三分) 枳殼(七分,炒) 甘草(五分) 桔梗(八分) 蘇梗(六分) 川芎(五分) 荊芥(六分) 當歸(六分) 陳皮(六分) 杏仁(一錢,炒) 山楂肉(二錢)

白水煎。

朱純嘏曰;可去陳皮,加牛蒡子七分、連翹殼五分。

痧疹見形一二日,內(nèi)服解毒快斑湯。

解毒快斑湯 托表涼解,活血化毒。

連翹(七分) 荊芥(六分) 防風(六分) 牛蒡子(六分) 生地(二錢) 蟬蛻(三枚) 歸尾(六分)山楂肉(二錢) 桔梗(八分) 川芎(五分) 干葛(八分) 黃芩(八分,酒炒) 紫草(八分)

白水煎,或加觀音柳五分。

朱純嘏曰∶此方可用,再加生犀角磨汁和藥同服更好。

痧疹見形二三日內(nèi),色紅煩躁,出不透快,宜服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

竹葉(三片) 紅花(三分) 生地(二錢) 石膏(三錢) 花粉(八分) 陳皮(五分) 甘草(五分) 黃連(五分,微炒) 僵蠶(五條) 連翹(六分) 玄參(一錢) 牛蒡子(六分) 桑皮(一錢)

如大便不解,加生大黃二錢,再不解即加玄明粉二錢,惟熱毒重盛者方可。如瀉紅水或作煩渴,亦加大黃。

痧疹四五六日回時,尚有余毒留于肺胃,咳嗽氣粗,外熱不退者,服清肺飲

清肺飲

竹葉(二片) 生地(二錢) 柴胡(六分) 麥冬(一錢) 玄參(一錢) 桔梗(八分) 僵蠶(五條)甘草(五分) 陳皮(六分) 黃芩(八分) 歸尾(八分) 知母(八分) 石膏(二錢)

白水煎。

朱純嘏曰∶此方可用,引加燈芯五尺同煎服。

痧后面色青白,唇淡氣弱,宜服調(diào)元健脾保肺湯。

調(diào)元健脾保肺湯 并治痧后瘦弱成疳疾。

黃 白茯 丹皮 陳皮 沙參 白芍(酒炒) 人參 當歸 百合 甘草如大便不實,瀉白色者,加木香、白術;如瀉黃色,加酒炒黃芩、車前子、黃連。

朱純嘏曰∶此方宜加薏米、麥冬、建蓮肉同煎服。

痧后痢疾下紅白,乃肺經(jīng)余毒流注大腸,或飲食失調(diào),宜服健脾解毒湯

健脾解毒湯

炒黃連(七分) 澤瀉(八分) 山藥(八分) 甘草(五分) 炒扁豆(一錢五分) 白芍(酒炒,六分)茯苓(八分) 木香(一分) 山楂肉(一錢) 丹皮(七分) 白術(七分,炒) 陳皮(五分)

如無黃連,加蜜水炒黃柏亦可。身體虛弱,面青唇白加沙參三分,晚米二錢。

痧后口瘡牙疳等患,宜服清胃敗毒湯。

清胃敗毒湯

僵蠶 丹皮 甘草 生地 連翹 桑皮 沙參 茯苓 黃柏(蜜炒) 銀花如體虛加白術。

朱純嘏曰∶此方不敢遽以為是。

痧后口瘡牙疳,宜搽救苦散。

救苦散

人中白(五錢, ) 飛青黛(二分) 冰片(一分) 僵蠶(一錢) 寒水石(井水飛細,三錢)

共為細末,先以苦茶拭口隨搽。此藥富貴之家加牛黃二分研入,其效更速。

朱純嘏曰∶此方輕證亦頗有驗,重證恐未必能奏全功也。

痧疹咽喉腫痛,不拘初起回后,用二圣散。

二圣散

苦參(三錢) 白僵蠶(二錢)

共為細末吹入。

有一種痧痘大吐大瀉而后見者,甚輕,與作惡心干嘔者不同,用藥微表和平安胃為主,宜服和中湯。

和中湯

歸身(七分) 陳皮(五分) 甘草(五分) 白術(八分,炒) 柴胡(六分) 防風(六分) 白茯(七分) 白芍(酒炒,六分) 干葛(八分) 丹皮(五分) 桔梗(七分)

白水煎。

有種病后瘦弱唇白氣虛,感時氣出痧疹者,宜服加味逍遙散

加味逍遙散 體弱氣虛,痧出白色,少紅活者,俱可服。

薄荷 白茯 歸身 炒白術 丹皮 陳皮 柴胡 炒白芍 麥冬 甘草 干葛白水煎。

痧疹不拘前后,痰多咳嗽,有風有熱者,俱宜服抱龍丸。

抱龍丸

鉤藤(一兩) 桔梗(二兩) 天麻(二兩) 陳膽星(四兩) 陳皮(一兩) 薄荷(一兩) 僵蠶(五錢) 川貝母(一兩,去心) 升麻(五錢)

共為極細末,煉蜜成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乳孩每服半丸,大者每服一丸,白滾水下。若外感風邪,用防風五分煎湯調(diào)下。若內(nèi)熱,用竹葉湯調(diào)下。

痧疹咳嗽,氣喘唇紅,結(jié)熱在內(nèi),煩躁不安,口鼻出血,不拘前后俱宜服犀角解毒化痰清火丸。

犀角解毒化痰清火丸

歸尾(八錢) 連翹(一兩) 赤芍(六錢) 生犀角(一兩) 生地(二兩) 丹皮(一兩) 紫草(一兩)牛蒡子(三錢) 花粉(一兩) 黃連(三錢) 薄荷 川貝母(一兩,去心) 甘草梢(一兩)

共為細末,煉蜜成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竹葉湯化下。犀杯不入藥。

痧后失調(diào),體瘦氣弱,或成疳疾,或泄瀉等證,宜服健脾肥兒丸。

健脾肥兒丸

人參(三錢) 黃 (一兩,蜜炙) 炒神曲(二兩) 扁豆(一兩,炒) 白術(一兩) 甘草(六錢)生黃連(三錢) 山楂肉(二兩) 陳皮(五錢) 白芍(六錢,炒) 當歸身(八錢) 橘紅(五錢) 白茯苓(一兩) 山藥(一兩) 地骨皮(六錢) 百合(八錢)

共為細末,煉蜜成丸,如彈子大。每食遠白滾水下一丸。不用人參亦可。

朱純嘏曰∶凡蜜丸俱忌食蔥。

痧后咳嗽,內(nèi)熱不清,心神慌亂,夜臥不安,脾虛,或生瘡疥,宜服天真膏。

天真膏

生苡仁 麥冬(去心) 玄參 沙參 生地 生黃 桑皮(各四兩) 丹皮 茯神 當歸 白茯苓 炒棗仁 紫菀 橘紅(各二兩)

取長流水,用砂鍋,桑柴文武火熬成珠,上好白蜜收成,盛瓷器內(nèi)。每服三五茶匙,白滾水調(diào)服。

霖按∶聶氏三方,已得要領。孟氏治法較備,然亦不能出其范圍。但兩家皆為近世所宗,并錄之以作后學楷式。

張隱庵曰∶痘乃先天之毒,疹屬后天之邪,先天止有水火,后天始備五行。產(chǎn)下發(fā)聲吮乳,肇自后天,是以發(fā)聲之時,口中有毒即咽下,而歸于陽明。故 之毒瓦斯發(fā)于陽明,上達于肺,出于皮毛,肺主氣而外合皮毛。是以痘毒走于血分,而氣以化之為順; 毒走于氣分,而血以和之為順。若走于血分而見云頭紫赤斑者,逆也。

乃氣分之毒,更速于痘。若停留于胃,則爛牙齦;阻滯在肺,則為鼻煽喘急。發(fā)表疏里,清熱解毒,事在良醫(yī)之臨證妙用者也。夫氣為陽,血為陰。痘乃精血中毒,故應四時之生長收藏,以合地支之數(shù)。 乃氣分之毒,是以一日三烹,三而三之,以應陽九之終。痘發(fā)于陰,故宜頭面稀疏,不喜獨參陽位; 發(fā)于陽,故喜大烹頭面,不宜惟在心胸。此人之陰陽血氣,應天地自然之道也。

治 主方

葛根 桔梗 荊芥 牛蒡子 防風 杏仁 甘草 橘皮

上方用泉水煎服,再隨四時之氣而加減用之。如寒閉者,宜麻黃。熱閉者,宜石膏。食閉者,宜枳樸、山楂。

熱甚者,加黃芩、黃連。毒甚者,加白花地丁、西河柳?收呒又。喘者倍杏仁。里實者加葶藶、牽牛。蓋痘疹有血氣之分,而用藥亦宜分別。如大黃、大戟,血分之瀉藥也;葶藶、牽牛,氣分之瀉藥也。黃連形壘如連珠,瀉心火之藥也;

黃芩外肌皮而內(nèi)腐空,故名空腸,又名腐腸,乃瀉肺而清肌表之藥也。肺主氣而心主血,故清痘之熱毒,宜以連為君,而芩為佐;清 之熱毒,宜以芩為君,而連佐之。又如金銀花,花開黃白,藤名忍冬,能啟陰氣而解氣分、血分之熱毒,蓋黃走血而白走氣也,故解痘毒者宜之,而 毒亦可。若夫白花地丁,又專于 證者也。此用藥之大關目,學人引伸觸類,微妙無窮。

霖按∶張氏論治處方,皆極精妙。用藥辨別氣血,尤具卓識。惟述原蹤前人之誤,云痧疹為后天胎血咽入之毒,亦智者之一失也。余長子坤生即悶絕,經(jīng)時始蘇,穩(wěn)婆將口中穢血拭去,咸謂必無痧痘之險,比長,痘出雖稀,痧疹頗重,年二十死于瘵。始信古人之言,未可深泥。

章虛谷論痘疹之源,謂痘為先天之毒,成于父母媾精之初;疹屬后天。兒在胎時,呼吸之息,不由口鼻,唯一縷臍帶通于子宮,與母呼吸相貫。父母不能節(jié)欲,欲火即由臍帶中隨兒闔辟之息而入。吸由于腎,腎主閉藏,故毒蘊于腎臟也。此說似覺近理。但痘疹同是命門伏毒,感于陰,則發(fā)痘;感于陽,則發(fā)疹。陰主血,以氣為固;陽主氣,藉血為資。此中陰陽互根之至理在焉。然雖云伏毒,亦必待六氣之火相激而動。其痘疹多發(fā)于子午卯酉之年者,為少陰君火,司天在泉故也。蓋人身命門伏藏之火,與司天在泉之火相搏激而后發(fā)。試觀極北之蒙古不發(fā)痘疹,曷何故歟?乃寒水凝結(jié)之鄉(xiāng),君火之令不行耳!吨夂蟆氛撗远徽蠲敮,為馬伏波征南所染,傳入中國。南位離火,得氣最先,固是天運之轉(zhuǎn)移,而六氣之火相引人身之火,昭然可證,又何必紛紛臆度哉!

高士宗曰∶ 猶錯也,皮膚甲錯之謂也。俗名曰 ,實系疹也。紅點隱隱,謂之隱疹。疹之根源,乃毫毛之內(nèi),皮腠之間,因于寒致血凝澀,其凝澀之血散發(fā)于皮膚之外,則發(fā)而為疹。蓋人身通體毫毛之氣,肺所主也。毫毛之內(nèi),腠理之外,則秉胞中之血,熱肉充膚,淡滲皮毛,肝所主也。皮膚寒而血凝澀,始焉凝澀,繼欲流通,則發(fā)熱咳嗽,散而發(fā)疹。疹之發(fā)也,有稀少,有稠密。極稀少者,不過數(shù)點,以及數(shù)十點;極稠密者,則周身頭面無有空隙。醫(yī)者不知其故,見有數(shù)點,即行攻發(fā)。若皮膚肌腠之間果有凝澀,則發(fā)熱咳嗽,自當涌出。其不能即出者,非肌肉不和,即氣虛不振。治之之法,當以紅花、歸、芎、荊、柴、羌、丹之劑,和其肌表;或以桂枝、 、術、歸、芍、苓、甘之劑,助其氣虛。若概以蘇、麻、前、杏、芩、連、石膏之劑投之,其氣虛不出者,此為虛其原本,本自稀少者。此為無故受賊,非惟疹不能出,其經(jīng)脈表里受虧,致身大熱而喘急生。愈熱愈表,愈喘愈發(fā),輕者重,重者死矣。蓋痘之發(fā)也,見有一二點,其勢必出;疹之發(fā)也,見有一二點,可出可不出。若肌表果有凝澀之疹,則身熱咳嗽,其勢自出。若無疹則止,此數(shù)點不能再增。善治者明乎此理,不行攻發(fā),但調(diào)其經(jīng)絡,和其榮衛(wèi),虛者補之,寒者溫之,則熱退身安而愈。無奈蒙昧不明,當疹毒盛行之時,見有數(shù)點即行攻發(fā),轉(zhuǎn)攻轉(zhuǎn)劇,愈發(fā)愈危,必致真臟虛敗而死,真可痛耳。夫痘毒起于腎,不從經(jīng)脈而出,為腎經(jīng)痘,雖有良醫(yī),不能挽回。若疹則其根源在于肌腠皮膚,膚腠之血根于胞中血海,膚腠寒而胞血稽遲,則有疹毒之證。得其源而活法以治,或聽其自然而不加妄治,百無一死也。

霖按∶痧疹陽毒,治宜清解。間有賦質(zhì)孱弱,或為苦寒過劑,不得不用溫托,作補偏救弊計,然亦千百中僅見一二。知此法以處變則可,泥此法以殺人則不可。致謂根源是血,因寒凝澀,滯于膚腠之間,散而為疹,設此論為概用溫補地步,貽誤后學,尤屬大謬。士宗與張隱庵同負盛名,觀此其兩人優(yōu)劣可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