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 香(《名醫(yī)別錄》)
沉香為
瑞香科植物沉或白
木香含有樹脂的木材。野生或栽培。沉香主產(chǎn)于亞熱帶地區(qū)的印度、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及廣東和廣西等地;
白木香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等地的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原植物喜溫暖濕潤氣候,耐短期霜凍、耐旱,以富含腐殖質(zhì)、土層深厚的土壤最宜生長。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腎經(jīng)。功效行氣止痛、溫中止嘔、溫腎納氣。臨床用名沉香。
【本草匯言】
《名醫(yī)別錄》:薰陸香、
雞舌香、
藿香、
詹糖香、楓香并微溫。悉治風水毒腫,去惡氣。薰陸、詹糖去伏尸。雞舌藿香治
霍亂、
心痛。楓香治風
癮疹癢毒。
《海藥本草》:味苦,溫,無毒。主心
腹痛,霍亂,中惡邪鬼疰,清人神,并宜酒煮服之。諸瘡腫,宜入膏用。
《日華子本草》:味辛,熱,無毒。調(diào)中,補五藏,益精,壯陽,暖腰膝,去邪氣,止轉(zhuǎn)筋吐瀉冷氣,破癥癖,冷風麻痹,骨節(jié)不任,濕風皮膚癢,心腹痛氣痢。
《本草衍義》:《經(jīng)》中止言療風水毒腫,去惡氣,余更無治療。
今醫(yī)家用以保和衛(wèi)氣,為上品藥,須極細為佳。今人故多與
烏藥磨服,走散滯氣,獨行則勢弱,與他藥相佐,當緩取效,有益無損。
《藥性賦》:味辛,氣微溫,陽也,可升可降。其性暖,故能抑陰助陽,扶補相火;其氣辛,故能通天徹地,條達諸氣。除轉(zhuǎn)筋霍亂,和噤口瀉痢,調(diào)嘔逆胃翻喘急,止心腹脹滿疼痛,破
癥瘕,療寒痰,和脾胃,逐鬼疰惡氣,及風濕骨節(jié)麻痹,皮膚瘙癢結(jié)氣。
《湯液本草》:氣微溫,陽也。
《本草》云:治風水毒腫,去惡氣,能調(diào)中壯陽,暖腰膝,破癥癖,冷風麻痹,骨節(jié)不任,濕風皮膚癢,心腹痛,氣痢,止轉(zhuǎn)筋吐瀉。
東垣云:能養(yǎng)諸氣,上而至天,下而至泉。用為使,最相宜。
《珍》云:補右命門。
《本草發(fā)揮》:潔古云:辛熱純陽,補右腎命門。
《本草綱目》:咀嚼甜者氣平,辛辣者性熱。
治
上熱下寒,氣逆喘急,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
《本草經(jīng)疏》:沉香稟陽氣以生,兼得雨露之精氣而結(jié),故其氣芬芳,其味辛而無毒。氣厚味薄,可升可降,陽也。入足陽明、太陰、少陰,兼入手少陰、足厥陰經(jīng)!侗窘(jīng)》療風水毒腫者,即風毒
水腫也,風為陽邪,郁于經(jīng)絡,遇火相煽,則發(fā)出諸毒,沉香得雨露之精氣,故能解風火之毒,水腫者,脾惡濕而喜燥,辛香入脾而燥濕,則水腫自消。凡邪惡氣之中人必從口鼻而入,口鼻為陽明之竅,陽明虛則惡氣易入,得芬芳清陽之氣則惡氣除而脾胃安矣。
簡誤:沉香治冷氣、逆氣、氣郁、氣結(jié),殊為要藥。然而中氣虛,氣不歸元者忌之。心經(jīng)有實邪者忌之。非命門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藥用。
《本草蒙筌》:味辛,氣微溫。陽也。毒也。堅實沉水,燔極清烈,故名沉香。
謨按:《衍義》云:沉香保和衛(wèi)氣,為上品藥。今人多與島藥摩服,走散滯氣,獨行則勢弱,與他藥相佐,當緩取效,有益無損。余藥不可方也。
《本草乘雅》:沉,質(zhì),香,臭也,蓋土爰稼穡,稼穡作甘黍,黍甘而香,故香從甘黍,宜入脾。脾味甘,脾臭香,脾谷黍故也。設土失黃中體,通理用者,咸可奪之,誠脾土之陽分藥,方劑之對待法也。上列證名,不待詮釋,當判然矣。主清入喉,益人心,即子令母實,若上實下虛,下寒上熱,又當顧名思義。如骨節(jié)不任,便淋腸閉,亦屬具體亡用,第加一轉(zhuǎn)語耳。沉以力行行止為用,奇以力行止為體。體中設用,用中具體,牝牡陰陽,互呈先后,可默會矣。
《藥性解》:沉香,味辛苦,性溫,無毒,入腎、命門二經(jīng)。主祛惡氣,定霍亂,補五臟,益精氣,壯元陽。除冷氣,破癥癖,皮膚瘙癢,皮節(jié)不仁。
按:沉香屬陽而性沉,多功于下部,命、腎之所由入也。然香劑多燥,未免傷血,心下焦虛寒者宜之,若水臟衰微,相火盛炎者,誤用則水益枯而火益烈,禍無極矣。今多以為平和之劑,無損于人,輒用以化氣,其不禍人者幾希。
《本草備要》:重,宣,調(diào)氣補陽。
辛苦性溫。諸木皆浮,而沉香獨沉。故能下氣而墜痰涎。怒則氣上,能平則下氣。能降亦能升。氣香入脾,故能理諸氣而調(diào)中。東垣曰:上至天下至泉,用為使,最相宜。其色黑體陽,故入右腎命門。暖精助陽,行氣不傷氣,溫中不助火。治心腹疼痛,噤口毒痢,癥癖邪惡,冷風麻痹,氣痢氣淋。
《本經(jīng)逢原》:沉水香性溫,秉南方純陽之性,專于化氣,諸氣郁結(jié)不伸者宜之。溫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達腎,攝火歸源,主大腸虛秘,小便氣淋,及痰涎血出于脾者,為之要藥。凡心腹卒痛,霍亂中惡,氣逆喘急者,并宜酒磨服之。補命門三焦,男子精冷,宜入丸劑。同
廣藿香、
香附,治諸虛寒熱;同
丁香、
肉桂,治胃虛
呃逆;同紫蘇、白
豆蔻,治胃冷
嘔吐;同
茯苓、
人參,治心神不足;同
川椒、肉桂,治命門火衰;同廣木香、香附,治婦人強忍入房,或過忍尿以致
轉(zhuǎn)胞不通;同
肉蓯蓉、麻仁,治大腸虛秘。昔人四磨飲、
沉香化氣丸、滾痰丸用之,取其降泄也。沉香降氣散用之,取其散結(jié)導氣也。
黑錫丹用之,取其納氣歸元也。但多降少升,氣虛不陷人,不可多服。久服每致失氣無度,面黃少食,虛證百出矣。
《本草求真》:[批]補火、降氣,歸腎。
沉香專入命門,兼入脾。辛苦性溫,體重色黑,落水不浮。故書載能下氣墜痰;氣香能散,故書載能補火暖精壯陽。是以心腹疼痛,禁口毒痢,癥癖邪惡,冷風麻痹,氣痢氣淋,冷字氣字宜審。審其病因?qū)偬搶俸,俱可用此調(diào)治。蓋此溫而不燥,行而不泄,同藿香、香附,則治諸虛寒熱,并婦女強忍入房,或過忍尿以致胞轉(zhuǎn)不通;同丁香、肉桂,則治命門火衰;同肉蓯蓉、麻仁則治大腸虛秘。古方四磨飲、沉香化氣丸、滾滾丸用之,取其降泄也;沉香降氣散用之,取其散結(jié)導氣也;黑錫丸用之,取其納氣歸元也。但降多升少,氣虛下陷者,切忌。
《得配本草》:切要忌火。
辛苦,溫。入腎與命門。療下寒上熱,消風水腫毒,辟鬼疰,散郁結(jié),下痰氣。治吐瀉,通經(jīng)絡,祛寒濕。
得木香,治胞轉(zhuǎn)不通。佐蓯蓉,治大腸虛秘;佐
熟地,能納氣歸腎。
中氣虛及陰血衰,水虛火炎者,禁用。
《本草新編》:沉香,味辛,氣微溫,陽也,無毒。入命門。
補相火,抑陰助陽,養(yǎng)諸氣,通天徹地,治吐瀉,引龍雷之火下藏腎宮,安嘔逆之氣,上通于心臟,乃心腎交接之妙品。又溫而不熱,可常用以益陽者也。
沉香溫腎而又通心。用
黃連、肉桂以交心腎者,不若用沉香更為省事,一藥而兩用之也。但用之以交心腎,須用之一錢為妙。不必水磨,切片為末,調(diào)入于心腎補藥中,同服可也。
《本草分經(jīng)》:辛、苦,溫。入右腎命門。暖精助陽,溫中平肝,下氣而墜痰涎。降而能升,故又理氣調(diào)中。陰虛者勿用。
《本草思辨錄》:腎中陽虛之人,水上泛而為痰涎,火上升而為喘逆。沉香質(zhì)堅色黑而沉,故能舉在上之水與火,悉攝而返之于腎。其氣香性溫,則能溫腎以理氣,即小便氣淋,大腸虛閉,亦得以通之,而要非以宣泄為通也。
沉香之用以氣,雖功在降攝,而凡氣分中之病,仍能運轉(zhuǎn)于中而不留滯。若滾痰丸以沉香佐
礞石、
大黃、
黃芩,治實熱老痰,則其知沉香也深矣。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 沉香的水煎液及水提醇沉液可興奮離體回腸,緩解腸管的痙攣性收縮;使腸管緊張度下降,蠕動減慢,且可維持2小時。
2. 沉香的苯提取組分可減少小鼠自發(fā)運動,還具抗痙攣作用;與環(huán)己
巴比妥有協(xié)同作用,延長睡眠時間。
3. 體外試驗表明,沉香對人
子宮頸癌細胞培養(yǎng)株系JTC-26的抑制作用達95%以上。
4. 沉香可緩解乙酰膽堿所致血壓下降,同時還有升高白細胞、抗霉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