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肝臟觸診 診斷學(第三版)第135頁寫道:正常成人“劍突下可觸及肝下緣,多在3cm以內”。根據(jù)B超測量,正常成人劍突下肝臟多在5cm左右。劍突下肝臟的測量是以兩側肋弓緣在前正中線相交處(腹上角頂端)為起點?捎|診法估量臟臟是否腫大應以肋緣下測量為準。在特殊情況下,例如肺氣腫時,肝臟下移,可用叩診測出肝上界,以觸診確定肝下緣,測量此上下距離,正常人約10-11cm。一般病人不必作此測量。
十二、Murphy征 醫(yī)師以左手掌平放于病人右肋緣以上部位,左手大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緣與肋弓交界處(即膽囊點),左手其余四指與肋骨垂直交叉。然后囑病人作深呼吸,如在吸氣過程中因膽囊碰及按壓之左手拇指發(fā)生疼痛而突然中斷吸氣動作,此現(xiàn)象稱為murphy征。只有壓痛而無吸氣動作中斷或停止,不能稱為murphy征陽性,只稱膽囊壓痛。診斷學(第三版)136頁圖3-6-9所示之左手位置不準確,其拇指應更外展向下,余四指不應與肋骨平行,而應與之垂直交叉。醫(yī) 學 全 在 線payment-defi.com
十三、移動性濁音的叩診 診斷學(第三版)對移動性濁音的叩診方法沒有具體描述,故各地在具體操作時手法差別較大。正規(guī)的叩診方法應是:病人仰臥,醫(yī)生立于病人右側,先從臍部開始,順勢在臍平面向左側叩診,直達左側髂腰肌邊緣,如叩診變?yōu)闈嵋簦翟\板指位置固定(不離開皮膚),囑病人向右側臥位,重新叩診該處,聽取音調有無變化。然后向右側移動叩診,直達濁音區(qū),叩診板指固定位置,囑病人向左側翻身作左側臥位,再次叩診,聽取音調之變化。如仰臥位左側腹部或右側臥位之濁音區(qū)變?yōu)楣囊,或鼓音區(qū)在側臥位叩診時變?yōu)闈嵋魠^(qū),這種濁音區(qū)隨體位變動而變動的現(xiàn)象,稱為移動性濁音。
十四、心、肺叩診頻率及速度 叩診心、肺時,叩診應有適當節(jié)奏,不可過快,每一部位每次叩診只需連續(xù)叩擊2次,最多不超過3次,每次叩擊后,右手中指應迅速抬起離開板指。叩診力度應均勻適中,以便于對比。叩診應從容進行,不行過急或過緩,應仔細分辯音響變化,同時應注意叩診指下產(chǎn)生的震動感覺的差異。診斷學(第三版)第49圖3-1-2“叩診時手指放置于體表的姿勢”之第1、2圖有誤,其叩診指背側應向左方。醫(yī).學.全.在.線.payment-defi.com 關于體格檢查手法的補充意見。
十五、眼球運動檢查 左、右眼球各有6條肌肉,協(xié)調收縮,使眼球運動自如。這些肌肉是:內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支配這些肌肉的神經(jīng)各不相同。檢查眼球運動應采取一定的“診斷性位置”(diagnosyic positions),而不是讓病人眼球隨意轉動。具體方法是:病人坐位,檢查者在其對面,病人如為臥位,檢查者立于其右側。檢查時告知病人頭勿轉動,如病人頭部不由自主的轉動時,可用左手拇指按其頦部預以限制,一般先查左眼,后查右眼。檢查者伸右臂、豎食指,距受檢查者眼前約40cm左右,囑患者注視。手指按以下順序移動: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內→向中→內下,共6個方向。檢查每個方向時,都要從中位開始(即兩眼平視前方)。不能將各方向連起來畫圓圈。檢查時注意觀察眼球轉動幅度、靈活性、兩眼是否同步、有無眼球震顫、斜視、復視等。
十六、甲狀腺觸診 甲狀腺的觸診有兩種方法:一是檢查者站在病人背后,一是檢查者站在病人對面。站在病人背后檢查時,病人取坐位,囑病人頸部放松,頭微前屈。檢查者兩手拇指分別置于頸后,兩手食指、中指置于環(huán)狀軟骨下氣管兩側,分別觸診甲狀腺峽部及左、葉葉。檢查時令病人作吞咽動作。甲狀腺隨吞咽上下移動。檢查左葉時,頭微向左轉,左手拇指置于左側胸鎖乳頭肌后緣向前輕推,食指、中指觸摸左葉、右手食指、中指向對側推移甲狀腺,以便于檢查。檢查右葉時,頭略轉向右側,右手拇指置于右側胸鎖乳頭肌后緣向前輕推,食指、中指觸摸右葉,左手食指、中指向對側推移甲狀腺。檢查時注意甲狀腺大小、質地、有無結節(jié)、是否對稱、有無壓痛及震顫等。檢查動作宜輕柔,避免由于重壓引起疼痛、咳嗽、憋氣。 位于病人前面檢查時,病人采取坐位,也可采取仰臥位。先檢查左葉,左手拇指輕推環(huán)狀軟骨及氣管向對側,右手拇指在氣管旁,食指、中指在左胸鎖乳頭肌后緣,使甲狀腺左葉在此三指間,以拇指滑動觸摸來確定甲狀腺狀態(tài)。檢查右葉時,右的拇指輕推環(huán)狀軟骨及氣管向對側,左手拇指在氣管旁,食指、中指在右胸鎖乳頭肌后緣,檢查方法同左葉檢查。檢查中亦應囑病人作吞咽動作。也可單手檢查甲狀腺,檢查左葉用左手,檢查右葉用右手,方法同上。醫(yī) 學 全 在 線payment-defi.com
十七、滑車上淋巴結檢查 滑車上淋巴結是指位于肱骨滑車以上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溝肱動、靜下段周圍的一組淋巴結。正常人一般觸不到,在某些疾病時則可腫大。檢查右側滑車淋巴結時,檢查者右手握住病人右手腕,抬至胸前,左手掌向上,小指抵在肱骨內上踝(epitrochlear),無名指、中指、食指并攏在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溝中縱行、橫行滑動觸摸,以發(fā)現(xiàn)腫大之滑車上淋巴結。檢查左側時,左手握病人左手腕,右手觸摸,方法同檢查右側。
十八、腋窩淋巴結檢查 腋窩淋巴結分為五組,即腋窩頂部淋巴結、腋窩前壁(胸。┝馨徒Y、腋窩內側壁(中央)淋巴結、腋窩后壁(肩胛下)淋巴結和腋窩外側壁(上臂內側)淋巴結。檢查應逐一檢查,不要遺漏。檢查方法是:病人采取坐位或仰臥位,醫(yī)生面對病人,一般先檢查左側,后檢查右側。以右手查左腋,左手查右腋。檢查左腋時,檢查者左手握住病人左腕向外上屈肘外展抬高約45度,右手指并攏,掌面貼近胸壁向上逐漸達腋窩頂部,滑動觸診,然后依次觸診腋窩后、內、前壁,再翻掌向外,將病人外展之上臂下垂,觸診腋窩外側壁。檢查腋窩前壁時,應在肌大胸深面仔細觸摸。檢查腋窩后壁時,應在腋窩后壁肌群深面觸摸。觸診各組淋巴結應注意其大小、數(shù)目、硬度、壓痛、活動度、與皮膚有無粘連等。
十九、劍突下肝臟測量 [關于體格檢查手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一條指出:“正常成人劍突下肝臟多在5cm左右,劍突下肝臟的測量是以兩側肋弓緣在前正中線相交處(腹上角頂端)為起點”?紤]到體型的不同,腹上角大小有明顯差別,正常人劍突下肝臟大小很難用一固定數(shù)字規(guī)定。診斷學協(xié)作組第二次會議的專家經(jīng)過討論,一致認為正常人劍突下肝臟大小應不超過其劍突基底部(胸骨下端與劍突聯(lián)結處)至臍聯(lián)線的上1/3。
二十、皮膚彈性檢查 皮膚彈性檢查應以何處皮膚為準,各書記載不一。經(jīng)過研究和比較,認為應以上臂內側皮膚為準。這是因為上臂內側下脂肪比較恒定,受其它影響較小。檢查方法是:檢查者以左手握住病人右腕,將其上臂輕度外展,右手拇指與食指捏起病人上臂內側肘上3-4cm處皮膚,片刻后松后,觀察皮膚皺折平復的情況。正常人松手后皮膚皺折迅速平復,稱為皮膚彈性良好;如皺折平復緩慢,則稱為皮膚彈性減弱。
上一頁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