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咳嗽門方
    

醫(yī)門法律:咳嗽門方

《金匱》治咳五方桂苓五味甘草湯 茯苓 桂枝(去皮各四兩) 甘草(炙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溫服。苓甘五味姜辛湯 茯苓(四兩) 甘草 干姜 細辛(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半升,日三服。茯…

《金匱》治咳五方

桂苓五味甘草 茯苓 桂枝(去皮各四兩) 甘草(炙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溫服。

苓甘五味辛湯 茯苓(四兩) 甘草 干姜 細辛(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半升,日三服。

茯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湯 茯苓(四兩) 甘草 細辛 干姜(各二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半升,日三服。

茯苓甘草五味姜辛湯(本方加大黃名曰茯甘姜味辛夏仁黃湯。)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干姜 細辛(各三兩) 半夏 杏仁(去皮尖各半升)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半升,日三服。

小青龍湯(方見痰飲門。)

華蓋散 麻黃(去根) 蘇子(炒) 杏仁(去皮尖炒) 桑白皮(炒) 赤茯苓(去皮) 橘紅(以上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二鐘,姜五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錢,去渣,不拘時服。

參蘇飲 人參 蘇葉 干葛 前胡 陳皮 枳殼 半夏 茯苓(各八分) 木香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水二盞,姜五片,棗二枚,煎一盞,熱服。

人參荊芥 陳皮 荊芥穗 人參 半夏 通草 麻黃 桔梗(各一錢) 杏仁 細辛 甘草(各五分) 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服。

三拗湯 生甘草 麻黃(不去節(jié)) 杏仁(去尖) 上 咀,二錢,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若憎寒惡風,取汗解,加桔梗、荊芥名五拗湯,治咽痛。

陳皮半夏湯 陳皮(半兩) 半夏(制二錢半) 上為細末,作二服,水盞半,姜十片,煎七分,溫服。

加減瀉白散 桑白皮(錢半) 地骨皮 陳皮 青皮 桔梗 甘草(炙) 黃芩 知母(各七分) 上水二盞,煎八分,食后溫服。

水煮金花丸 南星 半夏(生各一兩) 寒水石(一兩 存性) 天麻(五錢) 白面(三兩) 雄黃(一錢)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小豆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煎沸湯下藥丸,煮浮為度,撈出淡漿浸,另煎生姜湯下。

紫菀 枇杷葉(去毛) 木通 款冬花 紫菀 杏仁(去皮尖炒) 桑白皮(炙各四兩) 大黃(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櫻大。夜間噙化三五丸。

人參白虎湯

清暑益氣湯

五苓散

白術(shù)(四方均見三氣門。)

款氣丸 青皮 陳皮 檳榔 木香 杏仁 茯苓 郁李仁(去皮) 川當歸 廣術(shù)兜鈴(炮) 葶藶(各三錢) 人參 防己(各四錢) 牽牛(頭末二兩半) 上為細末,姜汁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七十丸,食后姜湯送下。

黃連解毒湯 黃連(二錢) 黃芩 黃柏 梔子(各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滾痰丸(方見痰飲門。)

桑白皮散 桑白皮(炒) 桔梗 川芎 防風 薄荷 黃芩 前胡 柴胡 紫蘇 赤茯苓 枳殼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七錢,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遠服。

杏仁蘿卜子丸 杏仁 蘿卜子(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清金潤燥天門冬 治肺藏壅熱咳嗽,痰唾稠粘。 天門冬(去心一兩半焙) 百合 前胡 貝母(煨) 半夏(湯洗去滑) 桔梗 桑白皮防己 紫菀 赤茯苓 生地黃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以上各七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生姜湯下,日三服。又方去防己、前胡、桑皮、赤茯苓,加麥門冬、人參、肉桂、阿膠、陳皮、甘草各三兩,糯米粉并黃蠟一兩成粥,更入蜜再熬和勻,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同生姜細嚼下。治肺經(jīng)內(nèi)外合邪,咳嗽語聲不出,咽喉妨礙,狀如梅核,噎塞不通,膈氣噎食皆可服。又方單用天門冬十兩、生地三斤,取汁為膏,麥冬八兩,和膏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逍遙散下,逍遙散須去甘草加人參,治婦人喘嗽,手足煩熱,骨蒸寢汗,口干引飲,面目浮腫。

牛髓 治咳嗽,大能潤肺。 牛髓(一斤取 骨中者) 白蜜(半斤) 杏仁(四兩去皮尖研如泥) 干山藥(四兩炒) 桃仁(去皮四兩另研) 上將髓蜜二味,沙鍋內(nèi)熬沸,以絹濾去渣,盛瓷瓶內(nèi),將杏仁等三味入瓶內(nèi),以紙密封瓶口,重湯煮一日夜,取出冷定,每早晨白湯化一二匙服。

蜜酥煎 白沙蜜(一升) 牛酥(一升) 杏仁(三升去皮尖研如泥) 上將杏仁于瓷盆中,用水研取汁五升,凈銅鍋內(nèi)勿令油膩垢,先傾三升汁于鍋內(nèi),刻木記其淺深,減記。又傾汁二升,以緩火煎減所記處,即入蜜酥二味,煎至記處,藥成置凈瓷器中。每日三次,以溫酒調(diào)一匙,或以米飲白湯,皆可調(diào)服。七日唾色變白,二七唾稀,三七嗽止。此方非獨治嗽;兼補虛損,去風燥,悅肌膚,婦人服之尤佳。

溫肺湯 陳皮 半夏 肉桂 干姜 白芍藥 杏仁(各一錢) 五味子 細辛 甘草(各四錢) 水盞半,煎八分,食后服,仁齋方有阿膠無芍藥。

加味理中湯 治脾肺俱虛,咳嗽不已。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炙) 陳皮 半夏 干姜 五味子 細辛上咀,每服三錢,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遠服。

加味三才湯 天門冬 生地黃 人參(各等分) 水煎服。

六味地黃湯 地黃(二錢) 牡丹皮 白茯苓 山藥(各一錢) 山茱萸(一錢五分) 澤瀉(七分) 水煎,食前服。

寧肺湯 人參 payment-defi.com/wszg/當歸 白術(shù) 熟地 川芎 白芍 五味子 麥門冬 桑皮 白茯苓 甘草(炙各七分) 阿膠(炒一錢) 上水二盞,姜三片,紫蘇五葉,煎八分,食遠服。

五味黃 散 麥門冬 熟地黃(各一錢) 桔梗 黃 (各錢半) 五味子 人參 芍藥 甘草(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盞,煎八分,食后溫服。

麥門冬飲 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黃柏 知母 麥門冬(各一錢) 五味子(十五粒) 桑皮(八分) 水二盞,姜一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人參芎歸湯 當歸 川芎 白芍藥(各二分) 人參 半夏 陳皮 赤茯苓 阿膠(炒成珠) 細辛 北五味甘草(炙各一分) 上 咀,每服五錢,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四物桔梗湯 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 桔梗 黃柏(炒各一錢) 上水二盞,煎八分,加竹瀝半盞,姜汁一匙,和勻服。

payment-defi.com/shouyi/玉膏 人參(十二兩) 白茯苓(十五兩) 琥珀 沉香(各半兩) 大生地(十斤洗凈,于銀石器內(nèi)杵細取自然汁盛,忌鐵器。) 白蜜(五斤熬去沫) 上本方原無沉香、琥珀,乃 仙加入,自云奇效異常,今錄其方。先以地黃汁,同蜜熬沸攪勻,用絹濾過,將人參等為細末,和蜜汁入瓷瓶、或銀瓶內(nèi),用綿紙十數(shù)層,加箬封固瓶口,入砂鍋內(nèi),或銅鍋內(nèi),以長流水煮沒瓶頸,用桑柴火煮三晝夜取出,換過油單蠟紙扎口,懸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氣,提起仍煮半日以出氣,然后收藏。每日清晨及午后,取一二匙,用溫酒一兩調(diào)服,白湯調(diào)亦可,忌雞犬見。

八味丸(方見中寒門)

白虎湯(方見三氣門)

四物芩連湯(即四物湯加黃芩、黃連,方見前。)

人參養(yǎng)肺湯 人參 阿膠 貝母 杏仁(去皮尖) 桔梗 茯苓 桑皮 枳實(炒) 甘草(各五分) 柴胡(一錢) 五味子(十二粒)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鐘乳補肺湯 鐘乳粉(另研如米) 桑皮(各三兩) 肉桂 白石英(另研如米) 五味子 款冬花 紫菀茸麥門冬 人參(各二兩) 上為粗末,次以鐘乳、石英同和勻。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粳米一小撮,煎七分,去渣,食后服。

訶子 治久嗽語聲不出。 訶子肉(炒) 通草(各錢半) 杏仁(去皮尖炒一錢) 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真武湯(方見中寒門)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