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全在線
搜索更多精品課程:
熱 門:外科內科學婦產(chǎn)科兒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膚性病學骨科學全科醫(yī)學醫(yī)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急診醫(yī)學傳染病學醫(yī)學影像藥 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物毒理學生物技術制藥生藥學中藥學藥用植物學方劑學衛(wèi)生毒理學檢 驗:理化檢驗 臨床檢驗基礎護 理:外科護理婦產(chǎn)科護理兒科護理 社區(qū)護理五官護理護理學內科護理護理管理學中 醫(yī):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學針灸學刺法灸法學口 腔: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復口腔組織病理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病原生物學醫(yī)學生物學分析化學醫(yī)用化學其 它:人體解剖學衛(wèi)生統(tǒng)計學人體寄生蟲學儀器分析健康評估流行病學臨床麻醉學社會心理學康復醫(yī)學法醫(yī)學核醫(yī)學危重病學中國醫(yī)史學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精品課程 > 外科學 > 河北醫(yī)科大學 > 正文:中西醫(yī)結合外科教案:麻醉
    

中西醫(yī)結合外科-教案:麻醉

中西醫(yī)結合外科:教案 麻醉:麻 醉 (ANESTHESIOLOGY)第一節(jié) 概述 麻醉(ANESTHESIA):指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個機體或機體的一部分暫時失去感覺,以達到手術中無痛的目的。麻醉學(ANESTHESIOLOGY):研究消除病人手術疼痛,保證病人安全,為手術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的一門科學。可分為:臨床麻醉學,復蘇學,加強監(jiān)測學,疼痛學等。一、中國古代麻醉史藥劑:公元前2世紀,華佗,麻沸散《千金方》《外臺秘要》大麻

 

 

  (ANESTHESIOLOGY)



第一節(jié) 


麻醉(ANESTHESIA)指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個機體或機體的一部分暫時失去感覺,以達到手術中無痛的目的。

麻醉學(ANESTHESIOLOGY)研究消除病人手術疼痛,保證病人安全,為手術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的一門科學?煞譃椋号R床麻醉學,復蘇學,加強監(jiān)測學,疼痛學等。

一、中國古代麻醉史

藥劑:公元前2世紀,華佗,麻沸散

《千金方》《外臺秘要》大麻鎮(zhèn)痛

  1146年《扁新書》睡圣散

  1337年危亦林《世醫(yī)得效方》草烏

《 證治準繩》整骨麻藥方

針灸:《皇帝內經(jīng)》《難經(jīng)》等針刺鎮(zhèn)痛

二、現(xiàn)代麻醉史

全身麻醉:

1846年,Morton首次成功使用乙醚麻醉,被視為近代麻醉學的開端;

1934年,硫噴妥鈉應用于臨床,成為現(xiàn)代靜脈麻醉的主藥;

1942年,肌松藥箭毒應用于麻醉,改善了全麻效果。

  

局部及神經(jīng)阻滯:

1884年,Koller將可卡因用于眼局部手術,次年Halstead將其用于神經(jīng)阻。1896年人蛛網(wǎng)膜下腔阻滯成功。

1905年普魯卡因合成成功。

1943年利多卡因合成

麻醉方法的分類

⒈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吸入全身麻醉(inhalation anesthesia)

   靜脈全身麻醉(intravenous anesthesia)

⒉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

   表面麻醉(topical anesthesia)

   局部浸潤麻醉(local infiltrationanesthesia)

   區(qū)域阻滯(regional block)

   神經(jīng)阻滯(nerve  block)

⒊ 椎管內阻滯(intrathecal block)

   蛛網(wǎng)膜下腔阻滯(subarachnoid block)

   硬脊膜外腔阻滯(epidural block)

⒋ 針刺鎮(zhèn)痛與輔助麻醉

⒌ 復合麻醉(combined anesthesia)

同時使用多種麻醉藥物或方法,使其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從而取得較單一麻醉方法更好的效果。又稱平衡麻醉。

麻醉方法的選擇

充分估計病人的病情和一般情況

根據(jù)手術需要

按麻醉藥和麻醉方法本身的特點進行選擇

麻醉者的技術和經(jīng)驗

第二節(jié) 麻醉前準備與用藥
 

麻醉前病情評估(Assessment)

目的:保證病人麻醉中的安全,減少麻醉后并發(fā)癥。

內容:術前訪視,了解現(xiàn)病史、既往史(麻醉史和手術史),

體格檢查(呼吸道、心血管系統(tǒng)、肺臟),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等)。

ASA分級

I級:各器官功能好,營養(yǎng)好,對麻醉與手術耐受性強,風險性小。

  

II級: 各器官功能輕微病變,代償健全,對麻醉與手術耐受性良好,風

  險性較小。

III級:重要器官功能病變嚴重,功能減損,代償范圍內對麻醉與手術

耐受能力減弱,風險性較大。

IV級:重要器官功能病變嚴重,功能代償不全,麻醉手術風險很大。

 

V級:病情危重,有死亡威脅,對麻醉和手術異常危險不宜手術。

 

麻醉前用藥

一、術前用藥目的

⒈ 解除精神緊張和恐懼心理,達到術前安睡或嗜睡狀態(tài)。

⒉ 控制不良反應,降低基礎代謝,減少氧耗量,減少呼吸道腺體分泌,利于麻醉順利誘導。

3.提高痛閾,增強麻醉效果,減少麻醉藥需求量,利于麻醉維持。

⒋ 拮抗麻醉藥的副作用,降低麻醉藥的毒性。

二、常用藥物

⒈ 神經(jīng)安定類藥 

  安定鎮(zhèn)靜藥: 安定、咪唑安定、氟哌利多、異丙嗪

  催眠藥: 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

⒉ 麻醉性鎮(zhèn)痛藥:  嗎啡、哌替啶

⒊ 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藥:可樂定、右美托咪啶

⒋ 抗膽堿類藥: 阿托品、東莨菪

⒌ 防止惡心嘔吐藥: 氟哌利多、甲氧氯普胺、奧丹西隆

6. 預防誤吸及其危害: 甲氰咪胍、雷尼替丁

7. 其他藥物

抗組胺藥、解熱藥等

三、藥物選擇

  根據(jù)麻醉方式、病人情況來選擇用藥的種類、劑量、給藥途徑和時間。

 ⒈ 全麻以鎮(zhèn)靜藥和抗膽堿藥為主,有劇痛加鎮(zhèn)痛藥。

 ⒉ 椎管內麻醉以鎮(zhèn)靜藥為主,穿刺困難,緊張加鎮(zhèn)痛藥。

 ⒊ 有心動過緩可能者加用阿托品

 ⒋ 一般情況差、高齡、惡病質、甲低者劑量酌減

 ⒌ 年輕、甲亢者劑量酌增,冠心病,高血壓鎮(zhèn)靜劑可增加。

 ⒍ 一般麻醉前30~60min 肌注

  

第三節(jié) 針刺鎮(zhèn)痛與輔助麻醉

概 

是在人體某些穴位或特定部位進行刺激,輔以一定量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物,產(chǎn)生提高痛閾和調節(jié)人體生理生化等功效,在此基礎上可施行某些手術的一種麻醉方法。

 

特 

①可用于多種手術

②使用較安全

③操作簡便,易于掌握

④病人神志清醒,可密切配合判斷效果

⑤術后反應小,身體康復快

⑥經(jīng)濟負擔小。

缺點:鎮(zhèn)痛不全、肌肉不夠松弛和不能抑制內臟神經(jīng)牽拉反射,對深部手術效果欠佳。

穴位選擇

體針

   1.根據(jù)臟腑經(jīng)絡選穴

循經(jīng)取穴

辨證取穴

鄰近取穴

   2.根據(jù)神經(jīng)解剖生理取穴

近神經(jīng)節(jié)段取穴

遠神經(jīng)節(jié)段取穴

刺激神經(jīng)干

耳針

基本穴:神門  交感  內分泌等

對應穴:

配穴

麻醉方法與管理

刺激方法

手法運針   脈沖電刺激   穴位注射

麻醉處理

  誘導時間

  輔助用藥:鎮(zhèn)痛(哌替啶)、肌肉松弛及局麻藥。

  術者配合

第四節(jié) 局部麻醉
  
(LOCAL ANESTHESIA)

一、概 

概念:用局部麻醉藥暫時阻滯某區(qū)域的神經(jīng)傳導,使該神經(jīng)支配的相應區(qū)域產(chǎn)生麻醉作用,稱為局部麻醉。

特點:操作簡便,安全,并發(fā)癥少,費用低廉。病人清醒,對生理功能影響小。

二、常用局麻藥(見書68頁)

局麻藥應用

局麻藥應用時常加入1:20萬~1:40萬濃度的腎上腺素?裳泳従致樗幬,延長阻滯時間;減少局麻藥的毒性反應;消除局麻藥引起的血管擴張作用,減少創(chuàng)面滲血。

三、局麻方法及應用

表面麻醉:用滲透性強的局麻藥與黏膜接觸,產(chǎn)生黏膜痛覺消失的方法。

常用于眼、鼻腔、咽喉、氣管及尿道等部位的表淺手術或內窺鏡檢查術。

局部浸潤麻醉:沿手術切口線分層注射局麻藥,以組滯組織中的神經(jīng)末梢。

適用于各類中小型手術;各種封閉治療和特殊穿刺局部止痛!耙会樇夹g,分層注射,水壓作用,邊抽吸邊注射,廣泛浸潤和重復浸潤。

區(qū)域阻滯麻醉:在手術區(qū)的周圍或底部浸潤局麻藥,以阻滯進入手術區(qū)的神經(jīng)支和神經(jīng)末梢。

適用于皮下小囊腫摘除,淺表小腫塊活檢,舌、陰莖、帶蒂腫瘤等的手術和乳腺手術。

神經(jīng)阻滯麻醉:將局麻藥注射于神經(jīng)干的周圍,使該神經(jīng)所支配的區(qū)域產(chǎn)生麻醉。

頸叢神經(jīng)阻滯—甲狀腺、氣管和喉等手術

臂叢神經(jīng)阻滯—上肢手術及疼痛

四、局麻藥的不良反應

⒈毒性反應

  原因:①一次劑量超過病人耐量

  ②誤注入血管

  ③作用部位血管豐富而未減量或未加付腎素

  ④病人體質差,耐受力差,用少量也中毒—高敏反應

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

中樞神經(jīng):先興奮后抑制 狂躁不安、譫語、恐懼、頭痛頭暈、視力模糊、寒戰(zhàn)、驚厥.繼而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心血管系統(tǒng):主要是抑制 心肌收縮力降低,心排血量減少,動脈血壓下降,房室傳導阻滯,甚至出現(xiàn)房顫或心搏停止。

預防: 1.一次用量不得超過限量.

2.注藥前回抽/邊進針邊注藥.

3.個體化用藥/血運豐富部位減量.

4.無禁忌者.加腎上腺素.

5.術前用藥用安定/巴比妥類藥物.

治療:   1.停藥

  2. 吸氧

  3.輕度可用安定0.1mg/kg靜住/肌注

  4.發(fā)生抽搐,驚厥.靜注硫噴妥鈉1-2mg/kg.或琥珀膽堿 1mg/kg

     5.低血壓用麻黃素.間羥胺

  6.心率緩慢;阿托品

  7.呼吸心跳停止;心肺復蘇

⒉過敏反應

 表現(xiàn):出現(xiàn)蕁麻疹、咽水腫、支氣管痙攣、

BP降低。

 治療:給激素及抗組胺藥,嚴重時靜注腎上腺

   素0.2- 0.5mg

第五節(jié)  椎管內麻醉
 
(INTRAVERTEBRAL ANESTHESIA)

一、概 

概念:將局麻藥注入椎管內,阻滯脊神經(jīng)的傳導功能,產(chǎn)生相應區(qū)域的痛覺和運動功能消失。

特點:⒈病人神志清醒

  、叉(zhèn)痛效果確切,肌松效果良好

  

二、椎管解剖

㈠脊柱和椎管

四個生理彎曲

㈡韌帶

   由外至內為:棘上韌帶、棘間韌帶和黃韌帶

脊髓、脊膜與腔隙

脊髓下端:L1下緣或L2上緣

脊膜:軟脊膜

蛛網(wǎng)膜

硬脊膜

腔隙:蛛網(wǎng)膜下腔

硬脊膜外腔  

㈣脊神經(jīng)

共31對(頸8,胸12,腰5,骶5,尾1),由前后根合并而成。前根由運動和交感傳出纖維組成,后根由感覺和交感傳入纖維組成。

 

三、椎管內麻醉生理

㈠腦脊液

   成人總容量:120~150ml,脊蛛網(wǎng)膜下腔內25~30ml

   物理性質:透明,pH7.35,比重1.003~1.009

㈡藥物作用部位

  主要作用部位為脊神經(jīng)根,其次為脊髓表面

  藥物擴散途徑:蛛網(wǎng)膜下腔阻滯為直接作用于脊髓。

  硬膜外阻滯可能為:①通過蛛網(wǎng)膜絨毛入根部蛛網(wǎng)膜下腔 ②藥液滲出椎間孔在椎旁阻滯脊神經(jīng)③直接透過硬脊膜和蛛網(wǎng)膜,作用于神經(jīng)根和脊髓表面

㈢阻滯作用和麻醉平面

  各神經(jīng)被阻滯后產(chǎn)生的作用: 感覺—鎮(zhèn)痛;

交感—減輕內臟牽拉反應

運動—肌松

  各神經(jīng)阻滯的順序:交感>感覺>運動

  各神經(jīng)阻滯的平面:交感>感覺(2~4)> 運動(1~4 )

  麻醉平面:感覺神經(jīng)被阻滯后用針刺法測出的皮膚痛覺消失范圍。

脊神經(jīng)節(jié)段的體表分布

  T2——胸骨柄上緣

  T4——兩側乳頭聯(lián)線

  T6——劍突下

  T10——臍

  T12——恥骨聯(lián)合上2~3cm

  L1~3——大腿前面

  L4~5——小腿前面和足背

  S1~5——大、小腿后面和會陰區(qū)

㈣椎管內麻醉對機體的影響

⒈ 呼吸:主要取決于麻醉平面,尤以運動神經(jīng)阻滯范圍為主

⒉ 循環(huán):交感神經(jīng)阻滯→外周血管擴張→回心血量減少→血壓下降

交感神經(jīng)阻滯→迷走神經(jīng)張力↑ →心動過緩

⒊ 其它:惡心嘔吐,尿潴留

 

 

蛛網(wǎng)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 space block)

注入蛛網(wǎng)膜下腔的局麻藥作用于裸露的脊神經(jīng)根,使脊神經(jīng)所支配的相應區(qū)域產(chǎn)生阻滯麻醉。又稱腰麻(Lumbar anesthesia)或脊麻(Spinal anesthesia)

⒈分類

 ⑴按局麻藥比重:重比重液、等比重液、輕比重液

 ⑵按麻醉平面:高平面(T4)>中平面(T6)> 低平面(T10 )

 ⑶按給藥方式:單次法和連續(xù)法

2.腰麻常用局麻藥

3.適應證和禁忌證

   適應證:下腹部、盆腔、下肢和肛門會陰區(qū)手術。

   禁忌證: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患:腦脊膜炎、顱內壓增高等

休克

  ③穿刺部位或附近皮膚感染

  ④敗血癥

  ⑤脊柱外傷或結核 

  ⑥急性心力衰竭或冠心病發(fā)作

4..影響麻醉平面的因素

①局麻藥劑量 

②藥物容積

③藥物比重

④穿刺間隙  

⑤病人體位

⑥注藥速度

5.并發(fā)癥(Complications )

  術中并發(fā)癥:

⑴血壓下降   ⑵呼吸抑制   ⑶惡心嘔吐

  術后并發(fā)癥:

⑴頭痛 ⑵尿潴留⑶腰背痛 ⑷粘連性蛛網(wǎng)膜炎

 

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

局麻藥注入硬脊膜外腔后,在椎間孔處阻滯脊神經(jīng)根,使脊神經(jīng)根的支配區(qū)域的感覺和運動功能消失的麻醉方法。

目前常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阻滯法。

⒈硬膜外穿刺術

   體位:側臥屈曲

   穿刺針:16 #或18#

   穿刺到達部位:硬外腔

   指征:阻力消失(落空感)

  毛細管負壓陽性

  回抽無腦脊液

  注氣無阻力

 

各種手術選用的穿刺間隙(見書)

 

2.適應癥:

胸壁、上肢、下肢、腹部和肛門會陰區(qū)各部位的手術。

頸椎執(zhí)業(yè)藥師病、腰背痛等急、慢性疼痛的治療。

  禁忌癥:同腰麻。

3.常用局麻藥

4.注藥方法

試驗量:1%~2%lidocaine 3 ~4ml,觀察5min有無腰麻跡象

 

首次量:2%lidocaine7~10ml

5.影響麻醉平面的因素

 ①局麻藥容量   ②穿刺間隙  ③導管方向  ④注藥方式

 ⑤其它:病人情況等

6.并發(fā)癥

⑴術中并發(fā)癥

①全脊椎麻醉   ②局麻藥中毒  ③血壓下降  ④呼吸抑制⑤惡心嘔吐

⑵術后并發(fā)癥

①神經(jīng)損傷  ②硬膜外血腫  ③硬膜外膿腫 

 

骶管阻滯

⒈骶管穿刺

體位:側臥或俯臥

穿刺點:骶裂孔(尾骨尖上4~5cm處)

⒉適應證:直腸、肛門和會陰部手術

   禁忌證:穿刺點感染和骶骨畸形

⒊并發(fā)癥

局麻藥中毒、全脊椎麻醉

 

麻醉期間和麻醉恢復期的監(jiān)測與管理

一、麻醉期間的監(jiān)測與管理

⒈ 呼吸功能監(jiān)測

監(jiān)測項目:呼吸類型、幅度、頻率和節(jié)律

 PaO2、PaCO2、血PH、SpO2和ETCO2

⒉ 呼吸道管理

   呼吸道梗阻原因:舌后墜、分泌物過多、誤吸和窒息、喉痙攣和支氣管痙攣、操作失誤

   表現(xiàn):呼吸困難、缺氧

⒊ 循環(huán)功能監(jiān)測

監(jiān)測項目:血壓、心率、脈搏、末梢循環(huán)、尿量,中心靜脈壓(CVP)、

⒋ 其它:神志、體溫、電解質,血糖。

二、麻醉恢復期的監(jiān)測與管理

⒈監(jiān)測:ECG、BP、P、呼吸頻率和神志,記錄,

⒉全麻后蘇醒延遲的處理:

⑴分析原因:麻醉過深、肌松藥殘余、肝腎功能障礙,低溫,高齡,電解質紊亂,血糖過高或過低。

⑵處理:維持通氣、穩(wěn)定循環(huán)、升溫,糾正異常,

⒊保持呼吸道通暢:吸痰、托下頜、口咽通氣道,面罩加壓給氧。緊急狀態(tài)開放傷口。

⒋維持循環(huán)穩(wěn)定:

⑴低血壓原因:低血容量、靜脈回流障礙、血管張力降低;心臟輸出量下降等。

⑵高血壓原因:術后疼痛、尿潴留、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顱內高壓、高血壓病

⒌惡心嘔吐:

⑴原因:藥物,低血壓等。

⑵治療:氟哌利多、胃復安

  

第六節(jié) 全身麻醉
(GENERALANESTHESIA)

概 

概念:應用全身麻醉藥,有控制地使病人暫時喪失意識和全部感覺的方法。

特點:麻醉深度與血藥濃度有關(對中樞抑制程度),完全可逆。

分類:

吸入麻醉(InhalationalAnesthesia)

按給藥途徑

靜脈麻醉(IntravenousAnesthesia)

全麻深度的payment-defi.com/job/判斷
通用臨床麻醉深度判斷標準

 

吸入麻醉

 

概念:吸入揮發(fā)性麻醉藥、蒸氣或氣體全麻藥,經(jīng)肺泡進入血循環(huán),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而發(fā)揮全麻作用的方法。

吸入麻醉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①作用全面; ②麻醉深度易于監(jiān)控,較為安全。

  缺點:①環(huán)境污染;②肝毒性;③惡心嘔吐。

最低肺泡有效濃度(MAC)

   某種吸入麻醉藥在一個大氣壓下與純氧同時吸入時,能使50%病人在切皮時不發(fā)生搖頭、四肢運動等反應時的最低肺泡濃度。MAC越小,麻醉效能越強。

影響肺泡藥物濃度( FA)的因素

  FA取決于藥物的輸送和由肺循環(huán)的攝取速度

Ø濃度效應:濃度越高, FA上升越快

Ø通氣效應:通氣量越大,F(xiàn)A上升速度越快

Ø血/氣分配系數(shù):血/氣分配系數(shù)越高, FA上升越慢

代謝:

  經(jīng)呼吸道排出(大部分)

 肝臟(CytP450)→腎臟(小部分)

毒性:腎毒性由中間代謝物無機氟(F-)產(chǎn)生,代謝率愈低,毒性越低。

[ F-] <50μmol/L  無毒性;

[ F-] 50~100μmol/L  可能毒性;

[ F-] >100μmol/L  有毒性

吸入方法

開放點滴法

“T”型管吹入法

半密閉法

  密閉法

常用吸入麻醉藥

Ø乙醚(Diethylether)

Ø氟烷(fluothone)

Ø恩氟烷(enflurane)

Ø異氟醚(isoflurane)

Ø安氟醚(enflurane)

Ø氧化亞氮(N2O), 笑氣

靜脈麻醉

概念:將全麻藥注入靜脈內,經(jīng)血循環(huán)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此產(chǎn)生麻醉的方法。

優(yōu)點:①誘導速度快、平穩(wěn),無氣道刺激;

②無環(huán)境污染,不需特殊設備;

缺點:麻醉可控性差,個體差異大,麻醉征象不易辨別。

麻醉藥分類

⒈巴比妥類:硫噴妥鈉,甲己炔巴比妥鈉等

⒉非巴比妥類:氯胺酮,乙咪酯,異丙酚等

硫噴妥鈉(thiopentalsodium)

藥理特點:

⒈常用濃度2.5%,水溶液為強堿性pH10~11,易析出結晶

⒉起效迅速(30s),作用持續(xù)時間短(15~20min)

⒊降低腦氧耗、腦血流及顱內壓,具腦保護作用

⒋心血管抑制作用較強

⒌呼吸抑制較強,增加咽喉及支氣管敏感性

⒍反復用藥可致蘇醒延遲.(由腦組織向脂肪轉移.在脂肪中蓄積.后期再入血)

臨床應用:⒈全麻誘導,成人劑量4~6mg/kg,iv

 ⒉小兒基礎麻醉:2%溶液15~20mg/kg

 ⒊短小手術 2.5% 6~~10ml   .iv 

 4. 控制驚厥 2.5%2~~3ml.iv 

并發(fā)癥:1.靜脈炎 

2.過敏反應

  3. 誤注血管外,腫痛、硬結、潰瘍、皮膚壞死

  4.誤注動脈致嚴重動脈痙攣

氯胺酮(ketamine)

藥理特點:

⒈起效快,作用時間短,鎮(zhèn)痛作用強

⒉增加腦血流,顱內壓和腦代謝

⒊興奮交感神經(jīng),但對心肌直接抑制

⒋對呼吸影響輕,大劑量抑制,刺激唾液分泌

⒌分離麻醉(dissociativeanesthesia):氯胺酮選擇性地興奮延髓和邊緣系統(tǒng),抑制丘腦的作用。表現(xiàn)為感覺與環(huán)境分離;情緒活動與意識消失不符;外觀似淺麻醉于深鎮(zhèn)痛不一的現(xiàn)象。

臨床應用:

⒈全麻誘導,1~2mg/kg iv

⒉與其它靜脈麻醉復合用于麻醉維持

⒊短小手術麻醉

⒋神經(jīng)阻滯的輔助用藥

不良反應:一過性呼吸暫停,幻覺,噩夢,精神

癥狀及眼內壓升高。

注意事項:1.高血壓,顱內壓升高,心肌供血不全,癲癇不宜應用。

2.術前需用安定和阿托品。

乙咪酯(etomidate)

藥理特點:

⒈起效快,作用時間短

⒉降低腦血流,顱內壓及代謝率

⒊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響小,輕度擴冠作用

⒋呼吸抑制作用不強

臨床應用:全麻誘導,尤其是冠心病,心功能差和年老體弱病人。

不良反應:肌震顫或陣攣,惡心嘔吐

γ-羥丁酸鈉γ-OH)

藥理特點:

⒈起效慢,作用時間長,鎮(zhèn)靜催眠作用,鎮(zhèn)痛弱

⒉輕度興奮循環(huán)系統(tǒng)

⒊麻醉劑量對呼吸抑制輕,刺激唾液分泌

⒋促血清鉀進入細胞

臨床應用:

⒈全麻誘導與維持(罕用),成人50~100mg/kg

⒉小兒基礎麻醉 (術前給足夠抗膽堿藥)

不良反應:錐體外系癥狀,惡心嘔吐

禁忌證:高血壓,低鉀患者慎用

異丙酚(propofol)

藥理特點:

⒈起效迅速(30s),作用時間短(3~10min)

⒉降低腦血流、顱內壓和腦代謝率,有腦保護作用

⒊循環(huán)抑制明顯

⒋呼吸抑制作用明顯

臨床應用:⒈全麻誘導與維持.

  2.其它麻醉輔助藥(1-2mg/kg)  

  3.門診短小手術

不良反應:注射部位疼痛,呼吸抑制

注意事項:休克、老年體弱病人慎用

麻醉輔助藥(SUPPLEMENTARYDRUGS)

  ⒈ 地西泮(安定)鎮(zhèn)靜.抗焦慮.催眠.遺忘.抗驚厥

  ⒉咪達唑侖(咪唑安定) 降低肌張力

  ⒊氟哌利多(氟哌啶)  神經(jīng)安定.鎮(zhèn)吐.

  異丙嗪(非那根) 鎮(zhèn)靜.抗組胺  

  ⒋哌替啶(杜冷丁)

  ⒌芬太尼(fentanyl)

   6.嗎啡 (morphine) 成癮性

全身麻醉的并發(fā)癥及其處理

㈠返流與誤吸(Regurgitationand Aspiration)

原因:誘導時氣道梗阻,飽胃、上消化道出血、腸梗阻

表現(xiàn):急性呼吸道梗阻、吸入性肺炎肺不張  

處理:預防為主,原則為

⑴減少胃內容物和提高胃液PH值;

⑵降低胃壓;

⑶保護氣道; 

㈡呼吸道梗阻(AirwayObstruction

⒈上呼吸道梗阻(upperairway obstruction)

原因:舌后墜、分泌物或異物阻塞、喉痙攣、喉水腫

表現(xiàn):不全梗阻 :呼吸困難.鼾聲、完全梗阻:三凹征

處理:托下頜、吸痰. 通氣道.加壓給氧、環(huán)甲膜穿刺.氣管插管、氣管切開.

⒉下氣道梗阻(lowerairway obstruction)

原因:導管扭折、堵塞或支氣管痙攣

表現(xiàn):肺部啰音、呼吸困難、氣道壓力高、缺氧

處理:選擇適當?shù)膶Ч、插管后檢查導管位置、維持適當?shù)穆樽砩疃、解痙藥(氨茶堿或氫考)

㈢通氣量不足(Hypoventilation)

原因:顱腦損傷、麻醉藥、肌松藥殘留、疼痛

表現(xiàn):CO2潴流,低氧血癥

處理:機械通氣、拮抗藥、鎮(zhèn)痛

㈣低氧血癥(Hypoxemia)

原因:⑴機械故障、吸入氧濃度過低、單側肺通氣、呼吸道梗阻;

⑵彌散性缺氧;

⑶肺不張;

⑷誤吸;

肺水腫

表現(xiàn):呼吸急促、發(fā)紺、心動過速、心率紊亂、血壓升高

處理:針對病因,采取相應治療方法

㈤低血壓(Hypotension)

原因:麻醉過深、血容量不足

診斷:收縮壓下降超過基礎值的30%或絕對值低于80mmHg

表現(xiàn):少尿,代謝性酸中毒

處理:補充血容量、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及病因治療

㈥高血壓

原因:⑴并存疾病,如原發(fā)性高血壓,甲亢、嗜鉻細胞瘤

   ⑵麻醉手術操作,如氣管插管、壓迫腹主動脈

⑶CO2蓄積

診斷:舒張壓高于100mmHg或收縮壓高于基礎值的30%

處理:減輕插管反應、維持一定麻醉深度、適當應用降壓藥

心律失常(arrhythmia)

原因:麻醉過淺、低血容量、缺氧、手術牽拉、CO2蓄積

表現(xiàn):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房早或室早

處理:病因治療

㈧高熱、抽搐和驚厥

原因:小兒、藥物(琥珀膽堿、氟烷)引起惡性高熱

表現(xiàn):惡性高熱表現(xiàn)為肌肉持續(xù)收縮,體溫急劇升高,

處理:物理降溫,丹曲洛林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