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萬病回春 失血門 上課筆記
    

萬病回春教程:失血門

失血脈∶諸癥見血,皆見芤脈。隨其上下,以驗所出。大凡失血,脈貴沉細;設見洪大,后必難治。吐血、衄血、咳血、咯血、唾血、溺血、便血、腸風、臟毒。血癥者,人身之血,血為榮,氣為衛(wèi);心主血,肝藏血,脾為總管;血隨氣行,氣逆則血逆;臟得血而能津,腑得血而能潤…

失血

脈∶諸癥見血,皆見芤脈。隨其上下,以驗所出。大凡失血,脈貴沉細;設見洪大,后必難治。

吐血、衄血、咳血、咯血、唾血、溺血、便血、腸風、臟毒。

血癥者,人身之血,血為榮,氣為衛(wèi);心主血,肝藏血,脾為總管;血隨氣行,氣逆則血逆;臟得血而能津,腑得血而能潤,目得血而能視,舌得血而能言,手得血而能握,足 得血而能攝。榮衛(wèi)晝夜循環(huán),營運不息。若是勞傷火動,皆令失血。一切血癥,皆屬于熱。

藥用清涼。俱是陽盛陰虛,火載血上,錯經(jīng)妄行而為逆也。用犀角地黃湯隨癥加減。鮮血者,新血也,用止之;紫黑成塊者,瘀血也,宜去之;已后俱用補榮東加減調(diào)理。失血脈沉細和緩,不宜浮大實大。血得熱則行,得冷則凝;赤屬火而黑屬水也。見黑必止,理之自然。如或暴吐紫血,多者無事,是平昔熱傷死血在胃口,吐出為好。若止早,吐不盡,后成血結(jié)塊痛難治,用活血東加減(方見腹痛);若先吐血后見痰者,是陰虛火動,用滋陰降火東加減;若先痰后見血者,是積熱,清肺東加減治之。

吐血者,出于胃,吐出全是血也。

犀角地黃湯 治一切吐血、衄血、咳血、咯血、唾血,并皆治之。

犀角(一錢,鎊) 牡丹皮(一錢半) 生地黃(二錢) 赤芍藥(一錢半) 當歸(一錢) 黃連(一錢) 黃芩(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熟,入茅根汁,磨京墨調(diào)服。吐血,加天門冬、山梔子、阿膠蛤粉( 炒);衄血,加山梔、阿膠;咯血,加山梔、麥門冬、黃柏知母、熟地;唾血,加山梔、麥門冬、黃柏、知母、熟地;凡吐紫黑血塊,胸中氣塞,加仁、大黃。

治諸血上攻,不問男女并治。皮硝二錢 為末。用童便一鐘,好酒一鐘,payment-defi.com/pharm/燉熱化硝,調(diào)勻溫服。

治吐血不止方 將本人血,聞不臭,可治;若臭,不可治也。將本人吐的血取來,用砂鍋焙干為細末。每服一錢或一錢二分,麥門冬(去心)煎湯調(diào)服。

七生湯 治血向口鼻中出如涌泉者,諸藥止之不效。

生地黃 生荷葉汁 生韭葉 生茅根各一兩 生五錢 俱搗自然汁一碗,磨京墨與汁同服。

貫仲湯 治吐血成斗,命在須臾。

貫仲(二錢,凈末) 血余(五錢,燒灰) 側(cè)柏葉(搗,汁一碗)

上將藥末二味,入柏汁內(nèi)攪勻,于大碗內(nèi)盛之。重湯煮一炷香時取出,待溫,入童便一小鐘,黃酒少許,頻頻溫服。

先吐痰而后見血者,是積熱也。

清肺湯 茯苓(去皮) 陳皮 當歸 生地黃 芍藥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黃芩 山梔 紫菀 阿膠(蛤粉炒) 桑白皮(各等分) 甘草(減半) 烏梅(一個)
上銼一劑。棗二枚,水煎溫服。喘急,加蘇子,去天門冬。

先吐血而后見痰者,是陰虛也。

滋陰降火湯 治吐血后見痰,乃是陰虛火動(方見虛勞)。

清火滋陰湯 治吐血、咳血、嗽血、唾血、嘔血。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 丹皮 赤芍 梔子仁 黃連(去毛) 山藥 山茱萸(酒蒸,去核) 澤瀉 赤茯苓(去皮) 甘草
上銼。水煎,入童便同服。

若吐血、衄血、咳血、唾血,用六味丸加犀角、阿膠(炒,各二兩,方見補益)。

一人氣上奔,吐血、心膈痛。枳殼三錢 青皮二錢 桔梗 生地黃 木通 牡丹皮各二 錢半 桃仁二十八個 川芎 黃芩 黃連各一錢 甘草少許 生干姜分四劑,水煎服。

一暴吐紫血一碗者無事,吐出好。此熱傷血死肝中,宜服四物湯、解毒之類,不宜早止一吐血覺胸中氣塞,吐紫血,桃仁承氣湯下之(方見傷寒)。

一男子吐血,遇勞即作。余以為勞傷肺氣,血不歸元,與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山藥、熟地、茯神、遠志,服之而愈(方見補益)。

一男子咳嗽吐血,熱渴痰盛,盜汗遺精。余以為腎水虧損,用六味丸料加麥門、五味,以壯水而愈。后因勞怒,忽紫血成塊上涌。先用花蕊石(火 存性為末)三錢,童便、黃酒溫 熱調(diào)服以化之;又用獨參湯以補之;仍用前藥調(diào)理,遂愈。后每勞則咳嗽,有痰,吐血,脾肺腎三脈皆洪數(shù)。用補中益氣湯加貝母、茯苓、山茱萸、山藥、麥門冬、五味子,與前藥間服之而愈(方見補益)。

衄血者,出于肺,鼻中出血也。

清衄湯 當歸 芍藥 生地 香附(炒) 黃芩(各一錢) 梔子(炒,一錢) 黃連(七分) 赤芍 桔梗(各五分) 生甘草 柏葉(七枚) 藕節(jié)(五個)
上銼一劑。水煎,入童便共服。

一方 用人乳一半,好酒、童便一半,合一碗,重湯煮溫,隨服隨止。

一方 治鼻衄久不止。糞(焙干為末)、血余(燒灰)等分。每用少許,吹鼻,立止。

一方 用白龍骨末,吹入鼻中,立應。

一方 用燒紙七層,水濕,于頂門上,以熨斗熨之,即止。

一方 用大蒜去殼搗如泥,左鼻出,敷左腳心;右鼻出,敷右腳心;兩鼻出,左右俱敷 咳血者,出于肺,咳嗽痰中帶血也。

清咳湯 當歸 白芍 桃仁(去皮) 貝母(各一錢) 白術(shù)(去皮) 牡丹皮 黃芩 梔子(炒黑,各八分) 青皮(去穣) 桔梗(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潮熱,加柴胡、赤茯苓。

咯血者,出于腎,咯出血屑也。

清咯湯 陳皮 半夏(姜制) 茯苓(去皮) 知母 貝母(去心) 生地(各一錢) 桔梗 梔子(炒黑,各七分) 杏仁(去皮) 阿膠(各五分) 桑皮(二錢半) 甘草(五分) 柳桂(二分)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水煎,溫服。

唾血者,出于腎,鮮血隨唾而出也。

清唾湯 知母(去毛) 貝母(去心) 桔梗 黃柏 熟地 玄參 遠志(去心) 天門冬(去心) 醫(yī)學招聘網(wǎng)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干姜(炮,炒黑,減半)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諸失血者,止后宜調(diào)理也。

補榮湯 治吐血,衄血,咯、咳血,唾血,用此調(diào)理。

當歸 芍藥 生地 熟地 人參減半 茯苓(去皮) 梔子 麥門冬(去心) 陳皮(各等分 甘草(減半) 烏梅(一個)
上銼一劑。棗二枚,水煎,溫服。

溺血者,小便出血,心移熱于小腸也。

清腸湯 當歸 生地(焙) 梔子(炒黑) 黃連 芍藥 黃柏 瞿麥 赤茯苓 木通 蓄 知母 麥門冬(去心,各一錢) 甘草(減半)
上銼一劑。燈心一團,烏梅一個,水煎,空心服。溺血,莖中痛,加滑石、枳殼,去芍藥、茯苓。

便血者,大便出血,臟腑蘊積濕熱也。

清臟湯 治大便下血,不問糞前糞后,并腸風下血。

當歸(酒洗,八分) 川芎(五分) 生地(二錢) 白芍(炒) 黃連(炒,各六分) 黃芩(炒) 梔子(炒黑) 黃柏(炒,各七分) 地榆(八分) 槐角(炒,五分) 柏葉(炒) 阿膠(炒,各六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腹脹,加陳皮六分;氣虛,加人參、白術(shù)、木香各三分;腸 風,加荊芥五分;氣下陷,加升麻五分;心血不足,加茯苓六分;虛寒,加炒黑干姜五分;一方去阿膠,加苦參七分。

滋陰臟連丸 治大便下血去多,心虛,四肢無力,面色痿黃。

懷生地 熟地(各四兩) 山茱萸(酒蒸,去核) 牡丹皮 澤瀉 白茯苓(去皮,以上各三兩 山藥(四兩) 川黃連(酒炒) 槐花(人乳拌蒸) 川大黃(酒蒸九次,以上各三兩)

上俱為細末,裝入雄豬大腸內(nèi),兩頭用線扎。糯米三升,水浸透米去水,即將藥腸藏 糯米甑內(nèi),蒸一炷香時為度,搗藥腸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鹽湯送下。

一虛人大便下血,用補中益氣湯加炒阿膠、酒炒椿根皮、地榆、槐花之類(方見補益)。

腸風下血者,必在糞前,名近血也。

柏葉湯

側(cè)柏葉 當歸 生地 黃連 枳殼 槐花 地榆 荊芥(各等分) 甘草(炙,減半)
上銼一劑。烏梅一個,生姜三片,水煎,空心服。

地榆散

烏梅(一兩,焙干,去核) 五倍子(炒,五錢) 槐花 枳殼(麩炒,一錢) 黃連(三錢,炒) 地榆(二錢) 荊芥穗(三錢) 白芷(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酒調(diào)下。遠年者,服至斷根為度。

臟毒下血者,必在糞后,名遠血也。

解毒湯 一名八寶湯,治臟下血。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連翹 槐花(各二錢半) 細辛 甘草(各四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

槐花散 治糞后紅。

當歸 地榆(各一錢) 生地 芍藥 黃芩 升麻(各七分) 枳殼 槐花 阿膠(各八分) 防風 側(cè)柏葉(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

灸法 治下血無度。灸脊中對臍一穴五壯或七壯,永不再發(fā)。

補遺方清榮槐花飲 治便血不拘新久。

當歸(一錢,酒洗) 白芍(一錢) 生地黃(一錢) 川芎(鹽酒制,六分) 槐花(一錢) 槐角(八分)

黃連(酒炒,八分) 枳殼(麩炒,七分) 黃芩(酒炒,七分) 蒼術(shù)(八分) 防風(六分) 升麻(四分) 荊芥穗(八分) 生甘草(四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熱服。渣再煎服。

地榆槐角丸

當歸(酒洗,二兩) 川芎(一兩) 白芍(酒炒,一兩) 生地黃(二兩) 黃連(酒炒,一兩) 條芩( 酒洗,一兩) 黃柏(酒炒,一兩) 梔子(炒,一兩) 連翹(一兩) 地榆(二兩) 槐角(一兩半) 防風(一兩) 荊芥(五錢) 枳殼(去穣,二兩) 茜根(五錢) 側(cè)柏葉(五錢) 茯神(五錢) 陳皮(五錢)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白滾水送下;蚣蛹毑枰嗫伞

實腸化毒丸 治腸風下血、赤白痢疾。

黃連(一斤,摘去須蘆) 豬大腸(一條,洗凈,將黃連入內(nèi)煮一日,曬干) 當歸(酒洗) 川芎(酒浸) 芍藥 生地黃(酒洗,各二兩) 豬蹄甲(一付,洗凈,酥油炙)

上各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滾水下。

一儒者,素善飲,不時便血,或在糞前,或在糞后,食少體倦,面色痿黃。此乃脾氣虛而不能統(tǒng)血。以補中益氣湯加吳茱萸、黃連,三十余劑,而永不再發(fā)(方見補益)。


點擊查看:<<萬病回春>>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