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常見醫(yī)療糾紛原因及糾紛病例分析
【關鍵詞】 產房 醫(yī)療糾紛
由于在婦產科患者及家屬把母嬰的安全都交給了醫(yī)護人員,對新生命的誕生充滿了希望,缺少對意外情況的思想準備。而產科問題,往往總是來勢兇猛,危害嚴重,這時病員和家屬心理承受如落深谷,與醫(yī)務人員認識分歧迅速反映出來形成糾紛[1]。 在所有的醫(yī)療糾紛中,婦產科醫(yī)療糾紛名列前茅[2],產房是糾紛的易發(fā)場所,F就糾紛中常見的幾種原因分析如下醫(yī).學全.在.線payment-defi.com。
1 基礎理論不足,臨床經驗缺乏所致糾紛
病例1:患者,女,25歲。主因宮內孕39周,不規(guī)律宮縮住院。入院當日會陰側切分娩,術后經過良好,但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以子宮收縮欠佳治療,2天后流血仍不止,請科主任會診,診斷陰道深部裂傷,行修補術導致糾紛。分析原因:(1)接生者為助產士,經驗不足,術中未能及時發(fā)現陰道深部裂傷情況。(2)過于自信,出現陰道流血不止,未能認真檢查確診,而一味以宮縮差治療,延誤了病人的最佳治療時間。
2 沒有履行告知義務引發(fā)的糾紛
病例2:患者,女,33歲。第二胎,主因宮內孕40周,考慮巨大兒要求試產住院。骨產道檢查正常,同意試產。規(guī)律宮縮后產程進展順利。8h宮口開全,33min后順娩,7min胎盤完整娩出。新生兒4000g,無肩難產,出生后右上肢蒼白無肌力,經檢查確診為臂叢神經損傷。病人及家屬不能接受現實發(fā)生糾紛。分析原因:(1) 案例2,孕38周時胎兒以LOA位入盆(產前B超、分娩時胎位證實),而分娩時胎背位于孕婦右側,這說明胎兒頸部一直處于右側頸部受牽拉位置達2周,造成這種原因可能是由于胎兒較大,而子宮腔相對較小,胎頭適應骨盆各徑線入盆,而胎體不能與之旋轉。(2)莊依亮[3]提出,宮內的壓力(產前或產時)分娩時母親用力屏氣等原因可能是發(fā)生臂叢神經損傷的因素,這些病損可在前肩或后肩。另一因素是當胎兒下降經過母體骨盆,后肩在母體骶胛上的碰撞可導致胎兒后肩臂叢神經損傷。(3)本例雖然是巨大兒,但在分娩過程中產程進展順利,總產程8h 40min,出現永久性臂叢神經損傷,可能與以上因素存在有關。(4) 本病例產前未告知其潛在臂叢神經宮內損傷可能性,病人無心理準備,在產后未對新生兒進行肌電圖的測定,因肌肉神經損傷約需10天才出現肌動描記的變化[3],導致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