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初生小兒,不能作聲者,乃由難產(chǎn)少氣所致。即取兒臍帶向身卻捋之,令氣入腹,仍呵之至百度,啼聲自發(fā)。
赤足蜈蚣半枚去足,炙令焦,研末,和以豬乳二合,分三,四次服之,瘥止。
甘草一指節(jié)(炙碎)
以水二合,煎取一合,以綿染點(diǎn)兒口中。與以一蜆殼,當(dāng)吐出胸中惡汁,嗣后兒饑渴,更與之,能令兒智慧無(wú)病,長(zhǎng)生壽考。
兒生三日,用∶桃根 李根 梅根各八兩
上三味,以意著水多少,煮令三四沸,以浴兒,能除諸瘡。
小兒初生無(wú)皮,但有紅筋,是為受胎未足之證?蓪⒚追,用絹袋包裹,撲小兒周身,數(shù)日后,肌膚自能發(fā)生。
犀角(銼屑)十一分 子芩五分 梔子仁 大黃各十分 虎睛一枚
上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大小量之。奶母忌熱面。小兒熱風(fēng)癇,以乳汁或竹瀝研三丸服之,瘥止。
人乳二合 蘧 術(shù)小許 鹽兩粟米大
上三味,煎三兩沸。牛黃兩米許,研和與服,即瘥止。
人乳四合,蔥白一寸
上二味相和,煎之,分為四服,即小便利,神效。
鉤藤二分 知母 子芩各四分 甘草(炙) 升麻 沙參各三分 寒水石六分 蚱蟬(去翅炙)一枚 蜣螂(炙)三枚
上九味搗篩,以好蜜和薄泔,著銅缽。于沸湯上調(diào)之,攪不停手,如飴糖,煎成稍稍別出少許,一日啖如棗核大一枚,日夜五、六次,五、六日啖三枚。百日兒四枚,二百日至三百日兒五枚,三歲兒啖七枚,以意量之。
鉤藤 人參 蚱蟬(炙) 子芩各一分 蛇蛻皮(炙)三寸 龍齒四分 防風(fēng) 澤瀉各二分 石
上以水二升,并竹瀝煎取七合,分?jǐn)?shù)次服之,以瘥為度。
芎 防己 白術(shù)各二分
上搗篩為散,和以乳,量其多少,與兒服之。又以?xún)耗甘盅谀氈;又以摩兒頭及脊。二十日兒,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
本癥之起,為有外人來(lái),氣息忤之。其喉為頻吐下黃青白色,水谷解離,腹痛夭糾,面色變易,雖形似癇癥,但眼不上插耳。方用∶
龍膽 鉤藤皮 柴胡 黃芩 桔梗 芍藥 人參 當(dāng)歸 茯神 甘草(炙)各一分 蜣螂(炙)
上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兒生一日至七日,取一合為三服;生八日至十五日,分取一合半為三服;生十六日至二十余日,或四十日,盡以五合為三服;十歲亦準(zhǔn)此。得下即止,勿復(fù)服也。
牛黃二分 鱉甲(炙) 麥面(熬) 柴胡 大黃 枳實(shí)(炙) 芎 各二兩 濃樸(炙)茯苓
上搗篩,蜜丸如小豆,日三服,以意量之。
芫花 黃芩各四分 大黃 雄黃各十分
上四味搗篩為末,蜜和,更搗一千杵。三歲兒至一歲以下,服如粟米一丸。欲服丸內(nèi)兒喉中,令母與乳。
芒硝(熬)四分 大黃四兩 半夏二兩 代赭一兩 甘遂(熬)二兩 巴豆(去心皮熬)三百枚
上搗篩,別搗巴豆,杏仁令如膏,搗數(shù)千杵,令相和。如嫌強(qiáng),可納蜜少許。百日兒服如胡豆十丸;過(guò)百日至一歲,服二十丸;余類(lèi)推。當(dāng)俟兒大便中藥出為度,若不出,復(fù)與如初。
芍藥(炙令黃)十分 黃 鱉魚(yú)(炙) 人參各四分 柴胡八分 茯苓六分 甘草(炙)干姜各二分
上搗篩,蜜和為丸,如大豆,服五丸,日二服。
生地黃汁 生姜汁各三合 訶黎勒四分(研蜜) 白蜜一匙上相和,調(diào)勻,分溫服之,微利尤良。
白羽烏骨雞屎五錢(qián)(曝干) 松脂五錢(qián)
上二味,共研末,蔥頭汁和丸梧子大,黃丹為衣,醋下五丸。忌生冷硬物,三四日立效。
鱉甲(炙) 郁李仁各八分 防葵 人參各五分 訶黎勒皮七顆 大黃四分 桑菌三分
上七味搗篩,蜜丸,大小量之,以酒飲乳,服五丸至十丸。
甘草(炙) 鱉甲(炙) 柴胡 茯神 子芩各六分 訶黎勒皮十分 檳榔(帶皮研)三顆 芍藥
上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分為數(shù)服,得瀉病瘥。
大麥面(微炒)水調(diào)一錢(qián),服之極效。
山梔(燒存性)一枚 雄黃 朱砂各二錢(qián) 黃丹五分 輕粉 麝香各一分
上六味搗篩,于乳斷日,乘兒熟睡時(shí),以脂麻油調(diào)敷眉上。醒后即不思食乳。
茯苓 桔梗 人參各六分 白術(shù)五分 甘草(炙) 濃樸(炙)各四分
水三升煮取六合,去滓溫服。
人參六分 生姜四分 濃樸(炙)二分 橘皮一分 兔骨一兩(炙碎)
上以水一升二合,煎取四合,服之即利。并用杏仁、鹽皂莢末各少許,面和如棗核大,綿裹內(nèi)肛內(nèi),便通即去。奶母忌熱面。
烏牛 草(思邈按∶ 即 耳)一團(tuán) 生姜 payment-defi.com/pharm/人參各三兩上甜不醋漿水一升半,煎取五合。
甘草(炙)四分 當(dāng)歸二分 石鹽三分以漿水一升半,煎取六合,別以牛黃、麝香各半錢(qián)匙,研細(xì),蜜半匙相和,以下灌之,即通。奶母忌面肉。
亂發(fā)(燒灰)二分 鹿角一分(為末)以米飲,服一刀圭,日三。
生姜汁 人乳各五合
上二味合煎,取五合,分二服。
麥門(mén)冬十八銖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半兩 桂心八銖
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雷丸二十枚 大黃四兩 黃芩一兩 苦參 石膏各三兩
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浴兒。避眼及陰,浴訖以粉粉之,勿濃衣,一宿復(fù)浴。
蜀漆 甘草 知母 龍骨 牡蠣各半兩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一歲兒服半合,日再。
常山一錢(qián) 小麥三合 淡竹葉一升
以水一升半,煮取五合,量?jī)捍笮》址?h2> 8 - 34 : 華佗治小兒胎瘧神方
冰糖五錢(qián)每日煎湯飲之,十日自愈。
黃丹二錢(qián)以蜜與水相和服之,冷者酒服。
紫菀 杏仁 黃芩 當(dāng)歸 甘草 橘皮 青木香 麻黃 桂心各六銖 大黃一兩
上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六十日至百日兒,一服一合半;百日至二百日兒,一服三合。
脂麻秸瓦上燒存性,出火毒,研末,豆腐蘸食。
巴豆一粒杵爛,綿裹塞鼻。男左女右,痰即自下。
莪術(shù)一錢(qián)炮熟為末,熱酒下之,自愈。
小兒生三十二日一夜,六十四日再變兼蒸,由是而至五百七十六日,凡經(jīng)九變八蒸,乃始成人。其所以有此變蒸者,皆為營(yíng)其血脈,改其五臟,故一變畢,其情能忽覺(jué)有異,其候身熱脈亂汗出,目睛不明,微似欲驚,不乳哺,上唇頭起小白泡,狀如珠,耳冷尻亦冷,單變小微,兼蒸增劇。治宜先發(fā)其汗,方用∶
麻黃(去節(jié)) 大黃各一分 杏仁(去皮尖熬令變色)二分
上三味,先搗麻黃、大黃為散,杏仁別搗如脂,乃細(xì)細(xì)內(nèi)散,又搗令調(diào)和訖,納蜜器中。一月兒服如小豆大一枚,以乳汁和服之,抱令得汗,汗出溫粉粉之,勿使見(jiàn)風(fēng)。百日兒服如棗核大,以?xún)捍笮×恐,愈為度。若猶未愈,乃下之,方用∶
代赭 赤石脂各一兩 巴豆(去心皮熬)三十枚 杏仁(去皮尖熬)五十枚。先搗前二味為末,次以巴豆、杏仁別搗如霜,又納二味,合搗三千杵,自相和。若硬,入少蜜更搗,密器中盛封之,三十日兒服如麻子一丸,與少乳汁令下喉,食頃后與少乳,勿令多,至日中當(dāng)少下熱除。若未全除,明旦更與一丸;百日兒服如小豆一丸,以此準(zhǔn)量增減。此
防風(fēng) 橘皮各三分 羌活 蘇葉各二分 甘草一分 蟬蛻三枚 蔥白一寸 生姜一片煎熱服取汗。
梔子仁七枚 豆豉半兩水一碗,煎七分,溫服,或吐或不吐,俱立效。
蛇蛻一枚燒為末,以乳服之,頗良。
蜂房 亂發(fā)共燒灰,水下一錢(qián),日再。
車(chē)前草一升 小麥一升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煮粥服,日三、四。
鵲巢灰井花水送下,服之自愈;蛞愿什菁逯嘈。
瞿麥 石韋 龍膽 皂莢 桂心各半兩 雞腸草 人參各一兩
上搗末,蜜和丸如小豆大,食后服五丸,日三。加至六、七丸。
木鱉子一枚(煨熟去殼) 小丁香三粒
共為末,米糊丸,入小兒臍中,封以膏藥,自愈。
五倍子搗末,蜜和丸,小豆大,米飲下,每服二十丸。
川黃連 胡黃連各一兩
上二味共為末,再以胡瓜一枚。去瓤留蓋,納藥其中,合定后面裹煨熟,去面搗成泥,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錢(qián),溫水調(diào)下。
連翹(去心研) 柴胡 地骨皮 龍膽草 鉤藤 黃連 梔仁(炒黑) 黃芩(酒炒) 麥冬(去心) 木通 赤苓(去皮) 車(chē)前子 枳實(shí)(炒)各四分 甘草 薄荷各二分 滑石末八分 燈
水煎,分?jǐn)?shù)次服。凡急驚初起,宜服此劑,如服后痰熱未除,宜使之微泄。
胡椒 生姜(炮) 肉桂各一錢(qián) 丁香十粒
上搗成細(xì)末,灶心土三兩,煮水極澄清,用以煎藥,約得大半碗,頻頻灌之。再用∶
熟地五錢(qián) 人參 當(dāng)歸 黃 (炙) 破故紙 棗仁(炒研) 枸杞子各二錢(qián) 生姜(炮)萸肉再加生姜三片、核桃二枚、紅棗三枚、打碎為引。仍以灶心土二兩,煮水煎藥,取濃汁一茶杯,加附子五錢(qián),煎水摻入,量?jī)捍笮,分(jǐn)?shù)次服之。如咳嗽不止者,加米殼一錢(qián)、金櫻子一錢(qián);如大熱不退,加白芍一錢(qián)。泄瀉不止,加丁香六分。只服一劑,即去附子,用丁香七粒。此方治本病,極有效果。
凡小兒卒死而吐痢,不知是何病者。馬矢一丸絞取汁以吞之,無(wú)濕者水煮取汁。
細(xì)辛 桂心各半兩 干姜十八銖
上三味為末,以乳汁和敷顱上,干復(fù)敷之,兒面赤即愈。
烏頭 附子各二錢(qián) 雄黃八分
先將前二味去皮臍搗末,次加入雄黃共研,并以蔥白搗汁,和貼患處。
黃連
為末,水調(diào)敷足心,甚佳。
眼珠固而不能動(dòng),是謂斗睛。方用∶
犀牛黃五分 白附子(炮) 肉桂 全蝎(炒) 川芎 石膏各一錢(qián) 白芷 薷香各二錢(qián)
共研末,蜜為丸,芡實(shí)大,每服一、二丸,薄荷湯下。
小兒一至晚間,忽不見(jiàn)物,是名雀目。治用∶仙靈脾根 晚蠶蛾各五錢(qián) 甘草(炙) 射干各二錢(qián)五分以羊肝一枚,切開(kāi)摻藥,二錢(qián)扎定。以黑豆一合,米泔一盞,煮熟。分二次送下。
月內(nèi)小兒,目閉不開(kāi),或紅腫羞明,或時(shí)時(shí)出血,是名目澀。治用∶甘草一節(jié)以豬膽汁炙為末,每用米泔水調(diào)少許,灌服。
小兒耳中時(shí)有膿汁流出,是名耵耳。以∶白礬 麝香共研勻,摻耳中,日夜各一次。
馬骨
燒灰,香油調(diào)敷。或用∶雞屎白曝干,研末,由筒中吹入,均效。
大棗灰存性,與輕粉等分研和,調(diào)敷數(shù)日自愈。
蘭香葉(燒灰)二錢(qián) 銅青五分 輕粉二分日敷三次,當(dāng)愈。
小兒鼻下兩道現(xiàn)赤色有疳,是名鼻 。以∶熊膽半分用熱湯化開(kāi)涂之,極有效。
杏仁半兩 蜀椒 附子 細(xì)辛各六銖上以釅醋五合,漬藥一宿,明日以豬脂五合,煎令附子色黃,膏成去滓,待冷更以涂絮,導(dǎo)鼻孔中,日再,兼摩頂。
取父母亂發(fā)洗凈,纏桃枝沾取井花水東向,向日以發(fā)拭口中白乳,以置水中七過(guò),洗三朝作之;蛞园座Z屎汁瀝口中,良。
大青十八銖 黃連十二銖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
鹿角粉 大豆末
上二味等分,和乳涂乳上,飲兒。
驢乳 豬乳各二升
上二味合煎得一升五合,服如杏仁許,三、四服瘥。
黃柏以竹瀝浸取汁液,細(xì)細(xì)點(diǎn)于舌上;蛞赤小豆為末,合醋涂于舌上,亦效。
凡初生小兒,有白膜一層,包被舌尖或遍及全舌,此名舌膜。急用指甲刮破令出血,以∶白礬火 研末,敷于舌上,自愈。
小兒舌上忽發(fā)白泡一粒,名曰舌筍;即苏弑夭蝗槎淇蓿恢吻宜。即用∶鮮生地絞汁,涂患處數(shù)次,自愈。若無(wú)鮮者,可用干生地,以涼井水浸開(kāi),搗爛取汁,亦有效。
飲 羊乳,即瘥;蛞陨疤羌{醋中,滿(mǎn)含口中,亦效。
小兒之舌,常卷于兩邊口角,此名蛇舌。取∶木芙蓉根皮或花葉捶極融爛,以雞子二枚和勻。煎熱藥品數(shù)據(jù)待冷,敷心口及臍部,用布扎緊之,極效;蛞明雄黃為末,點(diǎn)舌數(shù)次,亦佳。
雄黃一錢(qián) 銅青二錢(qián)
共為末,調(diào)敷;蛞浴
膽礬一錢(qián)在匙上 紅,加麝香少許,研勻,敷齒上。
石膏 蘆薈 茯苓 生地 天花粉各一錢(qián) 黃柏五分 人參三分 甘草(炙)三錢(qián)
水煎服,數(shù)劑必輕。外用∶
人中白( )一錢(qián) 銅綠三分 麝香一分 蚯蚓二條先以蔥白汁浸,次以火,各為細(xì)末,敷之立愈。
升麻 射干 大黃各一兩水一升五合,煎取八合,一歲兒分三服,以滓敷腫上,冷更暖以敷;大兒以意加之。
桂心 杏仁各半兩
上二味為末,以綿裹如棗大,含咽汁。
赤莧搗汁,洗之,極效。或以∶
葵根
燒灰,酥調(diào)涂之。
桑木汁涂之,腫自漸消。
生南星 生附子(去皮臍)各二錢(qián)
上二味搗末,姜汁調(diào)為餅,貼天柱骨上,自愈。
杏仁半兩 豬頰車(chē)髓十二銖
上二味,先研杏仁如脂如髓,敷臍中腫上。
白石脂研極細(xì),再熬令微暖,以粉臍瘡,日三、四度。
本癥發(fā)生,必在兒生七日以?xún)?nèi),其候面赤喘啞,臍上起青筋一條,自臍而上沖心口。宜乘其未達(dá)心口時(shí),急以艾絨在此筋頭上燒之,此筋即縮下寸許,再以縮下之筋上燒之,則其筋自消,而疾亦告痊。內(nèi)用∶薄荷三錢(qián)熬成濃汁,灌入二、三口。不可過(guò)多,立愈如神。
小兒落臍之時(shí),臍汁未干,或因尿液浸沁,或由入浴時(shí)未曾將水拭干,因以成瘡。治用∶茯苓一錢(qián) 貝母 枯礬 三七各三分 雄黃二分 草紙灰五分
共研末摻臍內(nèi),用紙裹之,自愈。
雞翅六莖
燒灰服之,隨卵左右取翮。
青木香 甘草 石膏 甘遂各十八銖 麝香三銖 大黃 前胡各一兩 黃芩半兩水七升,煮取一升九合,每服三合,日四夜二。
狐莖(炙)搗末,酒下極效;蚪g取桑木白汁涂之;或搗垣衣,或以衣中白魚(yú)敷之,均效。
黃連 胡粉二物等分研末,以香脂油和敷之。
木瓜根 芍藥 當(dāng)歸各一兩
上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服五合,日二。
文蛤四兩 樸硝四兩
以水二升,煎湯。入樸硝,通手淋洗。至水冷方止,若覺(jué)熱痛,可用熊膽加龍腦化涂之。
燒火炭末服方寸匙即出。或以臘月米餳頓服半升;或濃煎艾汁服之,皆效。
揪葉搗取汁,敷頭上立生;驘岕~(yú)灰末,以醬汁和敷之,亦效。
蔓荊子搗為末,以豬脂調(diào)涂禿處,久之發(fā)自生。或以芫花與豚脂和如泥,洗去痂敷之,日一度。
雄雞屎 陳醬汁 苦酒和以洗瘡了,敷之;或先洗去其痂,次敷以葶藶子細(xì)末。
苦參 黃芩 黃連 黃柏 大黃 甘草 芎 各一兩 蒺藜一合
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漬布拓瘡上,日數(shù)遍。
麻子五升
為末,以水和,絞去汁,與蜜和敷之,若有白犬膽,敷之尤佳。
初發(fā)時(shí)赤腫光亮,游走遍身,故一名赤游風(fēng)。首用∶升麻 葛根 白芍 柴胡 黃芩 梔子各一錢(qián) 木通 甘草各五分
以水二碗,煎取一碗,令子母同服。次用∶
金銀花三錢(qián) 牛蒡子(炒) 防風(fēng) 荊芥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 黃芩 連翹各八分 木通甘
水煎服,子母共之,甚者加大黃及麻仁。
豉(熬令黃)
為末,敷瘡上,不過(guò)三敷愈。
灶中黃土 發(fā)灰
上二味各等分為末,以豬脂和敷之。
四交道中土 灶下土
上二味各等分為末,敷之。亦治夜啼。又燒牛屎敷之,亦可減瘢。
枸杞根搗作末,和臘月豬脂敷之;蛞择R尿洗之,亦效。
初生小兒,身如蛇皮鱗甲,名曰胎垢。宜用∶白僵蠶(去嘴)
為末,煎湯洗之,若加入蛇蛻更效。
漏蘆 連翹 白蘞 芒硝 甘草各六銖 升麻 枳實(shí) 麻黃 黃芩各九銖 大黃一兩
上以水一升半,煎取五合。兒生一日至七日,取一合分三服。八日至十五日者,取二合分三服;以后隨小兒出生之日,據(jù)前例遞增。
水銀 胡粉 松脂各三兩先以豬脂四升,煎松脂,俟水氣盡,下二物 攪至水銀不見(jiàn),敷之。
麻黃一兩半 獨(dú)活 射干 甘草 桂心 青木香 石膏 黃芩各一兩
上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三歲兒分為四服,日再;蛞浴
枯礬投入熱酒中,馬尾數(shù)條作團(tuán),蘸酒涂之,良佳。
連翹 獨(dú)活 桑白皮 白頭翁 丹皮 防風(fēng) 黃柏 淡豆豉 肉桂 秦艽各五錢(qián) 海藻一錢(qián)五分
上搗篩為末,蜜和丸,用燈芯煎湯下。
煙膠五錢(qián) 羊胡須一撮 輕粉一錢(qián)
上共為末,濕則干搽,干則油調(diào),搽上即瘥。
雄黃(研) 雌黃(研) 各一兩 烏頭一枚 松脂 亂發(fā)各一雞子許 豬脂一升半
上六味和煎之,候發(fā)消烏頭色黃黑,膏成,去滓,敷之或熱涂之。
柴胡 桔梗各一錢(qián) 茯苓二錢(qián) 生甘草 黃芩各五分 竹葉十片 燈芯草一團(tuán)
水煎服。有痰者,加天花粉三分;有食者,加山楂二粒、麥芽三分;有火加黃連一分。
元參 金銀花 生地黃各三錢(qián) 麥冬 桂枝各二錢(qián) 蘇葉 天花粉 甘草各一錢(qián) 升麻黃
上以水二碗,煎取一碗,熱服。夏季加青蒿三錢(qián);初生或數(shù)月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