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沈氏尊生書 臟腑 上課筆記
    

沈氏尊生書教程:臟腑

臟腑門 肺病源流(肺脹 肺萎 肺癰 息賁)(手太陰肺脈, 起于中焦, 下絡(luò)大腸, 還循胃口, 上膈到肺, 從肺系橫出下, 下循MJM1內(nèi), 行少陰心主之前, 下肘中, 循腎內(nèi)骨上廉, 入寸口, 上魚際, 出大指之端, 少商穴止。其支者從腕后直出次指內(nèi)廉之端, 次注于手陽明大腸經(jīng)。 …

臟腑門

肺病源流(肺脹 肺萎 肺 息賁)

(手太陰肺脈, 起于中焦, 下絡(luò)大腸, 還循胃口, 上膈到肺, 從肺系橫出下, 下循MJM1內(nèi), 行少陰心主之前, 下肘中, 循腎內(nèi)骨上廉, 入寸口, 上魚際, 出大指之端, 少商穴止。其支者從腕后直出次指內(nèi)廉之端, 次注于手陽明大腸經(jīng)。 每日寅時, 周身氣血俱薈萃而注于肺。手太陰肺經(jīng), 多氣而少血。) 肺主氣, 上連喉系, 下通心肝之竅, 司呼吸出人。居上以鎮(zhèn)諸臟, 而壓糟粕, 以行于大腸, 出納清氣, 以出濁物。所受者太陽之陰, 以固陽氣。所司者太陰之陽, 以行陰物。 又與足太陰脾, 同行氣以給眾臟, 故亦名太陰。其屬則位西方金, 其配則為秋令。 秋則氣化清肅, 萬物賴以成遂。金則為水之母, 其氣恒下行, 靜時下澄于腎宮, 與水相通, 經(jīng)所謂母隱子胎是也。但腎為真水, 天一所生, 肺既為其母, 故居華說之頂, 猶據(jù)天河之上源以注昆侖, 而入龍門以匯于海也。其輸精臟腑, 猶在天之雨露, 廣沛群生也。然嘗病燥與寒熱, 以輸精布眾, 或太過末及滋化, 或邪乘不得行令, 故反病燥(宜滋燥飲, )反病寒熱也(寒宜紫蘇飲子, 熱宜瀉肺湯, )

古人嬌臟之名所由來矣。夫肺主皮毛, 而皮毛則純屬太陽之部, 太陽之傷風(fēng)傷寒, 汗出中風(fēng), 與形寒飲冷, 皆能傷肺, 故其現(xiàn)癥, 如鼻塞、聲重、喘咳、氣逆、肩背痛、 嚏噴、胸滿、煩心, 亦與太陽同。五志之火上炎, 陰虛內(nèi)爍, 肝火挾心而刑金, 亦能傷肺, 故其現(xiàn)癥, 如肺萎、肺癰、痿蹩、吐血、聲嘶、息有音、鼽衄、掌熱、 喘不休、口血出、皮毛焦, 皆由火燥焦卷之故。若虛, 則有少氣不能報息、耳聾、 嗌干諸癥。而此諸癥, 或由外傷, 治與足太陽所感病同法。或邪盛郁塞, 必于足太陽瀉之。若傷于內(nèi)者, 正氣衰, 金被殘賊, 必于足少陰養(yǎng)之, 使子能助母, 而金氣不至耗泄, 于足太陰培之, 使母能生子, 而金氣得以涵育。昔人云, 補水培土, 是養(yǎng)金善法, 洵有然也, 抑猶有進者。金性下沉, 隱于子胎, 腎家水火兩病, 肺俱能受其害, 故有時腎水上泛為痰, 肺受之, 則喘壅而嗽。有時腎火上凌其母, 肺受之, 則喘息而鳴。皆腎氣上逆而為病也。要不外足太陽、足太陰、足少陰三經(jīng), 從而治之。

【脈 法】

《脈經(jīng)》曰: 肺傷者, 其脈細緊浮數(shù), 其人勞倦咳唾血。

【肺病癥】

經(jīng)曰: 風(fēng)寒入舍于肺, 名曰肺痹, 發(fā)咳上氣。又曰: 大骨活, 大肉陷。胸中氣滿, 喘息不便, 其氣動形, 期六月死, 真臟脈見, 乃與之期日。注曰: 肺之臟也。《難經(jīng)》曰: 外癥, 面白善嚏, 悲愁欲哭; 內(nèi)癥, 右有動氣, 按之牢若痛, 其病喘咳, 灑淅而寒熱也。

《靈樞》曰: 肺氣虛則鼻息不利, 少氣, 實則喘咳, 胸頻伸息。

【肺病間甚】

經(jīng)曰: 肺病者, 下晡慧, 日中甚, 夜半靜。

【肺病治法】

經(jīng)曰: 肺苦氣上逆, 急食苦以泄之。注曰: 此肺氣有余也, 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補之, 辛瀉之。又曰: 肺病禁寒飲食, 寒衣。

【肺絕侯】

經(jīng)曰: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 行氣溫于皮毛者也, 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jié)傷, 皮節(jié)傷則爪活毛折。毛折者, 毛先死, 丙日篤, 丁日死。又曰: 肺絕, 三日死, 何以知之?口張, 但氣出而不返。, 一云口鼻虛張, 短氣。仲景曰: 汗出發(fā)潤, 喘不休者, 此為肺絕。

【肺氣滯澀保養(yǎng)法】

《保生秘要》曰: 凡人氣旺則血榮而潤澤, 氣絕則血活而滅形, 故氣虛弱滯澀而成病。如澀于肺, 則肺氣不清, 液凝滯而為痰。 諸痰膹郁, 皆屬肺。上焦之疾, 或傳于大腸。秋月金旺, 宜常呬吸, 以和其氣, 慎勿用諸肺, 則不厭其魄。時秋初夏末, 熱氣酷甚, 宜少貪風(fēng)涼(一切行立坐臥飲食衣服, 皆慎之, )免傷背之腧穴。中風(fēng)之癥, 說感此也。 肅殺之天, 殺中有生。秋分之日, 戒傷生命。大抵時至萬物收斂, 人心更要持守, 勿為馳逞發(fā)揚, 以散其氣。 肺脹 肺家氣分病也。

仲景曰: 咳而上氣煩躁者, 為肺脹, 欲作風(fēng)水, 發(fā)汗自愈。又曰: 咳而上氣, 此為肺脹, 其人喘, 目如脫狀, 脈浮大者, 越婢加半夏湯主之。又曰: 肺脹咳而上氣, 煩躁而喘, 脈浮者心下有水氣, 小青龍湯加石膏主之。

丹溪曰: 肺脹而嗽, 或左或有, 不得眠, 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 宜養(yǎng)血以流動乎氣, 降火疏肝以清痰, 四物湯仁、訶子、青皮、竹瀝之類。

據(jù)二家說, 可知肺脹本為肺經(jīng)氣分之病, 故宜以收斂為主(宜訶子青黛丸、清化丸。) 即挾痰挾血者, 亦不離乎氣, 不得專議血, 專議痰也。 肺萎 久嗽氣虛而熱在上焦病也。其癥之發(fā), 必寒熱往來自汗, 氣急, 煩悶多唾, 或帶紅線膿血, 宜急治之(宜舉肺湯、元參清肺飲, )切忌升散辛燥溫?zé)帷?

仲景云: 或有患此癥吐涎沫而咳者(宜生甘草湯, )有吐涎沫而不咳者, 其人不渴必遺尿, 小便數(shù), 所以然者, 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 此為肺中冷, 必眩, 多吐涎必溫之(宜甘草干姜湯。)又有火盛者(宜人參平肺散,) 有喘急而面浮者(宜葶棗散。)大約此癥總以養(yǎng)肺、養(yǎng)氣、養(yǎng)血, 清金降火為主。 若肺萎將變?yōu)榘b, 又必兼理膿毒(宜紫菀散。)

【脈 法】

《脈經(jīng)》曰: 左寸脈數(shù)虛澀, 肺萎也。

【肺萎之因】

仲景曰: 熱在上焦者, 因咳為肺萎。 此從何得之?說以或從汗出, 或從嘔吐, 或從消渴, 小便利數(shù), 或從便難, 又被快藥下利, 重亡津液, 故得之。又曰: 寸口脈數(shù), 其人渴, 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 此為肺萎之病。

《脈經(jīng)》曰: 肺萎咳唾, 咽燥欲飲水者, 自愈。自張口者, 短氣也。 肺癰 肺熱極而成病也。其癥痰中腥臭, 或帶膿也(總治宜清金飲, )皆緣土虛金弱不能生水, 陰火爍金之?dāng)“Y, 故補脾亦是要著。而其條治之法, 如初起, 咳嗽氣急, 胸中隱痛, 吐膿痰, 急平之(宜麥冬平肺飲。)或咳吐膿痰, 胸膈脹滿, 喘氣, 發(fā)熱, 急清之(宜元參清肺飲。)或病重不能臥, 急安之(宜寧肺桔梗湯。)或已吐膿血, 必以去膿補氣為要(宜排膿散, )勿論已成末成, 總當(dāng)清熱滌痰, 使無留壅, 自然易愈(宜金鯉湯。)凡患肺癰, 手掌皮粗, 氣急脈數(shù), 顴紅鼻煽, 不能飲食者, 皆不治。

【脈 法】

《脈經(jīng)》曰: 右寸脈數(shù)實, 肺癰也。但色白而脈兼短澀者生, 色赤而脈兼浮大者死。

【肺癰之因】

仲景曰: 寸口脈數(shù), 若口中辟辟燥咳, 胸中隱隱痛, 脈反兼滑, 此為肺癰。 息賁 肺積病也, 在右下, 如覆盆狀, 令人灑灑寒熱, 背痛, 嘔逆, 喘咳, 發(fā)肺癰, 脈必浮而長, 皆由肺氣虛, 痰熱壅結(jié)也(宜調(diào)息丸、息賁丸, )當(dāng)以降氣清熱, 開痰散結(jié)為主。


治肺病諸藥要品及方五

滋燥飲 肺燥 天冬 麥冬 生地 花粉 白芍 秦艽 加蜜、童便服。
紫蘇飲子 肺寒 蘇葉 桑皮 青皮 杏仁 麻黃 陳皮 甘草 五味子各一錢 人參 半夏各六分 姜三片
瀉肺湯 肺熱 山梔 黃芩 薄荷 枳殼 杏仁 連翹 桑皮 桔梗 甘草 酒大黃各七分
瀉白散 肺實 地骨皮 桑皮各二錢 甘草一錢 或加知母、貝母、桔梗、山梔、生地、麥冬亦可
補肺散 肺虛 阿膠二錢 牛蒡炒糯米各一錢 馬兜鈴七分 杏仁麩炒九個 甘草五分治肺脹方五
越婢加半豆湯 總治 麻黃 石膏 甘草 半夏 姜 棗
小青龍湯 水氣] 桂枝 麻黃 干姜 酒白芍 炙甘草 細辛 半夏 五味子
四物湯 挾瘀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生地
訶子青黛丸 收斂 訶子 青黛 杏仁 海粉 便香附蔞仁 半夏曲 姜汁 蜜丸, 含化。
清化丸 總治 貝母一兩 杏仁五錢 青黛二錢 姜汁、砂糖丸, 含化。

治肺萎方七

生姜甘草湯 吐咳 生姜五錢 炙甘草三錢 人參二錢 棗五枚
甘草干姜湯 吐而不咳 炙草四錢 炮干姜二錢
人參平肺散 火盛 桑皮二錢 知母 人參 地骨皮 炙草各一錢 天冬 赤苓各八分 陳皮 青皮各五分 五味子二十粒 姜三片
葶棗散 喘急面浮 炒葶藶為末, 大棗十枚, 煎湯去棗, 調(diào)末二錢服。
舉肺湯 總治 桔梗 甘草 天冬 竹茹 阿膠 沙參 貝母 百合
元參清肺飲 元參 柴胡 桔梗 陳皮 地骨皮 茯苓 麥冬 苡仁 人參 甘草 檳榔 加童便一小杯 沖服。
紫菀散 肺萎成癰 紫菀 人參 知母 五味子 桔梗 貝母 甘草 茯苓 阿膠 姜

治肺癰方六

清金飲 總治 苡仁 橘葉 黃芩 花粉 貝母 桑皮 桔梗 牛蒡 白蒺
麥冬平肺飲 初起 麥冬 人參 赤芍 檳榔 甘草 赤苓 陳皮 桔梗
元參清肺飲 吐膿 方詳上。
寧肺桔梗湯 不臥 桔梗 貝母 當(dāng)歸 黃耆 枳殼 桑皮 防己 瓜蔞仁 甘草節(jié) 五味子 百合 苡仁 葶藶 杏仁 地骨皮 知母 咳甚倍百合, 身熱加柴胡, 便秘加大黃。
排膿散 已成 人參 黃耆 白芷 五味子等分
金鯉湯 總治 鯉魚重四兩者, 去腸, 勿見水, 入貝母末二錢縫好,童便半碗, 浸之, 重湯煮至睛出, 去鱗骨, 將肉仍浸童便內(nèi)頓熱, 一日分三次, 便肉俱食之, 其效至速。

治息賁方二

調(diào)息丸 總治 陳皮 蔻仁 射干 紫菀 桑皮 桔梗 石咸 海浮石 旋覆花 水泛丸。
息賁丸 川連一兩三錢 厚樸八錢 干姜 茯苓 紫菀 川椒各錢半 人參二 錢 桂枝 桔梗 三棱 天冬 陳皮 川烏 蔻仁各一錢 青皮五分 巴霜四分茯苓另 研, 余為末, 篩出, 和茯苓末研勻, 再入巴霜研勻; 蜜丸, 梧子大, 初服二丸, 每日加一丸, 漸加至大便微溏, 再從兩丸加服, 積去大半, 便勿服。

咳嗽哮喘源流

咳嗽, 肺病也, 然雖為肺之主病, 五臟六腑皆有之。說肺不傷不咳, 睥不傷不久咳, 腎不傷火不熾, 咳不甚其大較也。而咳與嗽異, 先不可不辨, 有聲無痰曰咳, 非無痰, 痰不易出也, 病在肺, 肺主聲, 故聲先而痰后。 有痰無聲曰嗽, 非無聲, 痰隨嗽出, 聲不甚響也, 病在脾, 脾藏痰, 故痰出而嗽止。 二者總因心火困土T金所致。因咳有痰, 重在咳, 肺為主, 急宜順氣, 肺惡溫燥, 橘紅、貝母、桔梗、桑皮、知母、麥冬、紫菀為要藥。因痰致嗽, 重在痰脾為主, 速宜消痰, 脾惡寒潤。二術(shù)、南星、半夏為要藥, 清火兼之, 最是要法。

而致咳之由, 則有兩大頭腦, 一曰內(nèi)傷, 七情饑飽是也; 一曰外感, 風(fēng)寒暑濕是也。 而風(fēng)寒暑濕所感, 竟有不咳者, 感太重徑傷臟腑, 不留于肺, 故不咳。不然, 先中皮毛以次傳及五臟, 故亦不復(fù)咳。七情饑飽所傷, 竟有不嗽者, 病尚淺, 止在本臟, 不上干于肺, 故不咳。否則, 臟氣受傷以次病及上焦, 故一時不遽咳。 所以傷寒以有嗽為輕, 七情之咳, 必久而后見也。自表入者病在陽, 若用寒涼收斂, 必連綿不解, 變生他癥, 故宜辛溫(寧嗽湯, 或二陳湯加防風(fēng)紫蘇之屬, )以求其屬, 散其邪, 肺清而嗽自愈。自內(nèi)生者傷其陰, 陰虛陽浮, 水涸金燥, 喉癢而咳, 最忌辛香助陽, 故宜甘潤(宜保和湯、滋陰清化丸, )以滋養(yǎng)肺, 水旺氣暢, 而咳自愈。 然外治雖宜散, 若病氣形氣俱虛, 又當(dāng)補益以溫解, 如參蘇飲之用參, 桂枝湯之用甘芍, 實脾也, 脾實則肺金得養(yǎng), 前邪易出, 后邪難入矣。內(nèi)治雖宜潤, 若命門火衰氣不化水, 不得概執(zhí)滋陰之說, 而參羌附桂不妨酌用也。 然則內(nèi)傷外感之殊, 不可先悉其源流乎, 而其發(fā)于五臟移于六腑者, 可更條析言之。

經(jīng)曰: 肺咳之狀, 喘息有音; 甚則唾血(宜以肺經(jīng)藥治之, 如桔梗、貝母、瓜蔞、桑皮、蘇子、花粉等。)咳不已, 大腸受之, 咳則遺尿(引上加升麻, 引下加大黃。主治余糧湯。)

心咳之狀, 心痛, 喉中介介如梗狀, 甚則咽腫喉痹(宜以心經(jīng)藥治之, 如黃連、細辛、郁金、麥冬、 遠志等。)咳不已, 小腸受, 咳則失氣, 氣與咳俱失(引上加桔梗, 引下加木通、小茴。 主治芍藥湯。)

脾咳之狀, 有胠下痛引肩背, 甚或不可動, 動則咳劇(宜以脾經(jīng)藥治之, 如半夏、二術(shù)、陳皮、腹皮之屬。)咳不已, 胃受之, 咳則嘔;蜷L蟲出(引上加升麻, 引下加石膏、益智、厚樸。主治烏梅丸。)

肝咳之狀, 左下痛, 甚則不可以轉(zhuǎn), 轉(zhuǎn)則兩胠下滿(宜以肝經(jīng)藥治之, 如柴胡、前胡、川芎、青皮、青黛等。)咳不已, 膽受之, 咳則嘔膽汁(引上加川芎, 引下加青皮。主治黃岑湯。)

腎咳之狀, 腰背相引痛, 舌本干, 咽作咸, 甚則咳涎(宜以腎經(jīng)藥治之, 如獨活、天冬、山萸故紙等。)咳不已, 膀胱受之, 咳則遺溺(引上加羌活, 引下加橘核。主治茯苓湯。 )

久嗽不已, 三焦又受之, 咳則腹?jié)M, 不欲飲食(引上加川芎, 引下加青皮。 主治木香順氣散。)

心包絡(luò)咳, 心胸間隱隱作痛(宜以心經(jīng)藥治之, 如丹皮、山梔、 肉桂等。)

此經(jīng)言臟腑相因之咳, 所當(dāng)分別而治者也。其余又有肺脹, 痰挾瘀血, 或左或有, 不得眠, 動則喘急者(宜四物加山梔、紅花、訶子、青皮、竹瀝、姜汁等。 不得臥者不治。)

又有肺勞熱, 生蟲如蠶, 咳逆氣喘, 謂之膏肓病, 針灸不至者(宜驅(qū)二 丸。)

又有脾胃先虛, 不能制水, 水泛為痰, 水冷金寒而咳者(宜六君子加減。)

又有過服涼冷, 脾胃受傷, 寒水挾木勢而上侵肺胃, 前病末除, 新病更甚, 若進寒涼, 必至危殆者, 急補土母(宜八味丸、 六君子湯加炮附。)

又有因火爍肺金而咳者, 清金降火, 誰不知之, 岑連二冬知柏誤用, 必至更甚, 急補北方以瀉南方(宜六味丸、桔梗湯。)補陰后, 隨用參耆救肺, 使金土相生, 方可謂識先后著, 若用參耆于壯水之先, 陽火愈旺, 金愈傷矣。

以上皆臟腑余癥, 未可忽視者也。且夫咳之為病, 有新久虛實之殊。 新咳者, 肺有實邪, 風(fēng)則散之(宜參蘇飲, )寒則發(fā)之(宜二陳湯加紫蘇、葛根、杏仁、 桔梗, )熱則清之(宜金沸草散去麻黃、半夏、加薄荷、五味、杏仁, 桑皮、貝母、 茯苓、桔梗、枇杷葉之屬, )火則瀉之(宜清火止咳湯, 濕則除之(宜白術(shù)湯, )痰則滌之(宜加味二陳湯。)

有久病忽咳, 病雖久而咳則暴, 亦為新咳, 必新傷風(fēng)食也, 風(fēng)則疏之(宜消風(fēng)寧嗽湯, )食則消之(宜大安丸去連翹、黃連, 加桔梗、枳實等, )即愈矣。久咳者, 屬虛屬郁。有由氣虛者(宜補中益氣。 )有由血虛者(宜阿膠四物湯。)有由血虛火盛, 喘咳聲嘶者(宜岑連四物湯。 )有氣血兩虛者(宜寧肺湯。)有虛勞嗽, 痰熱渴汗者(宜滋陰清化丸。 )有虛勞咳血痰喘者(宜五汁膏。)有虛勞嗽一二聲, 無痰, 夜則發(fā)熱, 過則冷, 睡多夢者(宜劫勞散。)有火郁于肺, 咳則有聲無痰者(宜桔梗湯。)有濕痰內(nèi)郁, 痰出則咳少止, 少項又咳者(宜加味二陳湯。)而又有咳久傷脾, 滿面生瘡者(宜人參蛤蚧散。)有久咳失音者(宜杏仁膏、清肺湯。 )有久咳失氣者(宜劫嗽丸。)有久咳面目浮腫者(宜葶藶散。)有久咳不止, 諸藥不效者(宜噙化丸、立效方。)有久咳成癆者(宜保和湯。)有久咳經(jīng)年百藥不效, 余無他癥, 與勞嗽異者(宜百部膏、烏梅膏。)有痰郁火邪在中, 成干咳嗽者, 此癥極難治, 先用開劑(宜逍遙散重加桔梗, )后用補陰之品(宜本事鱉甲丸加熟地、 當(dāng)歸、白芍、麥冬、阿膠、茯苓之屬。)

咳之為病, 又有四時晝夜之異: 春嗽, 春氣上升也, 宜清氣(宜二陳湯加川芎。)風(fēng)咳遇春即發(fā), 為脾病, 健脾為主(宜異央散加止嗽藥。)夏嗽, 炎火逼肺也, 無黃連不愈(宜桔梗加石膏、 黃連。)秋嗽, 燥金用事也(宜二陳湯加桑皮、天冬。)秋禾發(fā)嗽, 交夏方愈, 乃寒包熱也, 還須解表(宜二陳湯加柴胡、葛根。)冬嗽, 風(fēng)寒外束也, 亦須發(fā)散(宜二陳湯加麻黃、杏仁、羌活、防風(fēng)。)

五更嗽, 或五更痰多, 或清晨痰多, 總皆脾虛所致(宜六君子湯加炮姜。)日夜不咳, 但朝晨咳幾聲, 火空則發(fā)也宜二陳加黃岑、桔梗、桑皮。)日夜亦嗽, 惟早晨嗽更甚, 胃中有食積, 至此時火氣流入肺中也(宜瀉白散加知母, 或二母散, 五更嗽同。)上半日咳, 痰稠黃, 胃火也(宜二陳湯加竹茹、貝母、石膏。)午后咳, 痰黑粘滯, 陰虛火動也(宜六味作湯, 加止嗽藥。)黃昏咳, 腎經(jīng)陽衰陰弱, 虛火上炎也, 當(dāng)補脾肺, 生腎水, 不可專用嗽藥(宜六味丸、六君子湯間服。)不論大人小兒, 黃昏熟睡中忽咳兩三聲, 食積痰也, 消其痰而咳自止(宜二陳湯加山楂、神曲麥芽。 )后半夜嗽, 風(fēng)也(宜二陳湯加防風(fēng)。)日輕夜重咳, 血少也(宜二陳湯多加當(dāng)歸即止。 )凡黃昏五更, 上半夜咳屬實, 后半夜咳屬虛, 此又不可不知者。 總而言之, 咳嗽之因, 共十有六:

  • 一曰風(fēng)嗽, 風(fēng)乘肺也, 其脈浮, 必兼鼻塞, 流涕聲重, 口干喉癢, 憎寒發(fā)熱, 自汗惡風(fēng), 煩躁, 語未竟自咳(宜款冬花散、金沸草散。 )
  • 二曰寒嗽, 脾肺皆受寒邪也, 其脈弦微, 必兼面白口甘, 水反侮土, 寡于畏也, 腹中大寒, 痰白作泡, 口甘涎沫者, 胃寒不和, 必以辛甘熱去之(宜紫蘇飲子、 半夏溫肺湯。)或有遇寒即發(fā)者, 乃寒包熱也, 解表則熱自除(宜桔梗湯加麻黃、防風(fēng)、 杏仁、陳皮、紫蘇、木通、黃岑。)大概寒傷肺而咳者, 其脈緊, 必兼鼻塞聲重, 憎寒發(fā)熱, 無汗, 煩躁, 不渴胸緊, 甚至音啞(宜二陳加麻黃、杏仁、桔梗。 )
  • 三曰熱嗽, 傷于暑熱而得嗽也, 其脈數(shù), 必兼口燥, 聲嘶, 煩熱引飲, 或吐涎沫, 甚至咯血(宜洗肺散、岑半丸、黃連化痰丸。)須知咳嗽面赤, 胸腹常熱, 惟足乍有時冷, 其脈洪滑者, 必?zé)崽盗魷趦?nèi), 故嗽而胸滿也(宜半黃丸、小陷胸湯。 )
  • 四曰濕嗽, 濕傷脾也, 其脈濡細, 必兼骨節(jié)煩疼, 四肢沉重, 或有汗, 小便不利, 痰多(宜白術(shù)、白術(shù)丸。)
  • 五曰郁嗽, 即火嗽也, 其脈數(shù), 必兼面赤, 或肺脹喘急, 睡不安, 痰少, 甚者干咳而無痰, 乃腎水活涸, 邪火獨炎所致(宜清化丸、 清金降火湯。)
  • 六曰勞嗽, 虛勞咳嗽也, 其脈細數(shù), 必兼盜汗出, 痰多, 作寒熱, 火升喘促, 說緣酒色過度, 虛勞少血, 津液內(nèi)耗, 心火上炎, 遂使燥熱乘肺, 唾咯膿血, 上氣涎潮, 其嗽連續(xù)不已也(宜人參清肺、訶黎勒丸、人參芎歸湯。 )
  • 七曰食積嗽, 傷食生痰, 久積發(fā)咳也, 其脈數(shù)硬, 必兼胸滿噫酸, 發(fā)熱, 或稠痰壅滯喘滿, 皆由胃火上炎, 沖逼肺氣, 久而不愈也, 此非青黛、 瓜蔞不除(瓜蔞丸、二母寧嗽湯。)總之, 凡有食積者, 必面青黃白不常, 面上如爪路, 一黃一白者, 此又可望色而知也。
  • 八曰氣嗽, 七氣積傷成咳也, 其脈浮洪滑數(shù), 必兼上氣喘急, 痰涎凝結(jié), 或如敗絮, 或如梅核, 滯塞咽喉, 吐不出, 咽不下, 多因七情郁結(jié), 或勞傷脾肺, 甚而多吐膿血, 漸成肺萎, 將作勞瘵也。 然氣嗽一癥, 婦人多有之(宜團參飲子、蘇子降氣湯、星香丸。)
  • 九曰痰嗽, 嗽動便有痰聲, 痰出即嗽止也, 其脈浮滑, 必兼胸膈滿, 痰涎多, 或寒熱交作, 面浮如盤, 緣濕痰在胃, 上干于肺也(宜半瓜丸、滴油散、澄清飲。)其有一種發(fā)咳時, 直至頓吐飲食, 痰物俱盡, 方小安者, 此乃肝木T脾土, 風(fēng)痰壅盛所致也(宜白圓子。 )
  • 十曰干嗽, 肺中無津液也, 其脈細澀, 必兼氣弱或促, 乃痰郁火邪于肺中, 輕則連咳數(shù)十聲, 方有痰出, 重則雖多咳亦無痰, 故為干咳嗽, 極難治, 始宜用苦桔梗以開之, 再用補陰降火之劑, 不已, 則成勞瘵, 在不得志者多患此(宜干嗽補肺膏、加味二母丸、瓊玉膏。)
  • 十一曰血嗽, 嗽而多唾瘀血也, 其脈浮芤而數(shù), 必兼喉中有腥氣, 或因上焦有熱, 血瘀沉悶, 嗽聲連并, 氣不得透(宜桑皮散, )或因打撲損傷肺氣作咳, 多吐黑血(宜當(dāng)歸散。 )
  • 十二曰酒嗽, 傷酒而成也, 說酒大熱有毒, 或冷熱兼飲, 日久漸傷胃脘, 其氣結(jié)聚不流, 致成濕痰作嗽(宜瓜蔞青黛丸、瓜蔞杏連丸、蜂姜丸。)
  • 十三曰久嗽, 諸般嗽久也, 說積痰留聚肺脘, 粘滯如膠, 以致氣不升降, 或上氣喘急(宜蜂姜丸、 貝母湯、加味百花膏。)并有至數(shù)十年不愈者(宜馬兜鈴丸、潤肺除嗽飲。 )
  • 十四曰火嗽, 火熱嗽也。其脈洪數(shù), 必兼面赤, 煩渴引飲, 有聲痰少。 或由肺家積熱(宜清肺飲。)或由傷寒潮熱, 痰盛, 胸痛(宜柴胡枳桔湯。 )或由火肺郁脹, 氣急息重(宜海青丸。)說以肺腎二經(jīng), 乃人身之化源, 二經(jīng)有虧, 則化源絕, 故痰火益盛, 而嗽發(fā)不止, 也(宜滋陰清化丸。)
  • 十五曰夜嗽, 陰虛嗽也, 多屬腎氣虧損, 火炎水涸或津液壅而為痰, 故夜間屬陰分, 陰氣相感, 故咳聲不絕, 至?xí)苑骄? 或兼口苦, 胸痞, 痛, 多吐涎沫, 不進飲食, 故夜咳必用知母, 切忌生姜, 以其辛散, 恐復(fù)傷陰也。古人多以六味丸加知、柏、天冬、貝母、 橘紅治之, 所以滋化源也(宜滋陰清化丸、麻黃蒼湯。)
  • 十六曰天行嗽, 感時行之氣作咳也, 說因時令不正, 人多感冒, 以致痰盛, 寒熱, 或鼻塞聲重(宜人參飲子、一服散。)而亦有四時感受風(fēng)寒作嗽, 不盡由一時天行之氣者(宜參蘇飲。)由是以治諸咳, 庶幾用藥皆有關(guān)竅, 而罔弗奏央矣。

【脈 法】

(咳嗽哮喘肺萎肺癰。)《內(nèi)經(jīng)》曰: 喘鳴肩息者, 脈實也, 緩則生, 急則死也。

《脈訣》曰: 咳嗽所因, 浮風(fēng)緊寒, 數(shù)熱細濕, 房勞澀難。右關(guān)濡者, 飲食傷肺。左關(guān)弦短, 疲極肝衰。浮短肺傷, 法當(dāng)咳嗽。 五臟之嗽, 各視本部。浮緊虛寒, 沉數(shù)實熱。洪滑多痰, 弦澀少血。形盛脈細, 不足以息, 沉小伏匿, 皆是死脈。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證內(nèi)脈, 參考調(diào)停。

《正傳》曰: 關(guān)上微為咳, 脈弦或緊為寒, 脈浮為風(fēng), 脈細為濕, 脈數(shù)為熱, 脈沉為留飲, 沉數(shù)為實熟, 洪滑為多痰, 脈浮軟者生, 沉小伏匿者死。又曰: 喘脈滑而浮者生, 澀而數(shù)者死, 大抵宜浮遲, 不宜急數(shù)。又曰: 咳逆脈浮而緩者易治; 弦急而按之不數(shù)者難治; 脈急或促或微皆可治; 脈代者死; 右關(guān)脈弦者, 木乘土位, 難治。仲景曰: 咳唾膿血, 脈數(shù)虛, 為肺萎, 數(shù)實為肺癰。

《脈經(jīng)》曰: 喘脈滑而手足溫者生, 脈澀而手足寒者死, 數(shù)者亦死, 為其形損故也。又曰: 肺癰唾血, 脈緊強者死, 滑者生。

《回春》曰: 喘急脈沉, 肺脹停水, 氣逆填胸, 脈必沉取, 沉而實滑, 身溫易愈, 身冷脈浮, 尺澀難補。

《入門》曰: 咳逆上氣, 脈散者死。散即數(shù)也?饶婷}數(shù), 為火刑金, 故必死。

【咳嗽之因】

《內(nèi)經(jīng)》曰: 人感于寒, 微則為咳, 甚則為泄、為痛。河間曰: 經(jīng)云秋傷于濕, 冬生咳嗽者, 說傷濕積于脾也。大抵秋氣宜清肅, 若反動之, 氣必上沖為咳嗽, 甚則動脾濕而為痰也, 是知脾無留濕, 雖傷肺氣, 亦不為痰。 若有痰而寒少熱多, 故咳嗽。是咳嗽非專主于肺病, 以肺主皮毛, 而司于外, 故風(fēng)寒先能傷之也。經(jīng)云: 五臟六腑皆能使人咳, 非獨肺也。各以其時主之而受病焉。 非其時, 則傳以與之也, 所病不等。風(fēng)寒燥濕火, 皆能令人咳, 惟濕病痰飲入胃, 留之而不行, 上入于肺則為嗽。假令濕在心經(jīng), 謂之熱痰; 濕在肝經(jīng), 謂之風(fēng)痰; 濕在肺經(jīng), 謂之氣痰; 濕在腎經(jīng), 謂之寒痰。各隨癥用藥。又曰: 無痰有聲曰咳。 肺氣傷而不清也。無聲有痰曰嗽, 脾濕動而為痰也。有痰又有聲則曰咳嗽耳。

【喘咳由腎家虛】

《直指》曰: 腎虛不能納氣歸元, 故氣逆?却凳, 或喘或脹, 髓虛多唾, 足冷骨痿, 胸腹百骸俱為牽掣, 咳愈重, 聲愈干, 當(dāng)于受病之處圖之。又曰: 肺出氣, 腎納氣, 凡咳嗽暴重, 動引百骸, 自覺氣于臍下逆奔而上, 此腎虛不能納氣也, 當(dāng)以補腎為主, 毋徒寧肺。

【咳嗽不治癥】

《靈樞》曰: 咳而羸瘦, 脈堅大者死; 咳而脫形發(fā)熱, 脈小堅急者死。

《入門》曰: 凡咳喘至肺脹有咽瘡, 失音者必死; 脈數(shù)有熱, 喘嗽吐血上氣不得臥者死。

《正傳》曰: 久嗽不止, 成癆聲啞, 或喉中生瘡者不治。

《丹溪》曰: 咳嗽肺脹, 郁遏不得眠者, 為難治也。

【禁忌法】

《入門》曰:凡久嗽, 忌用人參、半夏、陳皮等燥藥, 久喘亦忌人參。凡氣嗽, 忌罌粟殼、 肉豆蔻等澀藥。丹溪曰: 凡咳嗽, 口干咽燥而有痰者, 忌南星、半夏, 宜瓜蔞仁、 貝母。若有飲水者, 又忌瓜蔞, 恐膩膈。

【導(dǎo) 引】

《保生秘要》曰:伸足坐定雙捏兒訣, 用力撐起, 低頭躬身漸下, 以兩手扳足尖三次, 隨原訣用力仰起, 次咽津下降幽闕。如此躬法二十四回, 養(yǎng)靜半香效。

【運 央】

《保生秘要》曰: 此癥有三種: 或感風(fēng)寒而嗽, 或因心火妄動, 于肺竅, 但用歸元凝神一法封固, 火不上行, 肺竅不癢, 其嗽自止。 卻寒嗽持守微用閉法, 卻火嗽但用封固取靜, 后引腎水澆灌肺火, 周旋度數(shù), 肺得水潤, 嗽自然止。

哮肺病也, 當(dāng)先辨哮與喘與短氣三癥之相似而不同。 李氏士材曰: 喘者, 促促氣急, 嗡嗡痰聲, 張口抬肩, 搖身擷肚; 哮者, 與喘相類, 但不似喘開口出氣之多, 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開, 呀者口閉, 開口閉口, 俱有聲音。 呀呷二音, 合成哮字, 以痰結(jié)喉間, 與氣相擊, 故呷呀作聲。短氣者呼吸雖急, 而不能接續(xù), 似喘而無痰聲, 亦不抬肩, 但肺壅而不能下。按士材分別三癥, 至為精細, 臨癥時所當(dāng)詳察。哮之一癥, 古人專主痰, 后人謂寒包熱, 治須表散(宜陳皮湯, 冬加桂枝。)竊思之大都感于幼稚之時, 客犯鹽醋, 滲透氣脘, 一遇風(fēng)寒, 便窒塞道路, 氣息急促, 故多發(fā)于冬初, 必須淡飲食, 行氣化痰為主(宜千金湯能治一切哮。)禁涼劑恐風(fēng)邪難解也, 禁熱劑恐痰火易升也, 蘇子、枳殼、青皮、桑皮、桔梗、半夏、前胡、杏仁、山梔皆治哮必用之藥。 士材謂先于八九月末寒時, 用大承氣下其熱, 至冬寒無熱可包, 此法大妙。 而又有食哮(宜清金丹, )有水哮(宜水哮方, )有風(fēng)痰哮(宜千緡導(dǎo)痰湯, )有年久哮(宜皂莢丸、青皮散, 若服青皮散愈后, 宜用半夏八兩, 石膏四兩, 蘇子二兩, 丸服。)皆當(dāng)隨癥治之, 無不可以斷其根也(宜定喘湯。)

【哮病證治】

《入門》曰: 哮以聲響言, 喘以氣息言。

《綱目》曰: 哮喘遇冬則發(fā)者有二癥, 一由內(nèi)外皆寒, 須用東垣參蘇溫肺湯, 一由寒包熱, 須用越婢加半夏湯表散之。

《正傳》曰: 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 氣促而連續(xù)不能以息者謂之喘。 喘, 肺病也。

《內(nèi)經(jīng)》論喘之因甚多, 獨諸病喘滿, 皆屬乎熱一語, 足為綱領(lǐng)。王海藏云: 氣盛有余便是火, 氣盛當(dāng)作氣衰, 有余當(dāng)作不足, 肺氣果盛有余, 則清肅下行, 豈復(fù)為喘, 皆以其火入肺, 炎爍真陰, 氣衰不足, 故喘。所謂盛有余者, 非肺之氣, 肺中之火也。海藏誠發(fā)千古之精奧, 而猶末究火所由來;鹬杏, 即水之不足, 諸逆沖上, 皆緣壯火食氣, 銷爍肺金。 真陰虛, 故火益旺, 其癥多自小腹下火起而上, 左尺大而虛, 非四物陰血之劑可療。 下焦龍火, 亦非寒涼可降。其挾痰者, 乃水挾木火而上, 非竹瀝枳半能消, 必當(dāng)補瀉兼行(宜六味作湯, 加麥冬、五味子, 大劑濃煎服之, )則水自升, 火自降, 痰自消。若六脈俱沉實, 遍身痰氣火氣, 坐臥不得, 則又不在此例(宜黃連膏。)總之, 喘因雖多, 而其原未有不由虛者, 元氣衰微, 陰陽不接續(xù), 最易汗脫而亡, 一時難救。 古人言諸般喘癥, 皆屬惡候是也, 說人身氣血陰陽, 如連環(huán)式樣一般。

★★兩圈交合之中, 一點真陽, 命也。牽扯和勻即呼吸調(diào)息也, 若不接續(xù), 即見鼻扇唇青, 掀胸抬肚, 張口搖肩等狀, 脈亦不續(xù), 無神即死, 故凡喘皆不可忽視也。試條列之: 火郁喘, 六脈俱澀, 或沉伏, 四肢厥冷, 拂拂氣促而喘, 以為有余, 脈卻不緊數(shù), 以為陰虛, 尺脈又鼓指, 寒熱俱難投, 惟當(dāng)宣散畜熱(宜逍遙散加黃連、吳萸, )使之發(fā)汗, 既愈, 再養(yǎng)陰和陽(宜六味丸)乃佳。水氣喘促, 乃水氣逆行乘肺, 肺得水而浮, 喘不能臥, 氣不宣通, 當(dāng)從小便去之(宜桂苓甘湯、腎氣丸。)風(fēng)寒外束喘, 喘必有力, 其氣粗, 有余之喘也(宜三拗湯。)勞碌氣虛喘, 必呼吸急促(宜六君子湯。)胃虛喘, 抬肩擷肚, 喘而不休(宜五味子湯。)食喘, 凡病初起即喘急, 多食, 或放屁, 或咬人, 或見壯脈, 皆食重之故, 消其食自愈(宜資生丸。)痰喘, 動作便有痰聲(宜先服定喘加瓜蔞三劑, 次照痰癥治。)痰甚喘, 痰聲更甚, 喘不休(宜神仙住喘湯。)氣喘, 呼吸急促無痰聲(宜定喘湯。)火喘, 乍進乍退, 食則減, 已則發(fā)(宜桔梗二陳湯。 )暑喘, 遇暑熱即病(清暑益氣湯。)濕喘, 不論內(nèi)蒸外感, 皆胸滿, 張口促急, 以利水為要(宜滲濕湯。)陰虛喘, 火自臍下上沖, 便喘不休(宜四物加知柏、麥冬、 五味, 間服六味丸。)肺癰喘, 必口燥, 胸中隱隱痛, 吐膿, 右寸脈數(shù)實, 以保金化毒為主(宜桔梗湯加防風(fēng)、橘紅、銀花、麥冬。)肺萎喘, 唾有膿血, 或濁痰(宜紫菀散。)肺脹喘, 上氣煩躁, 目如脫狀, 脈浮而大(宜越婢加半夏湯, )脈浮, 心下必有水氣(宜小青龍加石膏。)藥后喘, 或其人素來勞倦氣虛, 或當(dāng)病后用攻伐藥太過, 以致喘不能收(宜補中益氣湯。)忽作喘, 必因感風(fēng)感氣, 或多食飲酒而然, 須兼所感治之(宜以定喘湯為主, 各加所感藥。)似喘非喘之喘, 由陽明之氣下行, 胃絡(luò)不和, 逆而上出也(宜六君子湯。)似火非火之喘, 真元耗極, 腎氣上奔, 四肢厥冷, 面赤煩躁惡熱, 此非邪火, 乃命門真火離宮不歸, 兩寸浮數(shù), 兩尺微弱, 用涼藥似稍快, 少頃依然, 此當(dāng)細求其緒, 與以助元接真鎮(zhèn)墜之品(宜六味丸、腎氣丸, 生脈散送下)覺氣稍定, 復(fù)用大劑以鎮(zhèn)于下, 或可回生(宜大齊參、耆, 加故紙payment-defi.com/shouyi/、牛膝、阿膠。 )小兒行走氣急作喘, 必是食, 食喘必兼感, 如感風(fēng)疏風(fēng), 感氣開氣, 受驚鎮(zhèn)驚, 加入消食中自愈(宜以平胃散為主, 各加所感藥。)老人動即作喘, 皆由虛衰, 必用補益, 不可專任定喘之劑(宜嵩崖脾腎丸。)喘遇秋冬即發(fā), 寒包熱也, 解表則愈(宜陳皮湯。)喘不休, 汗出如油, 氣脫也, 不治, 惟獨參湯濃煎多服, 或可少延時日。種種喘癥, 皆當(dāng)詳察治之, 至用藥, 通忌斂澀升發(fā)燥熱酸堿之品, 降氣清火潤肺, 方為治喘平和之法(宜通用蘇子、桑皮、枇杷葉、前胡、烏藥、枳殼、 半夏、山梔、元參、知母、青黛、黃岑、梨肉、貝母、杏仁、花粉、桔梗、橘紅、 天冬、麥冬等。)孫慶曾先生云, 凡喘, 皆不可輕視, 言易治, 旨哉言乎, 誠見乎喘病之重, 而治喘之難也, 臨癥者慎旃。

【喘急形癥】

《肉經(jīng)》曰: 肺主氣, 形寒飲冷則傷肺, 故其氣逆而上行, 沖沖而氣急, 喝喝而息數(shù), 張口抬肩, 搖身掀肚者是為喘。丹溪曰: 喘急者, 氣因火郁, 而成稠痰在肺胃也。《入門》曰: 呼吸急促者謂之喘, 喉中有聲響者謂之哮, 虛者氣乏身冷, 痰如冰, 實者氣肚胸滿, 身熱便硬。又曰: 有起居如故, 而息有音者, 乃肺之絡(luò)脈逆, 而不得隨經(jīng)上下也。 又曰: 喘非風(fēng)寒傷肺, 則痰火脹急, 風(fēng)寒則祛散, 痰火則疏導(dǎo), 但火熱者亦不可純用苦寒, 宜溫以劫之。又曰: 凡喘未發(fā), 以扶正為主, 已發(fā)以散邪為主。

【喘由腎虛】

《得效》曰: 下元虛冷, 腎氣不得歸元, 上喘氣急, 安腎丸、八味丸主之。

【喘嗽聲嘶】

丹溪日; 聲嘶者, 由血虛受熱也, 蛤粉、青黛, 蜜丸, 時常含化。

【喘病不治癥】

仲景曰: 凡喘,煩躁無脈, 身冷神昏者死; 發(fā)汗如油, 汗出如珠不流, 抬肩擷肚, 喘而不休, 及膈前高起, 手足厥冷, 脈散及數(shù)者, 皆死!吨敝浮吩: 汗出發(fā)潤喘者為肺絕, 身汗如油喘者為命絕, 直視譫語喘滿者不治。諸有病篤, 正氣欲絕之時, 邪氣盛行, 都壅逆而為喘。然則喘之危急, 又何可以尋常小癥目之哉。

【導(dǎo) 引】

(哮喘同。)《保生秘要》曰: 用手法于十一椎下脊中穴,掐之六十四度, 擦亦如數(shù), 兼行后央, 喘自然安。

【運 央】

(哮喘同。)《保生秘要》曰: 以手摩擦兩乳下數(shù)遍, 后擦背, 擦兩肩, 定心咽津降氣, 以伏其喘。

治咳嗽方八十三

寧嗽湯表病嗽 桔梗 半夏 枳殼 陳皮 前胡 葛根 桑皮 茯苓 蘇葉 杏仁 甘草 加姜、蔥。冬加麻黃取汗。 服此方后, 再用加味二陳湯一劑, 全愈, 不必多服。
二陳湯 寒嗽半夏 陳皮 茯苓 甘草
保和湯內(nèi)傷咳 貝母 知母 天冬 麥冬 款冬花 苡仁 五味 炙草 紫蘇 薄荷 馬兜鈴 紫菀 桔梗 百合 阿膠 當(dāng)歸 百部 飴糖 加姜。 失血加蒲黃、生地、小薊; 痰多加橘紅、茯苓、瓜蔞仁; 喘者, 去紫蘇、薄荷。 加蘇子、桑皮、陳皮。
滋陰清化丸內(nèi)傷咳天冬 麥冬 生地 熟地 知母 貝母 茯苓 山藥 粉 五味子 甘草 蜜丸彈子大, 含化。
芍藥湯小腸咳白芍、甘草各四錢煎。
余糧湯大腸咳禹余糧 赤石脂
烏梅丸胃咳烏梅 細辛 炮附 桂枝 人參 黃柏 干姜 黃連 當(dāng)歸 蜀漆 飯丸。
黃岑湯膽咳黃岑 生姜 半夏 甘草
茯苓湯膀胱咳茯苓 桂枝 生姜 炙甘草
木香順氣散三焦咳木香 香附 青皮 陳皮 厚樸 蒼術(shù) 枳殼 砂仁 甘草
四物湯肺脹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地黃
驅(qū)二豎湯肺勞生蟲麥冬 炮姜 川椒 黃耆 人參 肉桂 百部 白術(shù) 遠志肉 細辛 炙甘草 杏仁 蜜丸含化。
六君子湯水冷金寒咳 人參 茯苓 白術(shù) 甘草 半夏 廣皮
八味丸過服寒涼地黃 萸肉 山藥 茯苓 丹皮 澤瀉 附子 肉桂
六味丸火爍肺金地黃 山藥 萸肉 丹皮 澤瀉 茯苓
桔梗湯火郁于肺桔梗 香附 山梔 黃岑 前胡 貝母 知母
參蘇飲風(fēng)嗽人參 紫蘇 葛根 半夏 前胡 桔梗 枳殼 廣皮 茯苓 甘草 木香
金沸草散熱嗽金沸草 麻黃 前胡 荊芥 甘草 半夏 赤苓 細辛 加姜、棗。
清火止咳湯火嗽枳殼 杏仁 黃岑 石膏 山梔 瓜蔞霜 桔梗 桑皮 知母 貝母 前胡 甘草 加生姜。
白術(shù)湯濕嗽白術(shù)三錢 半夏 橘紅 茯苓 五味各一錢半 甘草五分 姜五片
人參飲子天行嗽人參 桔梗 五味子 赤苓 半夏各一錢半 枳殼 甘草各七分 加姜。
麻黃蒼術(shù)湯夜嗽麻黃 蒼術(shù) 黃耆 草蔻仁 柴胡 羌活 防風(fēng) 歸尾 炙草 生草 黃岑 五味子 加姜。
加味二陳湯痰嗽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草 枳殼 桔梗 瓜蔞仁 杏仁 黃岑 前胡 山梔
消風(fēng)寧嗽湯新風(fēng)嗽桔梗 枳殼 半夏 陳皮 前胡 葛根 茯苓 紫蘇 杏仁 桑皮 甘草
大安丸食嗽白術(shù) 山查 橘紅 半夏 神曲 麥芽 茯苓 蘇子 連翹 黃連
補中益氣湯氣虛嗽人參 黃耆 甘草 陳皮 白術(shù) 歸身 升麻 柴胡
阿膠四物湯血虛嗽阿膠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地黃
岑連四物湯聲嘶黃岑 黃連 麥冬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地黃
寧肺湯氣血兩虛人參 當(dāng)歸 白芍 桑皮 阿膠 麥冬 茯苓 白術(shù) 熟地 炙甘草 五味子 川芎
五汁膏虛勞咳血天冬 麥冬 各二錢半 生地 薄荷各二錢 貝母 丹 皮各一錢 茯苓八分 犀角 羊角各五分 梨汁 萊菔汁 蔗汁 人乳汁 各二杯, 水八杯, 將諸藥煎至三杯, 去渣, 入五汁煉成膏, 收蜜二兩, 重湯頓半日。
劫勞散虛勞嗽白芍 黃耆 人參 甘草 熟地 麥冬 茯苓 當(dāng)歸 五味 阿膠 半夏
人參蛤蚧散久嗽生瘡人參 蛤蚧 杏仁 甘草 茯苓 桑皮 知母 貝 母
杏仁膏失音杏仁三兩 姜汁 砂糖 白蜜各一兩五錢 桑皮 木通一兩 二錢半 紫菀 五味各一兩 將后四味先熬三炷香, 去渣, 入前四味煉成膏, 含化。
清肺湯五味子 五倍子 黃岑 甘草等分
劫嗽丸久嗽失氣訶子 百藥煎 荊芥 蜜丸含化。
葶藶散浮腫葶藶隔紙炒 郁李仁 桑皮各一錢 旋覆花 檳榔 木通各 八分 大腹皮七分半 加生姜。
噙化丸久嗽熟地 阿膠 五味子 貝母 款冬花 杏仁 人參 炙草 蜜丸。
立效方五味子四錢 貝母 瓜蔞各五錢 杏仁 蘇梗 天冬各一兩 款冬花八錢 蔥白七根 川椒每歲一粒 共為末, 入豬肺中, 荷葉包, 蒸熟, 五更作一次食盡, 大妙, 否則留第二日五更再食, 同淡燒酒食, 食完另飲陳酒少部, 安臥至?xí)浴?
百部膏經(jīng)年咳百部只一味, 煎膏, 每含化。
烏梅膏烏梅 只一味, 煎膏, 每含化。
逍遙散干咳自 白荷 當(dāng)歸 柴胡 茯苓 丹皮 薄荷 麥冬 山梔 牛膝 甘草
本事甲丸補陰龜甲 五味 地骨皮 蜜丸, 食前鹽湯下。
異央散 春嗽復(fù)發(fā)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陳皮
瀉白散晨嗽桑皮 地骨皮 甘草 粳米 人參 茯苓 知母 黃岑
款冬花散風(fēng)嗽麻黃 貝母 阿膠 杏仁 炙草 知母 桑皮 半夏 款 冬花 加姜。
紫蘇飲子寒嗽蘇葉 杏仁 桑皮 青皮 陳皮 五味 麻黃 甘草 人參 半夏 加姜。
半夏溫肺湯胃虛冷嗽半夏 細辛 桂心 旋覆花 陳皮 人參 桔梗 白芍 甘草各一錢 赤苓六分 加姜五片。
桔梗湯寒包熱嗽桔梗 去白陳皮各一兩 半夏八錢 枳實二錢 為粗末 , 每三錢, 姜五片煎。
洗肺散熱嗽半夏三錢 黃岑 天冬 麥冬各二錢 五味 杏仁各一錢 甘草五分 姜五片
岑半丸黃岑 半夏各一兩 姜汁糊丸, 每姜湯下五七十丸。
黃連化痰丸 黃連 梨汁 藕汁 萊菔汁 生薄荷汁等分 入砂糖, 細火熬膏, 以匙挑服。
半黃丸熱痰嗽黃岑一兩半 南星 半夏各一兩 姜汁打糊丸。 姜湯下三五十丸。
小陷胸湯
白術(shù)丸濕嗽白術(shù)一兩半 南星 半夏各一兩 姜汁糊丸, 姜湯下五七十丸。
清化丸郁嗽貝母一兩 杏仁五錢 青黛三錢 姜汁、 砂糖丸, 含化。
清金降火湯肺胃痰火陳皮 杏仁各一錢半, 赤苓 半夏 桔梗 貝母 前胡 瓜蔞仁 黃岑 石膏各一錢 枳殼八分 甘草三分 姜一片。水煎食后服。
訶黎勒丸 勞嗽訶子皮五錢 海粉 瓜蔞仁 青黛 便香附 杏仁 貝母各二錢半 姜汁和蜜丸, 櫻桃大, 含化。
人參芎歸湯嗽血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各一錢半 赤苓 人參 陳皮 半夏 阿膠 細辛 五味 甘草各七分 加姜三片, 棗二枚。
瓜蔞丸食嗽瓜蔞實 山查 半夏曲 神曲等分 瓜蔞瓤、竹瀝和丸, 姜湯下。
二母寧嗽湯石膏二錢 知母 貝母各一錢半 山梔 黃岑各一錢二分 瓜蔞仁 赤苓 桑皮 陳皮各一錢 枳實七分 甘草二分 五味子十粒 姜二片
團參飲子肺萎癆瘵人參 半夏 紫菀 阿膠 百合 天冬 款冬花 杏仁 桑葉各一錢 細辛 甘草各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加姜二片
蘇子降氣湯氣嗽橘紅 半夏 當(dāng)歸 前胡 厚樸各一錢 炙甘草 沉香 各五分 加姜
星香丸南星 半夏 去白陳皮各三兩 香附二兩皂角水浸一伏時曬干 姜汁糊丸。
半瓜丸痰嗽半夏 瓜蔞仁各五兩 貝母 桔梗各二兩 枳殼一兩半 知 母一兩 姜汁糊丸。
滴油散蚌殼?一兩 青黛二錢 研和, 淡齏水滴入麻油數(shù)點, 調(diào)服三錢。
澄清飲痰嗽他藥不效蚌粉 南星 半夏 知母 貝母 白礬各一錢 姜 五片 水煎, 澄清。
payment-defi.com/zhicheng/嗽補肺膏干嗽生地二斤 杏仁二兩 生姜 白蜜各四兩 搗如泥, 飯上蒸五七度, 每于五更挑三匙咽下。
加味二母丸知母、貝母, 同巴霜十粒炒黃色, 入明礬、白芨, 四味等分, 姜汁蜜丸, 含化。
瓊玉膏生地十六斤搗絞取汁 人參細末二十四兩 白茯苓細末四十八 兩 白蜜煉去渣十斤 一方加天冬、麥冬、地骨皮各八兩, 名益壽永真膏。 制法、治法, 詳在喘病方后。
桑皮散血嗽甘草一錢半 薄荷 桔梗 川芎 防風(fēng) 桑皮 黃岑 前胡 柴胡 蘇葉 赤苓 枳殼 川貝母各八分 加姜三片, 棗二枚。
當(dāng)歸飲川大黃 蘇木 生地 當(dāng)歸 赤芍 等分為末, 每三錢, 溫酒調(diào)服。
瓜蔞青黛丸酒嗽瓜蔞仁一兩 青黛三錢 蜜丸, 含化。
瓜蔞杏連丸瓜蔞仁 杏仁 黃連等分 竹瀝、姜汁丸。
蜂姜丸便香附 白姜蠶 蛤粉 瓜蔞仁 蜂房 杏仁 神曲等分 姜 汁、竹瀝加蜜和丸, 噙化。 一方無便香附, 有茜根。
貝母湯久嗽母姜制 干姜五味子 陳皮 半夏 柴胡 肉桂各五錢 黃岑 桑皮各二錢半 木香 甘草各一錢二分半 共為粗末, 每五錢, 入杏仁七枚、姜五片煎。
加味百花膏久咳不愈紫菀 款冬花各一兩 百部五錢 每周末三錢, 姜三片、梅一枚煎湯下。
馬兜鈴?fù)?/TD>馬兜鈴 杏仁 半夏各一兩 另研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心油皂 角煎膏和丸, 雄黃為衣, 每用十丸, 空心, 烏梅二個煎湯送下, 以能利為度。
潤肺除嗽飲款冬花 紫菀 麻黃 陳皮 石膏 半夏 桔梗 桑皮 枳殼 烏梅肉 罌粟殼各七分 杏仁 薄荷 甘草各五分 五味子九粒 加姜三片 茶 葉三分
清肺飲火嗽 前胡 荊芥 桑皮 枳殼各一錢 知母 貝母 薄荷 赤 苓 桔梗 蘇葉 阿膠 杏仁 天冬 甘草各七分 姜三片 梅一個
柴胡枳桔湯 麻黃 杏仁 枳殼 桔梗 柴胡 黃岑 半夏 知母 石膏 葛根各一錢 甘草五分 加生姜三片。
海青丸海蛤粉 青黛 瓜蔞仁 訶子皮 便香附 半夏各一兩 姜汁 糊丸, 姜湯下三十丸。
滋陰清化丸生地 熟地并酒浸 天冬 麥冬各二兩 黃柏鹽酒炒一兩 半 酒白芍 茯苓 山藥 杞子 元參 苡仁各一兩 五味子七錢 甘草五錢 蜜丸, 彈子大, 空心含化下一丸。如痰嗽太甚, 加入陳皮、貝母各一兩。
一服散天行嗽大半夏三個 杏仁七個 罌栗殼二個 烏梅二個 阿膠一錢 生姜十片 紫蘇十葉 甘草一錢治哮方九
陳皮湯表散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殼 紫蘇 桔梗 蒼術(shù) 黃岑 冬加桂枝。
千金湯總治麻黃 桑皮 蘇子 杏仁 白果 黃岑 半夏 甘草 款冬 花
清金丹食哮蘿卜子蒸曬為末一兩 豬牙 皂角燒存性三錢 姜汁糊丸。
水哮方水哮芫花 大水上浮萍 米粉 三味搜為粿, 清水煮熟, 恣意食之。
皂莢丸久哮皂莢去皮 子弦蜜丸二錢 明礬 杏仁 白丑頭末各一錢 紫 菀 炙甘草 桑皮 石菖蒲 半夏各二錢 膽星一錢半 百部一兩二錢, 煎膏丸前藥。
千緡導(dǎo)痰湯風(fēng)痰哮半夏七個泡切四片 南星 陳皮 赤苓 枳殼各一錢 皂角 甘草各一寸并蜜炙 加姜五片, 煎服。
參蘇溫肺湯內(nèi)外皆寒人參 紫蘇 木香 肉桂 五味子 桑皮 陳皮 半夏 白術(shù)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加姜三片。
越婢加半夏湯寒包熱石膏四錢 麻黃二錢 半夏一錢半 甘草一錢 姜 五片 棗二枚
定喘湯除根麻黃八分 杏仁一錢半 黃岑 半夏 桑皮 蘇子 款冬花 甘草各一錢 白果二十一粒去殼炒黃色治喘方二十四
六味丸總治地黃 山藥 山萸 丹皮 茯苓 澤瀉
黃連膏工喘難坐臥川連四兩 金銀各一錠, 水九碗, 煎二碗, 再用水六碗, 煎一碗, 再用水二碗, 煎半碗, 共成膏, 入人乳一碗、童便一碗、 姜韭拍田螺汁各一碗, 薄蜜收, 貯瓷器中, 漸漸服。
逍遙散火郁當(dāng)歸 茯苓 白 白芍 柴胡 甘草
桂苓甘術(shù)湯水氣茯苓四錢 桂枝 白術(shù)各三錢 甘草二錢
金匱腎氣丸地黃 萸肉 山藥 丹皮 澤瀉 茯苓 附子 肉桂 牛 膝 車前子
三拗湯風(fēng)寒麻黃不去節(jié) 杏仁不去尖 甘草不炙等分 加姜取汗。
六君子湯勞碌人參 茯苓 白術(shù) 甘草 半夏 陳皮
五味子湯胃虛五味子 人參 杏仁 麥冬 陳皮 白術(shù) 加姜、棗。
資生丸食喘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橘紅 山查 神曲 川連 白蔻仁 澤瀉 桔梗 廣藿香扁豆子 建蓮肉 薏苡仁 山藥 芡實 麥芽
定喘湯痰喘紫菀 五味子 橘紅 炙甘草 蘇子 桑皮 蘇葉 杏仁 半夏 枳殼 加生姜。甚者加葶藶子、厚樸、陳皮、前胡。
神仙住喘湯痰甚黑丑頭末一錢 明礬三分 皂角四分 木香三分 人參一分 共為末, 用萊菔汁調(diào)下十服, 無不愈著。
桔梗二陳湯火喘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草 桔梗 枳殼 黑山梔 黃岑 黃連
清暑益氣湯暑喘人參 黃耆 蒼 白 升麻 陳皮 神曲 澤瀉 當(dāng)歸 青皮 麥冬 葛根 甘草 五味子
滲濕湯濕喘蒼術(shù) 白術(shù) 甘草 干姜 茯苓 橘紅 丁香 加姜、棗。
四物湯陰虛川芍 當(dāng)歸 白芍 地黃
桔梗湯肺癰桔梗 貝母 當(dāng)歸 瓜蔞仁 枳殼 苡仁 桑皮 黃耆 漢防己 甘草節(jié) 杏仁 干百合
紫菀散肺萎紫菀 知母 貝母 人參 桔梗 甘草 茯苓 阿膠 五味 子
越婢加半夏湯肺脹麻黃 石膏 生姜 甘草 半夏 大棗 先煮麻黃去沫, 再入諸藥合煎。
小青龍湯水氣麻黃 桂枝 白芍 細辛 甘草 干姜 半夏 五味子
補中益氣湯藥后喘人參 黃耆 歸身 白術(shù) 甘草 陳皮 升麻 柴胡
生脈散似火非火人參 麥冬 五味子
平胃散小兒蒼術(shù) 厚樸 陳皮 甘草 加姜、棗。
嵩崖脾腎丸老人熟地 山萸 山藥 補骨脂 益智仁 砂仁 丹皮 茯苓 澤瀉 桂 附子 車前子 牛膝 蜜丸。
瓊玉膏 干咳生地十六斤搗絞取汁 人參末一斤半 茯苓末三斤 自蜜煉去 渣十斤 上和勻, 入磁缸內(nèi), 以油紙五重, 厚布一重, 緊封缸口, 置銅鍋內(nèi)水中, 懸胎令缸口出水上, 以桑柴火煮三晝夜, 鍋內(nèi)水減, 用暖水添之。日滿取出, 再用蠟紙緊封缸口, 納井中浸一日夜, 取出, 再入舊湯內(nèi)煮一日夜, 以出水氣, 乃取出, 每取一二匙, 溫酒調(diào)服。如不飲酒, 白湯下, 日進二三服。 如夏熱天置陰涼處, 或藏水中, 或埋地中。制時終始勿犯鐵器, 服時忌食蔥蒜萊菔醋酸等物。

    點擊查看:<<沈氏尊生書>>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