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hù)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痘疹
    

景岳全書:痘疹

保元湯:(一)治痘瘡氣虛塌陷者。人參(二三錢) 炙甘草(一錢) 肉桂(五七分) 黃 (二三錢,灌膿時酒炒,回漿時蜜炙)水一鐘半,加糯米一撮,煎服。此藥煎熟,或加人乳,好酒各半盞和服更妙,酌宜用之。頭額不起,加川芎三五分。面部,加升麻三四分。胸腹,加桔梗三…

保元湯(一)治痘瘡氣虛塌陷者。

人參(二三錢) 炙甘草(一錢) 肉桂(五七分) 黃 (二三錢,灌膿時酒炒,回漿時蜜炙)水一鐘半,加糯米一撮,煎服。此藥煎熟,或加人乳,好酒各半盞和服更妙,酌宜用之。

頭額不起,加川芎三五分。面部,加升麻三四分。胸腹,加桔梗三四分。腰膝,加牛膝四分。

四肢不起,加桂枝。嘔惡,加丁香三四分。元氣虛寒,加大附子七八分或一錢。

調(diào)元湯:(二)按∶此即保元湯無肉桂者,名為調(diào)元湯,即東垣之黃 湯也。東垣用為小兒治驚之劑,魏桂巖用以治痘多效,因美之名保元湯也。蓋小兒元氣未充,最易傷殘,用此保全,誠幼科王道之妙方。但能因此廓充,則凡氣分血分虛寒虛陷等癥,皆可隨癥增減用之,無不可奏神效也。

內(nèi)補湯:(三)治痘瘡中虛等癥。

人參 黃 當(dāng)歸 白術(shù) 川芎 甘草 茯苓 陳皮 濃樸上等分,水煎服。

托里散:(四)治痘毒元氣虛弱,或妄行克伐,不能潰散,用之未成自消,已成自潰,并治毒內(nèi)虛,不能起發(fā)。

人參 黃 (炒,各二錢) 當(dāng)歸(酒洗) 白術(shù) 熟地 芍藥(炒) 茯苓(各一錢半)炙甘草(五分)

上每用三五錢,水煎服!锻饪茦幸贩接嘘惼ひ诲X半,無甘草。

解毒內(nèi)托散:(五)治痘癰。

銀花 黃 當(dāng)歸 赤芍防風(fēng) 甘草節(jié) 荊芥 連翹 木通上水煎。入酒少許服。

(陳氏)托里消毒散:(六)治痘毒瓦斯血虛弱,不能起發(fā)腐潰收斂,或發(fā)寒熱,肌肉不生。

人參 黃 (炒) 當(dāng)歸(酒洗) 川芎 芍藥(炒) 白術(shù)(炒) 茯苓 陳皮(各一錢)金銀花 連翹 白芷(各七分) 炙甘草(五分)

上每服三五錢,水煎服。《外科》方無陳皮。

參 內(nèi)托散:(七)治痘瘡里虛發(fā)癢,或不潰膿,或為倒靨,及瘡癰膿毒不化,膿潰作痛等證。

人參 黃 (蜜炙) 當(dāng)歸 川芎 濃樸(制) 防風(fēng) 桔梗(炒) 白芷 紫草官桂 木香 甘草(等分)入糯米一撮,水煎服。色淡白者,去防風(fēng)、紫草、白芷,多加粘米。一方有芍藥。

四圣散(八) 治痘瘡已出,至六七日不起發(fā),不成膿。

人參 黃 (炒) 白術(shù)(炒) 當(dāng)歸 川芎 芍藥(炒) 茯苓(各五分) 紫草防風(fēng) 木通(各三分)

上用水煎服。

(陳氏)四圣散:(九)治痘瘡出不快及倒靨因內(nèi)實者。

紫草茸 木通 炙甘草 枳殼(麩炒) 黃 (等分)

上每服二錢,加糯米一百粒,水煎待米熟。溫服。

加味四圣散:(十) 治痘瘡黑陷倒陷。

人參 黃 (炙) 川芎 甘草 紫草 木通 木香(等分) 蟬蛻(十個)

上加糯米百粒,水一盞,煎服。

如圣湯:(十一)治毒盛不起。

芍藥 升麻 干葛(各一錢) 甘草 紫草 木通(各三五分)水一鐘,姜一片,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人參固肌湯:(十二) 治痘瘡發(fā)表太過,致肌肉不密,或痘痂久粘者。

人參 黃 當(dāng)歸(酒洗) 甘草 蟬蛻(去土,等分)水一鐘,入糯米一撮,煎服。

人參透肌散:(十三) 治痘瘡虛而有熱,雖出快而不齊,隱于肌膚間者。

人參 紫草(如無,紅花代之) 當(dāng)歸 芍藥 茯苓 甘草 木通 蟬蛻 糯米(等分)

上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半盞。徐服之。

十宣散:(十四)一名托里十補散。調(diào)氣補血,內(nèi)托瘡毒,五日后必用之方也,亦治癰疽。

人參 黃 當(dāng)歸(各二錢) 川芎 防風(fēng) 桔梗 白芷 甘草(炙) 濃樸(各一錢)桂心(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或二錢,木香湯下。

芎歸湯:(十五)亦名活血散。大能養(yǎng)營起痘。

當(dāng)歸(倍用) 川芎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紅花湯調(diào)服。

活血散:(十六) 治痘疹血虛血熱,已出未盡,煩躁不寧,腹痛。

白芍藥(酒炒)

上為末。每服一匙,糯米湯調(diào)下,或荔枝湯亦可。此湯對四君子湯加歸、 ,名參歸活血散。

當(dāng)歸活血散:(十七)治痘色淡白。

當(dāng)歸(酒焙) 赤芍(酒炒) 川芎 紫草 payment-defi.com/Article/紅花(各五錢) 木香(二錢) 血竭(一錢)

上為末。每五歲者服一錢,十歲以上服二錢,酒下。

養(yǎng)血化斑湯:(十八)治白疹白痘。

當(dāng)歸身 人參 生地 紅花 蟬蛻(等分)水一盞,生姜一片,煎六分。溫服,無時。

人參胃愛散:(十九)治痘疹已發(fā)未發(fā),吐瀉不止,不思飲食等證。

人參 茯苓 甘草 丁香 藿香 紫蘇 木瓜 糯米上每服三錢,姜、棗、水煎。

二仙散:(二十) 治體寒肢冷,腹痛口氣冷,陰盛陽衰,嘔吐泄瀉難發(fā)等證。

丁香(九粒) 干姜(炒,一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五七分,白湯送下,被蓋片時,令脾胃溫暖,陰返陽回,則痘變潤矣,量大小加減與之。

(陳氏)木香散:(二一)又名十一味異功散。治小兒痘疹虛寒多滯者宜此。

木香 丁香 大腹皮 人參 桂心 炙甘草 半夏(制) 訶黎赤茯苓 青皮前胡(等分)

上每服二三錢,姜、水煎。

《薛按》曰∶前方治痘瘡已出未愈之間,其瘡不光澤,不起發(fā),不紅活,五七日內(nèi)泄瀉作渴,或肚腹作脹,氣促作喘,或身雖熱而腹脹,足指冷,或驚悸,或汗出,或寒戰(zhàn)切牙,或欲靨不靨,瘡不結(jié)痂,或靨后腹脹,泄瀉作渴,此皆脾胃虛寒,津液衰少,急用此藥治之。

若誤認(rèn)為實熱,用寒涼之劑,及飲蜜水、生冷瓜果之類,必不治。

(陳氏)十二味異功散:(二二)治元氣虛寒,小兒痘疹色白,寒戰(zhàn)切牙,泄瀉喘嗽等證。

人參 丁香 木香 肉豆蔻 陳皮 濃樸(各二錢半) 白術(shù) 茯苓 官桂(各二錢)當(dāng)歸(三錢半) 制附子 半夏(各錢半)

上咀。每服二三錢,姜、棗、水煎服。愚按∶陳氏此上二方溫性有余,補性不足,用治寒證則可,用治虛證則不及也,用者更當(dāng)詳酌。

(陳氏)人參麥門冬散:(二三)治痘瘡微渴。

麥門冬(一兩) 人參 炙甘草 白術(shù) 陳皮 濃樸(姜制,各五錢)

上每服三四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徐徐溫服,量兒增減。

薛氏曰∶前方治痘瘡熱毒瓦斯虛宜用之,若因氣虛作渴,宜人參白術(shù)散。

柴胡麥門冬散:(二四) 治痘瘡壯熱,經(jīng)日不止,更無他證者。

柴胡(二錢半) 龍膽草(一錢) 麥門冬(三錢) 甘草(炙) 人參 玄參(各錢半)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不拘時徐徐溫服,量大小加減。

按∶此方解表之功居六,清火之功居四,養(yǎng)營退熱,此方www.med126.com最宜。

升均湯:(二五)治痘瘡已出不勻,或吐瀉發(fā)熱作渴。

升麻 干葛 人參 白術(shù)(炒) 芍藥(炒) 茯苓 甘草 紫草(如無,紅花代之)

上每服三五錢,姜、水煎。

升麻葛根湯:(二六)亦名升麻湯。解發(fā)痘毒之良方。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等分)

上 咀。水一盞,煎七分。溫服,無時。

萬氏曰∶古人治痘以升麻葛根湯為主,后世好奇,多立方法,法愈多而治愈難矣。茍能通變,則痘疹諸證皆可增減用之,不特發(fā)表解肌而已。今以葛根湯為主治,隨證立增損法于后∶初發(fā)熱,解表加柴胡、羌活、白芷、桔梗、防風(fēng);口干渴,內(nèi)熱也,加葛粉天花粉、麥門冬;自利,加條實黃苓;嘔吐,加半夏、生姜;腹中痛,加木香、青皮、枳殼、山楂肉;腰痛,加獨活,北細(xì)辛;頭痛,加羌活、 本、蔓荊子;驚搐,加木通、生地黃、燈心;小便少,加木通、車前瞿麥;大便秘,加大黃;衄血,加山梔仁、玄參、生地黃;發(fā)熱三四日,熱甚不減,須解其毒,加大力子、連翹、紫草;瘡不出,加防風(fēng)、蟬蛻、荊芥穗、紅花子;目痛,加龍膽草、密蒙花、柴胡;瘡出太稠密,加人參、當(dāng)歸、木香、紫草、大力子、防風(fēng)、桔梗;咽痛,加桔梗、連翹;瘡干或帶紫,或太赤者,血熱也,加當(dāng)歸梢、生地黃、紅花、地骨皮、牡丹皮;痘平陷、灰白色,氣虛也,加人參、白術(shù)、防風(fēng)、木香、官桂;手足瘡不起,脾胃不足也,加人參、黃 、防風(fēng)、官桂;泄瀉者,里虛也,加人參、白術(shù)、訶子、白茯苓;瘡不著痂者,濕也,加黃 、防風(fēng)、官桂、白芷。

愚謂前方乃胃經(jīng)發(fā)表之劑,萬氏增減之法,大意已悉。但此方性味清涼,純于疏泄,必陽明多實多熱者,乃宜用之。然小兒氣血體質(zhì),大都虛弱平和者十居七八,故凡痘瘡初起,乍見發(fā)熱,用藥最貴和平,兼養(yǎng)營氣,則庶乎盡善。若預(yù)用清涼,未免傷其胃氣,全用解散,未免虛其表氣,二者受傷,變患有不可測矣。故余制柴歸飲為治痘之先著,所當(dāng)酌宜用之。

若治麻疹,則多屬火證,此方乃所宜也。

蘇葛湯:(二七)初熱未見點,發(fā)表之劑暫用之,分兩宜酌兒大小以為增減。

蘇葉(二錢) 葛根(二錢) 甘草(一錢) 白芍藥(錢半)連須蔥白三根,生姜三片,水鐘半,煎七分。熱服。原方有陳皮、砂仁各五分,此惟氣滯腹痛者宜用之,否則不必。

連翹升麻湯:(二八)散毒清火。

連翹(一錢) 升麻 葛根 桔梗 甘草(各七分) 白芍藥(五分) 薄荷(少許)

上加淡竹葉,燈草,水一盞半,煎一盞。溫服,無時。

柴胡橘皮湯:(二九)柴胡 橘皮 人參 半夏 茯苓 黃芩(等分)

上加竹茹一團(tuán),水一盞,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人參敗毒散(三十)方在散陣三六。治時疫斑疹。

荊防敗毒散(三一)亦名消風(fēng)敗毒散。發(fā)散痘疹俱可用,及時氣風(fēng)毒邪熱。

柴胡 荊芥穗 防風(fēng) 羌活 獨活 前胡 川芎 枳殼 人參 甘草 桔梗 茯苓(等分)

上切細(xì),加薄荷葉,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柴葛敗毒散:(三二)疑似傷寒,以此解散。

柴胡 干葛 人參 羌活 防風(fēng) 荊芥 桔梗 蘇葉 甘草上用生姜三片,水煎服。

參蘇飲(三三) 方在散陣三四。治傷風(fēng)咳嗽,傷寒痘疹。

加減參蘇飲:(三四) 初熱見點解利之藥,但表邪未達(dá)而元氣強(qiáng)壯者,宜暫用之,或前后感冒風(fēng)寒,俱可暫用。

蘇葉(一錢) 干葛(錢半) 前胡(八分) 陳皮(七分) 枳殼(六分) 桔梗 甘草(各四分)水一鐘半,加生姜三片,煎服。

麻黃甘草湯:(三五)冬月痘毒熾盛,表實者宜用之。

麻黃(一二錢) 生甘草(減半)水煎服。

柴葛桂枝湯(三六)表散痘熱。

柴胡 干葛 桂枝 防風(fēng) 甘草 人參 白芍藥水一盞,加生姜三片,煎七分。溫服。

桂枝葛根湯:三七)解散寒邪。

桂枝 葛根 升麻 赤芍藥 防風(fēng) 甘草(各一錢)

上加生姜三片,淡豆豉一錢,水一鐘,前七分。溫服,無時。

十味羌活散:(三八)此初熱見點解利之劑,若小兒身壯力強(qiáng)者,可用蘇葛以行表,其次者宜此和解疏利之藥,若虛而宜補者,必當(dāng)兼顧元氣,不得單用此類。

羌活 前胡 防風(fēng)(各一錢) 荊芥 獨活(各八分) 細(xì)辛 白芷(各三分) 柴胡炙甘草 蟬蛻(各四分)水一鐘半,加薄荷三葉,煎五分。不拘時服。發(fā)搐及熱盛不遏者,調(diào)入制過朱砂末服之,神效。

十三味羌活散:(三九)解熱散毒,治風(fēng)壅欲作痘疹者。

羌活 獨活 防風(fēng) 桔梗 荊芥 柴胡 前胡 地骨皮 炙甘草 蟬蛻 川芎 花粉天麻(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三錢,水一盞,入薄荷葉三片,煎四分。溫服。

羌活湯:(四十)解發(fā)痘瘡,兼治肝熱驚狂。

羌活 川芎 防風(fēng) 山梔仁 龍膽草 當(dāng)歸(等分) 甘草(減半) 淡竹葉 薄荷葉水煎。溫服,無時。

雙解散:(四一)痘疹表里俱實者,非此不解。

防風(fēng) 川芎 當(dāng)歸 連翹 芍藥 薄荷 大黃(各五分) 石膏 桔梗 黃芩(各八分)荊芥穗 白術(shù) 桂枝(各二分) 滑石(二錢四分) 甘草(二錢)水二鐘,加生姜三片,煎一鐘。溫服,無時。此即防風(fēng)通圣散減去麻黃、芒硝、梔子,外加桂枝也。

柴胡散子:(四二) 治痘瘡表里俱實良方。

柴胡 防風(fēng) 當(dāng)歸 人參 白芍藥 甘草 黃芩 滑石 大黃(等分)

上加生姜一片,水煎服。

桂枝大黃湯:(四三) 治腹痛,大便不通良方。

桂枝 白芍(各二錢半) 甘草(五分) 大黃(一錢半)

上銼細(xì),加生姜一片,水一鐘半,煎八分。食前溫服。

防風(fēng)芍藥甘草湯(四四) 解痘毒,及陽明經(jīng)痘出不快。

防風(fēng) 芍藥 甘草(等分)

上每服一二錢,水煎服。

荊芥防風(fēng)甘草湯:(四五) 解痘毒,及太陽經(jīng)痘出不快。

荊芥 防風(fēng) 甘草(等分)

上每服一二錢,水煎。

蟬蛻膏:(四六) 治痘瘡虛陷不起。

蟬蛻 當(dāng)歸 川芎 甘草 升麻 防風(fēng) 荊芥穗(等分)加人參 白芍藥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消毒散:(四七) 亦名消毒飲。治痘瘡六七日間,身壯熱,不大便,其脈緊盛者,用此藥微利之。

荊芥穗 炙甘草(各一兩) 牛蒡子(四兩,杵炒)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不拘時徐徐服。

四味消毒飲:(四八)治痘瘡熱盛,毒瓦斯壅遏,無問前后皆可服。

人參 炙甘草 黃連 牛蒡子(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加姜一片,水一盞,煎四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六味消毒飲:(四九)解痘毒。

牛蒡子 連翹 甘草 綠升麻 紫草 山豆根(等分)水一盞,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消毒化斑湯:(五十) 消風(fēng)散毒,清眼目咽喉。

升麻 柴胡 桔梗 甘草 連翹 龍膽草 牛蒡子 防風(fēng) 蟬蛻 密蒙花水一鐘半,加淡竹葉十片,煎服。

解毒湯:(五一)治一切熱毒腫痛,或風(fēng)熱瘙癢。

黃連 金銀花 連翹上水煎服。

真人解毒湯:(五二) 治痘母。

冬花(半斤) 甘草節(jié)(一兩) 木通 防風(fēng) 荊芥 連翹(各三錢)

上分作三劑,用水、酒各一鐘煎服,以腫消痘出為度。

葛根解毒湯:(五三) 解痘毒止渴良方。

葛根 升麻(減半) 生地黃 麥門冬 天花粉(等分) 甘草(減半)

上取糯米泔水一盞,煎七分,入茅根自然汁一合服之。

實表解毒湯:(五四)人參 黃 當(dāng)歸梢 生地黃 甘草 白芍藥 柴胡 升麻 酒片芩 玄參 地骨皮上入薄荷葉少許,淡竹葉十片,水煎服。

溯源解毒湯:(五五)解胎毒之良方。

當(dāng)歸身 川芎 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生甘草 黃連 連翹 陳皮 木通(等分)水一盞,加淡竹葉十片,煎半盞。溫服,無時。

(陳氏)解毒防風(fēng)湯:(五六)治痘瘡毒瓦斯熾盛。

防風(fēng) 黃芩 地骨皮 白芍藥(炒) 荊芥 牛蒡子上每服四五錢,水煎服,或為末,白湯調(diào)下。外科解毒防風(fēng)湯方見本門六三。

化毒湯:(五七) 治痘未出腹痛者。

白芍藥 炙甘草(各一錢) 木香 青皮 枳殼(各七分) 山楂肉 連翹 肉桂(各五分)水一盞,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消風(fēng)化毒湯:(五八)防風(fēng) 黃 桂枝 荊芥穗 升麻 白芍 牛蒡子(等分) 甘草(減半)

上加薄荷葉七片,水一盞,煎七分。溫服,無時。

涼血化毒湯:(五九)治痘瘡初出,頭焦黑。

歸尾 赤芍藥 生地黃 木通 連翹 牛蒡子 紅花 紫草 桔梗 山豆根上水煎服;蚣童便一小盞亦可。

犀角化毒丸:(六十)治諸積熱,及痘疹后余毒生瘡,口舌牙齦糜爛等證。

犀角屑(鎊) 生地黃 當(dāng)歸 防風(fēng) 荊芥穗(各一兩) 牛蒡子(炒杵) 赤芍藥 連翹桔梗(各七錢) 薄荷 黃芩(炒) 甘草(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五福化毒丹:(六一)治胎毒,及痘后頭面生瘡,眼目腫痛。

生地黃 天門冬 麥門冬 玄參 熟地黃(各三兩) 甘草 甜硝(各二兩) 青黛(兩半)

上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白湯或薄荷湯化下。

(《外科》)五福化毒丹:(六二) 方在外科七六。治一切熱毒瘡。

犀角散:(六三) 治痘瘡、癰毒、時毒熱盛,煩躁多渴,小便赤澀,或赤斑。

犀角(鎊) 甘草(炙,各半兩) 防風(fēng) 黃芩(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小盞,煎五分。溫服,無時。

紫草化毒散(六四)解實熱毒發(fā)痘。

紫草 升麻 炙甘草(等分) 糯米(五十粒)水煎服。

紫草散:(六五) 治痘疹黑陷,氣血虛弱,瘡疹不起。

紫草 黃 (炙) 炙甘草 糯米(各錢半)

上水煎服。

紫草飲:(六六) 治痘瘡黑陷不起。

紫草 當(dāng)歸 芍藥 甘草 麻黃(等分)水一盞,煎。不拘時服。

紫草飲子:(六七) 治倒陷腹脹,大小便秘。

紫草 人參 枳殼 山楂 木通 穿山甲(土拌,炒) 蟬蛻(等分)水一盞,煎五分,作三四次溫服。

紫草快斑湯:(六八) 一名紫草湯。治痘疹血氣不足,或血熱不能起發(fā),色不紅活,不灌膿等證。

紫草 人參 白術(shù) 當(dāng)歸 川芎 芍藥 茯苓 甘草 木通(等分) 糯米上每服三五錢,水煎。

紫草木香湯:(六九) 治痘瘡里虛,癢塌黑陷悶亂。

紫草 木香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炙) 糯米上每服三錢,水煎。

紫草木通湯:(七十)治痘疹出不快。

紫草 人參 茯苓 木通 甘草(減半) 糯米(等分)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服。

紫草膏(七一)紅紫黑陷者,暫用之。

紫草茸 白附子 麻黃(去節(jié),湯泡,去黃沫,曬干用) 甘草(炙,各半兩)僵蠶(炒) 全蝎(炒,各八個)

上為細(xì)末,用白蜜一兩,好酒半盞,先將紫草煎熬成膏,旋入各藥丸,皂子大。每服一丸,紫草煎湯化下,就用補藥調(diào)理。如治驚搐,以金簿為衣,薄荷湯下。

紅棉散(七二) 亦名天麻散。治痘疹身有大熱,面赤氣粗,無汗而表未散者可服之。此藥以麻黃、天麻發(fā)表為主,有汗者不可服。蓋腠理已開,不可再發(fā)汗也。若有汗而熱,則當(dāng)以惺惺散為和解之劑。故仲景之治表證,有宜發(fā)汗者,有宜和解者,有宜調(diào)和營衛(wèi)者。若有汗而熱者,則和解為宜;虛而熱者,則調(diào)和營衛(wèi)為宜,如和中散寒之類是也。

麻黃(去節(jié)) 天麻 荊芥 炙甘草(各二錢) 全蝎(全者七枚)

上為末。每服一錢,以水半盞,薄荷葉二片,入酒四五滴,煎二三沸。帶熱服之,如疹未出,再進(jìn)一服,次又一服,即傷風(fēng)寒證,服亦無妨。

快斑湯:(七三)治起發(fā)遲。

人參(五分) 當(dāng)歸 防風(fēng) 木通(各一錢) 甘草(三分) 木香 紫草 蟬蛻(各二分)水一盞,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快斑越婢湯:(七四) 治痘瘡手足不起發(fā)。

黃 (炙) 白芍藥 桂枝 防風(fēng)炙甘草上加生姜一片,棗一枚,水煎服。

快透散:(七五)治痘出不快。

紫草 蟬蛻 木通 芍藥 炙甘草(等分)

上每服二錢,水煎。

王海藏先生云∶身后出不快,足太陽經(jīng)也,用荊芥甘草防風(fēng)湯。身前出不快,手陽明經(jīng)也,用升麻葛根湯。

四肢出不快,足陽明經(jīng)也,用防風(fēng)芍藥甘草湯。此皆解毒升發(fā)之藥也,不可不知。

鼠粘子湯:(七六) 治痘稠身熱毒盛,服此以防青干黑陷,并治斑疹稠密。

牛蒡子(炒) 歸身 黃 炙甘草 柴胡 黃芩(酒炒) 連翹 地骨皮上等分,水煎。熱退則止服。

射干鼠粘子湯:(七七)治痘瘡壯熱,大便堅實,或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皆余毒所致。

鼠粘子(四兩,炒杵) 甘草(炙) 升麻 射干(各一兩)

上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六分。徐徐溫服。

薛氏曰∶前方若痘疹初出,發(fā)熱 痛,根盤赤盛,或咽喉口舌疼痛,作渴引飲者宜用。

若因胃氣虛弱發(fā)熱而致前癥者,宜人參麥門冬散。

(錢氏)獨圣散:(七八) 治痘瘡倒靨陷伏。

用穿山甲取前足嘴上者,燒存性為末。每服四五分,以木香湯入少酒服之,或紫草湯亦可。

無價散:(七九)治一切痘瘡倒陷,焦黑危急之癥。

人牙 豬牙 狗牙 牙上以炭火燒去煙存性,等分為末。每服三分,熱酒調(diào)下。如癢塌寒戰(zhàn)泄瀉,煎異功散調(diào)下。一方,人牙散∶只用人牙燒去煙存性,為末,酒調(diào)服。

三酥餅:(八十)治初發(fā)熱用以表汗解毒稀痘,神效。

辰砂 擇上好明凈無砂石者,以絹囊盛之,用麻黃、升麻、紫草、荔枝殼同煮一日夜,研細(xì),仍用前湯飛過,曬干,再研極細(xì),用真蟾酥另調(diào)作餅子。

麻黃去節(jié),湯泡過,曬干為極細(xì)末,亦用蟾穌另調(diào)作餅。

紫草研極細(xì),亦用蟾酥另調(diào)作餅。

蟾酥于端午日捉蟾取酥,捻前三餅,每餅加麝香少許,微炒。

上方如遇時行痘疹,小兒發(fā)熱之初,每三歲者,將三餅各取半分,熱酒化下,蓋覆出汗,如不能飲酒,用敗毒散煎湯化下更好。若痘已出滿,頂紅紫色,為熱毒之盛,宜煎紫草紅花湯,或化毒湯,將辰砂、紫草二餅調(diào)下少許以解之,但痘出之后不可服麻黃餅也。蓋辰砂能解毒,紫草涼心火,制過亦能發(fā)痘解毒,麻黃能發(fā)表發(fā)痘,蟾酥能驅(qū)臟腑中毒瓦斯從毛腠中作臭汗而出,此四藥誠解毒稀痘之神方也。

神應(yīng)奪命丹(八一)治風(fēng)邪倒陷及痘毒入里。

辰砂(擇墻壁鏡面者,以白紗囊盛之,用升麻、麻黃、紫草、連翹四味同入砂罐,以新汲水、桑柴火煮一晝夜,取出將砂研細(xì),仍將煮砂藥汁去滓飛取末,待干聽用二錢)麻黃(連根節(jié),酒蜜拌炒焦,八分) 蟬蛻(洗凈去足,三分) 紫草(酒洗,五分)紅花子(五分) 穿山甲(酒炒,五分) 真蟾酥(三分)

上共研細(xì)末,用FS 酒杵丸,分作千粒,周歲者半丸,二歲者一丸,服止三丸,熱酒化服,濃蓋取汗汗出痘隨出也。擇天醫(yī)生氣日修合。此方與三酥餅功同。

(萬氏)奪命丹:(八二) 治倒陷解發(fā)痘毒。

麻黃(蜜酒炒焦) 升麻(各五錢) 山豆根 紅花子 大力子 連翹(各二錢半)蟬蛻 紫草 人中黃(各三錢)

上研細(xì)末,酒、蜜和丸,辰砂為衣。薄荷葉煎湯下。

(東垣)涼膈散(八三)解痘疹里熱良方。

黃芩 連翹(為君) 甘草 梔子 薄荷 桔梗 竹葉上水煎服。

退火丹:(八四)治痘中狂妄,神方。

滑石 朱砂(飛,各一錢) 冰片(三厘)共為細(xì)末。冷水調(diào)一分服。得睡,少時神安氣寧,痘轉(zhuǎn)紅活矣。

(陳氏)通關(guān)散(八五)通心經(jīng),降心火,利小便良方。

山梔仁 大黃(炒,各一分) 木通 甘草(炙) 車前子(炒) 赤茯苓 人參 瞿麥滑石(各三分) 扁蓄(炒,五分)

上用水一盞,燈草十根,煎半盞。溫服。

玄參地黃湯:(八六) 治痘疹衄血。

玄參 生地黃 丹皮 梔子仁(各錢半) 甘草 升麻(各半錢) 白芍藥(一錢)蒲黃(炒,五分)水一鐘,煎七分。溫服。愚謂此方宜去升麻以塞上沖之源,勿謂但屬陽明即宜用升麻也。

(萬氏)清肺飲(八七)治肺熱喘嗽聲啞。

麥門冬 桔梗(各二錢) 荊芥穗 天花粉 知母(各一錢) 石菖蒲 訶子仁(各八分)

上水煎服。此當(dāng)與清肺湯參用,方在后一四五。

導(dǎo)赤通氣散:(八八)治心虛聲不揚者。

木通 生地黃 人參 麥門冬 當(dāng)歸身 石菖蒲 甘草上加燈心,水煎服。

甘桔清金散:(八九)治肺熱咽痛,聲不清。

桔梗(一兩) 甘草 連翹(各半兩) 訶子皮(三錢) 牛蒡子(炒,七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薄荷葉少許同前服。

加味甘桔湯:(九十)咽喉腫痛暫用。

桔梗(八分) 甘草(錢二分) 牛蒂子 射干(各六分) 防風(fēng) 玄參(各四分)水一鐘,煎服,或加生姜一片。熱甚者,加黃芩,去防風(fēng)亦可。

大如圣飲子:(九一)治瘡疹痘毒攻咽嗌,腫痛熱渴,或成腫毒不消等證。

桔梗 甘草 鼠粘子(炒,各一兩) 麥門冬(五錢)

上每服二錢,水煎。

(萬氏)橘皮湯:(九二)行滯消痰止嘔吐。

橘皮(半去白,炒,二錢) 半夏(一錢) 白茯苓(錢半)

上加生姜三片,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勻氣散:(九三) 行氣化滯。

木香 青皮(各五錢) 山楂肉(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一錢,甘草湯調(diào)服。

前胡枳殼湯:(九四)治痰實壯熱,胸中煩悶,大便堅實,臥則喘急。

前胡(一兩) 枳殼 赤茯苓 甘草(炙) 大黃(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五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不拘時溫服。此方宜量大小加減,如身溫脈微并瀉者,不可服。

薛氏曰∶前癥苦屬肺胃實熱,氣郁痰滯,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澀,煩渴飲冷,身熱脈實者,宜用之以疏通五內(nèi),使邪無壅滯,則痘瘡輕而易愈也。

當(dāng)歸丸(九五) 治便堅三五日不通者。

當(dāng)歸(半兩) 紫草(三錢) 黃連(錢半,炒) 炙甘草(一錢) 大黃(二錢半)

上以當(dāng)歸、紫草熬成膏,下三味研為細(xì)末,以膏和為丸,如胡椒大。三歲以下兒服十丸,七八歲兒二十丸,食前清米飲下,漸加之,以和為度。

百祥丸:(九六)治痘瘡紫黑干陷,熱毒便秘里實等癥。紅芽大戟不拘多少,用漿水煮極軟,去骨,日中曬干,復(fù)內(nèi)原汁中煮,汁盡焙干研末,水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研赤芝麻湯下。

棗變百祥丸:(九七)治同前而稍緩,可代百祥丸。

紅芽大戟(去骨,一兩) 青州棗肉(三十個)

上用水一碗,同煎至水盡為度,去大戟不用,將棗焙干,可和作劑,或搗爛為丸。從少至多,以木香湯吞服,至利為度。

排毒散:(九八)治痘毒發(fā)癰。

大黃 當(dāng)歸梢(各一兩) 白芷 沉香 木香(各半兩) 穿山甲(七片,土炒焦)

上為細(xì)末?刺搶嵈笮〖訙p,長流水煎沸調(diào)服。

(錢氏)苦參丸:(九九)治痘后潰爛,瘡毒瘡癩。

苦參(一兩) 白蒺 何首烏 牛蒡子 荊芥穗(各半兩)

上為末,酒調(diào)面糊為丸。竹葉湯下。外科苦參丸見本門八八。

稀痘方:(百)用老鼠去皮取肉,水煮熟,量兒大小與食數(shù)次,出痘甚稀,未食葷時與食尤效,屢試屢驗。

稀痘酒:(百一) 最能散毒稀痘。

麻黃(去節(jié),泡) 紫草(各二兩)

上二味,細(xì)切,布囊盛之,浸無灰酒一小壇,泥封固,凡遇天行小兒發(fā)熱時,與半杯或一杯,量兒大小服之,出微汗為佳。

三痘湯:(百二) 痘發(fā)時預(yù)服之。

黑豆 赤小豆 綠豆(等分,淘凈)

上用甘草浸水去渣,以甘草水煮豆熟為度,逐日空心任意飲其汁,自然出少。此方冬月煮熟,令兒常食豆尤妙。

絲瓜湯:(百三) 解瘡毒。一方無山楂。

絲瓜 升麻 芍藥(酒炒) 生甘草 山楂 黑豆 赤小豆 犀角(鎊、等分)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不拘時徐徐溫服,量大小加減。

辰砂散:(百四) 預(yù)解痘毒。

好辰砂(一錢,飛) 老絲瓜(近蒂三寸,連子燒灰存性。此物發(fā)痘瘡最好)

上研末。蜜水調(diào)服,多者可少,少者可無,或以紫草甘草湯調(diào)服尤佳。

保嬰丹:(百五) 稀痘。

纏豆藤(或黃豆,或綠豆梗上纏繞細(xì)紅藤是也。于八月生氣日擇取,陰干聽用,二兩)防風(fēng) 荊芥穗 牛蒡子(炒) 紫草茸(去根,酒浸,一兩) 新升麻(鹽水炒)甘草(去皮,各五錢) 天竺黃(真者三錢) 蟾酥(真者一錢) 牛黃(真者一錢) 赤小豆黑豆 綠豆(各三十粒,略炒勿焦) 好朱砂(用麻黃、紫草、荔枝殼、升麻同煮過,復(fù)以此汁飛過,三錢)

上另用紫草二兩,入水二碗,煎膏至少半碗,入沙糖一小鐘,將前各藥為細(xì)末,同紫草膏丸如李核大,即以朱砂為衣。于未痘之先,濃煎甘草湯每磨服一丸,大者二丸;若已發(fā)熱,用生姜湯磨服,蓋被睡而表之,多者可少,少者可無,大有神效。一方無紫草茸,仍有經(jīng)霜老絲瓜一個,連藤蒂五寸燒存性同用。

洗肝明目散:(百六) 治痘后目疾。

當(dāng)歸 羌活 柴胡 密蒙花 川芎 防風(fēng) 木賊 山梔仁 龍膽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淡沙糖水調(diào)服。

洗肝散:(百七) 翳膜遮睛暫用。

歸尾(錢二分) 防風(fēng)(八分) 大黃(八分) 羌活 川芎 薄荷(各四分) 梔子(錢半)甘草(三分)水一鐘,姜一片,煎服。熱盛便秘加芩、檗。

羊肝散:(百八) 治痘毒入眼,或無辜疳氣入眼。

密蒙花(二錢) 青葙決明子 車前子(炒,各一錢)

上為末,用羊肝一大葉,薄批摻上,濕紙裹煨熟?招氖持

蒺藜散:(百九) 治痘瘡入眼腫痛。

白蒺藜 谷精草 防風(fēng) 羌活 生蛤粉(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溫水調(diào)服即退。

蟬菊散:(百十)治痘疹入目,或病后生翳障。

蟬蛻(去土凈) 白菊花(等分)每服一二三錢,水八分,加蜜少許,煎四分。食后溫服。

秦皮散:(百十一)治大人小兒風(fēng)毒赤眼,痛癢澀皺,眵淚羞明。

秦皮 滑石 黃連(等分)湯泡熱洗,日二三次。

通神散:(百十二) 治痘瘡入眼,生翳膜。

白菊花 谷精草 綠豆皮上為末。每服一錢,用柿餅一個,米泔水一盞同煎,候水干。只吃柿餅,每日三五次不拘,至七日效。

(錢氏)黃柏膏:(百十三) 用此護(hù)眼,可免痘毒入目。

黃柏(一兩) 綠豆末(二兩) 生甘草(三兩)

上為細(xì)末,以麻油調(diào)成膏,用涂耳前、眼角、目下四五遍,若早涂之,痘出必稀,若既患眼,涂之必減。

痘疔散:(百十四)雄黃(一錢) 紫草(三錢)

上為細(xì)末,胭脂汁調(diào)、用銀簪腳挑破黑痘,入藥在內(nèi)。此下二方皆治痘疔之良方也。

四圣丹:(百十五)治黑疔。

牛黃(錢二分) 兒茶(錢七分) 朱砂(八分) 珍珠(二分)

上為極細(xì)末,以棉胭脂汁或油胭脂調(diào)勻。先用銀針挑破黑疔,拭去惡血,乃點藥疔上。

(萬氏)四圣散:(百十六) 治痘不起發(fā),變黑而痛者,痘疔也。亦名鬼痘。

綠豆(四十九粒) 豌豆(四十九粒,各燒存性) 珍珠(一分) 油頭發(fā)(燒存性,一分)

上為細(xì)末,用胭脂水調(diào),先以簪腳撥開黑痘,以此涂之。

神效隔蒜灸法:(百十七) 治痘疔毒瓦斯熾盛,使諸痘不能起發(fā),已起發(fā)者不能灌膿,已灌膿者不能收靨,或大痛,或麻木,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隨火而散。其法用大蒜頭切三分濃,安痘疔上,用小艾炷于蒜上灸之,每五壯易蒜再灸,若紫血出后,腫痛不止,尤當(dāng)用灸,治者審之。愚在京師,嘗見治痘疔者,即以線針挑破出毒血,諸痘隨即灌膿。

若挑破不痛,不出血者難治,若用此法灸之,即知痛,更用針挑破,紫血隨出,諸痘隨灌,亦有生者。

胡荽酒:(百十八) 辟穢氣,使痘疹出快。

用胡荽一把,以好酒二盞,煎一兩沸。令乳母每含一兩口,噴兒遍身,或噴頭面。房中須燒胡荽香以辟除穢氣,能使痘疹出快。煎過胡荽懸房門上最妙;蛴脳椫酥瑑郝剹椣,尤能開胃氣,進(jìn)飲食,解毒瓦斯。按∶此酒惟未出之前,及初報之時宜用之,若起脹之后,則宜避酒氣,亦忌發(fā)散,皆不可用也。

茵陳熏法:(百十九)用干茵陳研末,搗棗膏和丸,如雞子大,曬干,用烈火燒煙熏之。

水楊湯:(百二十) 治倒陷之良方。

水楊,即忍冬藤也。春冬用枝,秋夏用枝葉,生水邊,細(xì)葉紅梗,枝上有圓果,滿果有白須散出。切斷,用長流水一大釜,煎六七沸,先將三分之一置浴盆內(nèi),以手試其適可,仍先服煎藥,然后浴洗,漸漸添湯,以痘起發(fā)光壯為度,不拘次數(shù)。洗畢照視,若累累然起處覺暈,暈有系,此漿影也。如漿不滿,宜再浴之。

若弱者,只浴頭面手足亦可。此則不厭多洗,洗后如無起勢,乃氣血敗而津液枯,多不可治。

秘傳茶葉方:(一二一) 鋪床席用。

茶葉要多,楝去粗梗,入水一煮取起,再楝去梗,濕鋪于床上,用草紙隔層,令兒睡上一夜,則膿水皆干。

豬髓膏:(一二二) 治痘疹不靨,及痂靨不落者,涂之即落。

豬骨髓 白蜜上二味,以火熬一二沸,退涼,用雞翎掃上即落。

百花膏:(一二三) 治痘燥痂皮濺起作痛,或瘡痂欲落不落者。

蜜不拘多少,略用湯和,時時以鵝翎潤痛處,瘡痂亦易落,無痕。

蕎麥散:(一二四) 治痘瘡潰爛,以此敷之。

蕎麥一味,磨取細(xì)面,痘瘡破者,以此敷之;潰爛者,以此遍撲之,絹袋盛撲,或以此襯臥尤佳。

胭脂汁:(一二五) 治黑痘之良方。

先用升麻一味,煎濃湯,去滓,卻用棉胭脂浸于湯內(nèi)揉出紅汁,就以本棉蘸湯于瘡上拭而涂之。

敗草散:(一二六) 治痘瘡撾搔成瘡,膿血淋漓,謂之斑爛。用蓋屋蓋墻爛草,多年者佳,或曠野自爛者尤佳,為末搽摻之;驓庋,熱不愈而遍身患者,須多摻席鋪上,令兒坐臥其上,其瘡即愈。

白龍散:(一二七) 治爛痘及抓破者。

用干黃牛糞在風(fēng)露中多久者,火 成灰,取中心白者為末,以薄絹囊盛裹,于瘡上撲之。

救苦滅瘢散:(一二八) 治爛痘以此敷面,如誤抓破者,用之敷貼最良。

陀僧 滑石(各二兩) 白芷(半兩)

上為細(xì)末。濕則干摻之,或用好蜜調(diào)敷。

滅瘢散:(一二九) 治痘后面瘡,以此敷之。

密陀僧 白附子 白僵蠶 白芷 鷹矢白(等分)

上研極細(xì)末,以水調(diào)搽面 ,神效。

辟邪丹:(百三十) 用燒于房中,能辟一切穢惡邪氣。

蒼術(shù)(以黃連代之更妙)乳香 降真甘松 北細(xì)辛 蕓香(各等分)

上為末,水丸,如豆大。每焚一丸熏之,良久又焚一丸,不可太多,只是略有香氣,使之不斷可也。

砭法:(一三一) 治丹瘤。

用細(xì)瓷器擊碎取鋒 者,以箸一根,劈開頭夾定,用線縛住,兩指輕捻箸梢,令瓷鋒正對毒頂,懸高寸許,另用一箸輕擊箸頭,令毒血遇刺而出,即可解散。

蜞針法:(一三二) 治痘癰及丹瘤。

水蛭大者五六根,放腫毒頭上吮去惡血,可以消丹瘤,決癰腫。

雄黃散(一三三) 治痘后牙齦生疳蝕瘡。

雄黃(一錢) 銅綠(二錢)

上為末,干摻之。

綿繭散(一三四) 治痘瘡余毒,肢體關(guān)節(jié)生疳蝕瘡,膿水不絕。

出蛾綿繭(不拘多少) 生白礬(入繭內(nèi),以炭火 枯)

上為細(xì)末,干貼疳瘡口內(nèi)。此總治瘡毒膿水淋漓,收斂之外劑。

搽牙散:(一三五) 治痘后余毒攻牙生疳,一日爛進(jìn)一分,急用此搽之。

銅綠 雄黃 五倍子 枯礬 胡黃連 北細(xì)辛 烏梅(同褐子包固,火 存性)

上等分為末搽之。

吹口丹:(一三六) 治疳。

黃連 青黛 兒茶 片腦上等分為末吹之。

生肌散(一三七) 痘后癰毒不收口,用之神效。

枯礬(三錢) 海螵蛸 赤石脂( ,各二錢) 龍骨( ) 黃丹(飛炒) 乳香(出汗)沒藥(出汗,各一錢) 血竭(五分) 輕粉 麝(各二分)為細(xì)末,摻瘡口內(nèi),外以太乙膏貼之。

馬鳴散:(一三八) 治走馬疳良方。

人中白(即尿缸底白 也。以物刮取,新瓦盛之,火 如白鹽乃佳,半兩) 五倍子(生者一錢,另用一錢同礬 之) 馬鳴蛻(即蠶蛻紙也;馃^,二錢半) 枯白礬(二錢。即用五倍子一錢,入礬于內(nèi) 枯者)

上為極細(xì)末,先以濃米泔水浸洗瘡口,以此敷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rèn)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