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醫(yī)者佛講什么是陽虛證?
    

中醫(yī)理論:醫(yī)者佛講什么是陽虛證?

原文地址:什么是陽虛證?作者:醫(yī)者佛
現(xiàn)在一說生病,就要抗生素清熱。好象萬病皆有火。如此也成了濫用寒涼藥的依據了。當然,也不能把所有的病說成是寒,該是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從我自己近年來的臨床實際情況來看,(南寧,地處西南,冬日無雪,夏天溫度經常三十度以上。)陽虛者頗多,陽盛者少之又少。

脈軟而無力是陽虛,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也都會用點扶陽藥。但還有另外一種陽虛證,其標象比較重,也就是說陰寒的癥狀比較重,表現(xiàn)為的脈沉緊,其本質即陽虛,因為陽虛,所以寒邪內客,出現(xiàn)寒氣很盛的脈,這時也需要扶陽以破陰寒。

也許有人會問,何為陽虛證,有哪些表現(xiàn)呢?

簡單地說,凡是生活起居、活動、言語、面色,一切無神的、退的、弱的、差的、虛的、下的、緩的、暗的、低的等等,都是陽虛。下面我列出一些常見的陽虛的癥狀,大家對照著自己體會。


精神差,或者打不起精神。什么事都不想做,總想閑著、休息著。
喜歡躺著,懶得說話,四肢困乏無力。
不耐勞煩,稍有勞累就容易汗出,甚至平時經常大汗淋漓。
痰色清稀,或嘔吐清冷痰涎、清水,或清涕自流。
平時說話聲音低弱。
唇色青淡或青黑或紫暗,或環(huán)唇蒼白色。
痛喜揉按,喜熱敷。
滿口津液,不思茶水。偶樂有口渴,但只喜歡熱飲。

婦女白帶多,且清淡而冷,不臭不黏。
飲食減少,喜歡吃辛辣、煎、炒、炸、燒烤等很熱的食物,對冷物一點兒不感興趣。
小便清長,大便通利。
面色淡白或蒼白,舌淡胖而潤滑多水,或有齒印,苔色淡,或白。
脈微或浮大而空,或沉軟,或沉緊,或沉細無力
平時總想閉著眼睛,好象不愿意睜開眼睛?傁胨X,一天睡覺超過十個小時。不愿思考問題,注意力不集中。
縮著身體睡覺,很怕冷;蛘咂綍r兩腳冰涼,甚至還有兩手也冰涼。

手指比手掌顏色暗黑。
兩手指甲月牙少于8個,甚至陽虛重癥者總共只有兩個月牙。
容易感冒。天氣一冷就感冒,一有流感就感冒,甚至婦女每月都隨月經而感冒一次。
不明原因的脫發(fā)嚴重。白發(fā)出現(xiàn)較早,較多。
手指魚際.html" target="_blank" >大魚際或者小魚際顏色較手掌青暗。手掌中央暗淡無華;蛘咝◆~際松軟無力。
皮膚顏色暗、紫、萎黃、蒼白,或者皮膚感覺麻木、鈍、涼感。

前額兩頭角發(fā)際處暗淡,生白發(fā)。
常年慢性腹瀉。或吃生冷瓜果即瀉,或略食不干凈或油膩食物即瀉,或坐臥濕地、涼地即瀉,甚至于坐椅子時沒有椅墊也會腹瀉。
晚上要起床小便,甚至于不止一次。偶爾多喝了點水起床小便不算。小便無力,滴滴答答,淋漓不盡。
總覺背后怕冷,腰酸背痛,腰背強直,彎曲困難。

性欲減退,與年齡不成比例。
牙齒容易軟,或者無力。稍吃酸則牙齒易倒而無力。未至老年即掉牙。
兒童、年輕人肥胖癥。這樣的肥胖多屬脾陽或腎陽不足。
容易上火生氣,容易熱氣,容易潰瘍.html" target="_blank" >口腔潰瘍,容易生痘痘。
早晨起床眼瞼腫脹。
人中溝短、平、淺。

下肢慢性浮腫。
容易生各種腫塊,如乳腺增生、囊腫.html" target="_blank" >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
徒步走到三樓就兩腿發(fā)軟,氣喘,無力。
坐一會兒就覺腰酸腰累。站立一會兒就感到兩腿發(fā)軟。

總感到有困意,卻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又睡睡醒醒。
各種骨質增生以及骨退行性變,如頸腰椎增生等;各種關節(jié)變形,如風濕、類風濕。
各種內臟下垂癥,如胃、肝、子宮等。
因寒而痛經,月經遲、經量少、色淡。

小便無力,或者分叉,或者點滴而下。
婦女提前進入更年期,或者提前絕經。
各種慢性軟組織損傷,如各種軟組織粘連性病變,蜂窩織炎、腱鞘囊腫等。

下焦包括下肢無力,發(fā)冷,小腹畏寒,或頭頂畏風明顯。
久病體弱,畏寒不退。
脘腹冷痛,且持久難愈。
肢體冰冷,冬天尤甚。
長期嘔吐清稱涎沫。

泄瀉如水一樣,且一天數次至十數次。
中年后陽痿。
頭頂冷痛,怕風明顯,甚至于夏天也要戴帽子,略受風則覺冷氣自頭頂透入身體。
眩暈,天旋地轉。
關節(jié)酸麻沉重,且畏寒明顯。

各種劇烈疼痛,甚至遇寒即明顯加重。
脈弦緊或沉緊。
面上汗出如油狀,非常粘膩。

如此等等,所有這些,基本上都屬于本在陽虛。或在上,或在中,或在下;蛟谔帲蛟谏訇,或在厥陰,總之皆關乎陽的虧虛。凡見上癥,取類比象,自能旁通之,都需要扶陽才能治其本。


陽虛證的形成,不僅僅是天生的體質稟賦,更多的與飲食生冷、勞倦內傷、房室不節(jié)、濫用西藥、過用寒涼中藥等有關。其中特別是不少醫(yī)生不識陰陽,不分體質,肆意濫用、誤用、多用、久用寒涼滋膩,導致社會上出現(xiàn)過半數的陽氣虛衰之人。更有一些錯誤的觀念,如熱氣、多喝涼茶、廣告商推波助瀾地銷售寒涼排素藥品等等,更傷其虛衰之陽。疾病本當陰陽病證各半,但經過以上種種折騰,導致了陽虛類的病癥較多的狀況。


陽虛證當“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就是扶陽抑陰。其方法頗多,或甘溫扶陽,或破陰返陽,或溫陽通絡,或降火潛陽,或陰中求陽,或小火養(yǎng)陽等等,醫(yī)圣張仲景有四逆、白通、理中、當歸四逆、桂附諸方,自然順理成章地成為臨床上的習用之方了。我在南寧所見的大部分病人,也都是如此見癥,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如此。因此夏天也照樣用附子。一切因證而用藥。也就是說,并非是說我喜歡用附子等溫陽藥,只因為病當如此。這才是醫(yī)生的本份,“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道。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