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預內容為:呼吸調節(jié)法、放松訓練法、音樂療法、心理宣泄和心理疏導法等不同干預措施。每周 2~3 次,每次 20~30 min,干預時間為 4~6 周,每周對干預組成員進行座談并對干預計劃進行評估修正,為保證效果的一致性,每評估一位出院患者則由兩位參與培訓的護士執(zhí)行。本組患者通過心理干預均在認知、情緒、意志上得到了良好的改善。②家庭心理干預:急性創(chuàng)傷不僅給患者本人機體帶來損害,作為家屬在心理上或多或少也帶來沖擊,家人的情緒會帶給患者心理上的變化,因此我們需要家人的配合。護士首先要定期與家屬進行溝通,深入了解家庭成員的心理變化及需要,對患者家屬給予安慰、關懷并做好宣教工作,同時告知家屬患者的心理特點,指導如何給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3]。干預組對患者入院和出院時,和家屬進行家庭心理治療,時間為 20 min,干預內容為:了解家屬的心理變化和心理需要,告知家屬調節(jié)心理變化及心理需要;告知家屬支持方法等。本組通過家屬親人的干預治療,有 13 位患者在 2 周內恢復心理平衡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醫(yī).學.全.在.線payment-defi.com。
1.2.3心理量表測評兩組患者入院后第 1 天及出院前 1 d 進行 HAMA 測評。在進行心理行為評定量表測試前。所有參加資料收集的醫(yī)護人員均要進行短期統(tǒng)一培訓,采取統(tǒng)一指導語向被調查者講解填表方法,評定前還應向患者說明其目的及意義,取得患者知情并同意方可進行。
1.3數據處理
所得資料采用 SPSS 13.00 軟件包,進行檢驗,對資料數據進行 t 檢驗等。
2結果
通過心理危機干預后的患者,其焦慮、抑郁情緒的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見表 1。
3討論
急性創(chuàng)傷一般都是突然遭受了意外的患者,它除身體損傷外,還會直接或間接的給患者引發(fā)一系列不同的生理、心理、行為上的改變[4],尤其是可能致殘或遠期生活質量較差的患者更為明顯。臨床上給予早期心理危機干預可使患者達到減輕焦慮、減少負性思維、穩(wěn)定情緒,幫助重建適應性行為,恢復常態(tài),讓其能夠配合治療,促進機體恢復,早日適應、回歸社會。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 2 組患者 HAMA 量表總分,軀體性焦慮因子和精神性焦慮因子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干預后 2 組 HAMA 量表總分,軀體性焦慮因子和精神性焦慮因子得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本研究的觀察組軀體性焦慮因子和精神性焦慮因子分均有明顯下降,從中證明在急性創(chuàng)傷后給予早期、有效的心理危機干預措施可以幫助患者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緩解乃至穩(wěn)定由危機引發(fā)的強烈恐懼、震驚、或悲傷情緒,所以為了有效的減少急性創(chuàng)傷對患者的心理影響,我們醫(yī)護人員就應提高心理危機支持和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心理危機救援應急體系,積極開展心理危機救援措施。我國開展心理危機支持起步較晚,在此護理領域中還需進一步的探索,為患者最終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2]醫(yī).學.全.在.線payment-defi.com。
【參考文獻】
〔1〕汪向東, 王希林, 馬弘. 心理衛(wèi)生評定表手冊〔M〕. 北京: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出版社, 1999
〔2〕Gilliland BE, James RK, 著. 肖水源, 譯. 危機干預策略〔M〕. 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00:23-27
〔3〕付紹華, 畢慶平. 外傷性截癱患者情緒與軀體疾病相關研究〔J〕. 中國社會醫(yī)學, 1994, 25(2):36-38
〔4〕邱慧萍. 災難性危機事件的心理干預〔J〕. 江西農業(yè)大學報, 2004, 3(1):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