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蟅蟲丸出自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血痹
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篇:“五勞虛極羸瘦,腹?jié)M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jīng)絡營衛(wèi)氣傷,內(nèi)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
大黃蟅蟲丸主之”。本方由大黃、
黃芩、干
地黃、蟅蟲、
水蛭、蠐螬、
虻蟲、
桃仁、
杏仁、
芍藥、
干漆、
甘草等十二味藥物組成,以
白蜜和丸,酒飲服下。具有活血破瘀、緩中補虛的功效,用于治療因虛致瘀臨床見形體羸瘦、腹?jié)M不食、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的五勞虛極,內(nèi)有干血之證。方中大黃、蟅蟲、
桃仁、虻蟲、水蛭、蠐螬、干漆活血破瘀;芍藥、地黃養(yǎng)血補虛;杏仁配桃仁滋潤燥結;黃芩清熱;甘草、白蜜益氣和中。諸藥合制為丸,意在峻藥緩用,使祛瘀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瘀,達到攻補兼施的目的。
本方直到現(xiàn)在還在臨床廣泛使用。學習本方的過程中,我體會其給后世的啟迪有以下幾點:
一、提出因虛致瘀的病機及治則。虛勞日久,氣虛無力推動血行,致“內(nèi)有干血”,出現(xiàn)“肌膚甲錯,兩目黯黑”之表現(xiàn)。即為因虛致瘀。治療以活血破瘀為法,同時益氣補虛,以免活血破氣,加重氣虛。益氣補虛使用白蜜、甘草,而未用
黃芪、
人參等補中益氣之品,以免補益太過,氣機壅滯,加重瘀血。此為緩中補虛之意。
二、蟲類藥物的使用。方中應用大量蟲類藥物活血通絡。后世絡病學說應由此得到啟發(fā)。虛勞病程日久,久病入絡,而致虛、瘀、毒。蟲蟻之品搜剔經(jīng)絡,用于慢性疾病血瘀證療效較好。
后世應用大黃蟅蟲丸治療多種疾病,如皮膚科可用于治療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帶狀皰疹是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因侵犯神經(jīng)節(jié)而產(chǎn)生神經(jīng)痛,往往遷延日久,不易治愈,在年老體弱者癥狀尤為明顯。老年患者往往氣血虧虛,加之在疾病初期大量使用清熱解毒除濕藥物,更傷氣血,因虛致瘀,出現(xiàn)經(jīng)絡阻滯,不通則痛。葉氏有“久痛必入絡,以蟲蟻之類搜剔”之說,故以仲景名方大黃蟅蟲丸施治,以虻蟲、水蛭、蟅蟲、蠐螬入血分活血破瘀,使瘀血祛,
脈絡通,同時輔以地黃、
白芍、杏仁等,滋陰柔肝,潤燥行氣,使其攻瘀而不傷正,祛邪而不留瘀。白蜜、甘草緩中補虛;钛粋,補虛而不壅滯。
還可治療
黃褐斑。黃褐斑也稱
肝斑,常見于妊娠、口服避孕藥或其他不明原因所引起者,是面部色素沉著性皮膚病,多發(fā)于中青年婦女,常伴有月經(jīng)不調(diào)。臨床見淡褐色或淡黑色斑,形狀不規(guī)則,對稱分布于顏面皮膚,一般無自覺癥狀。祖國醫(yī)學文獻記載的“面塵”、“
黧黑斑”與之類似!锻饪谱C治全書》記載“面色如塵垢,日久煤黑,形枯不澤,或起大小黑斑,與面膚相平”。本病與肝郁、脾濕、腎虛等有密切關系,臨床分為多種證型。對于肝郁日久,氣滯血凝,瘀結于內(nèi),阻于肌膚,非攻逐噬血之品無以散其瘀,應用大黃蟅蟲丸治療,有活血破瘀之功,配合
加味逍遙丸疏解肝郁,標本兼治,可獲良效。
大黃蟅蟲丸還可以治療多種皮膚疾病,如
痤瘡、
魚鱗病、黑變病、限局性
硬皮病、
斑禿、靜止期
銀屑病等,慢性病程,存在血瘀病機者即可應用。臨床應用時往往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應用,如痤瘡、銀屑病常配合解毒藥物,魚鱗病常配合養(yǎng)血潤膚藥物,斑禿常配合滋補肝腎安神藥物等。轉(zhuǎn)自:http://www。zhongyx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