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由帶正電荷或負電荷的原子組成的簡單化合物。例如,食鹽(氯化鈉)就是帶正電荷的鈉原子和帶負電荷的氯原子組成。氯化鈉干燥時形成結(jié)晶體,而且像體內(nèi)許多其他鹽類一樣,很容易溶于水。
鹽溶于水時,它的成分就分解成帶電的微粒(離子)單獨存在。這些溶液中的帶電微?偡Q為電解質(zhì)。鹽溶液中,每種電解質(zhì)的水平(濃度)可以測定,一般以每一容積單位(常用L)溶液中有多少mmol表示。
電解質(zhì)溶于三種主要體液存在的部位:細胞內(nèi)液,細胞周圍液,和血液(電解質(zhì)實際上是溶于血漿,或血的液體部分)。這些液體中,電解質(zhì)的正常濃度是不同的。有些電解質(zhì)在細胞內(nèi)的濃度高,細胞外的濃度低。而另一些電解質(zhì)在細胞內(nèi)的濃度低,在細胞外的濃度高。
為了使器官功能正常,必須使每種電解質(zhì)濃度變化幅度很小。電解質(zhì)可以進入或移出細胞,調(diào)節(jié)濃度變化。腎臟濾過血液中的電解質(zhì),排入尿中,維持每天攝入量和排出量的平衡。
在實驗室檢測尿或血的標本,可測定電解質(zhì)的濃度,確定是否有異常,如果有電解質(zhì)異常,應根據(jù)結(jié)果采取相應的治療。鈉、鉀、鈣、磷酸鹽和鎂是鹽平衡障礙中最常見的電解質(zhì)紊亂。通常也要測定氯化物和碳酸氫鹽;血中氯化物濃度和相應的血鈉濃度以及碳酸氫鹽都與酸堿平衡紊亂有關(guān)(見第138節(jié))。
體內(nèi)的主要電解質(zhì)
正離子 負離子
鈉(Na+) 氯(Cl-)
鉀(K+) 磷酸根(HPO4-和H2PO4-)
鈣(Ca++) 碳酸氫根(HCO3-)
鎂(Mg++)
體內(nèi)的鈉主要是在血液和細胞外液中。鈉通過食物和飲料攝入體內(nèi),通過汗和尿排出體外。正常的腎臟能調(diào)節(jié)排入尿中的鈉含量,以使體內(nèi)鈉的總量變化很小。
鈉的攝入與排出之間的平衡紊亂會影響體內(nèi)鈉的總量。鈉總量改變與血中水容量的改變緊密相關(guān)。體內(nèi)鈉的丟失不一定引起血鈉濃度下降,但會引起血容量減少。血容量減少時,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和輕度頭痛,有時可能出現(xiàn)休克。
相反,體內(nèi)鈉過多時,血容量增加,多余的液體聚積在細胞外間隙導致水腫。足、踝和下肢腫脹是水腫的表現(xiàn)。身體攝入和丟失的水、鈉過多,都會影響血容量和血鈉濃度。
身體不斷監(jiān)控血鈉濃度和血容量。當血鈉濃度過高時,大腦產(chǎn)生渴感,提示需要飲水。當血容量降低時,血管和腎的感覺器查覺到這種變化,就激發(fā)一系列的反應來增加血中液體的容量。腎上腺分泌醛固酮激素,它能使腎臟保留鈉(見第146節(jié))。腦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使腎臟保存水分。保留鈉和水就會減少尿量,使血容量增加,血壓恢復正常。當血管和腎臟感覺器查覺血壓增高,心臟感覺器查覺到血容量增加時,刺激腎臟排出較多的鈉和尿,導致血容量減少。
低鈉血癥(血中鈉水平過低)是指血鈉濃度低于136mmol/L。
體內(nèi)水分過多,鈉被過度稀釋,導致血鈉濃度下降。大量飲水,如某些精神病人偶爾出現(xiàn)的癥狀,以及大量輸液的病人,鈉可能被過度稀釋。以上兩種情況,攝入的液體量都超過了腎臟排泄的極限能力。腎功能不正常的人,如腎衰竭病人,有時每天只攝入1L水,也會導致血鈉過低。也常發(fā)生在心力衰竭和肝硬化的病人,他們都有血容量增加。在這類情況下,血容量增加導致鈉過度稀釋,雖然體內(nèi)鈉的總量一般也有增加。
血鈉過低也可發(fā)生在腎上腺功能不全的病人(艾迪生病)(見第146節(jié))。由于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不足,尿中排出過多的鈉。
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SIADH),可有多種原因引起患者血鈉濃度過低。這種病人的腦垂體分泌過多的抗利尿激素(見第144節(jié)),能保存體內(nèi)水分,稀釋血中鈉的含量。
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的因素
腦膜炎和腦炎
腦腫瘤
精神病
肺部疾。ò肺炎和急性呼吸系統(tǒng)疾患)
癌(特別是肺和胰腺癌)
藥物
·氯磺丙脲(降糖藥)
·長春新堿(抗癌藥)
·安妥明(降膽固醇藥)
·加壓素和催產(chǎn)素(合成抗利尿激素)
【癥狀】
癥狀的嚴重程度取決于血鈉濃度下降的速度。濃度下降緩慢時,癥狀并不嚴重,到濃度變得很低時才開始出現(xiàn)明顯癥狀。濃度下降很快時,癥狀較嚴重,有時濃度下降不多也會出現(xiàn)明顯的癥狀。大腦對血鈉濃度的變化特別敏感。因此,血鈉過低的最初癥狀常常有嗜睡和精神錯亂。嚴重的血鈉過低,還可能出現(xiàn)肌肉抽搐和痙攣,最嚴重時,出現(xiàn)昏迷,甚至死亡。
【治療】
嚴重血鈉過低需要立即急診治療。在進行必要的緊急檢查后,靜脈輸液慢慢增加血鈉濃度;血鈉濃度增加過快,可能導致永久性腦損害。
限制液體攝入,醫(yī)生應盡快確定引起血鈉過低的根本原因。對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患者,應找出潛在原因,并進行治療。如果血鈉過低進一步加重,限制液體后癥狀沒有改善,可使用減少抗利尿激素對腎影響的藥物,如去甲金霉素或噻嗪類利尿劑。
高鈉血癥(血中鈉水平過高)是指血中鈉濃度超過145mmol/L。
血鈉過高時,體內(nèi)水分相對過少。一個人飲水太少,丟失的水分比丟失的鈉多,血鈉濃度也會異常升高。血鈉濃度高可能是渴飲機制受限或飲水不足。血鈉過高也可由腎功能障礙、腹瀉、嘔吐、發(fā)熱或出汗過多引起。
血鈉過高的主要原因
·頭部損傷或神經(jīng)外科手術(shù)包括腦垂體手術(shù)
·其他電解質(zhì)紊亂(高血鈣和低血鉀)
·藥物,如鋰、去甲金霉素、利尿劑等
·過量失水(腹瀉、嘔吐、發(fā)熱、大量出汗)
·鐮形細胞病
·尿崩癥
·攝入水分受到限制(尤其是伴有其他因素)
血鈉過高常見于老年人。通常上年紀的人渴飲反應比年輕人遲鈍,反應強度也不及年輕人。臥床不起或癡呆的老年人,即使他們有渴飲感覺,也可能得不到水喝。此外,腎臟濃縮功能比年輕人差,因而保存水分的能力也差。老年人服用利尿劑,特別容易引起血鈉過高,尤其是天氣炎熱或者在患病時飲水不足。血鈉過高常常都比較嚴重,老年人尤其如此。住院的老年人中有血鈉過高的患者近半數(shù)將會死亡。死亡率高是因為這些病人的血鈉過高常常由嚴重疾病引起。
腎臟排出過量水,如尿崩癥,引起血鈉過高。尿崩癥可能是因為腦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過少(抗利尿激素使腎保存水分),或者是腎臟對這種激素不能作出適當反應(見第144節(jié)),盡管尿崩癥患者從腎臟丟失水分過多,但只要有正常的渴飲反應又能充分飲水,很少發(fā)生高血鈉癥。
【癥狀】
血鈉過高的主要癥狀也與血鈉過低一樣是由腦功能失調(diào)引起。嚴重的血鈉過高能導致精神錯亂、肌肉抽搐、痙攣、昏迷和死亡。
【治療】
通過補充液體治療血鈉過高。除最輕的病例外;所有病人都應靜脈補液。每隔幾小時作一次血液檢查幫助確定補液是否已夠。血鈉濃度應緩慢下降,糾正過快能引起永久性腦損傷。
醫(yī)生還要做其他血和尿檢查,明確血鈉過高的原因。一旦診斷明確,就能對癥治療。如患尿崩癥,可使用抗利尿激素。
鉀在細胞新陳代謝和維持神經(jīng)、肌肉細胞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與鈉不一樣,體內(nèi)的鉀主要是在細胞內(nèi),而不是在細胞外液和血液中。
血中鉀的濃度必須維持在一個很窄的范圍內(nèi)。鉀濃度太高或太低都能引起嚴重的后果,例如,心臟節(jié)律異;蛐奶V。鉀儲存在細胞內(nèi)有利于保持血中鉀濃度衡定。
與其他電解質(zhì)一樣,鉀平衡是由食物中攝入鉀的含量與排出體外的量互相協(xié)調(diào)適應來達到的。雖然有部分鉀是通過胃腸道排出,但大多數(shù)鉀是從尿中排出。腎臟通過調(diào)節(jié)排鉀來適應食物中鉀含量的變化。某些藥物在一定的條件下能使鉀滲入或滲出細胞,大大影響血中的鉀濃度。
低鉀血癥(血中鉀水平低)是指血鉀濃度低于3.8mmol/L。
正常腎臟有很好的保鉀功能。血鉀濃度過低,通常是由于腎功能異;蛲ㄟ^胃腸道排出過多(嘔吐、腹瀉、使用瀉藥或結(jié)腸息肉)。很多食物都含有鉀,因此血鉀過低很少由攝入太少引起。
有一些原因可引起鉀從尿中丟失。最常見的是服用某些利尿藥,腎臟過量排出鈉、水和鉀。另外一些引起血鉀過低的原因很少見。庫欣綜合征患者,腎上腺產(chǎn)生過量的皮質(zhì)激素,這種激素能引起腎臟大量排鉀(見第146節(jié))。攝入大量甘草或咀嚼某種煙葉,也能引起腎臟過量排鉀。利德爾綜合征、巴特爾綜合征和范科尼綜合征患者,出生時就有腎保鉀功能缺陷。
某些藥物,如胰島素、平喘藥舒喘靈、間羥舒喘靈和茶堿類藥物,都能增加細胞外鉀轉(zhuǎn)入細胞內(nèi),導致血鉀過低。
【癥狀】
血鉀濃度輕度降低一般不會引起癥狀。較嚴重缺鉀(血鉀濃度低于3mmol/L)能引起肌肉無力、抽搐、甚至麻痹,產(chǎn)生心律不齊,特別是有心臟病的人。因此,服用地高辛的心臟病人,血鉀過低的危險特別大。
【治療】
通常攝入富含鉀的食物或口服鉀鹽(氯化鉀)很容易補充鉀。鉀對胃腸道有刺激,可在一天內(nèi)小量多次與食物一道服用,不要一次使用大劑量。
服用利尿藥的人,大多數(shù)都不需要補充鉀。但應定期檢查血鉀濃度,以便必要時調(diào)整藥物。
嚴重缺鉀時,應靜脈輸液補鉀。靜脈給鉀應特別小心,通常只能在醫(yī)院進行,避免血鉀濃度過高。
高鉀血癥(血中鉀水平過高)是指血鉀濃度高于5mmol/L。
一般來說,血鉀濃度高比血鉀濃度低更危險。血鉀濃度高于5.5mmol/L就開始影響心臟的電傳導系統(tǒng)。若濃度繼續(xù)上升,出現(xiàn)心臟節(jié)律異常,心臟可能停止跳動。
血鉀過高通常是由于腎不能排出過剩的鉀引起。輕度血鉀過高最常見的原因是使用某些能妨礙腎臟排鉀的藥物,例如,氨苯蝶啶、安體舒通等。艾迪生病患者腎上腺不能產(chǎn)生足夠的、能刺激腎臟排鉀的激素,導致血鉀過高(見第146節(jié))。由于很多艾滋病患者出現(xiàn)腎上腺功能損害,也成為血鉀過高發(fā)生率增加的常見原因。
部分或完全腎功能衰竭可以引起嚴重的血鉀過高。因此,腎功能較差的人,必須避免高鉀食物。
儲存在細胞內(nèi)的鉀突然釋放也會引起血鉀過高。大量的肌肉組織破壞(如輾壓傷),嚴重燒傷,或服用過量可卡因都可能發(fā)
生這種危險。鉀迅速進入血液超過了腎臟的排鉀能力,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血鉀過高。
【癥狀】
輕度血鉀過高很少有癥狀。通常常規(guī)血液檢查或發(fā)現(xiàn)心電圖變化可作出血鉀過高的初步診斷。有時,出現(xiàn)心律不齊的癥狀,心律不齊時常有心悸的感覺。
【治療】
腎功能差的人,血鉀濃度上升到5mmol/L以上,腎功能正常的人在6mmol/L以上,應立即進行治療。鉀可以通過胃腸道、腎臟、或用透析的方法排出體外。可以用引起腹瀉或服含有能吸收鉀的樹脂制劑來排鉀。這種樹脂不被胃腸道吸收,因此,鉀隨糞便排出。腎功能健全的人可用利尿藥增加鉀的排泄。
需要迅速治療的患者,應靜脈注射含鈣、葡萄糖或胰島素的溶液。鈣有助于保護心臟不受高鉀的影響,但這種作用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葡萄糖和胰島素促使鉀從血中進入細胞內(nèi),這樣就降低了血鉀濃度。如果這些措施不起作用或患者腎衰竭,有必要進行透析。
鉀的來源
·補鉀劑
·鹽類(氯化鉀)
·香蕉
·番茄
·橙
·瓜
鈣對身體的各種功能,包括肌肉收縮、神經(jīng)傳導和很多酶的活性都有重要作用。體內(nèi)大部分鈣都貯存在骨質(zhì)內(nèi)。但細胞和血液中也有鈣存在。身體十分精確地控制細胞和血液中鈣的含量。
要保持鈣在血中的正常濃度,每天至少要攝入500~1000mg的鈣,機體從胃腸道吸收足夠的鈣,而多余的鈣從尿排出。為了保持血鈣濃度,必要時,鈣可以從骨質(zhì)中轉(zhuǎn)移到血液。如果從骨質(zhì)中轉(zhuǎn)移的鈣過多,會使骨變得脆弱,導致骨質(zhì)疏松。
兩種激素可調(diào)節(jié)血鈣濃度:甲狀旁腺激素和降鈣素。甲狀旁腺激素是由位于頸部甲狀腺周圍的4個甲狀旁腺產(chǎn)生。當血鈣濃度下降時,甲狀旁腺產(chǎn)生的甲狀旁腺激素增多;濃度上升時,甲狀旁腺產(chǎn)生的激素減少。甲狀旁腺激素刺激胃腸道吸收更多的鈣并使腎臟激活維生素D。維生素D進而增強了胃腸道吸收鈣的能力。甲狀旁腺激素又能刺激骨釋放鈣進入血液并使腎減少排入尿中的鈣。降鈣素是由甲狀旁腺、甲狀腺以及胸腺細胞產(chǎn)生的激素,它能刺激鈣進入骨內(nèi),從而降低血鈣濃度。
低鈣血癥(血中鈣水平低)是指血中鈣濃度低于8.8mg/dl。
血鈣濃度降低可以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尿中慢性排鈣或鈣不能從骨轉(zhuǎn)移到血的各種疾病是引起血鈣過低最常見的原因。血中的鈣主要是由白蛋白攜帶,如果白蛋白過少,會導致血鈣濃度降低。然而,白蛋白過少引起的血鈣過低并不重要,因為只有沒有與白蛋白結(jié)合的鈣才能防止血鈣過低的癥狀。
低鈣的原因
原因 | 注釋 |
甲狀旁腺激素低 | 通常發(fā)生在甲狀腺切除術(shù)中,損傷或意外切除甲狀旁腺 |
先天性甲狀旁腺缺如 | 罕見的遺傳疾病或DiGeorge綜合征的一部分 |
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 | 罕見的遺傳疾。患谞钆韵偌に卣,但骨和腎對該激素的反應降低 |
維生素D缺乏 | 通常是由于營養(yǎng)不良,日照不足(陽光照射皮膚可激活維生素D),肝臟疾病,妨礙維生素D吸收的胃腸疾病,或使用巴比妥酸鹽和苯妥英這類能降低維生素D效力的藥物所引起的 |
腎臟損傷 | 干擾腎臟內(nèi)維生素D的活性 |
鎂含量低下 | 導致甲狀旁腺激素減少 |
營養(yǎng)不良或吸收不良 | 有或沒有維生素D缺乏 |
胰腺炎 | 由于胰腺損害,大量的脂肪酸進入血中與鈣結(jié)合造成低鈣 |
白蛋白低下 | 減少了鈣與白蛋白結(jié)合的量,但不一定出現(xiàn)癥狀,因為游離鈣的量仍保持正常 |
【癥狀和診斷】
血鈣濃度降低,可能無任何癥狀。持續(xù)一段時間后,就會影響大腦,引起精神癥狀,如精神錯亂、記憶力喪失、譫妄、抑郁和幻覺。如果血鈣恢復正常,這些癥狀又消失。血鈣濃度很低(低于7mg/dl)時可能引起肌肉疼痛和刺麻感,常常發(fā)生在嘴唇、舌、手指和足;喉部肌肉痙攣,導致呼吸困難;肌肉強直痙攣,產(chǎn)生嚴重后果。心電圖顯示心臟傳導系統(tǒng)發(fā)生改變。
通常最先在血常規(guī)檢查中發(fā)現(xiàn)血鈣濃度異常,因而,在癥狀明顯之前就能診斷血鈣過低。一旦查出血鈣過低,就需要詳細詢問病史,全身檢查以及進行血和尿的其他實驗室檢查,明確病因。
【治療】
根據(j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既可采用靜脈補鈣也可口服。慢性血鈣過低可以口服鈣劑糾正。一旦出現(xiàn)癥狀,可以采用靜脈給藥。服用維生素D有助于增加胃腸道對鈣的吸收。
高鈣血癥(血中鈣水平過高)是指血中鈣濃度高于10.5mg/dl。
血鈣過高可以由胃腸道吸收鈣過多引起,也可以由攝入的鈣增加引起。偶爾有可能攝入大量的鈣,如胃潰瘍患者,喝了大量牛奶,又服用含鈣的抗酸劑,就可能導致血鈣過高。維生素D過量,大大增加胃腸道對鈣的吸收,從而影響血鈣濃度。
血鈣過高最常見的原因是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四個甲狀旁腺中有一個或幾個分泌過量的甲狀旁腺激素。90%左右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甲狀旁腺中有一個發(fā)生良性腫瘤(腺瘤)。其余10%為甲狀旁腺單純增生,產(chǎn)生過多激素。極少數(shù)是由甲狀旁腺癌引起。
女性的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比男性更常見。老年婦女和以前接受過頸部放射治療的婦女更容易患病。有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也是一種罕見遺傳病,多發(fā)性內(nèi)分泌腺病的一部分(見第149節(jié))。
癌癥患者常常伴有血鈣過高。腎、肺或卵巢癌患者,常常分泌大量的與甲狀旁腺激素作用相似的蛋白質(zhì),這種影響稱為癌旁綜合征(見第165節(jié))。癌癥也可能轉(zhuǎn)移到骨,破壞骨細胞,鈣釋放進入血中,這種情況常見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多發(fā)性骨髓瘤也能引起骨質(zhì)破壞,導致血鈣過高。其他癌癥引起血鈣濃度升高的機制還不完全清楚。
所有造成骨組織破壞或吸收的疾病也能引起血鈣過高。佩吉特病就是其中之一。經(jīng)常不能活動,如截肢、四肢癱瘓或長期臥床休息的人,由于骨組織吸收,也能引起血鈣過高。
【癥狀和診斷】
由于高鈣血癥常常沒有任何癥狀,因此,通常是在血液常規(guī)檢查時發(fā)現(xiàn)。通過病史和了解患者最近的活動情況(例如,喝過大量牛奶,又因消化不良服用了含鈣的抗酸劑),推斷出病因。但通常仍需要實驗室檢查或X線攝片才能確定引起的原因。
高鈣血癥的早期癥狀有便秘、食欲減退、惡心、嘔吐以及腹痛。腎功能異常大量泌尿,引起體液減少,出現(xiàn)失水的癥狀。嚴重的高鈣血癥常常出現(xiàn)腦功能障礙,如精神錯亂、情感障礙、譫妄、幻覺、木僵和昏迷。隨后可能出現(xiàn)心臟節(jié)律異常和死亡。
慢性高鈣血癥可能形成含鈣的腎結(jié)石。長期嚴重血鈣過高可在腎臟內(nèi)形成含鈣的結(jié)晶,造成永久性傷害。
【治療】
根據(jù)血鈣濃度升高的程度和引起的原因決定治療原則。如果鈣濃度在11.5mg/dl以下,通常只需糾正引起的病因。有血鈣過高傾向而腎功能正常的人,應建議他飲入足量的液體,以刺激腎臟排鈣并防止失水。
如果鈣濃度很高(高于15mg/dl)或出現(xiàn)腦功能障礙,只要腎功能正常,應進行靜脈補液。利尿劑如速尿,能增加腎的排鈣能力,是主要的治療措施。透析是一種高效、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法,但通常只用于有嚴重血鈣過高、其他方法治療無效者。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一般用外科手術(shù)切除一個或幾個甲狀旁腺。必須切除所有產(chǎn)生過量激素的甲狀旁腺組織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有時異位的甲狀旁腺組織并不在正常的位置,有經(jīng)驗的外科醫(yī)生手術(shù)成功率接近90%。
其他治療方法無效時,可用藥物治療血鈣過高,如光輝霉素、硝酸鹽、降鈣素、皮質(zhì)類固醇等。這類藥物主要是通過減慢鈣從骨內(nèi)釋出的速度起作用。
由癌引起的血鈣過高治療特別困難。然而,如果癌癥不能控制,無論怎樣治療血鈣過高,常常都要復發(fā)。
磷元素幾乎都是以磷酸鹽(1個磷原子與4個氧原子)的形式在體內(nèi)存在。體內(nèi)大多數(shù)磷酸鹽貯存在骨中,其余的主要在細胞內(nèi),作為DNA分子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與能量代謝有密切關(guān)系。磷酸鹽由尿和糞便排出體外。
低磷酸鹽血癥(血中磷酸鹽水平過低)是指血中磷酸鹽濃度低于2.5mg/dl。
慢性低磷酸鹽血癥是由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腎功能差和長期使用利尿劑引起。茶堿中的有毒成分能減少體內(nèi)磷酸鹽的量。長時間服用大量的氫氧化鋁抗酸劑也能消耗體內(nèi)的磷酸鹽,特別是對正在透析的人。嚴重營養(yǎng)不良、糖尿病酮中毒、嚴重酒精中毒或嚴重燒傷,消耗體內(nèi)貯存的磷酸鹽,隨著病情好轉(zhuǎn),身體需要大量磷酸鹽,因此,血的磷酸鹽濃度可能很快降到危險程度。
【癥狀】
血清磷酸鹽過低,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只有當血清磷酸鹽濃度降到很低時,才會出現(xiàn)癥狀。最初,可能有肌肉無力的感覺,一段時間后,骨質(zhì)變得脆弱,導致骨痛或骨折。磷酸鹽濃度極低(低于1.5mg/dl)非常危險,可導致進行性肌無力、麻木、昏迷、乃至死亡。
【治療】
根據(jù)癥狀嚴重程度和發(fā)病原因決定治療。沒有任何癥狀的人,可口服磷酸鹽溶液,但常常會引起腹瀉。1升低脂或脫脂牛奶含有大量的磷酸鹽,而且容易服用。嚴重的低磷酸鹽血癥或不能口服,可以靜脈輸入磷酸鹽。
高磷酸鹽血癥(血中磷酸鹽水平過高)是指血清磷酸鹽濃度高于4.5mg/dl。
正常腎臟能排出多余的磷酸鹽,因此,除非有嚴重腎功能障礙,很少出現(xiàn)血清磷酸鹽過高。腎衰竭的人,磷酸鹽過高處理很困難,因為透析不能有效地排除磷酸鹽。
【癥狀】
高磷酸鹽血癥很少有明顯www.med126.com的癥狀。在透析病人中,血清磷酸鹽升高時,血鈣濃度降低,刺激甲狀旁腺產(chǎn)生甲狀旁腺激素。這種激素又反過來動員骨中的鈣進入血中,使血鈣濃度升高。如果這種情況繼續(xù),將出現(xiàn)進行性骨脆弱,引起疼痛,很輕微的外傷就會造成骨折。鈣和磷酸鹽在血管壁和心臟內(nèi)壁形成結(jié)晶,引起嚴重的動脈硬化癥,導致中風、突發(fā)心臟病和血液循環(huán)障礙。結(jié)晶也可能在皮膚內(nèi)形成,引起嚴重瘙癢。
【治療】
高磷酸鹽血癥患者有腎功能損傷時,應減少磷酸鹽攝入,并減少由胃腸道吸收磷酸鹽。避免磷酸鹽過高的食物,用膳時,同時服用含鈣的抗酸劑,使磷酸鹽與鈣在腸內(nèi)結(jié)合而不被吸收。
甲狀旁腺不斷受到刺激會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需要手術(shù)切除甲狀旁腺。
磷酸鹽高的食物
牛奶和乳制品
大多數(shù)豌豆和蠶豆
菠菜、青蘿卜、卷心菜、甘藍和其他綠葉蔬菜
堅果
巧克力
黑色軟飲料(麥根啤酒除外)
體內(nèi)各種各樣酶的活性都與鎂的作用有關(guān)。體內(nèi)的鎂大多數(shù)存在于骨內(nèi);少數(shù)在血液中。體內(nèi)鎂的含量很大程度是由攝入的營養(yǎng)食物來維持。部分鎂從尿中排出;有些是從糞便排出。
低鎂血癥(血清中鎂水平過低)是指血清中鎂濃度低于1.6mmol/L。
低鎂血癥引起的障礙很復雜,常常導致代謝和營養(yǎng)失調(diào)。血清鎂過低最主要是因為饑餓時攝入減少,腸吸收不良,或腎臟排出增加引起。低鎂血癥也出現(xiàn)在大量飲酒或長期腹瀉的人中。醛固酮、抗利尿激素或甲狀腺素水平過高,增加腎臟排鎂的能力,引起低鎂血癥。用利尿劑、抗真菌藥物兩性霉素B,或抗癌藥物順鉑治療時,也可能引起低鎂血癥。
【癥狀】
低鎂血癥能引起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嗜睡、乏力、性格改變、肌肉痙攣和震顫。若低鎂血癥并發(fā)低鈣血癥,應該在治療低鈣之前補充鎂。
【治療】
當鎂缺乏引起癥狀或血清鎂濃度太低(低于1mmol/L)時,應補充鎂。鎂可以口服或靜脈輸入。
高鎂血癥(血清中鎂的水平過高)是指血清中鎂濃度高于2.1mmol/L。
除腎功衰竭和服用鎂鹽或含鎂的藥物如某些抗酸劑或瀉劑之外,幾乎沒有人患高鎂血癥。血清鎂過高導致乏力、低血壓和呼吸減弱,若鎂濃度高于12~15mmol/L時,心臟可能停止跳動。
【治療】
嚴重高鎂血癥需要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支持循環(huán)和呼吸,靜脈注射作用強的利尿劑,增加腎臟排鎂。如果腎功能不好,需要進行透析。