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醫(yī)學部 復旦大學醫(yī)學院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 中國醫(yī)科大學 武漢大學醫(yī)學院 重慶醫(yī)科大學 首都醫(yī)科大學 河北醫(yī)科大學 山東大學醫(yī)學院 查看110所醫(yī)學院校
全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蘇|安徽|山東|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廣東|河南|四川|重慶|遼寧
更多>>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醫(yī)學考研 > 考試大綱 > 中醫(yī)綜合大綱 > 正文:2016考研大綱:中醫(yī)綜合新增照海穴
    

2016年醫(yī)學考研大綱解讀:中醫(yī)綜合新增照海穴

更新時間:2015/9/24 醫(yī)學考研論壇 在線題庫 評論

  4.中藥配伍的概念、目的與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藥禁忌、證候禁忌、服藥時飲食禁忌的概念及內容,中藥劑量的概念及確定中藥劑量的依據(jù),中藥湯劑的煎煮方法及根據(jù)病情、劑型不同的服用方法。
  5.臨床常用各類(按功效分類)藥物的概念、性能特點、功效、適應證、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6.下列臨床常用250味重點中藥藥用部位的來源、藥性、功效、主治病證、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鑒別要點。
  (1)解表藥:麻黃、桂枝、紫蘇、生防風、荊芥香薷、羌活白芷、細辛、蒼耳子,薄荷、牛蒡子、蟬蛻桑葉、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荊子。
  (2)清熱藥:石膏、知母、梔子、天花粉、蘆根、夏枯草、決明子,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苦參、白鮮皮,銀花、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魚腥草射干、山豆根白頭翁、大青葉、板藍根青黛、貫眾、蚤休、土茯苓、熊膽,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
  (3)瀉下藥:大黃、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牽牛子、大戟芫花
  (4)祛風濕藥:獨活、木瓜威靈仙,秦艽、防己、蘄蛇,桑寄生、加皮。
  (5)化濕藥:蒼術厚樸、藿香、佩蘭砂仁、白豆蔻
  (6)利水滲濕藥:茯苓、薏苡仁、澤瀉豬苓,車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韋、瞿麥、萆薢,茵陳蒿、金錢草、虎杖。
  (7)溫里藥:附子干姜肉桂、吳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
  (8)理氣藥:橘皮青皮、枳實、枳殼、木香、香附、烏藥、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
  (9)消食藥:山楂、萊菔子、內金。
  (10)驅蟲藥:使君子、苦楝皮、檳榔、雷丸
  (11)止血藥:大薊、小薊地榆槐花、白茅根、苧麻根,白芨、仙鶴草三七、茜草、蒲黃,艾葉。
  (12)活血化瘀藥: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黃、乳香、沒藥、靈脂,丹參、紅花、仁、益母草、澤蘭、雞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鱉蟲、馬錢子,三棱、莪術水蛭、斑蝥、穿山甲。
  (13)化痰止咳平喘藥:半夏、南星、禹白附、白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貝母、川貝母、瓜蔞、膽南星、桔梗、竹茹杏仁、蘇子、百部、桑白皮葶藶子、款冬花、紫菀、白果
  (14)安神藥:朱砂、磁石、龍骨、琥珀棗仁、柏子仁、遠志。
  (15)平肝息風藥:石決明、牡蠣、代赭石,羊角牛黃、鉤藤天麻、地龍、全蝎、蜈蚣、僵蠶
  (16)開竅藥:麝香、石菖蒲
  (17)補益藥: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白術山藥、甘草,鹿茸、yin羊藿、杜仲續(xù)斷、菟絲子、巴戟天、補骨脂、紫河車蓯蓉、蛤蚧、冬蟲夏草當歸、熟地黃、何首烏白芍、阿膠,北沙參、南沙參麥門冬、天門冬玉竹、石斛百合、黃精枸杞子、墨旱蓮、女貞子、甲、鱉甲。
  (18)收澀藥:五味子烏梅、訶子肉豆蔻、赤石脂山茱萸、覆盆子金櫻子、蓮子芡實、椿皮桑螵蛸、海螵蛸。
  (19)涌吐藥:常山
  (20)攻毒殺蟲癢藥:硫黃、雄黃、蟾酥蛇床子。
  (21)拔毒化腐生肌藥:升藥爐甘石、硼砂。
  7.下列臨床常用120味非重點藥物的藥性、功效、主治病證及相似功用鑒別要點。
  (1)解表藥:藁本辛夷、蔥白淡豆豉、浮萍。
  (2)清熱藥:淡竹葉、密蒙花秦皮,穿心蓮、野菊花、白花蛇舌草、敗草、紅藤、馬勃、馬齒莧、鴉膽子、漏蘆、山慈姑半邊蓮、紫草銀柴胡、胡黃連。
  (3)瀉下藥:番瀉葉蘆薈,郁李仁,商陸。
  (4)祛風濕藥:川烏、草烏、烏梢蛇、昆明山海棠雷公藤、絡石藤、豨薟草、臭梧桐、桑枝、海桐皮、海風藤,狗脊。
  (5)化濕藥:草豆蔻草果。
  (6)利水滲濕藥:香加皮,海金沙、萹蓄、地膚子、冬葵子、燈心草珍珠草。
  (7)溫里藥:茴香蓽茇、蓽澄茄胡椒。
  (8)理氣藥:柿蒂、荔枝核、青木香、佛手、香櫞、大腹皮、刀豆、綠萼梅、玫瑰花。
  (9)消食藥:神曲、麥芽、谷芽。
  (10)驅蟲藥:南瓜子、鶴草芽、榧子。
  (11)止血藥:側柏葉,棕櫚炭、血余炭、紫珠降香、花蕊石炮姜、灶心土。
  (12)活血化瘀藥:夏天無、蘇木自然銅、骨碎補、兒茶、劉寄奴虻蟲。
  (13)化痰止咳平喘藥:皂莢,前胡礞石天竺黃、竹瀝、海藻昆布、黃藥子、海蛤殼、海石,馬兜鈴胖大海、枇杷葉、洋金花。
  (14)安神藥:夜交藤合歡皮、靈芝
  (15)平肝息風藥:珍珠母、刺蒺、羅布麻,珍珠。
  (16)開竅藥:冰片、蘇合香。
  (17)補益藥:白扁豆大棗、刺五加、絞股藍、紅景天、沙棘仙茅益智仁、鎖陽沙苑子、核桃仁,龍眼肉,桑葚。
  (18)收澀藥:麻黃根,五倍子、禹余糧石榴皮、罌粟殼。
  (19)涌吐藥:瓜蒂、膽礬。
  (20)攻毒殺蟲止癢藥:土荊皮、白礬大蒜。
  (21)拔毒化腐生肌藥:砒石、丹、輕粉。

  四、方劑學
  1.方劑和方劑學的概念。方劑學在中醫(yī)藥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方劑學發(fā)展概況。歷代醫(yī)家在方劑學方面的主要成就、貢獻及代表作。
  2.治法的概念。方劑與治法的關系。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
  3."七方"、"十劑"、"八陣"的理論、具體內容及實際意義。
  4.方劑與藥物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5.配伍的目的。方劑組成中君、臣、佐、使的具體含義。"君臣佐使"理論對臨證遣藥組方的指導意義及其在遣藥組方中的具體運用。
  6.方劑變化運用的主要形式。各種變化的前提及其與功用、主治的關系。
  7.常用劑型的概念、性能特點及其適用范圍。
  8.臨床常用各類方劑的概念、適應范圍、配伍規(guī)律、分類及應用注意事項。
  9.下列方劑的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加減應用及注意事項。
  (1)解表劑: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九味羌活湯、銀翹散、桑菊飲、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敗毒散再造散、加減葳蕤湯。
  (2)瀉下劑:大承氣湯、大陷胸湯大黃牡丹湯、溫脾湯十棗湯、濟川煎、黃龍湯、新加黃龍湯。
  (3)和解劑:小柴胡湯、蒿芩清膽湯達原飲、四逆散、逍遙散、半夏瀉心湯。
  (4)清熱劑:白虎湯、竹葉石膏湯、清營湯、犀角地黃湯、清瘟敗毒飲、涼膈散、普濟消毒飲、仙方活命飲、龍膽瀉肝湯、左金丸、瀉白散、清胃散、玉女煎、芍藥湯、白頭翁湯、青蒿鱉甲湯。
  (5)祛暑劑:新加香薷飲、清暑益氣湯(《溫熱經(jīng)緯》)。
  (6)溫里劑:理中丸、小建中湯、四逆湯、回陽救急湯、當歸四逆湯陽和湯。
  (7)表里雙解劑:大柴胡湯、防風通圣散、葛根黃芩黃連湯。
  (8)補益劑: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完帶湯補中益氣湯、玉屏風散、生脈散四物湯、歸脾湯、當歸補血湯、內補黃芪湯、炙甘草湯、六味地黃丸、一貫煎腎氣丸、地黃飲子。
  (9)安神劑:朱砂安神丸、酸棗仁湯、天王補心丹。
  (10)固澀劑:牡蠣散、九仙散、真人養(yǎng)臟湯、四神丸、桑螵蛸散固沖湯。
  (11)理氣劑:半夏厚樸湯、瓜蔞薤自白酒湯、枳實薤白桂枝湯、天臺烏藥散、暖肝煎、枳實消痞丸、蘇子降氣湯、定喘湯、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
  (12)理血劑:桃核承氣湯血府逐瘀湯、復元活血湯、溫經(jīng)湯生化湯、補陽還五湯小薊飲子、槐花散、咳血方、黃土湯。
  (13)治風劑:大秦艽湯、川芎茶調散羚角鉤藤湯、鎮(zhèn)肝熄風湯、大定風珠
  (14)治燥劑:杏蘇散、清燥救肺湯、養(yǎng)陰清肺湯麥門冬湯、百合固金湯。
  (15)祛濕劑:平胃散、藿香正氣散、三仁湯、茵陳蒿湯、連樸飲、八正散、五苓散豬苓湯、防己黃芪湯、真武湯、苓桂術甘湯、實脾散。
  (16)祛痰劑:二陳湯、溫膽湯、貝母瓜蔞散、清氣化痰丸、小陷胸湯、半夏白術天麻湯。
  (17)消導化積劑:保和丸、枳術丸健脾丸。
  (18)驅蟲劑:烏梅丸
  10.下列方劑的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點
  (1)解表劑:加味香蘇散、升麻葛根湯柴葛解肌湯、麻黃細辛附子湯、參蘇飲。
  (2)瀉下劑:大黃附子湯、麻子仁丸、舟車丸、增液承氣湯。
  (3)和解劑:痛瀉要方。醫(yī)學.全.在.線payment-defi.com
  (4)清熱劑: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四妙勇安湯、牛蒡解肌湯、導赤散、葦莖湯、清骨散、秦艽鱉甲散當歸六黃湯。
  (5)祛暑劑:清絡飲、六一散、桂苓甘露飲。
  (6)溫里劑:吳茱萸湯、大建中湯、黃芪桂枝五物湯。
  (7)表里雙解劑:石膏湯、五積散。
  (8)補益劑:泰山磐石散、補肺阿膠湯、大補陰丸、虎潛丸、左歸丸、右歸丸
  (9)安神劑:珍珠母丸、磁朱丸、甘麥大棗湯
  (10)開竅劑:安宮牛黃丸、紫雪、至寶丹、紫金錠(玉樞丹)、蘇合香丸。
  (11)固澀劑:金鎖固精丸、縮泉丸、固經(jīng)丸
  (12)理氣劑:越鞠丸、金鈴子散、厚樸溫中湯、橘核丸。
  (13)理血劑:七厘散、失笑散、桂枝茯苓丸、活絡效靈丹、大黃(庶蟲)蟲丸、十灰散、膠艾湯
  (14)治風劑:消風散、牽正散小活絡丹、天麻鉤藤飲、阿膠雞子黃湯。
  (15)治燥劑:桑杏湯、增液湯、玉液湯、瓊玉膏
  (16)祛濕劑:甘露消毒丹、五皮散、萆薢分清飲、羌活勝濕湯、獨活寄生湯。
  (17)祛痰劑:止嗽散三子養(yǎng)親湯。
  (18)消導化積劑:木香檳榔丸、枳實導滯丸葛花解醒湯。
  (19)驅蟲劑:肥兒丸
  (20)其他:犀黃丸、透膿散(《外科正宗》)、小金丹
  11.9、10兩項所列方劑中相關方劑的對比分析及鑒別應用。

  五、中醫(yī)內科學

  (一)總論
  結合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診斷學進行復習。

  (二)各論
  1.下列常見內科病證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證要點、治療原則、分證論治、轉歸預后、預防調攝及研究進展。
  感冒、咳嗽、肺癰、肺脹、哮證、喘證、痰飲、血證,心悸、胸痹心痛、不寐、郁證、癲狂、癇證、癡呆、胃痛、痞滿、嘔吐、泄瀉痢疾、便秘、腹痛、脅痛、黃疸、積聚、鼓脹、頭痛、眩暈、中風,水腫、淋證、癃閉、腰痛、消渴、痹證、痿證、內傷發(fā)熱、虛勞、厥證、關格、癭病。
  2.下列病證的辨證論治規(guī)律
  肺痿、肺癆、自汗盜汗、噎膈、呃逆、痙證、瘧疾遺精、耳鳴耳聾、顫證、陽痿、肥胖、癌病。
  3.下列病證的比較鑒別
  中醫(yī)內科病證的概念、病理、臨床表現(xiàn)、治法、方藥等方面互相之間存在相似而又相異之處,正確地加以比較、鑒別對于提高中醫(yī)理論、臨床診斷和治療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1)感冒與溫病早期。
  (2)普通感冒與時行感冒。
  (3)風寒感冒與風寒咳嗽。
  (4)風熱感冒與風熱咳嗽。
  (5)風熱咳嗽與肺癰。
  (6)肺癰與肺癆。
  (7)哮證與喘證。
  (8)實喘與虛喘
  (9)肺脹與咳嗽、喘證、痰飲。
  (10)肺脹與心悸、水腫。
  (11)肺癆與虛勞。
  (12)苓桂術甘湯與甘遂半夏湯治療飲停于胃。
  (13)自汗與脫汗、戰(zhàn)汗、黃汗。
  (14)相同病理,導致不同血證。
  (15)相同處方,治療不同血證。
  (16)胸痹與真心痛。
  (17)胸痹與胃痛、脅痛、懸飲。
  (18)驚悸與怔忡
  (19)內傷發(fā)熱與外感發(fā)熱。
  (20)癲、狂、癇證。
  (21)中風、厥證、癇證、痙證。
  (22)中風之中臟腑與中經(jīng)絡。
  (23)剛痙與柔痙。
  (24)暑厥、氣厥、蛔厥。
  (25)頭痛與眩暈。
  (26)諸痛的部位、性質、特點與辨證論治。
  (27)引起昏迷的常見病證。
  (28)以下列方藥為主方治療的病證:龍膽瀉肝湯、溫膽湯、柴胡疏肝散、歸脾湯、金匱腎氣丸、失笑散、藿香正氣散、葛根芩連湯等。
  (29)噎膈、反胃、梅核氣、嘔吐。
  (30)呃逆與干嘔、噯氣。
  (31)泄瀉與痢疾。
  (32)干霍亂與腹痛。
  (33)腹痛與疝氣、腸癰。
  (34)胃痛與真心痛。
  (35)急黃、膽黃、瘟黃。
  (36)虛證黃疸與萎黃病。
  (37)積證與聚證。
  (38)鼓脹與水腫。

點擊查看:2016年中醫(yī)綜合考研大綱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