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產(chǎn)畢,或未動,與參湯服過,或未下地,先已服參,乃與開水一杯,扶上床,以被褥靠住,閉目靜坐。
如有汗出,隨用硬炭燒紅,澆上米醋一小碗,使酸味沖入口鼻,以收斂精神;虼睬盁f漆器,少頃,食白米薄粥一小碗。數(shù)日內勿梳洗,切忌勞動。間有胞衣不下者。根據(jù)法行之。
胞衣不下,最關利害。或孕中食煎炒,或臨產(chǎn)氣力憊,皆不能出。宜于剪臍時,用苧線系定,不可即剪,服以歸芎湯即fo手散,自下。如血入胞衣之中,脹大不能下,以致心悶脹痛喘急者,速用失笑丸三錢,清酒吞下。如不應,再用花蕊石散二錢,或牛膝散亦可,血散脹消,其胞即下。如不急取,恐瘀血上升,有傷產(chǎn)母之患。是以失笑丸,花蕊石散,產(chǎn)科必有預備,以防急用。
胞衣不下,用盤腸生證中蓖麻子法,貼于足心,下即洗去。否則,連腸俱出。倘腸出,可移貼頭頂即收。(徐評)
失笑丸
二味等分,用米飲丸,淡鹽水吞二三錢(此方治兒枕痛,亦必用之方)。
花蕊石散
好花蕊石(一斤細研篩凈) 上色硫黃(四兩,研細)
二味和勻,分四次煉。先用好羊腎罐煉。無疤損者,用黃泥周身涂之,陰干,曬至裂縫即補好,恐進火氣,走出內中丹藥。方將二藥裝入,再用瓦汕盞頭一個,仰蓋口上,用紙泥封固口縫,待干,用細鐵在線下四圍扎好,如此四罐共已齊備,用大砂盆一個,中安大針釘三枚,品字好安且平,將罐安放釘上,周遭硬炭文武火煉。大香三炷退去火,不可動。次日已冷,然后取出藥研細,將裝入瓷瓶內,收貯備用。此藥十年五載收,陳不妨。
每服二錢,熱酒童便調下,瘀血化水而下。如不應,再進可也。此藥不但產(chǎn)后用,若有跌打損傷,積瘀腹內,疼痛難忍者,酒服極妙,大有活人性命之功,醫(yī)家不可缺此。產(chǎn)后敗血暈迷,或胞衣脹急,不省人事但心頭溫者,灌下即蘇,亦是起死回生之法。然煉此藥不易,如火候文武不勻,罐口封不如式,硫黃性最猛烈,每致放炮,人宜防備。且藥性俱走無用矣。
牛膝散
淮牛膝 川芎 蒲黃(微炒) 丹皮(各二錢) 當歸(一兩五錢) 肉桂(四錢)
共為末,每服水調五錢。薛氏云∶胞衣不下,則腹脹,急用此藥加樸硝合服,自能腐化而下,緩則不救。一方用灶下土四錢,醋調納臍中絆定,煎生甘草湯半盞,或加醋,飲之立下。一方用產(chǎn)母舊鞋底,烘熱熨小腹,上下數(shù)次即下。
一方∶產(chǎn)婦自發(fā)含口中,作嘔狀即下。古方奪命丹、黑龍丹,然不如花蕊石散之極妙。
產(chǎn)門不閉乃氣血大虛也。先用生化湯一二劑,隨進八珍湯補之。如不應,用十全大補湯溫補之,自閉無恙。間或難產(chǎn)者,被穩(wěn)婆手指撐傷,致產(chǎn)門破損疼痛,即可用花蕊石散少許,摻于傷處,自然漸愈。
生化湯
當歸(四錢) 川芎(一錢五分) 黑姜(一錢,夏天用五分) 桃仁(十粒,去尖研,雙仁者不用)益母草(二錢)
水煎溫服,或加茯神、甘草(看人用)。此仙方也。以生物化育之義,產(chǎn)后必用之方。凡新產(chǎn),次日則當服二三劑,自然去瘀生新,產(chǎn)后無病;蛴兴,再按各癥治之。世俗每謂山楂去痛,不知是消胃之物,切不可用。
生化湯者,化瘀生新之義也。蓋此五味相合,各有生新化瘀之能,不獨當歸能生血,桃仁、益母能攻瘀也。
若謂產(chǎn)后必用之方,我則不敢深信。何則?蓋此方一派辛溫,假使陽盛熱盛之體,亦用此方,豈非如火上之沃油乎?(徐評)
八珍湯(見前臨產(chǎn)加黃 肉桂即十全大補湯)
產(chǎn)后心慌自汗,宜用歸姜棗湯,并醋炭熏法。
歸姜棗湯
加黑棗水煎服。若服后自汗不止,心慌無主,恐防暈脫,可加人參(一錢),熟附子(五分),顧其根本,仍用醋炭熏之,以收神氣,汗自止。此內外并治之妙法。其人參,在初產(chǎn)原不便用,然虛脫之象,不得不用,只要重用當歸,則瘀血不得停留,不礙事也。人皆狐疑不敢用,是不知制法,用之不得當,自然誤事。若遇氣虛脾弱,汗出泄瀉,嘔吐不食等候,非人參、附子將何以救之。經(jīng)謂血脫益氣,虛極生寒,必以十全大補,方可成功。
張仲景先生云∶產(chǎn)后郁冒,為血虛而厥也。其脈微弱,嘔不食,大便堅,頭汗出,此血虛于下,孤陽上冒,防其脫也,宜大補之。李東垣曰∶陰血暴亡,心神無根據(jù),致昏冒。朱丹溪曰∶氣血俱虛,痰火泛上而暈。吾師鐘齡先生,曾用人參兩許,加炮姜、附子以救之。予亦救多人,用參 歸地并進而起,附案于尾卷。
大抵脾虛痰厥,頭眩而嘔者,用六君payment-defi.com/yishi/子湯加炮姜。若瘀血不行,腹痛拒按者,服fo手散下失笑丸。此為半虛,余皆太虛。如面白眼合,口張手撒,足冷鼻寒,皆宜十全大補。若一味退縮,不急峻補,則人已去遠矣,后悔何及?
人參(一錢) 白術(土炒,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茯神亦可) 甘草(五分,炙) 陳皮(七分)半夏(一錢,姜制)
加姜棗煎服。
十全大補湯 fo手散 失笑丸(俱見前)。
產(chǎn)后診視,必先問臨產(chǎn)瘀血多與少,有與無。此物關系不少,眼前則防發(fā)熱也,腹痛也,小便被阻也。甚有積成內癰之患,久后變成 塊,積致血臌,豈不大有干系焉?如瘀血不行,必以生化湯多服,自然流通。如兼腹脹,佐以失笑丸。如感冒,下部受寒,加肉桂(生化湯見前)。
其惡露不可不行,又不可多行。崩者,乃如水之流,此癥最重?倢贅s氣空虛,不能攝血歸經(jīng),以歸脾湯主之,為正治也。然又有怒傷肝者,于歸脾湯加炒黑山梔(一錢),阿膠(二錢),艾葉(酒炒,五分),柴胡(二分),或服補中益氣湯。又方有瑞蓮散,止崩妙劑。重者,參附湯加阿茯地補之。
瑞蓮散
湖蓮子(百粒) 棕櫚灰 當歸(各一兩) 川芎(五錢) 鯉魚麟(燒灰七錢) 炮姜炭(五錢)
共為末,酒調二錢,二服自止。
歸脾湯
人參(一錢,虛人三五錢) 炙黃 (二錢) 甘草(五分) 歸身(一錢五分) 茯神(三錢) 棗仁(二錢,炒) 白術(二錢,土炒),桂圓肉(五枚)
加姜棗煎服。
補中益氣湯
黃 (二錢五分,蜜炙) 白術(一錢,土炒) 歸身(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 柴胡(三分,蜜炙)升麻(三分蜜炙) 炙草(五分) 陳皮(七分)
加姜棗煎服。
參附湯(平時崩癥,亦當參以此理)
人參(三錢) 熟附子(一錢)
水煎服。體虛之甚者,加熟地(一兩),茯神(二錢),阿膠(三錢),艾葉(五分),大劑補之,方能成功,遲則防脫。貧者以黃 兩許代參。
臨產(chǎn)努力太過,致子宮不收,及陰戶下挺無收,小便淋漓,但用補中益氣湯,頻頻服之,外洗寸金散。
朱丹溪云∶有產(chǎn)婦下物如手帕者,有出肉線一條者。
薛立齋曰∶子宮有損落一片者,皆氣血虛脫所致,但服參 升提之藥自愈。此非腸胃之比,無礙也,血肉原可自長。
寸金散
紫梢花 葫蘆payment-defi.com/jianyan/巴 蛇床子 樟腦(各一錢)
四味水煎,熏洗。
一方用香油抹子宮上,以牙皂末吹鼻中,取嚏,時縮上(茲與盤腸產(chǎn)參看。)
補中益氣湯(見前)
產(chǎn)后腸癢,因血去多,或調理失宜,氣血兩虧。王景泰法,用針線袋安產(chǎn)婦臥褥下,勿令人見。一法,取箭鋒及鏃安臥席下,勿令婦知;蛞食鹽熬熱,布袋包熨臍上,癢自止;或服四物湯,滋養(yǎng)自安。
四物湯
大熟地(三錢) 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炒) 川芎(五分)
水煎服。
此癥因心腎虛而不交,脾虛不能運動食本?v有微邪,皆由元氣不足所致。右方七珍散,其中菖蒲、細辛、防風須酌用,如果因風邪閉之,則暫服一劑,再察其病源、兼癥治之。若思慮傷脾,倦怠食少者,服歸脾湯。若氣血兩虛,內熱者,用八珍湯。若脾虛生痰,嘔啞少食者,用六君子湯;蛩澤鸁,面赤火浮者,用六味地黃湯。如法按經(jīng)調理自然易愈。倘妄行祛風攻痰,或用香散之藥,則去之遠矣。
七珍散
生地(一兩) 川芎(五錢) 石菖蒲(五錢) 細辛(一錢) 防風(五錢) 辰砂(五錢,研飛過)人參(五錢)
共末,每服二錢,薄荷湯調下。
歸脾湯(見血崩) 八珍湯(見臨產(chǎn))六君子湯(見血暈)。
大熟地(三錢) 山萸肉(二錢) 淮山藥(二錢) 牡丹皮(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
水煎服。
產(chǎn)婦發(fā)熱,緣因血虛,宜四物湯加黑姜,苦溫治之,則熱自退。如不應,更加童便少許沖服,熱自然退。但童便性寒,不可多用。又有脾虛傷食,皆能發(fā)熱。又有胃虛發(fā)熱者,法當調其飲食,理其脾胃,用五味異功散補之。如傷食,加神曲、谷芽。更有躁熱,面目赤色,煩渴引飲,其派洪大,重按全無,此虛極假熱也,宜服 歸補血湯,重者用十全大補湯,或再加附子,收其浮散之陽,熱必自退。若誤醫(yī)風熱,一用涼散之藥,無不立見危殆,豈非醫(yī)殺之乎?
郭稽中云∶產(chǎn)后乍寒乍熱者,多有之,不可以作瘧治。概系榮衛(wèi)空虛,陰陽不和,或敗血為害,或脾胃之虛。
此言極見明理,胡業(yè)醫(yī)者之不察。大凡風寒發(fā)熱,晝夜不退,宜于生化湯中加黑荊芥一味,足可驅邪。蓋產(chǎn)后體虛,百節(jié)開張,腠理不固,易受易出,此小賊也,不比傷寒之用刀兵驅盜耳。如血虛與傷食,則日晡發(fā)熱,清晨必退,二癥雖相似,其中仍有分辨。傷食者,必噯腐吞酸,胸膈滿悶,谷芽陳皮湯頻飲可愈;其血虛者,則無前項等象,只可用四物湯加炮姜,可退。
若嘔吐不利,腹痛食少,脈沉細而遲者,或浮大而空,宜理中湯溫補之。寒熱虛實,若不辨明,安能無誤?
予觀浙地,每必守定鉤藤、秦艽,或略作寒熱,即用柴胡,此皆非產(chǎn)后人之可當也。予亦淺學,焉敢談人之過,不過守前賢之訓,或可免妄死者告冤也。
四物湯(見腸癢)五味異功散(即六君子除半夏,載血暈)十全大補(見玉門不閉)。
黃 補血湯
嫩黃 (一兩) 當歸(三錢)
水煎服。
生化湯(見前)理中湯(載后腹痛)
清魂散
荊芥穗(一錢炒黑色) 當歸(五錢)
作一服為末,生姜湯調下,或加川芎(一錢),煎服亦可(此方退風,并驚風搐搦俱妙)。
乳必使呼通,如不通,必乳腫,作寒熱之狀,此非前癥,為乳所阻耳。宜用香附、栝蔞、通草、橘葉煎服,其藥渣煎洗。如不自乳子者,只煎炒麥芽三錢熏洗,乳退熱亦退。
此證不服藥,過二三日自愈。(徐評)
產(chǎn)后憑乳以養(yǎng)兒。乳少者,皆因氣血不足。然酒雖引血生乳,宜用淡酒,或沖開水、油湯中飲。若多飲及飲好酒,每致少乳。藥服黃 補血湯加山藥極妙,或以蝦斤許煎淡酒去蝦飲。
黃 補血湯(見前,加山藥三五錢)
(乳內吹外吹)
婦人乳疾,必發(fā)寒熱。兒在腹中,七八個月乳忽紅腫,名曰內吹。產(chǎn)后有硬塊者,或乳不通,宿乳積成,或被子含口中乳氣貫入,名為外吹。俱防生癰,宜服栝蔞散,外敷香附餅自可消散。又有婦人肝氣郁怒者,并用前方加柴胡(三分),白芍(一錢俱酒炒),橘葉(十片)煎服,以早為消散,或服逍遙散亦可。
栝蔞散
栝蔞(一個敲碎) 明乳香(二錢)
水煎,沖酒服。
香附餅
香附(四兩,炒為末) 麝香(三分)
酒煮去渣,以此藥酒調香附末燉熱,敷患處,內服栝蔞散,自可消散。予常令煎麥芽、橘葉水洗乳,亦妙。
逍遙散
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炒) 柴胡(三分,酒略炒) 茯苓(一錢五分) 白術(一錢,炒) 甘草(五分,炙) 薄荷(五分) 加姜(二片)
煎服此方,加丹皮、炒黑山梔,名加味逍遙散,平肝火也。
心腹痛各有不同,有瘀血凝結,有飲食停滯者,有風冷客進者,《指掌》分為各類,未免煩衍。吾總歸一門,大抵初痛總宜服生化湯,去瘀生新,二三劑,當有痛即止矣。如或瘀積小腹不散,轉側若刀錐刺痛者,手不可按,痛而不移者,用失笑丸主之,佐花蕊石散二錢,瘀行痛止。如感風寒者,必口鼻氣冷。停食者,必吞酸滿悶。二此者俱用二香散主之。若中氣虛寒,腹中冷痛,必喜熱物熨之,喜手按而痛稍緩,用理中湯加肉桂溫之。如小腹氣從下逆,沖而上痛,連心腹者,忽聚忽散,此皆瘕氣也,另用橘核丸主之。如小腹有塊,手不可按者,瘀血壅滯,名曰兒枕痛,并用失笑丸。若瘀不散,久防生腸癰,即于后編查看,審細治之。
生化湯(見前玉門不閉或加肉桂)失笑丸(見前包衣不下)花蕊石散(見前)。
二香散
香附(二錢) 廣木香(一錢) 砂仁(五分) 陳皮(五分) 炙草(五分) 炮姜(一錢) 生姜(一片)
水煎服。
理中湯
白術(二錢) 炙草(七分) 干姜(一錢) 人參(一錢)
煎服。有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橘核(鹽酒炒,二兩) 小茴香 川楝子(煨去肉) 桃仁(炒去皮尖,雙仁不用) 香附 山楂核(炒)
以上各一兩為末,紅花、廣木香各(五錢)為末,神曲(三兩),打糊為丸,每服三錢,開水下。
產(chǎn)后積瘀,每生內癰,人所罕識。其流腿股而生者,外出毒也。此外科可治,然無大害。積于內而生大小腸癰者,內科產(chǎn)科之事也,不可不知。往往穿臍而出,或內爛斷腸而死者,人只知為腹痛而死,而不知腸癰之為害。予治愈者多人,因著于編以補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并使后之產(chǎn)科知之以救人耳。其癥當按其腹內痛處,有硬塊在臍邊,按之愈痛者是也。若硬塊堅,未成膿也。尺脈必不數(shù)。日夜痛無休歇,方用牡丹皮散,服數(shù)劑必散。如尺脈已數(shù),按之塊稍軟,內必腸鳴,二便不甚流利,間或痛一止,少頃又痛,此癰已成,膿毒無出路。小腸癰必穿臍而出,勢已危矣。以大劑人參補之,或可十中救一。然性命雖保,而終身亦不能生育矣。倘不知治法,則尿從臍出,必死無救。其大腸癰者,便難出,治不如法,或不與出毒,毒必爛腸,腸傷必瀉,上不飲食而嘔惡,口中有一股濁穢之氣,此腸爛穿必死。予治驗有案,附于卷尾。
若瘀流腿股或腰臀,則痛如錐刺,手不可近,亦防生疽,宜服桃仁湯早散之。腸癰初起,小腹痛,小便不利,六脈微緩,不作寒熱者輕。若已成,小腹堅硬而腫,六脈洪數(shù)者險。或尺部獨數(shù),可治。潰后腥臭,不進食不受補者,不治也。初服丹皮散,不消,再進桃仁湯或薏苡仁湯。如不消去,以排膿湯。如未穿,與陳皮葵根湯即穿。膿出后,仍在微痛,予制海浮湯三服,毒未盡者則去,已盡者易于收口。三服后,即宜服四物、八珍、十全大補等湯補之。不然,毒雖去內尚虛,防有食少、面黃、盜汗、無力、神倦、不寐一派虛象出矣。并忌房事年余,食物、氣惱俱宜謹慎。
千金牡丹皮散
丹皮 苡仁 茯苓 生黃 生甘草 桃仁 白芷(以上各一錢)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 官桂(五分) 木香(三分) 人參(一錢,無力者以黨參五六錢代之)
水二碗,食前煎服。
苡仁湯
苡仁 栝蔞仁(各三錢) 丹皮 白芍(各一錢) 桃仁(二錢去皮尖研)
水煎,空心服。
排膿湯
生黃 (三錢) 當歸(三錢) 銀花 川芎 甲片(炒敲碎) 栝蔞仁 白芷(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煎空心服。
陳皮葵根湯
廣皮(二錢) 生黃 (五錢) 當歸(二錢) 皂角(二錢) 蜀葵花根(一兩,切片)
水三碗,酒一杯煎,分二次服。
海浮湯
明乳香(二錢) 沒藥 浙貝 茯苓(各一錢五分) 生黃 (三錢酒炒) 炙草(五分)
水煎服。
四物湯(見前)八珍湯(見前,加黃 、肉桂即十全大補湯)。
此癥,乃傷寒失下癥有之,今產(chǎn)婦脾胃虛,或食熱物,冷熱相摶亦有之,或寒凝于中。寒者用丁香、肉桂,熱者橘皮竹茹湯加柿蒂主之,或灸期門穴自止也。
廣皮(二錢) 竹茹(一錢) 甘草(五分)
姜棗引煎服,或香附一錢。
一身痛者,因產(chǎn)時百節(jié)開張,血脈空虛,不能榮養(yǎng)筋骨也。又有敗血乘虛流注于經(jīng)絡致痛。大意按之痛者,非風寒則瘀滯。若按之不痛,喜附熱者,虛寒也。如血不足以流通者,四物湯加黑姜、桃仁、紅花、澤蘭,補兼營運。如或喜按畏寒者,用四物湯加人參、白術、黑姜,補養(yǎng)自安。有外感風寒,則發(fā)寒熱而頭身痛,或鼻塞口出火氣,斯為外感,用古拜散加歸、芎、黑姜、秦艽以溫散。如散后痛未盡止,乃氣血虛致榮衛(wèi)未和,用八珍湯補之,此散后補之大法也。
古拜散
荊芥穗一味,炒黑為末,生姜湯調下一二錢,量人虛實用。 本方加當歸即清魂散,更穩(wěn)。此方產(chǎn)后受風,筋脈引急,或搐抽口噤,或昏憒不省人事,頭身痛,發(fā)寒熱。果是風者,一二劑即愈。蓋產(chǎn)后空虛之人,又何必羌、防、柴、葛之重表耶?如破船重載,焉得不沉。
四物湯(見前)八珍湯(見前)。
產(chǎn)后未有不傷腎者,腰痛皆是腎虛,當用六味地黃湯加杜仲、續(xù)斷、肉桂,或食豬腰子補之。又有腎中之氣不足者,用八珍湯加杜仲、續(xù)斷、肉桂大補。又或風冷客于下部,必上連脊背,下連腿膝,乃用獨活寄生湯,甚加附子以溫散。然只可服一二劑,不可多服。痛稍可,隨用前方補之。予制清腰湯服之,頗當。
六味湯(見前不語癥)八珍湯(見前臨產(chǎn)門)。
當歸(三錢) 獨活(三分) 桑寄生(一錢) 秦艽(五分) 茯苓(一錢) 牛膝(一錢) 甘草(三分)威靈仙(一錢) 細辛(二分)肉桂(五分,或官桂一錢) 狗脊(一錢五分)
姜二片,水煎服。
清腰湯
黑料豆(五錢) 狗脊(一錢) 寄生(一錢) 川斷(一錢) 杜仲(二錢) 肉桂(五分) 丹參(一錢)
加青鹽二分,水煎服。
心慌驚悸或目不轉睛,語言健忘,此由心血空虛,神不守舍,當補心神為主。安神定志丸、歸脾湯并進,或佐以 庵養(yǎng)心湯,其諸癥自愈。
安神定志丸
為末,蜜丸桐子大,辰砂為衣,每服二錢,開水下。
歸脾湯(見前血崩)。
養(yǎng)心湯
人參 炙黃 茯神 茯苓 夏曲(各一錢) 當歸(二錢) 川芎 遠志 柏子仁(去油,各五分) 肉桂 炙甘草(各三分) 五味子(二分)
水煎服。
產(chǎn)婦汗多發(fā)痙,俗謂產(chǎn)后驚風,實非風也。乃肝血空虛,不能榮筋,以至手足抽搐,有似中風之狀。更有口噤切牙,角弓反張,此氣血大虛之惡候。若非十全大補加附子,將何以救之?或先用古拜散配歸芎服之,再服大補湯,自可成功!堆κ习浮放c《女科指掌》俱云小續(xù)命湯,此必刻書之人補入者,不然二公亦何荒唐至此耶?不思小續(xù)命湯是仲景《傷寒論》中風癥也,用之以疏風,豈可用醫(yī)產(chǎn)后之人乎?無論醫(yī)者錯,而書亦有錯,所以謂之得訣,回來好看書。且中風一癥,氣血虛者多得之。
經(jīng)謂治風先治血,張景岳有非風之論,尚宜補血以驅風,而況產(chǎn)婦血虛明矣。葉天士治中風醫(yī)案內,唯一人用桂枝、羌活尚配黃 、附子溫補而行,其余悉皆用補,何曾以風治?乃曰肝虛動內風,正是明理高論,合乎經(jīng)旨者也。
古拜散(見前身痛)十全湯(見前玉門不閉)。
產(chǎn)后顛癥,狂言譫語,或乍見鬼神,甚有不避親疏,不知羞恥者,其間有血虛神不守舍者,有敗血未盡誤補而然者,有心脾本虛,妄思妄想致心神不寧者。治法用安神定志丸倍人參加歸芎主之,佐以歸脾湯。予制定神湯,每用取效,此皆安神補虛之意也。蓋初知瘀未清,早用失笑丸、花蕊散逐去敗瘀,則新血自生,安有顛狂之變?
此為姑息錯治者成耳。病久名曰失心癥,有綿延數(shù)載者,治法惟白金丸,真妙也。
定神湯
人參(一錢) 熟地(三錢) 當歸(二錢) 茯神(二錢) 附子(五分) 肉桂(三分) 澤蘭(三錢)郁金(一錢) 龍齒(八分) 橘紅(八分)
用生鐵秤砣燒紅,淬水煎服。
失笑散 花蕊散(見前胞衣不下)。
白金丸(經(jīng)驗方曰∶婦人失心,病狂驚憂,痰結血于心絡竅者,服之神效,屢用奇驗)
真川郁金(七兩) 明礬(三兩)
二味為末,薄糊疊法為丸,每服五十丸,開水下。一方用薄荷湯為丸。
安神定志丸 歸脾湯(俱見前)。
琥珀地黃丸
此方治產(chǎn)后偶感,惡露斬然不行,憎寒發(fā)熱,狀如瘧疾,晝明白夜譫語,即與熱入血室同,皆血分病,用此丸極妙,若攻痰則誤矣。
琥珀(另研) 延胡索(糯米炒) 當歸(各一兩) 蒲黃(二兩,炒) 生地(一斤,搗爛絞汁,以汁浸生姜渣曬干) 生姜(一斤,搗爛絞汁,以汁浸生地渣曬干) 共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開水化下一丸。
又一方治敗血上沖,發(fā)熱狂言脈虛大者。
生地 丹皮 荷葉各(二錢)
調真蒲黃末(二錢),生用。
產(chǎn)后氣血空虛,真元未復,一有勞動則寒熱交作,食少不寐,頭目并四肢脹痛,或日輕夜重,或一日好一日歹,變癥不一,名曰蓐勞,最難治。大凡陽虛則惡寒,陰虛則惡熱,清陽不升則頭目痛,血不足以榮養(yǎng)則四肢痹痛,宜用八珍湯補之。若脾虛食少,嘔惡多痰,用六君子湯加炮姜以溫中宮,諸癥自可全退,然非參不可。若一見前癥,寒熱表散則失之遠所矣。以初產(chǎn)數(shù)日不可梳頭洗面,勞動者也。因其骨節(jié)尚未斗準,筋脈易以損傷,不可因體健而大意也。常有纏綿難愈,日久成癆,或致廢疾者。如體本堅實,安得有此故,又當別論。
八珍湯 六君子湯(俱見前)。
《指掌》有白茯苓湯、羊肉湯等方,皆治蓐勞之病用者,亦甚有理,因此附于后,以備擇用。
白茯苓散
茯苓(二兩) 人參 炙黃 當歸 川芎 白芍(酒炒) 熟地 桂心(各五錢)
以上八味共為末。用豬腰一對,去油膜凈,姜三片,棗二枚,水煎。姜棗腰取水碗半,去渣,入前藥末五錢,再煎服。
仲景羊肉湯
精羊肉(一斤) 當歸(五兩) 黃 (四兩) 生姜(三兩)
水八升,先煮羊肉、生姜,取汁五升,入歸 再煎,減至三升,每日服七合。
人參鱉甲散
人參(五錢) 鱉甲(炙一兩) 淮牛膝 炙黃 茯苓 桑寄生 當歸 桂心 白芍(炒) 桃仁 川斷 甘草 熟地 麥冬(各五錢)
共為末和勻,另用豬腰一對,去膜凈,加姜(三片),棗(二枚),水(三碗),煮取湯一大碗,入前藥末(三錢),又加蔥白(一寸),烏梅(三個),荊芥(三分),再煎,溫服。日日如此,以服完藥末即愈。
新產(chǎn)氣急喘促,因榮血暴竭,衛(wèi)氣無根據(jù),名曰孤陽,極險危之癥,急用六味地黃湯加人參以益其陰。若脾肺虛者,用四君子湯加當歸、黑姜以益其陽。如見自汗厥冷,再加附子。又有假熱喘促而多汗者,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大劑重用,方可救耳。最怕喘急,吊引瘀血上來,一入于肺,則鼻衄出,乃肺欲絕矣。入于心則昏憒無知,心欲絕矣。如外感嗽喘,或素有痰哮癥者,則無妨,用四君子湯加蘇梗、陳皮、炮姜、歸、芎治愈。
六味湯(見前不語)四君子湯(見前血暈,即六君子除半夏、陳皮)十全大補湯(見前)。
產(chǎn)后有病,或汗多,或急喘發(fā)熱,俱要留意?幢羌恻S明者生。若鼻尖青,環(huán)口黑色,鼻內起煙煤者,皆是絕敗之候。如喘急,用二味參蘇飲,或可速救敗絕。張景岳云∶氣不能升降,乃元海無根,虧損肺腎而喘,及至鼻煤唇黑,氣將脫也。急服真元飲救之,此大法也。
鼻起煙煤,乃真陰涸竭,金水兩臟將絕之征,十難救一。
參蘇飲
人參(一兩) 蘇木(三錢,杵細)
水煎服。如厥冷自汗,加熟附子(二三錢)。
貞元飲
大熟地(三兩) 當歸(三錢) 炙草(一錢)
陰寒足冷,加肉桂(一錢),或加炮姜、人參(各三錢),水煎頻服。
凡產(chǎn)婦妄投冷散,致舌黑而枯,或光紅無底,皆危癥也。有汗出多,或童便用多,而未顧其心腎者均有之。蓋舌乃心之苗,腎之本也。如黑而帶潤色,尚可挽回。六味湯重用熟地,加人參、炮姜主之。若舌干黑而枯且渴者,為血液已亡,不可為也。斯時惟有獨參湯兩許,頻頻灌之,或可十中救一。若無力用參,亦無益。此癥腎氣已竭,不便用桂附剛烈之物以熬煎,惟人參能救氣于無何有之鄉(xiāng)。且陽能生陰,又生津液,庶望回春。此癥初產(chǎn)十日內見者多,不然必是汗多亡陽,下虛亡陰。譬如痢疾見舌枯,或光如紅緞而干渴者,皆在不治,即下虛亡陰也。
獨參湯
用好熟人參(一兩),燉成一碗,或加五味子(一錢),頻頻灌入,或人參(五錢),大熟地(二兩),名為兩儀膏,煎服亦妙。
六味湯(見前不語)。
產(chǎn)后輕咳者,肺虛也。用生化湯加北沙參,或酒炒黃 ,如聲重咳不止者,風也,或虛火上沖也。風則于生化湯中加黑荊芥穗,火則生化湯中除黑姜加炒麥冬。又有冬月寒氣沖肺致咳,用黑姜,更加生姜自止。但肺為嬌臟,不可久延,而致瘀血吊起。或久嗽傷肺,而致吐血入損?傊谓(jīng)之藥,勿用剛燥,宜從滋潤陰則無誤矣。凡肺經(jīng)之藥,補用沙參、黃 ,清用貝母、杏仁,散用荊芥、桔杏梗,涼用桑皮、白芍,皆一定不易。更有用參、術、苓、草補脾者,為虛則補其母也。有用熟地、阿膠者補腎,是補其子也。使之金水相生之理,此嗽久防損,必以補土補水,子母相生,亦一定也。不但治產(chǎn)為然,平人咳嗽,皆以此法為準繩,學人當明此理。
產(chǎn)后咳嗽,多因腠理不固,易招外邪,當隨虛實寒熱表里論治,若生化湯,非治咳之方,奈何不論風、火,但以此方加減,誠不知其義何居也?(徐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