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經(jīng)方醫(yī)學 > 正文:經(jīng)方醫(yī)案賞析《林盛進》
    

皮外五官與經(jīng)方:經(jīng)方醫(yī)案賞析《林盛進》

余不業(yè)醫(yī),所診治者皆為家人、親戚、朋友或朋友介紹而來,雖有些許治驗,然因生性疏惰,且向以為明乎病理醫(yī)理藥理,隨證加減即可,且所治者,與前賢之醫(yī)案也多相差無已,故少有錄案,有所錄者,亦每為治愈后自覺有些許價值,或可為今后借鑒者。且所錄者,本為已備,隨手而記,故每每四診不全。現(xiàn)選所記醫(yī)案數(shù)則,與諸君共同探討。
一、遺尿案。
堂侄,男,13歲,夜間遺尿十余年,別無所苦,四處求診無效,服用各種偏方亦無效。一次家父回鄉(xiāng)過節(jié),與堂兄偶然聊起此事,家父謂其家人之病,多為余治,且效果尚可,薦其前來試治。數(shù)日后之晚間,堂兄攜其至余家,查其舌脈并無異常,遂謂其或為膀胱括約肌松馳所謂,無須過慮。方用桂枝龍骨牡蠣湯原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15克,紅棗6枚,甘草6克,龍骨18克,牡蠣18克。上方服五劑后病愈,以其病已多年,囑服至八劑。此案為三年多前所記,堂侄今已上高中,至今未見復發(fā)。
二、右小腿自汗案。
舍弟,病右小腿自汗已有數(shù)年,因其長期住于深圳,于當?shù)卣抑嗅t(yī)治療無效,到他處找醫(yī)治療也無效。今年清節(jié)回鄉(xiāng)祭祖,住于我家,言及此事,謂其右小腿自汗數(shù)年,汗出多而酸臭,且陰囊處也較為潮濕,別無所苦。余診其脈略細,舌胖大苔白有齒痕。即謂其病不難治,為局部濕阻而致。方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苓桂術甘湯與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生姜3大片,紅棗8枚,甘草6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茯苓30克,白術15克。五劑,并幫其將藥備好,讓其帶回深圳服用。弟回深圳后,藥完即愈。至今未見復發(fā)。
三、帶下案。
盧某,老家鄰居之女,患白帶甚多,于家鄉(xiāng)找中醫(yī)醫(yī)治診治無效,由家嫂陪同來診。其脈略細弱,舌略胖大苔白有齒痕,自言平素畏寒。此脾胃陽虛致帶下也,方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茯桂術甘湯,并遵完帶湯方意,重用茯苓、白術。方用:桂枝15克,白芍15克,紅棗8枚,生姜3大片,甘草5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白術30克,茯苓30克,山藥30克。五劑,藥后即愈。復診時疏桂枝湯黃芪,謂其若平素畏寒即可服用。
四、心煩不食案。
家嫂,患心煩而雖饑不欲食,于家鄉(xiāng)找當?shù)蒯t(yī)生診治后效果不佳,遂于周末來余家問診,余詢知其大便不暢,謂其曰此易治,此胃寒腸虛熱也。遂疏梔子枳實湯與之。方用:梔子10克,淡豆豉10克,枳實10克。二劑。以余平素開方藥味較少,家嫂也不以為奇,遂于附近藥鋪抓藥回家。果二劑而愈。
余兄家仍在老家,距離余家二十多公里,且余必周末方有空閑,是以兄家人得病,多于本鄉(xiāng)求醫(yī),不效者方于周末或于晨早至余家求治,是以,余常非首診,每是收拾爛攤子也。
五、足踝扭傷案。
鄭某,妻子之衛(wèi)生院同事,足踝扭傷,于本醫(yī)院診治后效果不佳,遂由妻子陪同來診,余先幫其推拿,輔以張穎清教授之全息穴位按壓法。推拿完畢,自感痛感減輕,可下地行走。另疏方芍藥甘草附子湯。方用:白芍30克,甘草15克,制附子5克。五劑。藥完即愈。鄭某頗為驚奇,以其以往腳扭傷,少則20多天,多則月許,此次病好之快,出乎意料也。
后數(shù)月,余岳母也腳扭傷,也用此方而愈。此余之獨得經(jīng)驗也。
六、肌肉瘀腫案。
岳母,乘摩托車跌倒,致鎖骨骨折,到本市某有名私人骨科醫(yī)院診治。治愈后數(shù)月,一日到余家,提及其肩下部有一處肌肉瘀腫數(shù)月不消,仍頗為疼痛。余乃視察之,其傷肩同側之上臂處有一硬塊,按之疼痛。此瘀血不消而致腫也,蓋跌倒之時,以手按地,致鎖骨折而筋肉挫傷也。處用芍藥甘草附子湯。方用:白芍30克,甘草15克,制附子5克。五劑。三劑后,硬塊變軟而漸消。六劑后瘀腫消失而不痛。
七、瘡口不斂案。
郭某,同事之子,五歲。前年六月初,腳踝處受傷,到當?shù)剜l(xiāng)村醫(yī)生處理后,結痂而愈。后數(shù)日,謂其父母曰患處癢甚,揭開其痂發(fā)現(xiàn)其內(nèi)已潰膿,遂帶其到當?shù)赝饪漆t(yī)生處治療,然經(jīng)月余而不愈。一日,同事向余提及此事,問有何良法,余曰:傷口長期不斂,乃正氣虛也。黃芪治慢性瘡口不斂,其效如神,何不試之?何紹奇先生《讀書析疑與臨證得失》中也有類似醫(yī)案。遂處以:北芪100克,為一日量,煎湯代茶分數(shù)次服,一日服盡。三劑后,新肉開始生出,而傷口仍有癢感,六劑后,新肉全部生出,癢感消失。愈。乃囑其停服,以無病之人,過服黃芪,恐生脹也。
八、風寒挾濕案。
家嫂,來電云其肩背強硬,項不能轉動,極為酸痛,后背正中部也極痛,腹略脹。余曰:此當為葛根湯證。遂口授方如下:葛根30克,麻黃6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羌活6克,法夏20克,生姜15克,紅棗6枚,甘草6克。三劑。自以為三劑藥后,其病當汗出而愈。孰料服第一劑后,不見汗出,反見腹瀉,瀉出頗多積滯之物,次日腹瀉止,繼服二劑,反見頭暈重,后背更痛,仍不見汗出,但小便增多,自仍以為方證無誤,去電令其于原方中加麻黃至10克,繼服三劑。第四劑藥后,仍不汗出,但項強,后背痛皆減輕,自以為藥已中病,囑繼服藥。六劑藥服后,仍不得汗,且癥狀時輕時重,余百思不得其解,以為服藥后未溫覆,然家嫂則謂藥后溫覆也不得汗。余遂以為此或為其人正氣虛故,或當如張錫純先生之法,重加黃芪以溫養(yǎng)其肌肉。孰料,時隔不久,家嫂即來電去其頭暈頭重,眩暈不可久視,且背痛更甚,余即知前藥或不對癥,或病有兼癥也。遂令其坐車前來就診。及至,察其舌,其舌極胖大,白膩,脈細。至此,余始恍然明前藥所以不得汗者,乃中陽不振,內(nèi)濕停滯故也,其后背痛,肩僵硬而痛也為兼有濕阻故也。遂改用下方:柴胡20克,葛根20克,麻黃6克,桂枝15克,澤瀉30克,白術15克,茯苓30克,雙勾藤12克,秦艽15克,法夏20克,北芪30克,知母12克,甘草3克。三劑。一劑后,腹痛瀉出大量糞水,全身漐漐汗出而暢,頭眩暈,肩背痛諸證皆減。二劑后,諸癥大減,三劑后,病于近愈。因無暇復診,遂囑其上方更服二劑后,改用苓桂術甘湯加味調理。
九、梅核氣
陳某,同事,上周五中午診。咳嗽不甚,咳出極黏粘之白色痰涎,自覺喉部不舒,每有痰咳不盡、痰滯于喉部之感;詢知其小便正常,有時略黃,大便偏軟,間有溏瀉,視其舌極胖大,有齒痕,脈略細數(shù)。此水運不行,滯于喉部也,以其舌極胖大,方用苓桂術甘湯加澤瀉。方用:茯苓30克,桂枝10克,白術15克,澤瀉30克,甘草3克。三劑。今天上班,他帶另一同事來找我診治,自謂服藥后極為舒服,諸證皆愈,特別是喉部通暢,甚為舒適。
十、
岳母,腹痞脹痛,嗝氣稍舒,大便時干時溏,或初硬后溏,喉部有粘痰,每天晨早起床后必咳數(shù)十次,咳出少許黑色粘痰塊后,喉部方覺舒適而不咳,天天如此,兼見項強,額部脹痛。痦脹,大便不正常,此為半夏瀉心湯證,喉部粘痰不舒,此為半夏湯證,項強不舒,此為桂枝加葛根湯證,額部脹痛,又屬少陽,F(xiàn)合以上三方加減以治。方用:柴胡10克,葛根3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姜夏20克,干姜10克,黨參15克,大棗4枚,黃連3克,黃芩10克,甘草10克。五劑。服第一劑后,即覺腹痛,大瀉,身體脹痛不舒,然第二天后,即覺喉中粘痰大減,諸證稍瘥。五劑服完,間有腹瀉,然腹已不痛,喉間粘痰消失,晨起已不咳也。
此方藥極為平和,然服藥卻見腹痛大瀉,頗為意外,是以特為記之。
十一、風寒瀉案。
小女,五歲。天氣驟然轉冷,夜間不慎受涼,次日即發(fā)燒腹瀉,熱38。9 度,日腹瀉十六、七次,大便略粘滯,有沫、帶血,里急后重,腹略脹。此風寒瀉也,方用桂枝加葛根湯加減。桂枝5克,白芍5克,葛根10克,雙勾藤5克,茯苓10克(搗),阿膠10克(分二次烊服),生姜3小片,紅棗4枚,甘草2克。服一劑后,大便次數(shù)減少,已不帶血,仍發(fā)熱,加服臣功再欣半包。當夜熱退安臥,次日晨,大便一次,質稀,未見有血,上方減有阿膠,更服一劑,諸證皆愈,至晚間又大便一次,便質已基本正常。
十二、肩背酸痛案
??? 同事曹某,一側肩背酸痛已數(shù)月,經(jīng)人按摩及服本地人民醫(yī)院中醫(yī)師之中藥無效,遂于一天中午來要求為其推拿,推拿完畢,余即問其是否同意試用吾方,經(jīng)其同意后,遂為其診視,其人舌質暗紅,口略苦燥,便汗正常,只是一側肩背酸痛強硬,遂疏方用柴胡桂枝湯加葛根。方用:柴胡20,黃芩10,桂枝10,白芍10,葛根30,黨參10,法夏15,紅棗6枚,生姜3大片,甘草5。五劑。
??? 二診:五劑藥服后,肩背部癥狀大減,只是自覺喉部有輕微腫痛,大便便質粘滯,且言其到藥鋪買藥時,配藥師謂其曰柴胡之量過大,宜減半,故心有疑慮,余即謂其無妨,喉部有輕微痛者,當為天氣轉變所致,且本方本有治喉痛之功,非服藥所致也,便質粘滯者,為里有濕濁也,至于配藥師言柴胡量過大者,余遇之屢也,不以為怪,遂于原方加入茯苓30克,繼服五劑。余臨床運用,遇便質粘滯者,即加茯苓用之,其效極佳。
?? 三診:肩背酸痛已基本痊愈,頭部活動自如,喉已不痛,便質也已正常,問是否能再服五劑,余曰本方極為平和,再服五劑根治之也無不可。遂令其原方再服五劑。
十三、眩暈嘔吐
???? 家父,眩暈欲嘔,臥則稍平,起則眩暈不可支,有欲嘔吐之感,自覺四肢乏力,難以站立;后頭及巔頂自覺發(fā)硬脹痛,鼻中上部、前額、頭兩側也覺脹痛,腹微脹,噯氣稍舒;口略苦燥,舌暗紅苔白有齒痕,脈寸尺皆弱。此因連日陰雨,天氣陰冷,老人陽虛體弱,頭部舊傷處血郁不通,夾雜寒濕所致,以其素有胃寒之證,且證狀相對復雜,故方宗補中益氣湯、葛根湯、吳茱萸湯、半夏瀉心湯、小柴胡湯數(shù)方之意合用加減之。方用:北芪40克,紅參8克(另煎兌服),茯苓30克(搗),白術15克,當歸12克,陳皮6克,法夏15克,葛根3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吳萸8克,柴胡10克,黃芩10克,白芷10克,川芎6克,雙勾藤15克,紅棗8枚,生姜3片,甘草5克。上方連服十劑,逐劑減輕而愈。
??? 余平素處方,藥味相對較少,本次家父之病,其癥狀相對較為復雜,既有陽虛寒濕,又有寒熱錯雜之證,是以用藥也相對龐雜。
十四、腮腺炎案。
??? 小女,五歲。周四幼兒園回家后,即見發(fā)燒,38.2度,自言耳下部疼痛,察其處輕微腫起,遂診為腮腺炎。其癥又見輕微咳嗽、痰多、舌淡苔膩、口臭、口渴喜飲。故方宗四逆散、排膿散、苓桂術甘湯方意,并加清熱解毒之品。方用:柴胡8克,枳實5克,白芍5克,桔梗3克,茯苓10克,桂枝5克,白術5克,卜子5克,葛根10克,板藍根8克,銀花8克,黃芩2克,生姜2小片,甘草3克。水煎分二次服。服完一劑后,發(fā)燒、咳嗽等癥皆愈,口臭、口渴大減,腮部痛減,不按不痛。繼進原方二劑,愈。
十五、肩痹案。
???? 家母,晚間忽然右肩尖疼痛,當夜痛劇,至第二天手即不能上舉過肩,狀類“五十肩”。家母素體肥胖,其舌極胖大,苔膩微黃。以夜間痛劇,故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澤瀉湯、活絡靈丹加減。方用:北芪4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澤瀉30克,白術15克,當歸15克,丹參20克,乳沒12克,山楂15克,柴胡20克,法夏15克,卜子12克,生姜3大片。一劑痛減,二劑而愈。
十六、鼻不聞香臭案。
?? 侄,鼻塞,不聞香臭,舌淡苔滑略胖大,方用苓桂術甘湯加桑白皮,茯苓30(搗),桂枝12,白術15,甘草3,桑白皮10。三劑愈。此張步先生經(jīng)驗,用之果效。
十七、太陽如瘧案。
???? 侄,11歲,感冒,經(jīng)本村醫(yī)生治療數(shù)日無效,刻下,發(fā)熱惡寒,先則發(fā)熱38。5度左右,繼則大汗出,繼而惡寒,一日三次,咽喉腫痛,咽干,大便燥硬,四肢厥冷,此表郁里熱,治當先解表后攻里。方用:葛根12克,麻黃3克,桂枝6克,白芍5克,杏仁6克,生姜3片,大棗4枚,甘草5克。二劑。二劑后,寒熱除,然咽喉仍痛甚,喉間白腐,改用下方:麻黃3克,牛子6克,石膏30克,杏仁12克,甘草6克。另用西瓜霜一支外噴。上方服用三劑,愈。
十八、足背腫痛案。
??? 家父,上周一晚間,自覺左腳足背處疼痛,初不以為意,僅外用張權破痛油數(shù)次,孰料次日左足背迅速腫脹、疼痛,足背腫處發(fā)熱,足不敢著地。舌暗紅,略有齒痕,二便可,小便偏黃赤。方用排膿散合排脹湯加茯苓苡仁,一劑,其效不佳,左足腫脹蔓延到足踝處,疼痛增到數(shù)處;改用當歸貝母苦參丸合排膿散加茯苓苡仁,一劑,其效仍不佳,僅見腫脹不蔓延,左足背數(shù)處仍痛甚,痛處為足厥陰肝經(jīng)及足陽明胃經(jīng)循行之處,余思慮再三,以為此病為脾虛濕熱下注之辯證當為無誤,何以用藥其效不顯?再三思索,改方用消跗散合當歸貝母苦參丸、排膿散加減。方用:茯苓30,薏苡仁40,澤瀉10,漢防已10,茵陳4,炒梔子4,木瓜10,牛膝10,當歸15,貝母15,苦參15,枳實15,白芍15,桔梗15,生姜3片。改用此方后,效果明顯,服藥一劑后,腫脹疼痛皆減,小便轉清,效不更方。連用上方至今日,足背已不痛,下地行走自如,足背之腫也近愈。至此,余以為:初所以用藥其效不佳者,一為病初起,來勢較猛,二為所用之藥中,除濕之藥較少,第三方后加入防已、澤瀉、木瓜數(shù)藥后,其效方始明顯,所以一直合用排膿散者,防其熱盛化膿,且桔梗也有提肺行濕之功也。
十九、齒齦腫痛案
???? 同事,郭某,齒齦腫痛甚劇,不敢吃東西,三餐多服流質食物,自用黃連上清片及先鋒4,齒痛不減,反見腹瀉。遂于周五午休間前來就診。問知其齒齦腫痛甚劇,察其舌胖大有齒痕,苔黃而膩。方用玉女煎合理中湯加減,用:石膏30,知母15,生地15,牛膝10,黨參15,茯苓30,白術15,生姜3大片,甘草3。三劑。今日來電云:齒痛大好,只剩輕微癥狀,問是否需再服藥,遂囑原方繼進二劑即可。二十、喉源性咳嗽。
??? 老婆,喉癢,嗆咳不止,喉癢即嗽,喉不癢即不嗽。因嫌服用中藥麻煩且以前病時服中藥效果不佳,遂自購服中西成藥,甚至一天服完一瓶佩夫人也毫無效果,不得已只能要求再服中藥試試。其癥狀除見喉癢嗆咳不止外,又見喉干、痰白,喉部自覺有粘痰難以咳出,舌紅,便硬,腹脹,遂試用二陳湯加味,并用廿四味含咽。方用:陳皮10,法夏15,茯苓30,杷葉10,桔梗10,丹參15,牛子10,黃芩10,桑白皮10,當歸15,杏仁15,枳實15,銀花10,沙參10,生姜3片,甘草5。服用一劑后,效果之好,出乎意料,本來打算若服藥無效后,將加入防風、蟬衣之類的藥物,誰知效果極好,遂原方更進一劑,竟然好了。老婆也覺得意外,立馬讓我把方子記下來備用,因為這個毛病對于老婆屬于老毛病,經(jīng)常要拖很久,而且最后常要靠佩夫人才能止住。
二十一、失眠
????? 老婆,夜間煩躁不眠,舌淡紅有齒痕。方用棗仁湯加減。方用:炒棗仁30,茯苓40,法夏20,知母15,當歸15,川芎10,白術15,甘草5。二劑愈。
???? 余臨床治失眠,用此方每用每效。若熱盛則加石膏,若舌紅便秘則加生地、白芍,若咳嗽則加杏仁。酸棗仁湯原方用茯苓時,用量偏小,臨床運用時,棗仁、茯苓之量宜大,效果方佳。又章次公先生也曾謂茯苓治失眠效果極佳,功與茯神同。
二十二、掛影
???? 家母,自覺眼前掛一漆黑之小蜘蛛,隨視線之所轉,且上下左右皆可見到,其始隱忍未言,十余日后因肩部又見痹痛,難以上舉,隨向余提及此事,余乃謂其此病為老人肝腎虧損、肝血不足所致,并不難治。以家母素來體豐,內(nèi)有痰濕,舌極胖大,且素來胃寒,遂方用自擬六子除影湯合活絡靈丹、澤瀉湯并加法夏、生姜。方用:枸杞15,菟絲子15,青葙子15,決明子15,女貞子15,沙苑子15,桂枝15,白芍15,北芪30,丹參15,當歸15,乳沒10,澤瀉30,白術15,法夏20,生姜3片。上方服用三劑后,肩痹痛之癥已愈,遂減去乳沒,繼續(xù)服用。服至第六劑,自覺小蜘蛛漸變?yōu)榛野,服至第九劑,夜間已不再見小蜘蛛,日間則已是極淡,又服三劑,其病遂愈。
??? 掛影一病,多見于老年人,以年老體衰,故多肝腎虧損、肝血不足。近數(shù)年來,余用自擬方為基礎,隨證加減,先后治愈三例,皆為老人。臨床運用時,有時也會加入其它如桑葉、杭菊、密蒙花之屬。

二十三、感冒咳嗽案。
??? 小女,4歲,感冒、發(fā)燒、咳嗽,方用柴胡桂枝湯合白虎湯加減。柴胡10,黃芩4,桂枝5,白芍5,黨參5,法夏5,生石膏15,生地5,山藥10,紅棗1枚,生姜1片,甘草3。一劑愈。
??? 治療小孩感冒咳嗽,余最喜用柴胡桂枝湯加減運用,效果顯著,若癥見高燒,則合白虎湯;若咳嗽痰多,則合二陳湯更加杏仁、萊菔子,痰涎更盛者,則更加龍骨、牡蠣,更甚者則沖服肉桂末。一般不超過三劑,病就好了。
二十四,胃痛案。
??? 堂侄,14歲。胃脘疼痛,干噫食臭,時有嘔意,腸鳴便軟,小便黃赤,舌胖大,苔白。此為胃寒腸熱與半夏瀉心湯證,方用半夏瀉心湯加減。用:法夏20,黨參15,干姜5,黃連3,茯苓20,紅棗4枚,炙草5。上方連服5劑,逐劑癥輕而愈。
二十五,紅眼病案。
??? 本人,紅眼,眼內(nèi)充血,癢澀干痛,連用眼藥膏、眼藥水5天不愈。遂改用中藥。方用葛根芩連湯合苓桂術甘湯,以家中不備黃連,故任缺之。方用:葛根30,黃芩10,桂枝10,茯苓30,杭菊10,枸杞10,甘草6。一劑而癥大減,二劑愈。
??? 以上三案,均為數(shù)年前隨手所記。
二十六,感冒咳嗽案之二
????? 家母,秋行暑令,炎熱異常,夜間不慎受涼而感冒,惡寒咳嗽,自服感冒沖劑無效,囑服小柴胡沖劑二包,病稍瘥,自已要求服中藥。以其服小柴胡沖劑而病稍減,且余平素用柴胡桂枝湯加減治感冒咳嗽效果顯著,視其舌胖大而苔微黃,知熱已化里,又因家母素體肥胖,內(nèi)蘊痰濕而寒胃,故方用柴胡桂枝湯合苓桂術甘湯加減。方用:柴胡20,黃芩10,桂枝15,白芍8克,黨參15,法夏15,茯苓20,白術15,生姜3片,甘草3。一劑。
??? 敦料上藥一劑后,咳嗽更頻,且胸滿悶不舒,聲嘶不暢,痰多清稀,遂知其為痰涎雍盛,病重藥輕所致。故改用厚樸麻黃湯加減。方用:厚樸10,麻黃8,桂枝15,葛根20,龍骨30,牡蠣30,茯苓30,白術15,蔞皮15,法夏15,杏仁18,甘草3。上方服一劑后,胸舒聲揚,癥狀大減,上方繼服二劑而愈。
???? 此為去年之病案,臨床治痰涎極盛者,余喜用厚樸麻黃湯,效果頗佳,對于胸滿悶者,則喜用蔞皮、桂枝等藥對,且減去白芍,效果較好。


-------------------
很好的病案 很有啟發(fā)!!

-------------------
余不業(yè)醫(yī),實業(yè)醫(yī)!

-------------------
大醫(yī)!

-------------------
非本人的,看到很精彩就轉來讓各位同仁賞析。弘揚經(jīng)方,大家的愿望。也是我的夢想。
推薦一本好書《經(jīng)方直解》

-------------------
真是好案。亦可見,精于脈固佳,不精于脈又何妨?

-------------------
醫(yī)案精彩, 謝謝!

-------------------
引用第4樓岐伯于2010-11-16 23:17發(fā)表的  :
非本人的,看到很精彩就轉來讓各位同仁賞析。弘揚經(jīng)方,大家的愿望。也是我的夢想。
推薦一本好書《經(jīng)方直解》 700)this.width=700;" >

我買了,可是還沒看,先生既大力推薦,當找時間研讀才是。

-------------------
好醫(yī)案

-------------------
客氣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我也買了,正在研讀

-------------------
作者文筆流暢嫻熟,療效驚人,讀之大快人心,受益無窮。開頭一句余不業(yè)醫(yī),真是讓我等汗顏....

-------------------
好書自然要買來慢慢讀。。。
看到越來越多的經(jīng)方醫(yī)案書籍出版發(fā)行,感覺經(jīng)方的發(fā)展確實越來越有成效,也許經(jīng)方發(fā)展的主升浪真的要在我們這一代出現(xiàn),讓我們一起見證這段中醫(yī)發(fā)展最重要的歷史到來。。。

-------------------
非常不錯

-------------------
內(nèi)行往往僵化思想,民間更多務實。好案,部分醫(yī)案開我思維。下載,將來引用。

-------------------
支持一下.

-------------------
很多的醫(yī)案,都是要一讀在讀才能體會作者的用心,學習了。

-------------------
掛影一病,多見于老年人,以年老體衰,故多肝腎虧損、肝血不足。近數(shù)年來,余用自擬方為基礎,隨證加減,先后治愈三例,皆為老人。臨床運用時,有時也會加入其它如桑葉、杭菊、密蒙花之屬。
非常精彩

-------------------
學習

-------------------
真是好案,學習了。對其中的部分醫(yī)案提出一點個人看法:
十案,關于服柴胡桂枝湯腹痛的情況,我早年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只是腹痛,無腹瀉。現(xiàn)在沒有這種情況了,初步估計,可能和早年用的藥,柴胡、半夏的質量有關,現(xiàn)在柴胡是正宗野生北柴胡,半夏是旱半夏,再沒有發(fā)生腹痛現(xiàn)象。
十一案,雖有受寒病史,但據(jù)證似是葛根芩連湯證。
十四案,腮腺炎用升降散即可
十八案,可考慮雞鳴散。

-------------------
十八案 乃濕熱
雞鳴散似乎用于寒濕 型吧
存疑
請沙兄再定奪

-------------------
經(jīng)方治病,真可謂一劑就知,療效極為明顯,藥簡力專,我輩當極力宏揚經(jīng)方醫(yī)學才是。

-------------------
引用第19樓沙丘沙于2010-11-19 18:48發(fā)表的  :
真是好案,學習了。對其中的部分醫(yī)案提出一點個人看法:
十案,關于服柴胡桂枝湯腹痛的情況,我早年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只是腹痛,無腹瀉。現(xiàn)在沒有這種情況了,初步估計,可能和早年用的藥,柴胡、半夏的質量有關,現(xiàn)在柴胡是正宗野生北柴胡,半夏是旱半夏,再沒有發(fā)生腹痛現(xiàn)象。
十一案,雖有受寒病史,但據(jù)證似是葛根芩連湯證。
十四案,腮腺炎用升降散即可
十八案,可考慮雞鳴散。 700)this.width=700;" >



姜前輩,有時間談一下升降散和雞鳴散的臨床經(jīng)驗供后輩學習?

-------------------
現(xiàn)在,中醫(yī)驗案太多了,經(jīng)方研究是否在總結驗案的基礎上,再研究一下敗案呢。從失敗的醫(yī)案中吸取教訓比總結驗案更為重要,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

-------------------
學習,請教方中多次用苓桂術甘何意

-------------------
非常好,全部看完。贊

-------------------
學習了,謝謝

-------------------
每一醫(yī)案都值得琢磨學習,感謝分享!

-------------------
 悲哀啊,這么好的醫(yī)術,竟然不是專業(yè)醫(yī)生,反復強調為家人為朋友看病,為什么?避免非法行醫(yī)之嫌吶,風聲鶴唳呀,可見當局對民間中醫(yī)打壓之深,什么時候當局能給民間中醫(yī)一片天哪!
  林君之《經(jīng)方直解》我讀過,全書以血運水運的生理病理為總綱,闡釋傷寒經(jīng)方的應用,為我們理解應用經(jīng)方又拓展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書里也附載了大量名醫(yī)醫(yī)案,很有參考價值。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