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鎮(zhèn)肝滌痰療癲狂
    

鄒孟城三十年臨證經驗集:鎮(zhèn)肝滌痰療癲狂

余年弱冠,素好游泳。1966年年方二十又四,入秋參加橫渡浦江訓練活動,第二次已是8月秋高時節(jié),雖未見北風怒號,然陣陣涼意襲人肌膚,僅穿游泳褲由此岸乘舢板至對岸,已是幾個寒顫,入水更冷,惟有自知。及至次日即覺頭重、胸悶、乏力、低熱、惡心泛漾、納谷不馨。先請西…

余年弱冠,素好游泳。1966年年方二十又四,入秋參加橫渡浦江訓練活動,第二次已是8月秋高時節(jié),雖未見北風怒號,然陣陣涼意襲人肌膚,僅穿游泳褲由此岸乘舢板至對岸,已是幾個寒顫,入水更冷,惟有自知。及至次日即覺頭重、胸悶、乏力、低熱、惡心泛漾、納谷不馨。先請西醫(yī)診治,測得體溫37.4℃,經檢查僅得“肝肋下觸及”體征,并無其他。因彼時肝炎肆虐,醫(yī)家診病時每慮及此,似已成為定例,于是以“低熱、肝大”兩端,疑為肝病。但以后數(shù)年問化驗肝功能將近二十次之多,全屬正常,可見查無實據(jù)。當時因服西藥無效,改就中醫(yī)診治。適中醫(yī)科青年大夫林醫(yī)師頂替內科門診。

林醫(yī)師謙虛好學,待人和氣,診后謂余曰:這是感冒。予辛溫解表藥兩劑,服后大效,但未痊愈。自覺為寒濕襲表而未敢肯定,故欲在上方中加入芳香化濕之品,因初識醫(yī)理,而未敢造次。復診時,林醫(yī)師已因故停診。由內科唯一之女中醫(yī)診治,彼云西醫(yī)既斷為肝病,當用疏肝理氣法。投柴胡疏肝湯加諸行氣之品,服一劑即覺胸背脅腹疼痛,詢之女醫(yī),謂除此之外并無他法可施。斷續(xù)診治數(shù)次后,病情迅速加重,已至胸腹痛不可忍,腹中及右脅下有氣塊如拳大,常沿臍上向左脅下滾動,夜間氣撐更甚,幾不能入睡。白晝則精神困頓,昏昏欲寐,僅能勉強自主,神識則似明似昧。食欲全無,為維持生命計,每餐強食半兩許。舌苔薄黃微膩,兩手脈均呈雙弦,即每手有兩道弦細挺勁之脈呈形于指下。于是外出求醫(yī),凡滬上及江浙鄰近之地,有緣名流率皆造訪,而終歸“千方易得,一效難求!痹谛幕乙饫,束手待斃之時,幸得藥店職工張孝順同志發(fā)慈悲憐憫之心,介紹余就診于孟河世醫(yī)巢念祖先生。巢先生德高望重,名貫鄉(xiāng)里,醫(yī)術高超,技追華扁。慮余病重體衰,不勝路途跋涉之勞,特為余通函論病,懸擬處方。先生脈案至簡,僅于第一方上書“頑痰擾包絡”一句,其方為:

女貞子12g 百合12g 礞石30g 珍珠母30g 龍齒12g 膽星9g 郁金9g 九節(jié)菖9g 炙遠志9g 天竺黃9g 鮮竹瀝1支(沖)夜交藤1www.med126.com5g 合歡花9g 

乍看此方似與余當時之病情風馬牛不相及,然深入分析之,便知此方有出神入化之妙,不僅方意周匝,而且辨證奇特而精確。

蓋余之病原屬感受寒濕,失于表解,腠理閉塞,邪留不去。誤用疏肝行氣之藥,而余體質原本肝腎不足,且素多抑郁,香燥行氣則愈傷肝腎之陰,引動久抑之氣火,則心肝之熱驟熾,而郁抑之氣勃然橫逆矣。心肝熱則灼津為痰而神識昏憒,氣機逆則克犯脾土而成瘕聚。雖自覺癥狀之中以腹中氣塊撐動最為主要,而其治法,必以清心化痰、柔肝開滌為要務。蓋肝木得養(yǎng)則氣逆自斂,心君寧謐而神識清泰。故不治其氣而氣自寧,不清其火而火自靜。神哉乎,宜其藥到而病去如歸也。痰熱消、肝木平、心火降、腎水升,一身之氣機協(xié)調暢達,何慮氣塊瘕聚之不愈哉!故全方側重于清除心肝兩經之痰熱,兼以開竅安神。

世謂中醫(yī)理論之“活的靈魂”乃“辨證論治,”觀此案治法益信而有征。然此等方法似不見于軒岐古籍,惟于晚清醫(yī)書中偶可窺其端倪。此病之診治亦見巢老先生功力深厚非同一般。巢先生于女貞子、百合兩昧之選用,亦極精到。蓋余肝腎陰傷而心經內熱,始由外感而涉及神明,故宜育陰清熱養(yǎng)心安神,仿《金匱》百合地黃湯意為最合拍,而余肝腎雖虧而脾胃受戕,加之痰濁內戀不可更用地黃之滋膩,而先生用善于育腎陰、清虛熱之女貞子以代地黃,雖平常一藥之易,“而非老手不辦也。”余病至此,服任何中西藥均有明顯藥物反應,而服巢先生之方卻全無不適,但初亦不見其效,堅持服用,于無形中諸癥漸消。及服至七十余劑,神識頓然慧爽,猶如風卷殘云,諸證盡消。服及百劑以資鞏固,又得枯木逢春之喜矣,自此安然病愈。惜“世有良才天不永”先生已早歸道山。先生之重恩大德余深銘肺腑而未敢一日忘懷也。

其時也,精神分裂癥之患者甚多,求治者接踵而治之不易得效。一日余偶觸靈機,悟及巢老先生所用之方,正可移治此病,恰合中醫(yī)“異病同治”之旨。余將此方推敲再三,略事化裁,定為一方,以治心肝熱郁痰凝之癲狂病證,名為“鎮(zhèn)肝滌痰湯”,方附于下:

附:鎮(zhèn)肝滌痰湯方

礞石30g 珍珠母30g 龍齒12g 膽星9g 郁金9g 石菖蒲6g 炙遠志9g 天竺黃9g 鮮竹瀝1支(沖)

記憶口訣:

鎮(zhèn)肝滌痰礞珠龍,星金菖遠瀝竹黃

上述九味乃是基本方,尚須隨癥加減,方顯良效。

近時癲狂癥患者雖病因病機各有不同,然心肝痰熱熾盛乃最為主要之類型。是以頻年以來,余用payment-defi.com/yishi/此方治愈甚多,例如:莊老太,五十四歲。某內衣廠工人。因受嚴重精神刺激,于1970年初患精神分裂癥。在某精防院住院兩月,尚未好轉。平日神情癡呆,多疑善怒,喃喃自語,喋喋不休,稍不遂心,則哭鬧叫嚷。發(fā)劇之時,屢欲投河自盡,幸被鄰居攔截。夜間須服四種安眠藥,始睡三、四小時,少服一種,即難入睡。自訴頭腦眩脹而致昏憒不清,耳鳴心慌,胸中煩擾,胃脘脹滿,噯氣時作。出院后在勞保醫(yī)院服藥數(shù)十帖,未見效驗。歷觀前方,非祛風通絡之劑,即甘麥大棗湯加味。診其脈則沉郁而弱,察其苔則薄且膩。余意為肝火挾痰上擾心包,以致神明失守不能自持而成斯癥。遂投鎮(zhèn)肝滌痰湯以潛鎮(zhèn)化痰、開竅安神。以青礞石、天竺黃、郁金、竹瀝、菖蒲、遠志、磁石、珍珠母、龍齒、膽星等出入加減。先后十九診服藥九十帖,諸癥均除。從服中藥二十帖起停服西藥,夜寐亦安。愈后停藥觀察數(shù)月,一切正常,脘脹亦愈。復工上班二年余,直至退休后又年余,病亦未發(fā)。后遭鄰居頻頻辱罵,而致舊疾復作。狂暴躁越,數(shù)人莫制。立即一次誘服礞石滾痰丸30g,藥后半小時即沉沉而睡。六小時后,連續(xù)登廁,泄瀉稀便多次,于是狂躁之態(tài)全消。再予上述類似方藥,服二十劑病若失,繼則以養(yǎng)陰消痰之方善后。至今二十五載,年過八旬,康健如常人。

此癥乃長期忿郁而成,加之年高之體,脾腎已衰,木邪沖旺,正氣莫制。近賢云:“肝木橫逆則痰熱蘊結,心陽獨熾乃燥火易升。”痰濁隨風火上沖心包,神明為之震憾,故諸癥作矣。此非臟躁之比,故養(yǎng)心安神之甘麥大棗湯用之不效。此例病情,全是一派心肝二經痰熱壅塞、氣火逆上之象,故投鎮(zhèn)肝滌痰清心安神之方,竟收全功。

或問:既是心肝痰熱,何以脈不弦勁弦滑而反沉弱?此乃痰濁阻塞氣道,脈氣不暢而然。清代許松如《診余脞談》曾謂弱脈多火,不可全以為虛。從治療效果亦可反證:此種認識切合病機。癲狂一癥,多由情志郁結、氣郁不舒,心肝痰火擾亂神明而成。雖屬難治之病,若能審察精詳,投劑得當,亦多能愈。

又如余于一九七四年間治一壯歲之病人,患病五年,數(shù)萌自殺之念,均獲救而幸免于死。于上海、蘇州等地治療,中西醫(yī)藥、針灸、電療,終鮮克效。究其癥候,除癲狂見癥之外,整日注目于眼前之黑點,目光到處,無論墻壁、器物、地面、天空,凡有黑點者,必立即定睛細視。若無人干涉,可終日視而不倦。入夜懼怕燈火,見光則眼皮刺痛,目珠中似有火出,甚至燈下不能合目,合則目胞瞬動異常。余投鎮(zhèn)肝滌痰湯,用豁痰平肝、解郁清火之藥治之,神識漸清,然目視黑點及羞明畏光兩癥終不見好。前人謂“五臟之火,惟肝最橫。”苦泄甘寒均不能應,當用靈動咸寒之品,庶可得效。遂以羊角粉每日一支(0.3g),于服湯藥時吞服之,經二十余日,兩癥漸除。

癲狂癥中,除心肝痰熱外,尚有其他證型,略舉兩例,以供參證:

曾治一青年,在馬鞍山工作,因失戀而致狂暴異常。其戚領護來滬,途中狂不可遏。此乃氣機暴郁而然,用柴胡疏肝散合四磨飲子法,不數(shù)劑獲安。至今二十余年,未見復發(fā)。

1995年又診一青年汽車司機,因與領導不合,遂郁而成病。就診時反復申述頭痛、頭脹,此外并無他疾,言語重疊嚕蘇,見人輒點頭微笑,脈弦而不暢。是屬肝經氣機不舒所致,治法當先“木郁達之”,而隨之以消痰清火。投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增損化裁,兩閱月而證平。隨后恢復駕車,至今安然。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